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5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语招呼分析
被引量:
26
1
作者
曲卫国
陈流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6-124,共9页
本文对汉语的招呼作了界定,并从语言形式、话题和语用制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汉语的招呼有三大特点:话题的开放性,可转换性,句式的多样性。汉语招呼的礼貌使用主要受到传统中国礼貌原则的制约。
关键词
招呼论
开放性
可转换性
汉语
语言形式
话题
礼貌原则
语用
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英招呼语的差异
被引量:
22
2
作者
毕继万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17,共3页
汉英招呼语的差异□毕继万“招呼”语是两人相识后或相识者见面时的问候语,是说话人肯定自己与被招呼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标志,是每种礼貌语言的重要方面。相识者和熟人之间的招呼语一般有两种情况:每天或经常见面时的招呼语和久别重逢...
汉英招呼语的差异□毕继万“招呼”语是两人相识后或相识者见面时的问候语,是说话人肯定自己与被招呼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标志,是每种礼貌语言的重要方面。相识者和熟人之间的招呼语一般有两种情况:每天或经常见面时的招呼语和久别重逢时的招呼语。在对外交往中招呼语的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呼
语
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问候语
英语国家
《世界汉语教学》
亲属称谓
发展趋势
汉文化
外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招呼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唐雪凝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8-40,共3页
招呼语是人们实施打招呼这一交际行为时所运用的语言。它的类型主要有问候型、称呼型和体态型三类。问候型就是询问安好,表示关切。问候语可分为具有固定形式的特定问候和表达方式不固定的情景问候,汉语的问候语属于后者。也就是说,...
招呼语是人们实施打招呼这一交际行为时所运用的语言。它的类型主要有问候型、称呼型和体态型三类。问候型就是询问安好,表示关切。问候语可分为具有固定形式的特定问候和表达方式不固定的情景问候,汉语的问候语属于后者。也就是说,除了特定环境下的问候,如新年、春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呼
语
文化分析
权势关系
交际双方
语义内容
交际行为
交际对象
称呼语
问候语
感情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办事“打招呼”现象的根源及其治理
被引量:
1
4
作者
熊秋红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57-61,共5页
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列出了需要重点治理的六大顽瘴痼疾,其中排在首位的是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行为,俗称“打招呼”现象。就政法领域而言,既有通过上下级关系、亲戚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直接打招呼...
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列出了需要重点治理的六大顽瘴痼疾,其中排在首位的是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行为,俗称“打招呼”现象。就政法领域而言,既有通过上下级关系、亲戚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直接打招呼,又有通过第三者间接打招呼。在查纠整改中,落实“三项规定”主要面临传统关系文化的惯性作用导致治理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复杂隐蔽多样的请托实践增加了法律手段的治理难度、对司法权力尚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督制约等痛点。“打招呼”现象源于人的自私本性和传统文化的强大惯性,当前,可以从产生“打招呼”现象的原因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制止和惩治措施,尽可能减少该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打
招呼
根源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服务行业招呼语的使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骆峰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2,共3页
服务行业招呼语的使用□骆峰在交际中,由称呼语、问候语、祈请语、客套话及表情体态等多方面内容构成的“招呼语”,一般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示意,一层是传情。示意就是“招”来“呼”告,表示说话人已经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或希望对方...
服务行业招呼语的使用□骆峰在交际中,由称呼语、问候语、祈请语、客套话及表情体态等多方面内容构成的“招呼语”,一般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示意,一层是传情。示意就是“招”来“呼”告,表示说话人已经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或希望对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即“目中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行业
招呼
语
服务人员
称呼语
心理距离
目中有人
从业人员
说话人
亲属称谓语
交往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
被引量:
17
6
作者
陈晓燕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9-92,共4页
招呼语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口语。在中国,招呼语的得体使用已成为个人修养和风度的标志,并能够使运用人维系正常的社交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社会招呼语的类型和招呼语运用时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招呼语所显现的民族文化心理,以...
招呼语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口语。在中国,招呼语的得体使用已成为个人修养和风度的标志,并能够使运用人维系正常的社交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社会招呼语的类型和招呼语运用时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招呼语所显现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它在日常交际中不可忽视的沟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际
招呼
语
类型
影响因素
民族文化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招呼会话序列结构范式讨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燚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53-156,共4页
"招呼性会话"有明显的社会规约性,其言语行为本身是交际活动关注的焦点,话轮语义内容被弱化。"招呼性会话"主要传达"人际关系信息"而非"语义信息",其"招会话时机具有规约性,对成功实施&qu...
