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甯濛
罗靖茹
+2 位作者
陈家乐
钟怡江
文华国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108,共24页
海相白云石胶结物在前寒武纪广泛发育,因其多样的形态、复杂的成因及其对前寒武纪海水性质的指示意义,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对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矿物学特征分析进行成因探讨,二是探索其...
海相白云石胶结物在前寒武纪广泛发育,因其多样的形态、复杂的成因及其对前寒武纪海水性质的指示意义,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对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矿物学特征分析进行成因探讨,二是探索其反映的前寒武纪海水性质。前人对海相白云石胶结物成因的认识包括原生沉淀与次生交代2种观点,但因缺乏可靠的地球化学证据支撑而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对原生沉淀成因白云石胶结物的具体沉淀机理及其相应的海水化学条件仍不清楚,对次生交代成因白云石胶结物的前驱矿物类型也存在较大分歧。为进一步推动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研究,文中首先系统总结了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并从原生沉淀、次生交代、生长组合形态3个方面全面回顾和评述了关于海相白云石胶结物成因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展望:(1)基于矿物成核与生长原理,结合微区或原位地球化学分析,开展不同类型海相白云石胶结物成因研究;(2)评估微生物在海相白云石胶结物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3)以前寒武系白云石胶结物为载体探索前寒武纪古海洋海水性质的演化,需建立在厘清其成因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系
海相
白云石
胶结物
拟晶白云石
化作用
原生沉淀
白云石
文石-
白云石
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汉源—峨边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藻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林孝先
彭军
+3 位作者
侯中健
韩浩东
李旭杰
马春疆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71,共15页
"藻白云岩"术语的提出已有五十年历史,震旦系藻白云岩以其巨大的厚度,精美的原生结构、构造,以及丰富的微生物化石和矿产资源而闻名,但至今其成因仍存在争议。以四川汉源—峨边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藻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宏...
"藻白云岩"术语的提出已有五十年历史,震旦系藻白云岩以其巨大的厚度,精美的原生结构、构造,以及丰富的微生物化石和矿产资源而闻名,但至今其成因仍存在争议。以四川汉源—峨边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藻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宏观的剖面、岩石学、原生构造特征,微观的白云石和微生物化石形态、原生结构特征,以及相应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灯影组藻白云岩为一套在潮坪和潟湖环境下形成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组合,以藻黏结型的叠层状、纹层状、葡萄状和均一状(藻)白云岩为主要的次级类型;藻白云岩中主要发育原生的隐晶状微生物白云石和次生的纤维状拟晶白云石,其形成与蓝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中度嗜盐好氧细菌和红藻等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密切相关:沉积—同生阶段,主要由微生物诱导矿化作用形成大量纳米似立方体粒状和(亚)微米级片状微生物白云石,同时共(伴)生纤维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同生—准同生阶段,主要由微生物影响矿化作用形成纳米球粒状和微米级不规则状、球状和卵状微生物白云石,同时纤维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因微生物催化矿化作用和拟晶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纤维状拟晶白云石;随后微生物白云石与拟晶白云石一起组成具纹层状、叠层状、均一状等构造的藻白云岩。对藻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微生物—矿物交互作用和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也为前寒武纪微生物矿化作用、微生物白云石和拟晶白云石研究提供了新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
白云
岩
微生物矿化作用
微生物
白云石
拟晶白云石
灯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成因讨论
被引量:
10
3
作者
林孝先
彭军
+1 位作者
闫建平
侯中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5-770,共16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是天然气藏的重要储集层和铅锌矿床的重要容矿围岩,但关于其特征和成因研究却充满争议。基于传统沉积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结合地球化学分析,并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认为四川盆地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主...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是天然气藏的重要储集层和铅锌矿床的重要容矿围岩,但关于其特征和成因研究却充满争议。基于传统沉积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结合地球化学分析,并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认为四川盆地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主要由顺地层、(层间和穿层)溶蚀孔缝中产出的拟晶白云石化的葡萄状团块和葡萄状、栉壳状胶结物或充填物组成。葡萄状团块主要顺地层产出,包括核心和包壳两部分:核心为葡萄石,主要成分为泥、微晶高镁方解石,由沉积阶段的海水沉积作用和微生物捕获、粘结作用形成;包壳主要成分为等厚纤维状环边文石,主要形成于沉积—同生阶段,有厚、薄之分,其中薄包壳形成于相对动荡的海底,而厚包壳形成于相对安静的海底。葡萄状、栉壳状充填物主要在溶蚀孔缝中产出,主要成分为等厚纤维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为准同生阶段大气淡水作用和海水沉积作用的产物;也存在顺地层葡萄状团块、内碎屑等颗粒粒间或顶部产出的葡萄状、栉壳状胶结物或层状胶结壳,主要为同生—准同生阶段海水潜流带沉积。在葡萄状或栉壳状团块、充填物、胶结物的形成过程中,文石和高镁方解石结晶析出后迅速发生拟晶白云石化作用,并保留其原生的结构和构造。文中关于葡萄状团块和拟晶白云石化作用的研究,为葡萄状白云岩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状
白云
岩
葡萄状团块
葡萄状胶结物
拟晶白云石
化
灯影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渝北巫溪鱼鳞剖面灯影组鲕粒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4
4
作者
赵东方
胡广
+4 位作者
张文济
王利超
李飞
谭秀成
连承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1-202,共12页
鲕粒是恢复古海水性质和古环境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巫溪鱼鳞剖面震旦系地层的实测,发现该剖面鲕粒发育于灯影组二段上部,且可以划分为两个鲕粒层。底部鲕粒层(鲕粒层A)厚约5.5 m,顶部鲕粒层(鲕粒层B)厚约1.4 m,两个鲕粒层之间为厚约2.4 ...
