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修正拟动力法的岩质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易健翔 王宸琛 邹金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95-2304,共10页
岩质边坡的抗震设计是岩土工程的重要课题,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和社会经济效益。由于岩石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和机理与土质边坡有很大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此外,地震作用是导致岩质边坡破... 岩质边坡的抗震设计是岩土工程的重要课题,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和社会经济效益。由于岩石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和机理与土质边坡有很大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此外,地震作用是导致岩质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为更好地确定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下的岩质边坡抗震设计方法,在极限分析法上限定理的框架下,基于离散化技术构建了一种更加符合实际岩石边坡失稳破坏机制的三维对数螺旋破坏预测模型。通过广义切线技术将Hoek-Brown准则的参数转化为容易计算的Mohr-Coulomb准则参数再将其嵌入到预测模型中,提出一种更加准确的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岩石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并通过修正拟动力法引入地震加速度和阻尼比参数,提高了地震作用力的预测精度。然后,将重力增加法和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相结合,获得一种边坡临界安全系数的确定方法,实现了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三维稳定性评估。与现有研究成果对比和工程案例应用表明,此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岩质边坡的地震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反映岩质边坡的失稳破坏形态和范围,在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中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优化岩石边坡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K-BROWN强度准则 三维边坡 极限分析上限 修正拟动力法 多元宇宙优化算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回填土中重力码头地震旋转残余角位移的拟动力法计算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丽艳 刘汉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7-103,共7页
地震残余旋转位移的预测是重力码头地震工程设计中的关键,而码头身后地下水位下的回填砂土因地震作用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时程发展水平对码头运动的残余位移起着重要的影响。引用液化度概念定义超静孔隙水压力比发展水平,考虑液化度... 地震残余旋转位移的预测是重力码头地震工程设计中的关键,而码头身后地下水位下的回填砂土因地震作用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时程发展水平对码头运动的残余位移起着重要的影响。引用液化度概念定义超静孔隙水压力比发展水平,考虑液化度的时程特征和墙土体系的惯性影响,采用考虑时间、相位差和地震波放大效应的拟动力法计算码头-回填土体系的惯性力与作用在码头上的动主动土压力。根据力矩极限平衡确定旋转门槛加速度系数,运用旋转块体法初步推导码头作单独旋转运动的地震残余角位移计算公式。应用该计算方法对一算例进行详细分析,比较考虑液化度与未考虑液化度两种工况下的角位移时程变化规律和各自的残余角位移,结果表明:可液化回填砂土中的重力码头在地震安全设计中需重视回填砂土的液化度对码头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重力式码头 可液化回填土 残余旋转角位移 超静孔隙水压力比 液化度 拟动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动力法的抗滑桩加固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饶平平 童磊磊 师昀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9-196,共8页
地震力作用下土质边坡动态稳定性研究对实际边坡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拟动力法结合简化毕肖普法研究坡顶抗滑桩加固土质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动态稳定性。尽管拟静力法是目前处理地震力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但其局限性在于无法考虑... 地震力作用下土质边坡动态稳定性研究对实际边坡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拟动力法结合简化毕肖普法研究坡顶抗滑桩加固土质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动态稳定性。尽管拟静力法是目前处理地震力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但其局限性在于无法考虑地震力随时间变化且忽略了地震波在土体中的传播。而拟动力法采用正弦波模拟地震波在土中传播,并考虑地震波从坡脚传递到坡顶的相位差以及阻尼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边坡安全系数的变化揭示土质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变化规律。将得到的结果与拟静力法进行对比,突出了拟动力法的优势。最后,考虑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加速度幅值放大系数以及土体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对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力 拟动力法 简化毕肖普 边坡稳定 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挡墙屈服加速度与永久位移特性的拟动力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卓亚 王卫山 +3 位作者 上官甦 宋彬 王娟 何思明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2期18-25,共8页
