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社会思潮对袁枚思想及诗论的影响
1
作者 阳晓儒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9-71,共3页
袁枚(1718——1797)是清代著名诗人,“性灵诗派”的倡导者。在清代乾嘉诗坛上,理论和创作都是最活跃的。袁枚认为诗歌创作主要是抒发“性灵”:“从《三百篇》至今日,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反对“误把抄书当作诗... 袁枚(1718——1797)是清代著名诗人,“性灵诗派”的倡导者。在清代乾嘉诗坛上,理论和创作都是最活跃的。袁枚认为诗歌创作主要是抒发“性灵”:“从《三百篇》至今日,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反对“误把抄书当作诗的拟古主义者,认为只有“解风趣”、“写性灵”的诗人才是天才的诗人。同时,提倡写个人的性情遭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明清社会 诗论 圣人 李贽 王夫之 拟古主义 思想家 考证学 乾嘉诗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前后七子的审美意象论及神韵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书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57-65,共9页
作为拟古主义者的明代前后七子,也有自赎与蜕变。其变异性的文论之一,就是以借鉴中有创新的方式建构起多种范畴的意象论及神韵论。王廷相的古典型的意象论,强调反映客观事物的真面貌和心灵的真性情,具有“透莹”的清晰感和“圆融”... 作为拟古主义者的明代前后七子,也有自赎与蜕变。其变异性的文论之一,就是以借鉴中有创新的方式建构起多种范畴的意象论及神韵论。王廷相的古典型的意象论,强调反映客观事物的真面貌和心灵的真性情,具有“透莹”的清晰感和“圆融”的和谐美,可以视为清初王夫之意象体系的雏形。何景明、徐祯卿、王世贞和昊国伦等的浪漫型的意象论,具有“飘然虚无”、雄奇状阔之美。尤其是与这血缘相同的“神韵道上”论,已经成为清代王渔洋神韵论的先驱。谢棒的象征型的意象论,显示出“可解、不可解、不必解”的多义性与“妙在含糊”的朦胧感,有着某些暗合于近代的理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七子 意象论 神韵 明代 审美 拟古主义 客观事物 王廷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者得于心 览者会以意──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自得”说研究之一
3
作者 樊宝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自得”说 中国古典诗学 袁宏道 江西诗派 个性解放 欧阳修 拟古主义 自我意识 诗歌创作 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人小品选》前言(摘录)
4
作者 胡义成 《高校教育管理》 1982年第1期7-12,共6页
人们一提起中国的文学遗产,往往想到或说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话本.这当然是对的,但总使人感到不太全面.如果说,可以把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话本.譬之为我国历史上各时期文学珍宝箱中最宝贵的珠玑的话,那么,应当看到,在这些珍宝箱... 人们一提起中国的文学遗产,往往想到或说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话本.这当然是对的,但总使人感到不太全面.如果说,可以把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话本.譬之为我国历史上各时期文学珍宝箱中最宝贵的珠玑的话,那么,应当看到,在这些珍宝箱中,还有其它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许多珍品.这些珍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品文 明人小品 “前后七子” 散文 复古主义 公安派 唐宋派 作家 文坛 拟古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话题
5
作者 毛焰 《艺苑(美术版)》 1995年第2期42-42,共1页
新年已经来临,艺术将随着人人们永无休止的企盼及时推陈出新.我们习惯了三、两年内时赐而又风趣的话题,还热衷于津津乐道自己的创作努力所换取的报酬.新的艺术是否会象我们巳经惯想象的那样层出不穷呢?新的潮流文化是否仍然一如既注地... 新年已经来临,艺术将随着人人们永无休止的企盼及时推陈出新.我们习惯了三、两年内时赐而又风趣的话题,还热衷于津津乐道自己的创作努力所换取的报酬.新的艺术是否会象我们巳经惯想象的那样层出不穷呢?新的潮流文化是否仍然一如既注地涌现在我们的生活视野中呢?如果时代的意义意味着即时,那么,我们的艺术作品从未落后于某个时期,并且一直是与时代特色紧紧相扰的.真实与世俗之间或许早已丧失了真正的界限,对于时尚的要求正成为造就艺术的必备前提,当艺术的产生过于顺应人们自然而然的习性时,我们发觉.前景并非容人乐观,仔细想着觉得自己的心态其实是一种即使行乐艺术原来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家 艺术的产生 时代特色 艺术作品 生存方式 广博的学识 艺术素材 经典艺术 拟古主义 艺术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