"招呼性会话"有明显的社会规约性,其言语行为本身是交际活动关注的焦点,话轮语义内容被弱化。"招呼性会话"主要传达"人际关系信息"而非"语义信息",其"招会话时机具有规约性,对成功实施"招呼行为"有重要语用价值。"询问——作答"会话序列可以有效完成"招呼"行为,主要用于彼此熟悉的交际对象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
会话分析
招呼
言语交际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招呼语比较
被引量:
2
8
作者
黄理文
王西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82-86,共5页
试从招呼语的称谓词。
关键词
招呼
语
称谓词
问候语
文化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日常口语中打招呼的限制因素
被引量:
1
9
作者
黄河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59,共4页
汉语打招呼的限制因素涉及语用、语境和语言各个层面,弄清楚打招呼的限制因素及其构成规则,无论对于汉语教学还是帮助外国留学生掌握地道的汉语口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口语
打
招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招呼语·搭讪语·呼应语
被引量:
3
10
作者
素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7-49,共3页
一 两个熟人见面时,如果擦身而过,互不理睬,那是不礼貌的,在社交活动中是极不和谐的。因此,见面打招呼乃人之常情。所谓打招呼,就是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或呼唤,打招呼的用语叫招呼语。招呼语有下列三种。 第一、问候语。这是招呼语...
一 两个熟人见面时,如果擦身而过,互不理睬,那是不礼貌的,在社交活动中是极不和谐的。因此,见面打招呼乃人之常情。所谓打招呼,就是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或呼唤,打招呼的用语叫招呼语。招呼语有下列三种。 第一、问候语。这是招呼语中最主要的一种。问候就是询问安好,表示关切,有礼貌,也可以作为交谈的始发语。问候分单向问候和双向问候两种,单向问候(即“有呼无应”)经常用在对不相识的观众或听众讲话之前,如电台播音员呼唤:“观众同志们,你们好!”演讲者一上台就对听众说:“同志们好!”这比单纯招呼“各位同志”多了一份亲切。这种问候语内容单一,常与称呼语连用。双向问候(即“有呼有应”)多用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之间。例如,中央领导在接见会议代表的开始常常挥手致意:“同志们好!”被接见的代表则异口同声“总书记好!”或“总理好!”,然后鼓掌,形成热烈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呼
语
问候语
熟人
称呼语
面时
电台播音员
烈气
陌生人
面称
挥手致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检查不能提前“打招呼”
被引量:
1
11
作者
郝美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3-43,共1页
下基层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对于督导基层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摸清下情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尤其在基层干部眼里,检查之前乡镇领导提前“打招呼”成了“潜规则”。在他们看来,上级检查的结果与自己没多大关系,那是...
下基层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对于督导基层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摸清下情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尤其在基层干部眼里,检查之前乡镇领导提前“打招呼”成了“潜规则”。在他们看来,上级检查的结果与自己没多大关系,那是乡镇领导应该操心的事,自己顶多被批评一顿,但乡镇领导却可能因此受到处分而影响提拔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检查工作
打
招呼
基层党员干部
乡镇领导
“潜规则”
科学决策
基层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国军机相遇怎么打招呼
12
作者
高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I0003-I0003,共1页
一般军机都在本国领空飞行,不同国家军机打照面的机会并不多。不过,万一两国军机相遇,怎么“打招呼”可是大有讲究的。
关键词
打
招呼
两国军机
相遇
领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党的政治建设视域下“打招呼困境”的破解之道
13
作者
齐发
龚志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19,共4页
"打招呼困境"存在违纪性、强迫性、混淆性等特征,具有污染党内政治生态、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等现实危害。要破解"打招呼困境",党组织必须针对官僚主义仍然存在、组织体系亟待优化和党员教育缺乏实效等问题,以净化政...