加筋土挡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广泛应用于地震带边坡加固防护工程,但是其强震荷载下的力学行为仍未有全面认识。而传统的拟静力法和安全系数控制设计方法不能考虑地震加速度时程特征,与地震作用的真实情况不符。该文在极限分析上限定... 加筋土挡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广泛应用于地震带边坡加固防护工程,但是其强震荷载下的力学行为仍未有全面认识。而传统的拟静力法和安全系数控制设计方法不能考虑地震加速度时程特征,与地震作用的真实情况不符。该文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的基础之上,结合Newmark理论,采用拟动力法,考虑地震加速度的时程变化特征,推导计算加筋土挡墙屈服加速度与永久位移的计算公式,研究地震作用下加筋土挡墙的动力响应。最后通过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算,计算分析地震作用下加筋土挡墙的屈服加速度与永久位移,研究水平地震加速度和竖向地震加速度对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的影响。并与传统的拟静力方法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拟静力法设计的加筋土挡墙可能偏于保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经济上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加筋土挡墙 拟动力法 屈服加速度 永久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动力法考虑土体张拉截断的边坡抗震稳定性上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承龙 刘芳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9-248,共10页
针对边坡失稳时坡顶后缘拉应力区对边坡稳定性影响问题,对Mohr-Coulomb屈服准则中土体的抗拉强度进行完全折减(张拉截断),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点到点”的离散运动学破坏机构,采用拟动力法对边坡的抗震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边坡失稳时坡顶后缘拉应力区对边坡稳定性影响问题,对Mohr-Coulomb屈服准则中土体的抗拉强度进行完全折减(张拉截断),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点到点”的离散运动学破坏机构,采用拟动力法对边坡的抗震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拉截断效应会降低边坡稳定性;考虑张拉截断效应与引入张拉裂缝所得安全系数基本相同,而临界滑动面差异明显,考虑张拉截断效应的临界滑动面更深且破坏规模更大;边坡安全系数随土体放大系数增大,并在地震波周期大于0.3 s时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 边坡稳定性 安全系数 拟动力法 张拉截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动力法抗滑桩加固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龙 陈国兴 +2 位作者 胡伟 周恩全 孙德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6-1394,共9页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和拟动力法,提出一种半解析改进水平片分法,计算具有非线性分布特征的非饱和土重力和地震惯性力所做外功率,将传统塑性理论扩展至非饱和土中以考虑基质吸力对桩侧阻力的提升作用,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和拟动力法,提出一种半解析改进水平片分法,计算具有非线性分布特征的非饱和土重力和地震惯性力所做外功率,将传统塑性理论扩展至非饱和土中以考虑基质吸力对桩侧阻力的提升作用,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通过算例分析,揭示了吸力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及抗滑桩加固效果的强化作用,探究了非饱和土边坡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了抗滑桩布设参数对支挡结构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提升效果可达20%~50%,吸力效应与地震动特性密切相关,在地震波达到峰值时显著增强;水平和竖向加速度系数以及土剪切模量对边坡地震稳定性影响较大;桩距D1/dp≤4时,抗滑桩加固效果较为显著并随摩擦角的增加得到强化,抗滑桩最佳桩位位于边坡中上部,且随摩擦角的增加逐渐减小,对应的加固效果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边坡 极限分析 抗滑桩 拟动力法 基质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拟动力法和剩余推力法的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楠 邓亚虹 +5 位作者 慕焕东 孙龙飞 蒋青江 钱法桥 刘凡 王梦晨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7-616,共10页
