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层多层压裂的拟三维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罗天雨 赵金洲 +1 位作者 郭建春 杜成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0-64,共5页
对于低渗复杂的薄层多层油气藏,期望一次性压开所有产层以减少压裂作业的次数。在调研国内外多层压裂裂缝延伸模拟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能模拟多产层在一次压裂改造中全部被压开、多条裂缝同时延伸的拟三维数学模型,包括压裂... 对于低渗复杂的薄层多层油气藏,期望一次性压开所有产层以减少压裂作业的次数。在调研国内外多层压裂裂缝延伸模拟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能模拟多产层在一次压裂改造中全部被压开、多条裂缝同时延伸的拟三维数学模型,包括压裂液在各产层的动态流量分配,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油层 多层压裂 拟三维模型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拟三维模型层间处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戴涛 岳光来 +1 位作者 杨耀忠 周维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多层二维二相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为,油藏中流体的流动以平面为主,纵向上的流动因影响小而被忽略,因此无法解决层间窜流问题。三维模型考虑的流体是立体的。多层拟三维考虑了纵向上的流动,在整体保留多层二维二相模型算法优势的前提下,... 多层二维二相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为,油藏中流体的流动以平面为主,纵向上的流动因影响小而被忽略,因此无法解决层间窜流问题。三维模型考虑的流体是立体的。多层拟三维考虑了纵向上的流动,在整体保留多层二维二相模型算法优势的前提下,在多层二维二相数学模型基础上,把连通层层间的流动量(即节点的垂向流入量、流出量)作为假象的源汇项加到二维二相方程中。在二维模型基础上,实现三维模型问题的近似考虑。给出了多层拟三维的改进数学模型,对层间连通性的改进算法进行了数学推导,使层间连通的多层油藏模拟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油藏。研制的多层拟三维数值模拟软件比三维三相黑油模型的运算速度快,扩大了算法的适应范围,提高了模拟精度,达到了实用化程度。并通过了概念模型的测试,在模拟精度、算法功能等方面与Geoquest公司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的黑油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对山东省胜利油区的大芦湖油田沙三中区块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整体运行效率比黑油模型提高32.4%。参2(戴涛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拟三维模型 算法 研究 油藏 数据模 层间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垂向摩阻的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赵金洲 彭瑀 +2 位作者 李勇明 刘作磊 符东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8,共10页
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具有极快的收敛速度、令人满意的计算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但该类模型中没有考虑垂向摩阻,计算得到的裂缝高度偏大,不能模拟存在缝高失控的裂缝三维延伸过程。推导存在垂向摩阻的裂缝宽度解析表达式,考察裂缝张开位移... 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具有极快的收敛速度、令人满意的计算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但该类模型中没有考虑垂向摩阻,计算得到的裂缝高度偏大,不能模拟存在缝高失控的裂缝三维延伸过程。推导存在垂向摩阻的裂缝宽度解析表达式,考察裂缝张开位移判据的精度,认为对于常规水力裂缝没有必要进行小范围屈服修正。在此基础上,考虑双线性流动模式和压裂液的初滤失,建立改进的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实例模拟分析表明:改进模型精度更高;当隔层应力差较大时,下缝高的延伸极其缓慢,有利于底水油藏压裂;当隔层应力差极小时,裂缝高度与长度近似相等,但由于重力差作用,上、下缝高仍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裂缝延伸 拟三维模型 垂向摩阻 裂缝张开位移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拟三维油气运聚模型在库车坳陷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石广仁 张庆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19,共4页
在盆地模拟拟三维油气运聚模型数值方法的改进中 ,针对影响聚集量的排烃量分配问题 ,提出了估算排烃分配因子的新方法 ;增加了影响运移的断层控制与不整合面控制和影响实际聚集量的岩性控制 ,探索网格体位于断层、不整合面时的渗透率特... 在盆地模拟拟三维油气运聚模型数值方法的改进中 ,针对影响聚集量的排烃量分配问题 ,提出了估算排烃分配因子的新方法 ;增加了影响运移的断层控制与不整合面控制和影响实际聚集量的岩性控制 ,探索网格体位于断层、不整合面时的渗透率特殊处理方法 ,提出了一个网格体能否作为储集单元的岩性门限概念。将拟三维油气运聚模型应用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模拟 ,获得各相关地层在各地质年代的烃类聚集强度平面等值图、聚集系数和总聚集量 ,以及各相关地层在其所经历的各地质年代的分期、累积的烃类聚集量史直方图。在库车坳陷应用拟三维模型的模拟结果不仅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而且根据模拟结果预测出的几个有利勘探目标已被最近的勘探结果所证实。图 4表 1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拟三维模型 成藏预测 敏感性参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梁式渡槽改进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的三维模拟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梦华 莫海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7-210,共4页