"打招呼困境"存在违纪性、强迫性、混淆性等特征,具有污染党内政治生态、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等现实危害。要破解"打招呼困境",党组织必须针对官僚主义仍然存在、组织体系亟待优化和党员教育缺乏实效等问题,以净化政治生态、优化组织体系和强化党员教育为着力点,彻底铲除"打招呼困境"产生的土壤,从而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建设
“打
招呼
困境”
政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解“打招呼”难题先向领导干部求解
14
作者
容剑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47,共1页
领导干部“打招呼”是人民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一种现象,其实,要刹住“打招呼”歪风,除了需要用人部门和用人者自觉抵制、公道正派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消解“打招呼”者这个特定群体。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打
招呼
求解
人民群众
公道正派
特定群体
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领导干部应打什么样的“招呼”
15
作者
曾俊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4,共1页
“打招呼”一词常常被人们理解为就某项事情或某种问题,通知或关照有关方面予以照顾,即所谓的“走后门”“递条子”等。而“打招呼”也有向人问候、表达友好或礼貌的意思..古语云:“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打招呼”一词常常被人们理解为就某项事情或某种问题,通知或关照有关方面予以照顾,即所谓的“走后门”“递条子”等。而“打招呼”也有向人问候、表达友好或礼貌的意思..古语云:“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领导干部要常“打招呼”,行礼仪之事,方能惠民安邦。这里的“打招呼”并不是违背原则、谋求私利,而是通过“打招呼”表达友好之情,加强交流与沟通,加深感情和信任,给予关心和关爱,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打
招呼
“走后门”
交流与沟通
人际关系
问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准为干部提拔“打招呼”
16
作者
朱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共1页
现在,一些地方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托关系、递条子、“打招呼”。每当干部调整之际,这些地方的主要领导就会接到方方面面的“招呼”,有来自上级领导的,有来自一起共事的班子成员的,有来自本地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
现在,一些地方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托关系、递条子、“打招呼”。每当干部调整之际,这些地方的主要领导就会接到方方面面的“招呼”,有来自上级领导的,有来自一起共事的班子成员的,有来自本地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有来自熟人朋友的,也有来自一些老同志的.这股“打招呼”之风,严重干扰用人秩序,败坏用人风气,助长跑官要官,干部群众很反感,必须坚决纠正和刹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提拔
打
招呼
上级领导
部门负责人
不良现象
干部调整
班子成员
党政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勿“打招呼”
17
作者
蒋卫民
《广西林业》
2016年第4期1-1,共1页
据2016年4月22日报道,中纪委入驻中办一年调查处理违纪问题103起,没有出现一起“打招呼”现象一这里的“打招呼”绝对不是平时说的用动作或语言表示友好或礼貌,而是特指就某项事情或某种问题通知或告诉有关方面予以照顾。
关键词
个人
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
“打
招呼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孩子内向三类型
18
作者
方田田
《农家致富》
2024年第5期62-62,共1页
生活中,有些孩子生来就性格内向,家长为了让他们变得活泼、外向,常常会强行让其交友、打招呼、当众表演等。殊不知,这样的强迫,容易对孩子心理造成较大创伤,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认可度逐渐降低,变得更加自卑与内向。
关键词
性格内向
认可度
打
招呼
孩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的野花野草
19
作者
乔迎婕
《花卉》
2024年第21期42-46,共5页
自中原出发,一路向北,经山西,出雁门,入内蒙。乌兰察布、察哈尔,书里无数次见到过的地名,连同蓝天、云朵、草地、牛羊(图1)、蒙古包,就这样不打招呼地,一股脑儿撞进了眼睛里。这,就是内蒙古大草原了。有一晚,人住乌兰察布卓资县巴音锡...
自中原出发,一路向北,经山西,出雁门,入内蒙。乌兰察布、察哈尔,书里无数次见到过的地名,连同蓝天、云朵、草地、牛羊(图1)、蒙古包,就这样不打招呼地,一股脑儿撞进了眼睛里。这,就是内蒙古大草原了。有一晚,人住乌兰察布卓资县巴音锡勒镇的一所民居。民居偏僻,先是高速,又是省道,后来在乡间小路弯弯绕绕好一会儿才找到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察布
雁门
内蒙古大草原
乡间小路
蒙古包
察哈尔
卓资县
打
招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孩子心情不好是不是装的?
20
作者
吕若琦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62-63,共2页
每年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在各地心理咨询室里,总有一些对新学期不太适应的青少年前去求助。在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接近于成人的当下,仍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重视、不理解,认为孩子是小题大做,甚至认为孩子是装的。★小孩子也会心...
