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南芥植物硫肽激素基因在玫瑰茄细胞中的表达
1
作者 谢秀祯 林俏慧 郭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1-526,共6页
利用玫瑰茄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根癌农杆菌将AtPSK2基因导入玫瑰茄细胞,并获得了功能性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转基因玫瑰茄细胞系的临界植板细胞密度和临界起始细胞密度分别降低了60%和50%,悬浮细胞培养周期由16d缩短到12d... 利用玫瑰茄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根癌农杆菌将AtPSK2基因导入玫瑰茄细胞,并获得了功能性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转基因玫瑰茄细胞系的临界植板细胞密度和临界起始细胞密度分别降低了60%和50%,悬浮细胞培养周期由16d缩短到12d,转化愈伤组织的比生长速率比对照提高了75%,转基因玫瑰茄细胞和愈伤组织中的花黄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所获得的转基因玫瑰茄细胞系不仅为花青苷和花黄素等次生代谢产物高产细胞株的选育提供出发材料,而且为PSK-α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有用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植物硫肽激素基因 玫瑰茄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 基因细胞 植物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肽类信号分子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石文 赵开军 +1 位作者 冯兰香 谢丙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共3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中也存在着肽类信号分子 ,类似于动物的肽激素。目前可分成三类 :即EN OD4 0、植物硫动蛋白 (phytosulfokine)和系统素。ENOD4 0影响着细胞分裂 ,可能是参与控制了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所致。植物硫动蛋白最初从芦笋叶... 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中也存在着肽类信号分子 ,类似于动物的肽激素。目前可分成三类 :即EN OD4 0、植物硫动蛋白 (phytosulfokine)和系统素。ENOD4 0影响着细胞分裂 ,可能是参与控制了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所致。植物硫动蛋白最初从芦笋叶肉细胞培养物中分离 ,是一种减数分裂诱导因子 ,为细胞增殖必需 ,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系统素的研究较为深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信号分子 系统素 植物动蛋白 ENOD40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COI l互作基因的分离 被引量:2
3
作者 戴良英 李栒 罗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9-363,共5页
为进一步阐明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 ,为作物抗性和雄性不育基因工程提供新思路 ,以COI 1为诱饵 ,利用酵母双杂交分析体系筛选拟南芥 c DNA文库 ,得到 30 0多个阳性克隆 ,经 PCR,Rsa 酶切 PCR产物以后归为 12群 ,从代表菌... 为进一步阐明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 ,为作物抗性和雄性不育基因工程提供新思路 ,以COI 1为诱饵 ,利用酵母双杂交分析体系筛选拟南芥 c DNA文库 ,得到 30 0多个阳性克隆 ,经 PCR,Rsa 酶切 PCR产物以后归为 12群 ,从代表菌落提取 p B42 AD c DNA重组质粒进行了测序 ,完成了序列分析 ,得到 ASK1,COAP2 ,COAP3,COAP4等 12个基因 ,其中 ASK1,COAP2 ,COAP3等基因与 Skp1等重要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素 拟南芥 互作基因 酵母双杂交体系 植物激素 COI1基因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CLE基因家族鉴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诸燕 丁兰 +3 位作者 陈忆乾 黄秀静 姜伟伟 陈东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83-1590,共8页
CLE多肽是一类小分子分泌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间通讯,在维持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为研究兰科药用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中CLE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从铁皮石斛叶、根、茎、花... CLE多肽是一类小分子分泌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间通讯,在维持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为研究兰科药用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中CLE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从铁皮石斛叶、根、茎、花苞、果实的组织中提取RNA,反转录成cDNA,通过半定量PCR检测CLE家族基因成员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铁皮石斛基因组中鉴定出17个CLE成员,它们均拥有保守的12氨基酸CLE基序。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CLE基因家族成员在根、茎、叶、花、果实中展示不同的组织表达谱,尤其是CLE 19635在花苞和果实中特异性表达,CLE 22175在果实中特异性表达。用体外合成的CLE多肽处理拟南芥,结果显示,CLE合成肽参与拟南芥根的发育,其中,CLE05351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CLE18468对根影响不明显,其他CLE多肽均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mPS-PI染色并未发现根尖分生组织结构模式受到CLE合成肽的影响。