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招生公平:发展趋势、内涵解读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向红 谢志钊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人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从形式上实现了高等教育招生公平。有质量的公平是高等教育招生公平的发展趋势。它以进一步推进公平为核心价值取向,以"让最合适的学生进入最适合的院校"为基本准则,以促进学... "人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从形式上实现了高等教育招生公平。有质量的公平是高等教育招生公平的发展趋势。它以进一步推进公平为核心价值取向,以"让最合适的学生进入最适合的院校"为基本准则,以促进学生各得其所的发展为最终旨归。当前,我国亟需建立政府-相关主体的协同治理结构、落实高校-学生的双向自主选择权责、实行双轨-分层的多样化招生标准等举措来推进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招生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招生公平 协同治理结构 双向自主选择权责 多样化招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高校招生公平问题的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华兰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6S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招生公平 教育公平 招生政策 录取分数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招生的公平困惑:程序对实体的背离 被引量:24
3
作者 段斌斌 胡劲松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9-13,共5页
招生公平包含程序公平与实体公平两个维度。程序公平是行政权力支配的招生过程公平,也是基于考生身份而同等对待的形式公平;而实体公平则是学术权力主导的招生结果公平,也是基于学术能力而区别对待的实质公平。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研究生... 招生公平包含程序公平与实体公平两个维度。程序公平是行政权力支配的招生过程公平,也是基于考生身份而同等对待的形式公平;而实体公平则是学术权力主导的招生结果公平,也是基于学术能力而区别对待的实质公平。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研究生招生在增进程序公平的同时却饱受实体公平拷问;而作为一种不完善的程序公平,招生程序在限制学术恣意的同时却压抑了选才,导致程序与实体之间出现了过程与结果的反差、工具与价值的背反。为此,研究生招生应在实体优先的基础上兼顾程序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招生公平 实体公平 程序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贯通招生模式的公平性审视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瑶祥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7-61,共5页
影响中高职贯通招生模式公平性的主要因素有:招生生源对象的"定向性"、结对挂钩方式的"市场性"和招生专业安排的"泛化性"等。促进中高职贯通招生公平要加强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一是进行院校分类,明确五... 影响中高职贯通招生模式公平性的主要因素有:招生生源对象的"定向性"、结对挂钩方式的"市场性"和招生专业安排的"泛化性"等。促进中高职贯通招生公平要加强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一是进行院校分类,明确五年制职业教育的举办主体;二是注重区域均衡,统筹中高职贯通招生结对挂钩方式;三是严格专业分类,统一制订五年制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四是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制定五年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五年制职业教育 招生公平 中高职贯通招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分配方式改进对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的意义——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冯虹 杨玉茗 田添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5年第2期51-54,共4页
在教育公平的系统中,考试招生机会公平属于教育过程公平。《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这项措施对于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的意义在于: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促进区域间考试招生机会公... 在教育公平的系统中,考试招生机会公平属于教育过程公平。《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这项措施对于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的意义在于: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促进区域间考试招生机会公平;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促进城乡间考试招生机会公平;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校际考试招生机会公平;完善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促进群体间考试招生机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 计划分配方式 考试招生机会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