每年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在各地心理咨询室里,总有一些对新学期不太适应的青少年前去求助。在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接近于成人的当下,仍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重视、不理解,认为孩子是小题大做,甚至认为孩子是装的。★小孩子也会心情不好?不久前一次亲友聚会,李亚(化名)的母亲把不乐意参加聚会的李亚也叫了去。李亚因为情绪不佳,所以只坐在角落里,不跟亲友打招呼也不说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室
情绪不佳
新学期
小题大做
青少年
打
招呼
心情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招呼分析
被引量:
26
1
作者
曲卫国
陈流芳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国文化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6-124,共9页
文摘
本文对汉语的招呼作了界定,并从语言形式、话题和语用制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汉语的招呼有三大特点:话题的开放性,可转换性,句式的多样性。汉语招呼的礼貌使用主要受到传统中国礼貌原则的制约。
关键词
招呼论
开放性
可转换性
汉语
语言形式
话题
礼貌原则
语用
句式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招呼语的差异
被引量:
22
2
作者
毕继万
机构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文化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17,共3页
文摘
汉英招呼语的差异□毕继万“招呼”语是两人相识后或相识者见面时的问候语,是说话人肯定自己与被招呼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标志,是每种礼貌语言的重要方面。相识者和熟人之间的招呼语一般有两种情况:每天或经常见面时的招呼语和久别重逢时的招呼语。在对外交往中招呼语的文...
关键词
招呼
语
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问候语
英语国家
《世界汉语教学》
亲属称谓
发展趋势
汉文化
外国人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招呼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唐雪凝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8-40,共3页
文摘
招呼语是人们实施打招呼这一交际行为时所运用的语言。它的类型主要有问候型、称呼型和体态型三类。问候型就是询问安好,表示关切。问候语可分为具有固定形式的特定问候和表达方式不固定的情景问候,汉语的问候语属于后者。也就是说,除了特定环境下的问候,如新年、春节...
关键词
招呼
语
文化分析
权势关系
交际双方
语义内容
交际行为
交际对象
称呼语
问候语
感情信息
分类号
H03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办事“打招呼”现象的根源及其治理
被引量:
1
4
作者
熊秋红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院研究院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57-61,共5页
文摘
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列出了需要重点治理的六大顽瘴痼疾,其中排在首位的是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行为,俗称“打招呼”现象。就政法领域而言,既有通过上下级关系、亲戚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直接打招呼,又有通过第三者间接打招呼。在查纠整改中,落实“三项规定”主要面临传统关系文化的惯性作用导致治理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复杂隐蔽多样的请托实践增加了法律手段的治理难度、对司法权力尚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督制约等痛点。“打招呼”现象源于人的自私本性和传统文化的强大惯性,当前,可以从产生“打招呼”现象的原因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制止和惩治措施,尽可能减少该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打
招呼
根源
治理
分类号
DF8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服务行业招呼语的使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骆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2,共3页
文摘
服务行业招呼语的使用□骆峰在交际中,由称呼语、问候语、祈请语、客套话及表情体态等多方面内容构成的“招呼语”,一般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示意,一层是传情。示意就是“招”来“呼”告,表示说话人已经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或希望对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即“目中有人”。...
