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蕈状芽孢杆菌Gxun-30产角蛋白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红岩 张妮 +4 位作者 杨梦莹 刘聪 杨立芳 申乃坤 姜明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143,共8页
为提高海洋来源拟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Gxun-30产角蛋白酶的能力,该文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对该菌产酶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对羽毛浓度、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值、发酵时间及接种量等... 为提高海洋来源拟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Gxun-30产角蛋白酶的能力,该文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对该菌产酶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对羽毛浓度、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值、发酵时间及接种量等影响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羽毛15 g/L、果糖10 g/L、玉米浆4.0 g/L、初始pH 6.5、氯化钙0.15 g/L、接种量2.0%、接种发酵48 h后酶活达到最高。再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对菌株产酶有显著影响的3个因素为玉米浆、氯化钙及羽毛浓度;结合最陡爬坡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方法对这3个显著因素进行优化,获得最优产酶条件为玉米浆8.17 g/L,氯化钙0.27 g/L,羽毛含量13.58 g/L,在此发酵条件下,模型预测角蛋白酶酶活为1866.47 U/mL,验证试验实测值达到1810.98 U/mL,较优化前酶活227.38 U/mL提高了7.9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蕈状芽孢杆菌 角蛋白酶 羽毛降解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蕈状芽孢杆菌JYZ-SD5与菌根真菌互作对水杉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振倩 吴小芹 孔维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9,共11页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拟蕈状芽孢杆菌(JYZ-SD5)和裂褶菌(Be)互作对水杉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以探究其作用机制,为利用有益微生物提高木本植物耐盐性以及盐碱地生物修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盐胁迫下采用盆栽试验探讨拟蕈状芽孢杆菌...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拟蕈状芽孢杆菌(JYZ-SD5)和裂褶菌(Be)互作对水杉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以探究其作用机制,为利用有益微生物提高木本植物耐盐性以及盐碱地生物修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盐胁迫下采用盆栽试验探讨拟蕈状芽孢杆菌JYZ-SD5和裂褶菌Be对水杉相关生理代谢指标和耐盐性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各接菌处理均提高了水杉的生物量和根系生长参数,其中双接种JYZ-SD5+Be效果优于单接种,双接种处理的水杉幼苗株高和地径分别提高65.47%和63.46%,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总根尖数和分枝数分别显著提高1.05、1.51、2.2、1.88和2.31倍(P<0.05)。2)在盐胁迫下,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各接菌处理均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水杉叶片的损害,盐害症状减轻;单接种JYZ-SD5分别显著提高了水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12.4%、62.58%和38.99%(P<0.05),单接种Be以及双接种处理分别显著提高水杉脯氨酸122%和35.64%(P<0.05)。3)盐胁迫下,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各接菌处理均有效降低水杉H2O2含量、O_(2)·-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漏,其中单接种JYZ-SD5分别显著降低26.58%、9%、15.85%和18.76%(P<0.05),单接种Be分别降低8.91%、7.77%、8.54%和22.09%,双接种JYZ-SD5+Be分别显著降低15.58%、26.38%、53.66%和30.39%(P<0.05);同时各接菌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水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4)盐胁迫下,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各接菌处理提高了水杉茎和叶中的K+含量,降低了Na^(+)含量,从而降低了Na^(+)/K^(+)比,尤以单接种Be效果最好,分别显著降低水杉茎和叶Na^(+)/K^(+)比23.84%和26.58%(P<0.05)。【结论】根际促生细菌JYZ-SD5与外生菌根真菌Be可促进水杉生长,并可通过提高水杉植株水分吸收、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维持细胞膜稳定性、降低膜脂质过氧化水平、活性氧积累及抗氧化酶活以及降低Na+/K+比来缓解盐胁迫对水杉的损伤,提高水杉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蕈状芽孢杆菌JYZ-SD5 裂褶菌Be 水杉 盐胁迫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应用效果研究
3
作者 谢静 兰利伟 +3 位作者 杨仕钰 曹秀兰 彭万荣 赵金玉 《云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14,共7页
通过收集田间腐烂的玉米秸秆,以木质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检测目标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初始接种量下的纤维素酶、滤纸酶、漆酶酶活及不同培养时间下的木质素降解率,同时采用失重法检测30 d内菌株对玉米秸... 通过收集田间腐烂的玉米秸秆,以木质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检测目标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初始接种量下的纤维素酶、滤纸酶、漆酶酶活及不同培养时间下的木质素降解率,同时采用失重法检测30 d内菌株对玉米秸秆、高粱秸秆、油菜秸秆的降解率。研究结果表明,从腐烂的玉米秸秆中筛选到一株拟蕈状芽孢杆菌WC04,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其纤维素酶活达3.67 U/mL,滤纸酶活达3.21 U/mL,漆酶酶活达12.7 U/mL,木质素降解率为35.77%;相同温度下,WC04在30 d内对玉米秸秆、高粱秸秆、油菜秸秆的降解率分别为24.55%、27.76%、18.89%。因此,拟蕈状芽孢杆菌WC04在降解农业秸秆中木质纤维素方面具备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以作为秸秆腐熟剂制备的候选菌株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降解 木质纤维素 拟蕈状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