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形而上学、意识形态批判的具体化路径——以《资本论》对拜物教观念的剖析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召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0,共6页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诸种拜物教观念进行了剖析,尤其是对"三位一体的公式"中内蕴的拜物教观念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在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视野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根本错误在于,他们被拜物教观念束...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诸种拜物教观念进行了剖析,尤其是对"三位一体的公式"中内蕴的拜物教观念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在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视野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根本错误在于,他们被拜物教观念束缚了头脑,混淆了作为"物质内容"的生产资料与作为"社会形式"的资本,把具有独特性(具体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般化(抽象化)了,把具有历史(暂时)性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化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拜物教观念的批判,同时就是对形而上学、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学领域中的体现——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是其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的具体化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物教批判理论 拜物教观念 形而上学批判 意识形态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tischismus及相关词在马克思著作中的话语变迁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召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6,共8页
马克思著作中Fetischismus及相关词Fetisch、Fetischdiener的使用,经历了由"沿用旧义"到"赋予新意"的"话语变迁"。这一"话语变迁",缘于"指称对象"的"领域转移":由指称社... 马克思著作中Fetischismus及相关词Fetisch、Fetischdiener的使用,经历了由"沿用旧义"到"赋予新意"的"话语变迁"。这一"话语变迁",缘于"指称对象"的"领域转移":由指称社会崇拜现象(属"意识形态领域")到指称商品生产与交换领域的现象。这一"领域转移",是在马克思的研究重心发生转移的思想大背景下发生的,它缘于马克思对于两个"指称对象"的"共同点"的体认——"人手的产物"与"人脑的产物"作为"产物"都实现了相对于自己的"创造者"的"独立化"。不过,我们需要同时明确两个"指称对象"的差别:Fetischismus的"旧义",泛指人们把某种自然或人造物看作具有魔力的东西而加以崇拜的社会现象,而马克思赋予Fetischismus的其中一个"新意",却特指"经济学家"的一种"错认";"崇拜"物与作为一种"错认"的"拜物教观念",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混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schismus 拜物教性质 拜物教观念 话语变迁 领域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