针对作者提出的大跨度梁式渡槽改进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三维模拟效果。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大跨度梁式渡槽的改进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不仅能很好地反映出三维耦合效应,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成本,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因此,... 针对作者提出的大跨度梁式渡槽改进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三维模拟效果。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大跨度梁式渡槽的改进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不仅能很好地反映出三维耦合效应,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成本,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因此,改进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可以用于大型梁式渡槽多跨联合的复杂三维动力流固耦合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梁式渡槽 改进拟三维模型 流固耦合 三维地震响应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式渡槽“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的纵向地震模拟效果分析(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梦华 莫海鸿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5期4390-4394,共5页
梁式渡槽"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了纵向地震模拟效果。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梁式渡槽"拟三维"简化流固耦合模型不仅能很好地反映出纵向地震耦合效应,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成本,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因此,"拟三... 梁式渡槽"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了纵向地震模拟效果。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梁式渡槽"拟三维"简化流固耦合模型不仅能很好地反映出纵向地震耦合效应,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成本,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因此,"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可以用于大型梁式渡槽多跨联合的纵向地震动力流固耦合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式渡槽 拟三维模型 流固耦合 纵向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分层拟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及其在廉州湾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白玉川 于天一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6-135,共10页
以Navier-Stokes方程为基础,经代数坐标变换导出模式方程,然后在该坐标系下将三维流场进行垂直分层,并在每一层内积分模式方程。在数值模拟求解方面,采用分步、特征差分近似与Galerkin集中质量有限元相结合的... 以Navier-Stokes方程为基础,经代数坐标变换导出模式方程,然后在该坐标系下将三维流场进行垂直分层,并在每一层内积分模式方程。在数值模拟求解方面,采用分步、特征差分近似与Galerkin集中质量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在实际应用方面,对广西廉州湾潮流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学模型 廉州湾 潮流 水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油藏拟三维出砂预测模型及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孙辉 李兆敏 +2 位作者 马丕梁 陈新浩 马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6-528,共3页
根据有效应力定律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了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的弱胶结油藏拟三维出砂预测模型,并应用顺序Galerkin有限元进行了求解。对复杂地质区域网格自动剖分、地层变形或破坏、液化砂运移、出砂动态预测等问题进行了数值模... 根据有效应力定律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了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的弱胶结油藏拟三维出砂预测模型,并应用顺序Galerkin有限元进行了求解。对复杂地质区域网格自动剖分、地层变形或破坏、液化砂运移、出砂动态预测等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层破坏和出砂,炮眼和井筒周围应力会重新分布;地层参数的变化受出砂和应力作用的复杂影响;出砂量是一个波动变化的过程——这一现象与现场和室内的观测是基本一致的。研究证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初步解决了弱胶结砂岩油藏的出砂预测数值模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油藏 三维出砂预测模型 耦合应力渗流场 有限元分析 网格自动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三维全组分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郎兆新 程林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1期16-25,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合我国凝析油气藏模拟计算的拟三维模型,即多层二维三相全组分模拟器。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和隐式压力、显式饱和度和显式组成的方法求解该模型。模型中还引进了包括六个油气状态方程(即PR、SRK、PT、SW、LLS及SHBWR)的相...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合我国凝析油气藏模拟计算的拟三维模型,即多层二维三相全组分模拟器。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和隐式压力、显式饱和度和显式组成的方法求解该模型。模型中还引进了包括六个油气状态方程(即PR、SRK、PT、SW、LLS及SHBWR)的相平衡闪蒸分析方法和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它可用于凝析油气藏一类油气田的开发设计和动态预测。文章还对凝析气藏的衰竭及循环注气开采过程进行了实例模拟计算,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模 相平衡 状态方程 三维全组分模型 凝析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inect的人体模板化三维模型拟合重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仁奇 徐增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36,共8页