鲕粒是恢复古海水性质和古环境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巫溪鱼鳞剖面震旦系地层的实测,发现该剖面鲕粒发育于灯影组二段上部,且可以划分为两个鲕粒层。底部鲕粒层(鲕粒层A)厚约5.5 m,顶部鲕粒层(鲕粒层B)厚约1.4 m,两个鲕粒层之间为厚约2.4 m的泥—粉晶云岩。显微特征表明,鲕粒虽然完全白云石化,但纹层特征保存良好。鲕粒类型以泥—微晶鲕为主,同心鲕和同心—放射鲕次之,其余类型鲕粒发育较少。研究区灯二段鲕粒云岩为台地浅水鲕粒滩沉积,同心鲕和同心—放射鲕指示较强的水动力条件,泥—微晶鲕发育于水体相对较为安静的环境,而破碎再生鲕则可能与风暴事件相关。保存清晰的纹层可能表明鲕粒云岩是早期拟晶白云石化后的产物,因此灯影二段上部鲕粒白云岩是研究前寒武海水性质的良好载体。鲕粒纹层以同心状和同心—放射状主,指示灯影期海水性质可能为文石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粒
古海水性质
拟晶白云石
化
灯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甯濛
罗靖茹
陈家乐
钟怡江
文华国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深时地理环境重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分室
出处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108,共2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02136,42472156)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基金项目(编号:油重2019017)
+1 种基金
四川省天然气成藏物质基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基金项目(编号:2022JDTD00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编号:2021DJ0503)联合资助.
文摘
海相白云石胶结物在前寒武纪广泛发育,因其多样的形态、复杂的成因及其对前寒武纪海水性质的指示意义,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对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矿物学特征分析进行成因探讨,二是探索其反映的前寒武纪海水性质。前人对海相白云石胶结物成因的认识包括原生沉淀与次生交代2种观点,但因缺乏可靠的地球化学证据支撑而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对原生沉淀成因白云石胶结物的具体沉淀机理及其相应的海水化学条件仍不清楚,对次生交代成因白云石胶结物的前驱矿物类型也存在较大分歧。为进一步推动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研究,文中首先系统总结了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并从原生沉淀、次生交代、生长组合形态3个方面全面回顾和评述了关于海相白云石胶结物成因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展望:(1)基于矿物成核与生长原理,结合微区或原位地球化学分析,开展不同类型海相白云石胶结物成因研究;(2)评估微生物在海相白云石胶结物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3)以前寒武系白云石胶结物为载体探索前寒武纪古海洋海水性质的演化,需建立在厘清其成因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前寒武系
海相
白云石
胶结物
拟晶白云石
化作用
原生沉淀
白云石
文石-
白云石
海
Keywords
Precambrian
marine dolomite cements
mimetic dolomitization
primary dolomite
aragonite-dolomite sea
分类号
P588.2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汉源—峨边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藻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林孝先
彭军
侯中健
韩浩东
李旭杰
马春疆
机构
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71,共15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dsys2015002)~~
文摘
"藻白云岩"术语的提出已有五十年历史,震旦系藻白云岩以其巨大的厚度,精美的原生结构、构造,以及丰富的微生物化石和矿产资源而闻名,但至今其成因仍存在争议。以四川汉源—峨边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藻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宏观的剖面、岩石学、原生构造特征,微观的白云石和微生物化石形态、原生结构特征,以及相应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灯影组藻白云岩为一套在潮坪和潟湖环境下形成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组合,以藻黏结型的叠层状、纹层状、葡萄状和均一状(藻)白云岩为主要的次级类型;藻白云岩中主要发育原生的隐晶状微生物白云石和次生的纤维状拟晶白云石,其形成与蓝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中度嗜盐好氧细菌和红藻等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密切相关:沉积—同生阶段,主要由微生物诱导矿化作用形成大量纳米似立方体粒状和(亚)微米级片状微生物白云石,同时共(伴)生纤维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同生—准同生阶段,主要由微生物影响矿化作用形成纳米球粒状和微米级不规则状、球状和卵状微生物白云石,同时纤维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因微生物催化矿化作用和拟晶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纤维状拟晶白云石;随后微生物白云石与拟晶白云石一起组成具纹层状、叠层状、均一状等构造的藻白云岩。对藻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微生物—矿物交互作用和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也为前寒武纪微生物矿化作用、微生物白云石和拟晶白云石研究提供了新的实例。