关键词
服务行业
招呼
语
服务人员
称呼语
心理距离
目中有人
从业人员
说话人
亲属称谓语
交往关系
分类号
H136.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
被引量:
17
6
作者
陈晓燕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9-92,共4页
文摘
招呼语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口语。在中国,招呼语的得体使用已成为个人修养和风度的标志,并能够使运用人维系正常的社交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社会招呼语的类型和招呼语运用时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招呼语所显现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它在日常交际中不可忽视的沟通功能。
关键词
社会交际
招呼
语
类型
影响因素
民族文化心理
Keywords
social communication
greetings
type
influential elements
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招呼会话序列结构范式讨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燚
机构
新疆教育学院人文科学分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53-156,共4页
文摘
"招呼性会话"有明显的社会规约性,其言语行为本身是交际活动关注的焦点,话轮语义内容被弱化。"招呼性会话"主要传达"人际关系信息"而非"语义信息",其"招会话时机具有规约性,对成功实施"招呼行为"有重要语用价值。"询问——作答"会话序列可以有效完成"招呼"行为,主要用于彼此熟悉的交际对象之间。
关键词
会话
会话分析
招呼
言语交际
语用
Keywords
Conversation, Conversation Analysis, Greeting, Speech Communication, Pragmatics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招呼语比较
被引量:
2
8
作者
黄理文
王西成
机构
湖南大学西方语言文化系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82-86,共5页
文摘
试从招呼语的称谓词。
关键词
招呼
语
称谓词
问候语
文化制约
分类号
H03-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日常口语中打招呼的限制因素
被引量:
1
9
作者
黄河
机构
烟台大学国际文化交流部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59,共4页
文摘
汉语打招呼的限制因素涉及语用、语境和语言各个层面,弄清楚打招呼的限制因素及其构成规则,无论对于汉语教学还是帮助外国留学生掌握地道的汉语口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口语
打
招呼
Key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hinese Mandarin
greeting
分类号
H195.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招呼语·搭讪语·呼应语
被引量:
3
10
作者
素虹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7-49,共3页
文摘
一 两个熟人见面时,如果擦身而过,互不理睬,那是不礼貌的,在社交活动中是极不和谐的。因此,见面打招呼乃人之常情。所谓打招呼,就是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或呼唤,打招呼的用语叫招呼语。招呼语有下列三种。 第一、问候语。这是招呼语中最主要的一种。问候就是询问安好,表示关切,有礼貌,也可以作为交谈的始发语。问候分单向问候和双向问候两种,单向问候(即“有呼无应”)经常用在对不相识的观众或听众讲话之前,如电台播音员呼唤:“观众同志们,你们好!”演讲者一上台就对听众说:“同志们好!”这比单纯招呼“各位同志”多了一份亲切。这种问候语内容单一,常与称呼语连用。双向问候(即“有呼有应”)多用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之间。例如,中央领导在接见会议代表的开始常常挥手致意:“同志们好!”被接见的代表则异口同声“总书记好!”或“总理好!”,然后鼓掌,形成热烈气氛。
关键词
招呼
语
问候语
熟人
称呼语
面时
电台播音员
烈气
陌生人
面称
挥手致意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检查不能提前“打招呼”
被引量:
1
11
作者
郝美想
机构
中共山东梁山县委组织部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3-43,共1页
文摘
下基层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对于督导基层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摸清下情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尤其在基层干部眼里,检查之前乡镇领导提前“打招呼”成了“潜规则”。在他们看来,上级检查的结果与自己没多大关系,那是乡镇领导应该操心的事,自己顶多被批评一顿,但乡镇领导却可能因此受到处分而影响提拔重用。
关键词
基层检查工作
打
招呼
基层党员干部
乡镇领导
“潜规则”
科学决策
基层干部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国军机相遇怎么打招呼
12
作者
高美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一般军机都在本国领空飞行,不同国家军机打照面的机会并不多。不过,万一两国军机相遇,怎么“打招呼”可是大有讲究的。
关键词
打
招呼
两国军机
相遇
领空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党的政治建设视域下“打招呼困境”的破解之道
13
作者
齐发
龚志宏
机构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政治学院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政治工作研究中心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19,共4页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公安机关政治建设统领党建工作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B19DD015)。
文摘
"打招呼困境"存在违纪性、强迫性、混淆性等特征,具有污染党内政治生态、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等现实危害。要破解"打招呼困境",党组织必须针对官僚主义仍然存在、组织体系亟待优化和党员教育缺乏实效等问题,以净化政治生态、优化组织体系和强化党员教育为着力点,彻底铲除"打招呼困境"产生的土壤,从而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建设
“打
招呼
困境”
政治生态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解“打招呼”难题先向领导干部求解
14
作者
容剑锋
机构
中共广东东莞市委组织部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47,共1页
文摘
领导干部“打招呼”是人民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一种现象,其实,要刹住“打招呼”歪风,除了需要用人部门和用人者自觉抵制、公道正派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消解“打招呼”者这个特定群体。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打
招呼
求解
人民群众
公道正派
特定群体
用人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领导干部应打什么样的“招呼”
15
作者
曾俊伟
机构
广东省仁化县闻韶镇人民政府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4,共1页
文摘
“打招呼”一词常常被人们理解为就某项事情或某种问题,通知或关照有关方面予以照顾,即所谓的“走后门”“递条子”等。而“打招呼”也有向人问候、表达友好或礼貌的意思..古语云:“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领导干部要常“打招呼”,行礼仪之事,方能惠民安邦。这里的“打招呼”并不是违背原则、谋求私利,而是通过“打招呼”表达友好之情,加强交流与沟通,加深感情和信任,给予关心和关爱,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打
招呼
“走后门”
交流与沟通
人际关系
问候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准为干部提拔“打招呼”
16
作者
朱岩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共1页
文摘
现在,一些地方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托关系、递条子、“打招呼”。每当干部调整之际,这些地方的主要领导就会接到方方面面的“招呼”,有来自上级领导的,有来自一起共事的班子成员的,有来自本地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有来自熟人朋友的,也有来自一些老同志的.这股“打招呼”之风,严重干扰用人秩序,败坏用人风气,助长跑官要官,干部群众很反感,必须坚决纠正和刹住.