利用Kinect体感设备与软硬件的连接、集成来搭建面向真人的三维人体模型重建系统,通过其可操作的流程实现了三维人体模型的快速重建。然后根据重建出的三维人体网格模型,采用非线性模板拟合法,以通用标准三维人体模型为模板,对重建后的... 利用Kinect体感设备与软硬件的连接、集成来搭建面向真人的三维人体模型重建系统,通过其可操作的流程实现了三维人体模型的快速重建。然后根据重建出的三维人体网格模型,采用非线性模板拟合法,以通用标准三维人体模型为模板,对重建后的三维人体网格模型进行基于姿态、形体迭代变形拟合。其方法在建立多体感传感设备测量人体数据中得到使用,在人体模块化拟合重建三维人体点云数据中用于测量人体数据,将获得的三维人体模型的尺寸和实际人体尺寸相对比,结果显示扫描得到的三维人体模型数据与实际人体数据更加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ct人体建模 三维人体模型 人体模块化 三维模型 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有限元法在地下水拟三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琳 杨金忠 +2 位作者 方跃骏 史良胜 王丽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12,共3页
建立基于多尺度有限单元法的拟三维数学模型,模拟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三维地下水流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区域饱和-非饱和水分运动的特征,将三维流动转化为拟三维流动模型。对参数水平方向渐变的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三维地下水流用多尺度... 建立基于多尺度有限单元法的拟三维数学模型,模拟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三维地下水流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区域饱和-非饱和水分运动的特征,将三维流动转化为拟三维流动模型。对参数水平方向渐变的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三维地下水流用多尺度有限单元法和传统有限单元法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模拟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三维地下水流问题时,多尺度有限单元法比传统有限单元法有效,既节省计算量又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有限单元法 非均质 多孔介质 拟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暴潮三维数值计算模式的研究及在渤海湾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大鸣 范玉 +2 位作者 徐亚男 付庆军 李晓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3,共7页
以实验室二维温带风暴潮数值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海洋潮波动力与风应力联合作用,建立温带风暴潮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模型从推导三维风暴潮基本控制方程出发,并应用交替方向隐格式(ADI)方法对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对于浅水动边界,模型采取... 以实验室二维温带风暴潮数值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海洋潮波动力与风应力联合作用,建立温带风暴潮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模型从推导三维风暴潮基本控制方程出发,并应用交替方向隐格式(ADI)方法对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对于浅水动边界,模型采取局部深槽、缩小水域的活动边界处理方法。利用拟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并提出了非平面水深等分模式和平面等水深分布模式,应用这两种计算模式分别对渤海湾2009年5月8~10日发生的风暴潮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风暴潮位计算结果和增水位计算结果与塘沽验潮站的实际观测数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受风应力与潮波联合作用的风暴潮位和增水位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通过比较得到了平面等水深分布模式的计算成果要比非平面水深等分模式的计算成果更接近观测资料的结论,为风暴潮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数值模 拟三维模型 交替方向隐格式(ADI)方法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脱砂压裂模型优化设计
13
作者 步玉环 吴晓东 史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67,70,共4页
周边脱砂压裂技术是压裂技术从常规压裂到脱砂压裂,再到端部脱砂压裂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只有该技术才可能在压裂中形成相对较短、较宽裂缝。目前对于脱砂压裂裂缝扩展模型的研究大都忽略了裂缝纵向流动。为此,在前人的研... 周边脱砂压裂技术是压裂技术从常规压裂到脱砂压裂,再到端部脱砂压裂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只有该技术才可能在压裂中形成相对较短、较宽裂缝。目前对于脱砂压裂裂缝扩展模型的研究大都忽略了裂缝纵向流动。为此,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周边脱砂压裂的特点将带缝高压降影响的拟三维模型引入到脱砂后裂缝扩展模型,在脱砂后模型中考虑缝宽方向压降对裂缝扩展的影响,推导了适合周边脱砂压裂的脱砂后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适合周边脱砂压裂扩展的模拟软件,模拟结果与现有商业软件(三维)模拟结果相吻合,证明建立的脱砂后模型考虑因素全面,对脱砂后缝宽预测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周边脱砂压裂 数学模型 拟三维模型 数值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构造地震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构建及效果 被引量:16
14