关键词
藻
白云
岩
微生物矿化作用
微生物
白云石
拟晶白云石
灯影组
Keywords
algal dolostone
microbial biomineralization
microbial dolomite
mimetic dolomite
microbialites
Dengying Formation
分类号
P588.2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成因讨论
被引量:
10
3
作者
林孝先
彭军
闫建平
侯中健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5-770,共16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zdsys2015002)资助
文摘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是天然气藏的重要储集层和铅锌矿床的重要容矿围岩,但关于其特征和成因研究却充满争议。基于传统沉积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结合地球化学分析,并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认为四川盆地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主要由顺地层、(层间和穿层)溶蚀孔缝中产出的拟晶白云石化的葡萄状团块和葡萄状、栉壳状胶结物或充填物组成。葡萄状团块主要顺地层产出,包括核心和包壳两部分:核心为葡萄石,主要成分为泥、微晶高镁方解石,由沉积阶段的海水沉积作用和微生物捕获、粘结作用形成;包壳主要成分为等厚纤维状环边文石,主要形成于沉积—同生阶段,有厚、薄之分,其中薄包壳形成于相对动荡的海底,而厚包壳形成于相对安静的海底。葡萄状、栉壳状充填物主要在溶蚀孔缝中产出,主要成分为等厚纤维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为准同生阶段大气淡水作用和海水沉积作用的产物;也存在顺地层葡萄状团块、内碎屑等颗粒粒间或顶部产出的葡萄状、栉壳状胶结物或层状胶结壳,主要为同生—准同生阶段海水潜流带沉积。在葡萄状或栉壳状团块、充填物、胶结物的形成过程中,文石和高镁方解石结晶析出后迅速发生拟晶白云石化作用,并保留其原生的结构和构造。文中关于葡萄状团块和拟晶白云石化作用的研究,为葡萄状白云岩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认识。
关键词
葡萄状
白云
岩
葡萄状团块
葡萄状胶结物
拟晶白云石
化
灯影组
四川盆地
Keywords
botryoidal dolostone botryoidal lumps botryoidal cement mimetic dolomitization Dengying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P588.2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渝北巫溪鱼鳞剖面灯影组鲕粒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4
4
作者
赵东方
胡广
张文济
王利超
李飞
谭秀成
连承波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油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沉积与成藏分室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1-202,共12页
基金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472099、41402126)、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编号:2016D-5007-0102)、“十三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编号:2016ZX05004002-001)和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的成果.
文摘
鲕粒是恢复古海水性质和古环境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巫溪鱼鳞剖面震旦系地层的实测,发现该剖面鲕粒发育于灯影组二段上部,且可以划分为两个鲕粒层。底部鲕粒层(鲕粒层A)厚约5.5 m,顶部鲕粒层(鲕粒层B)厚约1.4 m,两个鲕粒层之间为厚约2.4 m的泥—粉晶云岩。显微特征表明,鲕粒虽然完全白云石化,但纹层特征保存良好。鲕粒类型以泥—微晶鲕为主,同心鲕和同心—放射鲕次之,其余类型鲕粒发育较少。研究区灯二段鲕粒云岩为台地浅水鲕粒滩沉积,同心鲕和同心—放射鲕指示较强的水动力条件,泥—微晶鲕发育于水体相对较为安静的环境,而破碎再生鲕则可能与风暴事件相关。保存清晰的纹层可能表明鲕粒云岩是早期拟晶白云石化后的产物,因此灯影二段上部鲕粒白云岩是研究前寒武海水性质的良好载体。鲕粒纹层以同心状和同心—放射状主,指示灯影期海水性质可能为文石海。
关键词
鲕粒
古海水性质
拟晶白云石
化
灯影组
Keywords
Ooids
the Sinian ( Ediacaran ) Dengying Formation
Mimetic dolomitization
Paleoseawaterchemistry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甯濛
罗靖茹
陈家乐
钟怡江
文华国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汉源—峨边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藻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林孝先
彭军
侯中健
韩浩东
李旭杰
马春疆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白云岩成因讨论
林孝先
彭军
闫建平
侯中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渝北巫溪鱼鳞剖面灯影组鲕粒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赵东方
胡广
张文济
王利超
李飞
谭秀成
连承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