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逆Broyden秩1拟牛顿迭代法的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日成 蒋宇静 +3 位作者 李博 王肖珊 徐帮树 蔚立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9-228,共10页
岩体裂隙粗糙度和流体惯性效应是影响岩体裂隙网络等效渗透性的重要因素。首先回顾了单裂隙中裂隙粗糙度和流体惯性效应对其过流能力的影响;然后基于逆Broyden秩1拟牛顿迭代法求解控制裂隙内流体流动的非线性方程组,研究岩体裂隙粗糙度... 岩体裂隙粗糙度和流体惯性效应是影响岩体裂隙网络等效渗透性的重要因素。首先回顾了单裂隙中裂隙粗糙度和流体惯性效应对其过流能力的影响;然后基于逆Broyden秩1拟牛顿迭代法求解控制裂隙内流体流动的非线性方程组,研究岩体裂隙粗糙度和流体惯性效应对离散裂隙网络(DFN)等效渗透性的影响;最后,基于两种不同边界条件,对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水力梯度较小(〈0.5)时,裂隙粗糙度和流体惯性效应对离散裂隙网络渗透性的影响很小;当水力梯度较大(〉0.5)时,裂隙粗糙度和流体惯性效应对离散裂隙网络渗透性的影响随水力梯度的变化而显著变化;在两种边界条件下,当水力梯度在0.1~10.0之间时,裂隙粗糙度和流体惯性效应对离散裂隙网络过流能力的最大影响分别为18.1%和27.5%。所以,当水力梯度较大时,需要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渗流计算中考虑裂隙粗糙度和流体惯性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Broyden秩1拟牛顿迭代法 离散裂隙网络 裂隙粗糙度 流体惯性效应 等效渗透系数 非线性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混合遗传算法 被引量:63
2
作者 罗亚中 袁端才 唐国金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是数值计算领域中最困难的问题,大多数的数值求解算法例如牛顿法的收敛性和性能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点。但是对于很多非线性方程组,选择好的初始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本文结合遗传算法和经典算法的优点,...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是数值计算领域中最困难的问题,大多数的数值求解算法例如牛顿法的收敛性和性能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点。但是对于很多非线性方程组,选择好的初始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本文结合遗传算法和经典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混合遗传算法。该混合算法充分发挥了遗传算法的群体搜索和全局收敛性,有效地克服了经典算法的初始点敏感问题;同时在遗传算法中引入经典算法(Powell法、拟牛顿迭代法)作局部搜索,克服了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和精度差的缺点。选择了几个典型非线性方程组,从收敛可靠性、计算成本和适用性等指标分析对比了不同算法。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遗传算法有着可靠的收敛性和较高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是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成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方程组 混合遗传算法 优化和迭代 嵌套混合 拟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亚中 周黎妮 唐国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40-142,共3页
针对传统非线性方程组解法的初始点敏感、收敛性差等问题,结合遗传算法和拟牛顿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混合遗传算法。该算法具有遗传算法的群体搜索和全局收敛性,有效地克服了拟牛顿法的初始点敏感问题;同时引入拟... 针对传统非线性方程组解法的初始点敏感、收敛性差等问题,结合遗传算法和拟牛顿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混合遗传算法。该算法具有遗传算法的群体搜索和全局收敛性,有效地克服了拟牛顿法的初始点敏感问题;同时引入拟牛顿迭代法对精英个体进行局部强搜索,克服了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和精度差的缺点,使得算法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选择了几个典型非线性方程组,从收敛可靠性、计算成本和适用性等指标分析对不同算法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算法有着可靠的收敛性和较高的收敛速度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方程组 遗传算法 拟牛顿迭代法 精英混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结构的短样本信号盲提取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翔东 胡勇 刘洪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2-476,共5页
为提高盲提取算法在恢复短样本信号时的质量,本文提出基于时间结构的盲提取方法.该方法以多个延时量上统计得出的自相关平方和取代负熵来作为目标函数,并引入了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的近似测度和输出信号方差作为非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结... 为提高盲提取算法在恢复短样本信号时的质量,本文提出基于时间结构的盲提取方法.该方法以多个延时量上统计得出的自相关平方和取代负熵来作为目标函数,并引入了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的近似测度和输出信号方差作为非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结合拟牛顿迭代法,推导出新的单路盲信号提取迭代表达式.另外,本文还提出了衡量短样本程度的量化标准.仿真实验表明,不论所观测的各路信号长度如何,只要其包含短潜伏期的源成分,本文方法均能高质量地完成有用信号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提取 时间结构 负熵 拟牛顿迭代法 短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量子遗传算法的过程神经元网络训练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志刚 许少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898-2901,共4页
针对过程神经元网络现有学习算法复杂度高、对初值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量子遗传算法的过程神经元网络训练方法。将过程神经元网络的训练转换为等价非线性方程组的优化求解问题,用量子比特构成染色体,采用实数对染色体进行编码... 针对过程神经元网络现有学习算法复杂度高、对初值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量子遗传算法的过程神经元网络训练方法。将过程神经元网络的训练转换为等价非线性方程组的优化求解问题,用量子比特构成染色体,采用实数对染色体进行编码,同时引入拟牛顿算法作局部搜索。该算法可发挥量子遗传算法的群体搜索能力和全局收敛性,以及拟牛顿法较快的收敛速度,同时有效克服了拟牛顿算法对初值敏感的问题。训练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神经元网络 训练 学习算法 优化求解 量子遗传算法 混合遗传算法 拟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BS曲面间的最短距离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浩 唐月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0-425,共6页
该文在讨论B样条基函数区间拓展的基础上 ,运用区间细分算法和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拟牛顿迭代法 ,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求解距离的方法 ,该算法解决了 2张NURBS曲面间的最短距离计算问题。实现这一算法的关键是利用区间算法估算出所有解区间 。
关键词 最短距离 距离计算 拟牛顿迭代法 NURBS曲面 区间细分算法 B样条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AC-MTDC系统的新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庄慧敏 肖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5,共5页
在深入研究交流/多端直流(AC-MTDC)系统潮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潮流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换流器等效为依赖于换流器端交流电压和控制角的PQ负荷,运用改进的Broyden's迭代法(逆拟牛顿迭代法)求解潮流方程。运用该方法计算潮流时... 在深入研究交流/多端直流(AC-MTDC)系统潮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潮流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换流器等效为依赖于换流器端交流电压和控制角的PQ负荷,运用改进的Broyden's迭代法(逆拟牛顿迭代法)求解潮流方程。运用该方法计算潮流时,只需指定直流有功功率,而且当直流系统控制方式发生变化后不需重新推导Jacobian矩阵中的偏导公式。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多端直流系统 潮流算法 拟牛顿迭代法 统一改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样条自由曲面体间最短距离计算算法研究
8
作者 陈国振 刘静华 丑武胜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快速求解B样条曲线间最短距离的算法。该算法首先运用ULB方法,计算出两条NUBS曲线控制多边形间一对距离为极小值的点,以此对极小值点的连线方向作为曲线间最短距离的矢量方向,然后用爬山法求出两曲线在该矢量方向上的一对极值... 提出了一种快速求解B样条曲线间最短距离的算法。该算法首先运用ULB方法,计算出两条NUBS曲线控制多边形间一对距离为极小值的点,以此对极小值点的连线方向作为曲线间最短距离的矢量方向,然后用爬山法求出两曲线在该矢量方向上的一对极值点,并以此对极值点作为拟牛顿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初始值,这样大大减少了求解方程组根的迭代次数,可快速求出精确解。最后把该算法扩展到NURBS自由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最短距离计算 ULB算法 拟牛顿迭代法 B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