此外,CLE 02038过表达的拟南芥T 2代纯合系具有短根表型,与CLE合成肽处理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CLE家族在铁皮石斛附生根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并为铁皮石斛理想根系的育种提供了潜在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CLE基因家族 激素 根发育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的拟南芥不定芽再生过程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向亚男 黄蕊蕊 +1 位作者 顾婷婷 甘立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8-320,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拟南芥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芽再生2个阶段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探究不定芽再生背后的相关基因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拟南芥不定芽再生两步培养法培养根外植体,利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CIM...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拟南芥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芽再生2个阶段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探究不定芽再生背后的相关基因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拟南芥不定芽再生两步培养法培养根外植体,利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CIM)培养0 d根外植体(C0)、CIM培养4 d根外植体(C4)、芽诱导培养基(SIM)培养3 d根外植体(S3)进行基因测序,利用软件分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将C4的基因表达量和C0进行比对,共检测到4 3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399个基因表达上调,2 933个基因表达下调;在不定芽再生阶段(S3与C4的基因表达量进行比对)检测到2 91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2 231个基因表达上调,679个基因表达下调。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转录物功能注释分析发现:明显富集的功能分类多与激素合成、代谢等生物过程有关。在愈伤组织形成阶段一些与细胞分裂素分解代谢相关的CKX基因和与生长素活性相关的GH3家族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而与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的多个基因表达量却明显降低。在不定芽再生阶段与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CKX家族部分成员表达量则明显降低。同时,还发现多个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在不同阶段发生显著变化,比如AP2/EREBP家族的部分成员。[结论]对拟南芥不定芽再生过程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获得了大量基因表达谱分析数据,为揭示不定芽再生过程的基因调控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不定芽再生 两步培养法 RNA-SEQ 基因表达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殖酵母SpHMT1基因对拟南芥镉耐受性的影响
6
作者 黄婧 周浩 +1 位作者 李美霖 付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1,共6页
为分析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重金属耐受因子基因SpHMT1(heavy metal tolerance factor 1)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镉耐受中的功能,通过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成功过量表达裂殖酵母跨液泡膜转运的PCs-Cd复合物重金属... 为分析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重金属耐受因子基因SpHMT1(heavy metal tolerance factor 1)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镉耐受中的功能,通过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成功过量表达裂殖酵母跨液泡膜转运的PCs-Cd复合物重金属耐受因子基因SpHMT1,发现SpHMT1能增强植物对镉、砷、铜、锌等重金属的耐性和积累,并且对Cd^(2+)的耐性和积累能力受到L-buthioninesulfoximine(BSO)的抑制。SpHMT1在拟南芥中定位于液泡膜上,能量发散X-射线微量分析(Energy-dispersive X-ray,EDX)发现转基因植物中硫元素(Sulfur,S)更多地存在于液泡中,说明SpHMT1在拟南芥中的功能依赖于植物螯合肽(Phytochelatins,PCs)。结果表明,SpHMT1延迟了重金属Cd^(2+)从根到茎的长途转运,延缓了Cd^(2+)在植株地上部分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MT1基因 拟南芥 镉耐受性 液泡 植物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OsPSK3基因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 被引量:5
7
作者 黄霁月 王玉锋 杨金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81-1289,共9页