由于常用的拟静力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将更合理的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法相结合对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的剩余推力法,推导了考虑振动放大效应的边坡地震力求解公式及地震... 由于常用的拟静力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将更合理的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法相结合对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的剩余推力法,推导了考虑振动放大效应的边坡地震力求解公式及地震边坡剩余推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编写了计算地震边坡剩余推力和安全系数的程序,得到了一种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应用已开发的程序,通过算例分析,讨论了地震动特性、坡体材料特性、坡体几何形状、地形放大效应对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边坡安全系数随输入地震动的初始相位呈周期性波动变化,且土体放大系数不会改变其波动周期;地震边坡安全系数随地震系数、土体放大系数、地震动波长与坡高比值的增大而减小;当不考虑振动放大效应时,λ/H等于2是拟动力安全系数由急剧减小到趋于稳定的转折点,λ/H值越小,拟动力安全系数与静力安全系数越接近,λ/H值越大,拟动力安全系数与拟静力安全系数越接近;当考虑振动放大效应时,拟动力安全系数可能小于拟静力安全系数,因此,无论从安全还是经济的角度出发,拟动力法都比现行的拟静力法更合理,应该是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边坡稳定性 拟动力法 剩余推力 振动放大效应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动力法的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宋桂锋 杜江梅 +2 位作者 柯鉴 邓琴 梁艳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1-938,共8页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原理,结合随时间变化的拟动力法,考虑地震、水力和坡顶超载作用下建立含张拉裂缝的顺层岩质边坡极限分析模型,并推导出边坡安全系数的表达式。结构面采用合理的水压力分布形式,且强度参数采用非等比例折减,分析边...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原理,结合随时间变化的拟动力法,考虑地震、水力和坡顶超载作用下建立含张拉裂缝的顺层岩质边坡极限分析模型,并推导出边坡安全系数的表达式。结构面采用合理的水压力分布形式,且强度参数采用非等比例折减,分析边坡前缘是否堵塞,水平和竖向地震系数、张裂缝积水深度和坡顶超载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表明:边坡前缘堵塞、水平地震系数、张裂缝积水深度和坡顶超载的增加,降低边坡的稳定性;竖向地震系数的增加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随着非等比例折减相关系数的增加,边坡稳定性显著提高。因此结构面参数的变化规律需要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法 极限分析上限 顺层岩质边坡 非等比例折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塑性极限分析拟动力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建烽 郑子玉 +3 位作者 鲍挺 涂兵雄 俞剑 覃长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374-2391,共18页
地震诱发边坡失稳是地震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开展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拟静力法无法准确模拟地震波在边坡土体中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效应,难以真实反映地震荷载。本文采用拟动力法模拟地震动荷载输入,基于塑性极限... 地震诱发边坡失稳是地震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开展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拟静力法无法准确模拟地震波在边坡土体中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效应,难以真实反映地震荷载。本文采用拟动力法模拟地震动荷载输入,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下限定理,结合有限元离散技术,建立了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屈服条件、应力边界条件和间断条件的地震边坡稳定性有限元极限分析下限法数学规划模型,基于内点算法寻求边坡超载系数和安全系数的下限解。通过对典型边坡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均质土边坡、抗剪强度参数随深度线性增加的非均质土边坡以及双层土边坡的地震稳定性,讨论了关联和非关联流动准则对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静力法和非关联流动法则会低估地震边坡稳定性;边坡安全系数有限元极限分析下限解与上限解之间的差异小于4.5%,本文方法计算结果接近地震边坡稳定性真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边坡稳定性 有限元极限分析 拟动力法 真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滑桩加固三维复杂边坡抗震设计的新方法——拟动力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见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75-285,共11页
