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贝蒂画论中的“istoria”——“拟形态”方法在考察文艺复兴美学概念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何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列奥·巴蒂斯塔·阿尔贝蒂(1404—1472年)的《论绘画》是西方艺术理论史上公认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其中,阿尔贝蒂建立起了一套能够有条理地描述绘画内容、清晰地传授绘画的技法、系统地理解和评价...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列奥·巴蒂斯塔·阿尔贝蒂(1404—1472年)的《论绘画》是西方艺术理论史上公认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其中,阿尔贝蒂建立起了一套能够有条理地描述绘画内容、清晰地传授绘画的技法、系统地理解和评价绘画的意义与价值的术语系统和规范准则。本论文运用拟形态的研究方法,分三个步骤对阿尔贝蒂美术语汇"istoria"的意义在思想史中所历经的变迁进行考察:回顾和追溯它的古典渊源,同时也试图呈现出中世纪思想学术对这一古典概念的保存和改造,最后回到阿尔贝蒂的画论,讨论阿尔贝蒂如何使用传统语汇来规定一门新生的造型艺术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贝蒂 美术理论 中世纪 文艺复兴思想学术 拟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能量形态拟合的加速度积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太聪 张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12,20,共7页
针对带噪加速度信号的积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谱能量形态拟合的频域积分新方法,定义为有效频段法。假设峰值主频临近区域的频谱曲线符合高斯函数分布,根据该区域内带噪信号的累积能量变化,拟合得到相关高斯函数的参数,从而根据三倍标... 针对带噪加速度信号的积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谱能量形态拟合的频域积分新方法,定义为有效频段法。假设峰值主频临近区域的频谱曲线符合高斯函数分布,根据该区域内带噪信号的累积能量变化,拟合得到相关高斯函数的参数,从而根据三倍标准差原则确定主频有效信息的分布范围,进而通过有效频段内的频域积分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相应的速度和位移信号;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算例,考察有效频段法在多频简谐激励和随机激励下的积分效果,并与传统频域积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频域积分方法,有效频段法可以实现积分频段的自动确定,能得到简谐激励下更高的积分精度和随机激励下稳定且良好的积分精度,抗噪性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积分 频域积分 形态 有效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秭归复向斜构造变形机制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邓铭哲 张伟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2-1036,共15页
为剖析大巴山构造带变形前缘与湘鄂西褶皱带变形前缘的叠加复合方式,通过分析秭归复向斜的浅部资料和深部最新的地震剖面,对秭归复向斜南、北两侧的地质结构和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深部构造楔的活动是促使秭归复向斜南、北两... 为剖析大巴山构造带变形前缘与湘鄂西褶皱带变形前缘的叠加复合方式,通过分析秭归复向斜的浅部资料和深部最新的地震剖面,对秭归复向斜南、北两侧的地质结构和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深部构造楔的活动是促使秭归复向斜南、北两翼发生构造变形的主要原因,秭归复向斜南翼构造楔以连接志留系滑脱层和基底滑脱层的南倾断面为底板前冲断裂,以志留系滑脱层及其上部的北倾断面为顶板反冲断裂,由志留系页岩层至震旦系顶部及其深部的一部分基底物质组成构造楔参与变形;向斜北翼深部的构造楔,以向斜北翼基底滑脱层为顶板反冲断裂,以北翼下方深部滑脱层为底板前冲断裂,构造楔整体由基底物质组成。进一步的分析认为:秭归复向斜南翼的形成受控于湘鄂西褶皱带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向北的递进构造变形,北翼及其内部次级褶皱的形成受控于早白垩世中期至早白垩世晚期大巴山构造带内南大巴冲断带向南的挤压推覆;大巴山构造带早白垩世中期至晚白垩世的变形叠置于湘鄂西褶皱带晚侏罗世的变形之上是两构造带叠加变形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形态 运动学模式 秭归复向斜 大巴山构造带 湘鄂西褶皱带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in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被引量:5
4
作者 ZHONG Deng-hua WU Han +2 位作者 WU Bin-ping ZHANG Yi-chi YUE P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919-935,共17页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a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was proposed.Firstly,errors of four fracture volume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ODA,KULATILAKE,MAULDON,and SONG)and that of four fracture size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EINSTEIN,SONG and TONON)were respectively compared,and the optimal methods were determined.Additionally,error index representing the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 was established with integrated use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On this basis,th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was used to build the dynamic modeling method,which takes the minimum of error index as objective function and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fracture density and size parameters to correct the error index.Finally,th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could be obtained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for 3-D fractures simulation in Miao Wei hydropower project in China for feasibility verification and the error index reduced from 2.618 to 0.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fractal dimension error analysis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