作者 罗勇 张龙 +2 位作者 马俊彦 肖立新 林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579,共4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独山子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地下构造多表现为上陡下缓的形态,断裂发育,波场极其复杂,给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造成困难。论述了独山子地区地震叠前偏移速度模型构建的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充分利用该区的钻井资料建立区域层... 准噶尔盆地南缘独山子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地下构造多表现为上陡下缓的形态,断裂发育,波场极其复杂,给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造成困难。论述了独山子地区地震叠前偏移速度模型构建的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充分利用该区的钻井资料建立区域层速度量版,消除近地表西域砾岩对下伏地层速度的影响;其次通过测井速度资料对地震速度进行约束校正,采用沿层相干反演等层速度反演方法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最终对二维网格开展拟三维速度模型的建立,确保了二维网格速度场空间和时间上的闭合,叠前深度偏移取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南缘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模型构建 层速度量版 沿层相干反演 三维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沉池硝态氮分布的CFD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丽丽 张明星 +1 位作者 曹月波 王晓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338-341,343,共5页
建立了基于k-ε湍流模型的非稳态拟单相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分散相体积分数以及分散相与连续相间密度差的影响;并在源项中考虑了反硝化反应中硝态氮的去除速率,以及悬浮物在二沉池内的下沉作用,并以此对垂直速度进行修正,引入了双指数... 建立了基于k-ε湍流模型的非稳态拟单相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分散相体积分数以及分散相与连续相间密度差的影响;并在源项中考虑了反硝化反应中硝态氮的去除速率,以及悬浮物在二沉池内的下沉作用,并以此对垂直速度进行修正,引入了双指数沉降速度方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不同位置处硝态氮的浓度分布,得到污泥斗上方回流区内硝态氮的浓度较低、污泥斗底部的硝态氮浓度偏大、沉淀区内从池底至水面硝态氮的浓度逐渐增大的结论。以邹亮的辐流式二沉池内硝态氮实验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数值模拟结果是比较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二沉池 三维单相流模型 硝态氮分布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页岩层理剪切滑移的水力裂缝几何参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焕强 刘杨 +1 位作者 张晴晴 熊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1-472,共12页
针对现有页岩气体积压裂层理裂缝扩展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的不足,基于三点弯曲试验,结合数字图像法获取了页岩层理关键力学参数;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和线弹簧模型建立了页岩气体积压裂层理裂缝扩展拟三维数学模型,并得到了试验验证;开发... 针对现有页岩气体积压裂层理裂缝扩展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的不足,基于三点弯曲试验,结合数字图像法获取了页岩层理关键力学参数;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和线弹簧模型建立了页岩气体积压裂层理裂缝扩展拟三维数学模型,并得到了试验验证;开发了裂缝几何参数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了层理参数与压裂施工参数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层理刚度小于10 GPa/m及大于30 GPa/m时,剪切滑移量达到极大值及极小值,且基本保持不变,当层理刚度在10~30 GPa/m之间时,层理刚度与剪切滑移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当层理密度为5~7条时,主裂缝会沟通更多的层理;当层理强度为5~8 MPa时,水力裂缝易穿层扩展,且能使层理产生剪切滑移,从而生成复杂裂缝;当压裂液排量和压裂液黏度分别在9~12 m^(3)/min和2.5~5m Pa·s范围内时,水力裂缝易穿层扩展,最终形成十字型裂缝,有助于复杂裂缝的形成。该研究对认识页岩层理力学性能及其对层理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层理 体积压裂 三点弯曲 拟三维模型 剪切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限流压裂射孔参数优化 被引量:21
17
作者 周再乐 张广清 +3 位作者 熊文学 李军 倪小龙 黄卫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378,共5页
水平井限流压裂主要是经过射孔孔眼产生的节流摩阻实现的,因而,裂缝所对应的射孔参数是实现限流压裂的关键。目前,国内外文献关于限流压裂的射孔优化大部分没有结合压裂模型,也没有给出各个射孔簇之间参数的定量关系。文中通过给定水平... 水平井限流压裂主要是经过射孔孔眼产生的节流摩阻实现的,因而,裂缝所对应的射孔参数是实现限流压裂的关键。目前,国内外文献关于限流压裂的射孔优化大部分没有结合压裂模型,也没有给出各个射孔簇之间参数的定量关系。文中通过给定水平井段地层和压裂参数,使用拟三维模型计算每一条裂缝所吸收的排量和缝口压力,再结合限流压裂的流量平衡和压力平衡关系,得出了各个射孔簇有效孔眼当量直径间的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在压裂段储层力学性质和裂缝尺寸设计相同时,每个射孔簇的有效孔眼当量直径从水平井的跟端到趾端依次增加,在孔眼直径相同的情况下,相应的孔眼数和射孔簇的簇长也需要增加;当储层性质变化或者设计缝长不相同时,各个射孔簇的最优孔眼数和簇长可以定量确定。研究结果为限流压裂射孔参数的优化和射孔枪的选择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缝起裂 限流压裂 射孔参数优化 分簇射孔 拟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钢梁空间约束作用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杜修力 高艳春 杨淑玲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81,共6页
本文基于文献[5]建立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拟三维分析模型,进一步考虑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横向梁的空间扭转作用,讨论了横向梁空间约束作用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 本文基于文献[5]建立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拟三维分析模型,进一步考虑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横向梁的空间扭转作用,讨论了横向梁空间约束作用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进一步考虑横向梁的空间扭转作用后所得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比只考虑竖向作用所得的值偏大,可见,采用考虑横向梁空间竖向和扭转约束作用的拟三维分析方法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横向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in centrifugal slurry pump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波 汪西力 +1 位作者 LIU Hui 徐海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008-3016,共9页