植物磺肽激素(Phytosulfokine,PSK)是新发现的一种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植物激素。水稻中该基因家族共有7个成员,迄今为止PSK基因在水稻体内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文章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OsPSK家族基因进行了结构比较和进... 植物磺肽激素(Phytosulfokine,PSK)是新发现的一种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植物激素。水稻中该基因家族共有7个成员,迄今为止PSK基因在水稻体内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文章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OsPSK家族基因进行了结构比较和进化分析,依据对水稻和拟南芥中PSK基因家族成员的分析认为:PSK祖先基因形成两个PSK基因的发生要早于单、双子叶植物的分化;其中OsPSK1与其余的OsPSK2-OsPSK7进化自不同的祖先基因。对PSK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发现不同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文章通过基因枪转化的方法获得了水稻OsPSK3转基因系。文章着重研究了OsPSK3过量表达对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基因阳性株系中OsPSK3的表达量提高了约40%;且OsPSK3ox-1有明显优于对照的营养性状,表现在幼苗期产生更多的须根和根毛;在各生长阶段直至结穗期与对照相比表现出更高的株高;尤其在叶片叶绿素含量上,转基因系较对照提高了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物激素基因家族 叶绿素含量 实时定量PCR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与AtPCS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8
作者 王鸣刚 赵宏 +2 位作者 刘晓风 吴亦亮 陈亮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0-125,共6页
通过对6种不同基因型苜蓿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的比较发现,不同苜蓿品种间的分化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甘农1号分化率最高(42.9%);对甘农1号叶片、下胚轴及子叶等外植体的分化再生能力研究发现,叶片起源的... 通过对6种不同基因型苜蓿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的比较发现,不同苜蓿品种间的分化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甘农1号分化率最高(42.9%);对甘农1号叶片、下胚轴及子叶等外植体的分化再生能力研究发现,叶片起源的愈伤组织分化时间短,且丛生芽形成数量高于下胚轴和子叶;再生芽可在B5培养基上成苗,并在蔗糖浓度为10 g/L的1/2 MS培养基上顺利生根.据此认为,苜蓿甘农1号叶片是适于做遗传转化的理想材料.利用RT-PCR方法扩增拟南芥螯合肽合成酶(AtPCS1)基因全序列构建了AtPCS1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AtPCS1,为下一步AtPCS1基因转化苜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遗传转化体系 拟南芥螯合合成酶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转录因子AtOFP19功能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韩佳良 王鹤萌 +1 位作者 张冬瑞 常缨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3,共8页
AtOFP19是植物中特有的蛋白质,是拟南芥卵形家族蛋白(AtOFPs)新发现的成员之一。为确定AtOFP19在植物体中的特定作用,采取PCR克隆方法,获得了AtOFP19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AtOFP19基因进行分析。采取农杆菌介导法浸染野生型拟南... AtOFP19是植物中特有的蛋白质,是拟南芥卵形家族蛋白(AtOFPs)新发现的成员之一。为确定AtOFP19在植物体中的特定作用,采取PCR克隆方法,获得了AtOFP19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AtOFP19基因进行分析。采取农杆菌介导法浸染野生型拟南芥,获得35S∶HA-AtOFP19转基因植株。对比35S∶HA-AtOFP19转基因植株、atofp19突变体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atofp19表型与WT无明显差别,OE与同时期WT相比较,其植株莲座叶较小,茎细,植株整体较细小。此外还成功构建了PUC-GD-AtOFP19载体,应用原生质体瞬时转染技术,利用酶标仪测定GUS相对表达量,证明AtOFP19是转录抑制子。qRT-PCR测定分析表明,AtOFP19基因在拟南芥各个部位均有表达,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拟南芥不同发育阶段中,AtOFP19基因表达量在拟南芥发育初期较高,随着拟南芥生长发育AtOFP19基因表达量降低,在开花期又升高。进一步探究AtOFP19基因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对比OE、atofp19与WT的种子萌发率,发现AtOFP19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为探究AtOFP19基因对激素的反应,外源添加5种激素于1/2MS培养基中,挑选生长状况良好的幼苗于土壤中培养,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AtOFP19基因的表达主要受到6-BA激素的调控。以上结果表明,AtOFP19是转录抑制子,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在植株体内主要受到6-BA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AtOFP19基因 种子萌发率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师范大学发现乙烯和水杨酸协同促进植物衰老的新机制
10
《蔬菜》 2021年第3期64-64,共1页
植物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众多内外因素的复杂调控。气体植物激素乙烯(ethylene,ET)能够促进叶片衰老,EIN2是拟南芥乙烯信号途径的核心元件之一,其功能缺失突变体ein2呈现延缓叶片衰老的表型;位于EIN2下游的转录因子E... 植物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众多内外因素的复杂调控。气体植物激素乙烯(ethylene,ET)能够促进叶片衰老,EIN2是拟南芥乙烯信号途径的核心元件之一,其功能缺失突变体ein2呈现延缓叶片衰老的表型;位于EIN2下游的转录因子EIN3可以直接结合衰老相关基因ORE1的启动子并正向调控其表达。近年的研究证实,乙烯通过EIN2-EIN3-ORE1介导的级联信号促进拟南芥叶片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衰老 衰老相关基因 拟南芥 植物激素 缺失突变体 转录因子 叶片衰老 EIN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