提出一种抗滑桩加固三维复杂边坡抗震设计的新方法——拟动力方法。采用“牛角型”破坏机构,并基于极限运动学原理分析了抗滑桩加固三维复杂边坡在地震动态荷载下的稳定性。与传统的拟静力方法相比,提出的拟动力方法更接近实际且更加经... 提出一种抗滑桩加固三维复杂边坡抗震设计的新方法——拟动力方法。采用“牛角型”破坏机构,并基于极限运动学原理分析了抗滑桩加固三维复杂边坡在地震动态荷载下的稳定性。与传统的拟静力方法相比,提出的拟动力方法更接近实际且更加经济。经参数分析求得了各影响因素对边坡安全系数F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相较于简单的单台阶边坡,带平台边坡更趋于稳定;在三维复杂边坡的抗震设计时,抗滑桩能有效提升边坡的稳定性能。根据工程实际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复杂边坡 拟动力法 极限分析运动学原理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波动效应的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邓亚虹 徐召 +1 位作者 孙科 闫佐菲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3-630,共8页
考虑地震波在坡体内的传播特征,基于拟动力法,结合传统静力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瑞典条分法),推导了边坡地震力公式和地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公式。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开发了最危险滑面搜索和安全系数求解程序,实现了一种... 考虑地震波在坡体内的传播特征,基于拟动力法,结合传统静力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瑞典条分法),推导了边坡地震力公式和地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公式。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开发了最危险滑面搜索和安全系数求解程序,实现了一种考虑波动效应的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探讨地震动特性对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地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地震动参数的变化规律。对于既定边坡,其安全系数随地震波初始相位呈现周期性波动变化,存在最小安全系数;并且此安全系数随地震系数和地震波波长与边坡坡高比的增大而减小。此外,从波动理论角度揭示了拟动力法与拟静力法的区别与联系,给出了两类方法的适用范围:当地震波波长与边坡坡高比大于10时,两类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均适用;而当地震波波长与边坡坡高比小于10时,拟静力法所得结果较拟动力法相对保守,仅拟动力法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波动效应 拟动力法 静力 地震系数 极限平衡 瑞典条分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严格条分法的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蒋青江 邓亚虹 +2 位作者 杨楠 孙龙飞 慕焕东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6-723,共8页
将拟动力法基本原理与极限平衡法中的严格条分法(Sarma法)相结合,推导边坡地震力和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一种考虑波动效应的、适用于任意滑面形状和任意滑块条分的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 将拟动力法基本原理与极限平衡法中的严格条分法(Sarma法)相结合,推导边坡地震力和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一种考虑波动效应的、适用于任意滑面形状和任意滑块条分的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同时,探讨地震动特性和结构面强度对边坡地震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地震波初始相位的变化,边坡的安全系数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变化,且存在最小安全系数;边坡安全系数随着地震动幅值和地震波波长/坡高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滑块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下降时,边坡安全系数随之减小。此外,通过波动理论揭示拟静力法与拟动力法的区别与联系:当地震波波长与坡高比大于10时,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当地震波波长与坡高比小于10时,拟静力法所得结果比拟动力法保守,拟动力法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 拟动力法 静力 SARMA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加筋边坡抗震稳定性的拟动力上限分析
13
作者 王振 孙志彬 +2 位作者 杨胜宇 聂秀鹏 谭晓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8-1296,共9页