关键词
干部提拔
打
招呼
上级领导
部门负责人
不良现象
干部调整
班子成员
党政职能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勿“打招呼”
17
作者
蒋卫民
出处
《广西林业》
2016年第4期1-1,共1页
文摘
据2016年4月22日报道,中纪委入驻中办一年调查处理违纪问题103起,没有出现一起“打招呼”现象一这里的“打招呼”绝对不是平时说的用动作或语言表示友好或礼貌,而是特指就某项事情或某种问题通知或告诉有关方面予以照顾。
关键词
个人
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
“打
招呼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孩子内向三类型
18
作者
方田田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家致富》
2024年第5期62-62,共1页
文摘
生活中,有些孩子生来就性格内向,家长为了让他们变得活泼、外向,常常会强行让其交友、打招呼、当众表演等。殊不知,这样的强迫,容易对孩子心理造成较大创伤,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认可度逐渐降低,变得更加自卑与内向。
关键词
性格内向
认可度
打
招呼
孩子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的野花野草
19
作者
乔迎婕
机构
河南
出处
《花卉》
2024年第21期42-46,共5页
文摘
自中原出发,一路向北,经山西,出雁门,入内蒙。乌兰察布、察哈尔,书里无数次见到过的地名,连同蓝天、云朵、草地、牛羊(图1)、蒙古包,就这样不打招呼地,一股脑儿撞进了眼睛里。这,就是内蒙古大草原了。有一晚,人住乌兰察布卓资县巴音锡勒镇的一所民居。民居偏僻,先是高速,又是省道,后来在乡间小路弯弯绕绕好一会儿才找到地方。
关键词
乌兰察布
雁门
内蒙古大草原
乡间小路
蒙古包
察哈尔
卓资县
打
招呼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孩子心情不好是不是装的?
20
作者
吕若琦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62-63,共2页
文摘
每年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在各地心理咨询室里,总有一些对新学期不太适应的青少年前去求助。在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接近于成人的当下,仍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重视、不理解,认为孩子是小题大做,甚至认为孩子是装的。★小孩子也会心情不好?不久前一次亲友聚会,李亚(化名)的母亲把不乐意参加聚会的李亚也叫了去。李亚因为情绪不佳,所以只坐在角落里,不跟亲友打招呼也不说话。
关键词
心理咨询室
情绪不佳
新学期
小题大做
青少年
打
招呼
心情
患病率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语招呼分析
曲卫国
陈流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英招呼语的差异
毕继万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招呼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唐雪凝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办事“打招呼”现象的根源及其治理
熊秋红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服务行业招呼语的使用
骆峰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
陈晓燕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招呼会话序列结构范式讨论
张燚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英汉招呼语比较
黄理文
王西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汉语日常口语中打招呼的限制因素
黄河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招呼语·搭讪语·呼应语
素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检查不能提前“打招呼”
郝美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两国军机相遇怎么打招呼
高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党的政治建设视域下“打招呼困境”的破解之道
齐发
龚志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破解“打招呼”难题先向领导干部求解
容剑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领导干部应打什么样的“招呼”
曾俊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不准为干部提拔“打招呼”
朱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勿“打招呼”
蒋卫民
《广西林业》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孩子内向三类型
方田田
《农家致富》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内蒙古的野花野草
乔迎婕
《花卉》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小孩子心情不好是不是装的?
吕若琦
《农村百事通》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