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根腐病原菌--拟枝孢镰刀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潘龙其 张丽 +3 位作者 杨成德 袁庆华 王瑜 苗丽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98,共11页
本文对从内蒙古赤峰巴雅尔草业基地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到的菌株BYE27-2-5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pH 值5.0~11.0均宜于菌... 本文对从内蒙古赤峰巴雅尔草业基地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到的菌株BYE27-2-5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pH 值5.0~11.0均宜于菌丝生长,产孢最适pH8.0,孢子萌发最适pH7.0;光暗交替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利于产孢和孢子的萌发;孢子在相对湿度低于75% 不萌发,高于95% 萌发较快;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利于产孢;碳源中葡萄糖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蔗糖利于产孢;氮源中蛋白胨利于菌丝生长,酵母膏利于产孢和孢子萌发;菌丝致死温度为54℃(10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8℃(10min);根据其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鉴定其为拟枝孢镰刀菌(犉狌狊犪狉犻狌犿狊狆狅狉狅狋狉犻犮犺犻狅犻犱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拟枝孢镰刀菌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对拟枝孢镰刀菌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潘龙其 张丽 +3 位作者 田进山 袁庆华 王瑜 苗丽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101,共7页
在温室盆栽30个紫花苜蓿品种45d后,将拟枝孢镰刀菌接种于幼苗根部土壤中,10d根据根部病情指数评定抗病性,筛选抗性后选择抗病和感病品种再次接种,于4,8和12h时测定与抗性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其中耐病品种为... 在温室盆栽30个紫花苜蓿品种45d后,将拟枝孢镰刀菌接种于幼苗根部土壤中,10d根据根部病情指数评定抗病性,筛选抗性后选择抗病和感病品种再次接种,于4,8和12h时测定与抗性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其中耐病品种为晋南苜蓿、驯鹿、PG塞特、苏联二号4个,占测定品种总数的13.3%;高感品种为新疆大叶、中苜一号、陇中苜蓿、北疆苜蓿、皇冠、甘肃苜蓿和萨兰斯7个,占23.3%;其余的均为感病品种,占63.4%;未发现抗病和免疫品种。酶活性变化测定表明,对于接菌与未接菌的供试耐病和高感苜蓿品种,不同品种间CAT、SOD、PAL的活性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接菌植株的酶活性高于对照,且耐病品种的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酶活性在接菌后4~8d呈上升趋势,8~12d呈下降趋势;接菌植株CAT活性较对照增幅明显,SOD、PAL活性较其对照增幅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枝孢镰刀菌 抗性评价 酶活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沙棘枝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悦 王欣悦 +4 位作者 胡建忠 闫晓玲 吴元华 韩严锋 夏博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1-200,266,共11页
【目的】为我国甘肃地区大果沙棘枝枯病的发生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在采集自甘肃省庆阳市的沙棘枝枯病样品中分离病原菌,应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在不... 【目的】为我国甘肃地区大果沙棘枝枯病的发生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在采集自甘肃省庆阳市的沙棘枝枯病样品中分离病原菌,应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培养基pH、碳源、氮源条件下,每日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原菌菌落直径,并于培养10 d后采用血球计数法计算孢子产量。【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致病菌的大型分生孢子数量多,呈镰刀状,中度弯曲,具有3~5个明显的隔膜。结合分子鉴定结果,对以其ITS序列和EF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庆阳市沙棘枝枯病的致病菌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拟枝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在CM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每毫升培养基上产孢量为5.24×10^(5)。利于菌丝生长的条件:全黑暗条件、25℃、培养基pH 6、蔗糖碳源,酵母浸膏氮源。利于产孢的条件:全黑暗条件、25℃、培养基pH 6、蔗糖碳源、甘氨酸氮源。【结论】在甘肃省庆阳市的沙棘枝枯病病原菌为拟枝孢镰刀菌,该致病菌的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沙棘枯病 拟枝孢镰刀菌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枝枯病的定量检测体系构建和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悦 孙思雨 +4 位作者 胡建忠 郝凯强 于曼 吴元华 夏博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8-264,273,共8页
【目的】找到一种灵敏度较高的定量检测沙棘枝干以及土壤中病原菌的方法,为沙棘枝枯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17份沙棘枝条样本、4份沙棘根际土壤样本为材料,提取拟枝孢镰刀菌DNA,基于翻译延伸因子(EF-1α)设计特异性扩... 【目的】找到一种灵敏度较高的定量检测沙棘枝干以及土壤中病原菌的方法,为沙棘枝枯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17份沙棘枝条样本、4份沙棘根际土壤样本为材料,提取拟枝孢镰刀菌DNA,基于翻译延伸因子(EF-1α)设计特异性扩增拟枝孢镰刀菌的引物,检测PCR引物的特异性,检测拟枝孢镰刀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灵敏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沙棘枝条和根际土壤微生物DNA样品。【结果】建立了拟枝孢镰刀菌质粒检测标准曲线(R²=0.9849),使用该曲线得到的每微升DNA样本的检测拷贝数是10^(3)~10^(8)。拟枝孢镰刀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在17份枝条样品和4份土壤微生物DNA样品中,有7份样品出现荧光信号。【结论】与普通PCR扩增方法相比,建立的拟枝孢镰刀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检测结果更精确,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可以用于定性检测病原菌,又可以用于定量检测沙棘枝干和土壤中病原菌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凭借其优异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植物、空气和土壤中病原菌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枯病 拟枝孢镰刀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