拟动力法可以更好地考虑地震传播的时空变化特性,文章采用拟动力分析方法研究均匀加筋与三角加筋2种不同加筋模式下,加筋土坡的三维地震稳定性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三维加筋土边坡的破坏机构,推导地震边坡三维安全系数的表达... 拟动力法可以更好地考虑地震传播的时空变化特性,文章采用拟动力分析方法研究均匀加筋与三角加筋2种不同加筋模式下,加筋土坡的三维地震稳定性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三维加筋土边坡的破坏机构,推导地震边坡三维安全系数的表达式,并考察拟静力与拟动力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参数分析揭示三维加筋边坡的拟动力安全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拟动力分析,拟静力分析获得的安全系数解更为保守,特别是对于水平地震力系数k_(h)和坡角β较大的情况,两者差异更加显著;随着水平地震力系数k_(h)、宽高比B/H、放大系数f的增加,加筋土边坡的稳定性明显降低;而随着平均加筋强度k_(0)增加,边坡稳定性显著提高;地震波周期T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小;2种加筋模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一致,且三角加筋模式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三维稳定性分析 拟动力法 加筋模式 上限定理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动力下限法的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诚 刘文连 +1 位作者 彭普 许汉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132,103,共5页
鉴于拟动力法可考虑地震波在岩质边坡中传播的时间效应,在地震作用下对块体进行稳定计算具有优势,将岩质边坡离散成块体单元,将地震波假设为简谐波,利用拟动力法原理计算块体单元的地震惯性力,分析地震作用下块体的受力情况,根据下限法... 鉴于拟动力法可考虑地震波在岩质边坡中传播的时间效应,在地震作用下对块体进行稳定计算具有优势,将岩质边坡离散成块体单元,将地震波假设为简谐波,利用拟动力法原理计算块体单元的地震惯性力,分析地震作用下块体的受力情况,根据下限法原理建立目标方程、建立地震作用下岩块的动力平衡方程和结构面的屈服条件,从而构建基于拟动力下限法的地震力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函数规划模型,并使用系列二次规划算法循环求解模型,获得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合理有效,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地震作用 拟动力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的拟动力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程亚男 孙树林 +2 位作者 阮晓波 韩孝峰 陈晓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73-3579,共7页
为研究不同筋材条件下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采用两种简化破裂面形式;由于拟静力法的局限和加筋土挡墙的成层特性,对水平和竖向地震力同时作用下的加筋土挡墙,运用拟动力法和水平条分法推导出其筋材拉力总和与临界破裂角的计算公式。算... 为研究不同筋材条件下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采用两种简化破裂面形式;由于拟静力法的局限和加筋土挡墙的成层特性,对水平和竖向地震力同时作用下的加筋土挡墙,运用拟动力法和水平条分法推导出其筋材拉力总和与临界破裂角的计算公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筋材拉力总和随着地震加速系数、回填土重度或者滑动体上部超载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土体内摩擦角或者填土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小;当条件相同时,可延展性筋材所承受的筋材拉力总和大于不可延展性筋材所承受的。与拟静力法和规范中的方法比较,基于拟动力法的加筋土挡墙的设计也更加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地震 稳定性 拟动力法 水平条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挡土墙抗滑动稳定性的拟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睿 夏唐代 +1 位作者 钟丽娜 陈炜昀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86-3192,共7页
鉴于重力式挡土墙作为一种常用的支护结构,其滑动稳定性分析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然而其理论研究却并不完善,基于前人的理论成果,采用拟动力法,对地震作用下挡土墙的抗滑动稳定安全系数进行推导计算。通过算例对比,分析讨论地震放大系... 鉴于重力式挡土墙作为一种常用的支护结构,其滑动稳定性分析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然而其理论研究却并不完善,基于前人的理论成果,采用拟动力法,对地震作用下挡土墙的抗滑动稳定安全系数进行推导计算。通过算例对比,分析讨论地震放大系数,地震加速度影响系数,填土内摩擦角,墙土外摩擦角,墙背面倾角,填土面倾角对抗滑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挡土墙的抗滑动稳定性随着填土内摩擦角、墙土间外摩擦角和墙背面倾角的增大而不同程度地增大,随着地震放大系数、地震加速度影响系数和填土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此结论与采用Mononobe-Okade方法所得结论一致,但是,拟动力法考虑土体和挡土墙的动力学性质影响,与真实情况更符合,有利于从力学机理上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地震 滑动 拟动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土墙地震被动土压力的拟动力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5-371,共7页