Based on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sliding grid technique,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3-D) unsteady turbulence of full passage in slurry pump was simulated by means of Fluent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Based on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sliding grid technique,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3-D) unsteady turbulence of full passage in slurry pump was simulated by means of Fluent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unsteady flow characteristics on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pump performance were researched under design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locking effect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low in pump, and the fluctuation of flow velocity and pressure is obvious, particularly near the volute tongue, at the position of small sections of volute and within diffuser. Clocking effect has a more influence on liquid-phase than on solid-phase, and the wake-jet structure of relative velocity of solid-phase is less obvious than liquid-phase near the volute tongue and the impeller passage outlet. The fluctuation of relative velocity of solid-phase flow is 7.6% smaller than liquid-phase flow at the impeller outlet on circular path. Head and radial forces of the impeller are 8.1% and 85.7% of fluctu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for turbulence, improving efficient, reducing the hydraulic losses and wear. Finally, 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operation and wear of slurry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rry pump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unsteady flow 3-D full passage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quasi-dimensional model for diesel engine working process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鲲鹏 冯立岩 +2 位作者 冷先银 田江平 隆武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868-872,共5页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validity and real tim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diesel engine model used in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system,a simplified quasi-dimensional model for diesel engine working proce...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validity and real tim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diesel engine model used in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system,a simplified quasi-dimensional model for diesel engine working process was proposed,which was based on the phase-divided spray mixing model.The software MATLAB/Simulink was utilized to simulate diesel engine performance parameters.The comparisons between calculated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of power and 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is less than 2.8%,and the relative error of nitric oxide and soot emissions is less than 9.1%.At the same time,the average computational time for simulation of one working process with the new model is 36 s,which presents good real tim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nozzle flow coefficien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rediction precision of performance parameters in diesel engine simula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sel engine phase-divided spray mixing model quasi-dimensional model MATLAB/SIMULINK prediction pr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