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研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万红先 冯婷婷 毕玲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9,共8页
文章利用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的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规模的大小、贸易距离的远近、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 文章利用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的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规模的大小、贸易距离的远近、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贸易伙伴国的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优劣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双方贸易规模大小;且在不同的区域样本区间内,影响双方贸易潜力的因素也存在一些差异。按区域划分的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及贸易潜力也不尽相同,潜力释放空间各异。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安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合作,以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贸易潜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拓展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产品出口潜力分析——基于拓展引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史沛然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6,共12页
扩大绿色产品出口对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提高我国出口贸易质量、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认识绿色产品在中国货物贸易中的潜力和全球绿色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整合现有研究涉及的114种绿色产品的中国对全球... 扩大绿色产品出口对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提高我国出口贸易质量、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认识绿色产品在中国货物贸易中的潜力和全球绿色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整合现有研究涉及的114种绿色产品的中国对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数据,使用2002—2018年19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多重高维固定效应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拓展引力模型进行估算,分析进口国科技水平与科技开放程度、关税、油气自给自足程度等因素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产品出口国和第二大绿色产品进口国,且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有能力大规模出口绿色产品的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是中国绿色产品的传统贸易伙伴,但新兴国家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进口国科技水平与科技开放程度及油气自给自足程度均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是否签署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并无显著正向影响,中国绿色产品出口受双边自贸协定和关税的影响也比较小。鉴于此,为进一步扩大我国绿色产品出口,应在给予相应税收减免与政策鼓励的同时,推动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开发新绿色产品、加强全球合作,提高中国企业在绿色产品生产与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扩大中国绿色产品国际影响力。此外,还要重视对发展中经济体的绿色产品贸易,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对发展中经济体市场的开拓,通过绿色贸易与绿色合作,共同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品 出口潜力 拓展引力模型 国际贸易 多重高维固定效应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分解及影响因素——基于CMS模型与拓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曾虹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318-321,共4页
利用2002—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使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进行中国与丝绸之路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分解,并利用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虽然产品竞争力在中国出口增速中贡献最大,但... 利用2002—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使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进行中国与丝绸之路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分解,并利用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虽然产品竞争力在中国出口增速中贡献最大,但中国农产品对于进口国有进口替代现象,因此中国要继续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尤其对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市场更须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国双边农产品贸易建立在贸易伙伴国的农业比较优势基础之上,因此要利用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提升"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发挥双边农产品贸易潜力与农业合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农产品贸易 影响因素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拓展引力模型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利化测度及对中国贸易潜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马莉莉 协天紫光 张亚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0-49,共10页
本文系统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十分显著,并且存在很大的提升... 本文系统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十分显著,并且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贸易便利化、两国GDP、是否同属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两国空间距离具有负向抑制作用,而两国是否接壤并未对双边贸易流量产生显著影响;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边境管理、政府和金融环境等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发展;东盟与中东海湾地区以潜力挖掘型经济体为主,而南亚与非洲地区以潜力巨大型经济体为主。最后,针对不同贸易潜力类型的经济体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便利化 贸易潜力 拓展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环境规制对中国污染产业区际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宋爽 樊秀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4,共6页
污染产业的有序转移关系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环境压力的缓解。笔者将双边环境规制纳入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治污绩效型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的转入,而治污投资型环... 污染产业的有序转移关系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环境压力的缓解。笔者将双边环境规制纳入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治污绩效型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的转入,而治污投资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则相反;污染产业转出地的正式环境规制和污染产业承接地的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区际转移的影响显著;需求因素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不容忽视,双边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相近的地理位置显著地增加了污染品区际贸易,决定了污染产业转移的粘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环境规制 污染产业区际转移 拓展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166,共4页
文章以周边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双向直接投资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直接投资依存度较低;"一带... 文章以周边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双向直接投资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直接投资依存度较低;"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比较小,来源国有限;地理距离、东道国GDP、劳动市场效率和技术准备水平对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距离为反向影响,其余变量为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引力模型 “一带一路”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F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风险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炜煜 顾煜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57,共10页
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风险日益突出,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减少非理性投资成为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根据2013—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面... 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风险日益突出,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减少非理性投资成为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根据2013—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贸易距离、劳动力成本、政府稳定程度、政府效率、市场监管、法治规范风险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将样本划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差异化分析,并进一步分析相邻效应的存在对投资风险的影响后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国和东道国的经济规模正相关,与两国之间的距离负相关,与基本的引力模型结论相一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劳动力成本负相关,劳动力成本仍然是制约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主要风险因素;制度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增大,东道国政府稳定、市场监管有效以及法制健全,更能吸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相邻呈现出中介效应,东道国和中国地理相邻或经济相邻能够促进中国对该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此外,是否签署贸易协定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海陆两条线路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发展,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经济秩序和经济体系,缩短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距离,进而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建立专业的产权保护和法律顾问机制,做好资金投入与回收的可行性评估,保障投资资金的收回以及投资工程的顺利进行;积极加强双边交流,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政策风险,发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高铁技术的产业优势,积极发展收益率可观的高新技术密集型业务;充分利用“一带”国家相邻效应带来的规模经济,发挥贸易协定的优势,并注重与“一路”国家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相邻效应 投资风险 拓展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波动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明华 王芳 丰庆荣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7,共11页
构建NARDL模型与基于SVAR模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波动方向、波动幅度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量对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上涨、下跌的反应程度不同,中国原... 构建NARDL模型与基于SVAR模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波动方向、波动幅度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量对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上涨、下跌的反应程度不同,中国原木、锯材、化学木浆进口量对价格下跌的反应更大,中国胶合板出口量对价格上涨的反应更大。(2)国际金融资产、能源价格对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原木、锯材、胶合板价格的影响程度相同,但金融资产价格对化学木浆价格的影响程度大于能源价格的影响。(3)国际原木、锯材、胶合板市场价格下跌引发的波动更大,使中国原木、锯材进口量增加(0.73、0.94)、胶合板出口量减少(-2.10);国际化学木浆市场价格上涨引发的波动更大,使中国化学木浆进口量减少(-1.13)。(4)正向的金融冲击使中国原木、锯材、化学木浆进口量增加、胶合板出口量减少,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为胶合板(-0.51)、化学木浆(0.38)、锯材(0.31)、原木(不显著);正向的能源冲击使中国原木、锯材进口量减少、胶合板出口量减少、化学木浆进口量增加,但均不显著,且影响程度均小于金融冲击。(5)正向的复合冲击会使中国原木、锯材、化学木浆进口量增加、胶合板出口量减少,其中锯材进口受到显著正向影响(0.08),胶合板出口受到显著负向影响(-0.02)。(6)中国与国外GDP增加,均使中国原木、锯材、化学木浆进口量增加、胶合板出口量增加,但化学木浆进口更受国内GDP影响,胶合板出口更受国外GDP影响。基于不同木质林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应常态化做好应对工作以降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价格传递效应 NARDL模型 SVAR模型 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物流绩效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钻扩 辛丽 曹飞飞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59,共8页
文章建立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物流绩效及其分项指标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并进一步将低等收入国家作为重点探究对象,分析其物流绩效及分项指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各国的物流绩效及其分项指标对... 文章建立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物流绩效及其分项指标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并进一步将低等收入国家作为重点探究对象,分析其物流绩效及分项指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各国的物流绩效及其分项指标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均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但影响程度不一,以物流服务质量与能力居首;低等收入国家的物流绩效及其分项指标在所有的回归模型中影响作用均为最大,尤其是物流服务质量与能力及物流基础设施质量。针对实证结果,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物流绩效 机电产品出口 拓展贸易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