对地震土压力的研究是地震区挡土墙安全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地震条件下,目前的研究主要是给出了土压力的近似拟静力解析解。本文采用可考虑动力荷载下的周期和纵波及横波效应的拟动力方法,对挡土墙后的地震被动土压力进行分析。在挡土... 对地震土压力的研究是地震区挡土墙安全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地震条件下,目前的研究主要是给出了土压力的近似拟静力解析解。本文采用可考虑动力荷载下的周期和纵波及横波效应的拟动力方法,对挡土墙后的地震被动土压力进行分析。在挡土墙后平面滑裂面假设的基础上,考虑了水平和垂直向地震加速度、纵波速度、横波速度、挡土墙摩擦角、填土内摩擦角、填土坡角对地震被动土压力的影响。与Mononobe-Okabe理论的拟静力法不同的是,用本方法得出了沿墙身地震被动土压力是非线性变化的结果,这更符合地震条件下土压力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土压力 拟动力法 挡土墙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地基中重力式码头地震残余变形计算法的动力试验验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丽艳 蔡艳 刘汉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液化地基中海港码头工程的地震残余变形的预测是地震工程安全设计中重要的环节,码头身后回填砂土因地震作用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发展水平对码头地震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引用液化度指标衡量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征,计算码头作旋转和... 液化地基中海港码头工程的地震残余变形的预测是地震工程安全设计中重要的环节,码头身后回填砂土因地震作用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发展水平对码头地震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引用液化度指标衡量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征,计算码头作旋转和滑动运动的地震残余变形的方法称为拟动力法,通过应用1g-振动台试验与120g-离心振动台试验的两模型测试结果验证计算码头地震残余变形的拟动力理论方法的合理性与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当计算中采用的地震动输入加速度与试验相同时,预测出的位移变化规律以及残余变形的计算值与测试值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对于均匀波动的地震载荷,该方法预测的地震残余变形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地基 重力式码头 地震残余变形 拟动力法 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饱和土边坡拟动力稳定性分析初探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龙 陈国兴 +3 位作者 胡伟 孙德安 李洁 刘文化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59-1867,共9页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失稳破坏且通常伴随明显的三维破坏特征,增加边坡阶数并结合抗滑桩等加固措施可有效提高边坡的动稳定性,广泛用于滑坡灾害防治中。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并结合拟动力法,将塑性变形理论扩展至非饱和土中,改进已提出...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失稳破坏且通常伴随明显的三维破坏特征,增加边坡阶数并结合抗滑桩等加固措施可有效提高边坡的动稳定性,广泛用于滑坡灾害防治中。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并结合拟动力法,将塑性变形理论扩展至非饱和土中,改进已提出的半解析水平片分法,计算具有非线性分布特征的非饱和土重力、地震惯性力和抗滑桩侧阻力所做外功率和表观黏聚力的功率耗散率,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通过算例分析,探究了非饱和土边坡的地震响应规律,揭示了吸力对边坡地震稳定性及抗滑桩加固效果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贡献可达15%~30%,且与地震动特性密切相关,地震波达到峰值时,吸力效应得到显著加强;水平加速度系数和土体剪切模量对边坡地震稳定性影响较大;地震作用下边坡将出现明显的“浅层”滑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边坡 极限分析 拟动力法 基质吸力 三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模式下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拟动力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睿 汤金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64-2572,2591,共10页
为考虑挡墙位移效应对地震土压力的影响,依据前人试验研究的结论,将摩擦角表示为与挡墙位移量和位置高度相关的函数,然后基于拟动力法和水平层分析法,推导得出RT位移模式下的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和合力作用点的计算表达式。计算模型可... 为考虑挡墙位移效应对地震土压力的影响,依据前人试验研究的结论,将摩擦角表示为与挡墙位移量和位置高度相关的函数,然后基于拟动力法和水平层分析法,推导得出RT位移模式下的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和合力作用点的计算表达式。计算模型可描述摩擦角沿着墙高逐渐发展的不同非极限位移状态工况,并建立了挡墙位移、地震动荷载和土压力之间的相互联系。参数分析讨论了振动时间、挡土墙位移状态、地震加速度参数和土体摩擦角对地震主动土压力分布、合力大小以及合力作用点高度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极限状态地震土压力理论,所提方法更合理地描述了地震土压力随挡墙位移的发展过程,对发展非极限土压力理论和改进边坡工程中的抗震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非极限 位移 拟动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