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爱国风潮缘何转而反清——以拒俄运动为个案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全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7-142,共6页
清末以抗外为趋向的爱国风潮,在其发展过程中渐次转向反政府,拒俄运动就是典型的例子。此中因由,乃是由于清廷推行压制政策而非疏导,这直接导致民间对政府的期望失落,催化革命;再就是清廷未能充分借助改良派等社会资源,扩大统治基础,强... 清末以抗外为趋向的爱国风潮,在其发展过程中渐次转向反政府,拒俄运动就是典型的例子。此中因由,乃是由于清廷推行压制政策而非疏导,这直接导致民间对政府的期望失落,催化革命;再就是清廷未能充分借助改良派等社会资源,扩大统治基础,强化了对立的革命派;此外,革命派的宣传组织活动,导致拒俄运动由倚赖政府向反政府方向转化,清末非理性社会氛围也借此形成。总之,在应对拒俄运动问题上,清政府无论是政策取舍,还是资源借助,都存在问题,再加上革命派的组织宣传,以至爱国风潮转趋反清。清廷最后走向灭亡,上述因素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俄运动 改良派 革命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与安徽拒俄运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湘炳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3-76,共4页
1903年5月,陈独秀在安徽安庆藏书楼所组织的拒俄演说会,在20世纪初的全国拒俄运动大潮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安徽的思想发展史上,是一块里程碑。在拒俄运动之前,安徽的思想文化界,大多受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影响,主张立宪改良以... 1903年5月,陈独秀在安徽安庆藏书楼所组织的拒俄演说会,在20世纪初的全国拒俄运动大潮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安徽的思想发展史上,是一块里程碑。在拒俄运动之前,安徽的思想文化界,大多受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影响,主张立宪改良以反帝救国,在此之后,由于清朝统治者对群众性的爱国运动的镇压,使参与运动的具有强烈爱国感情的知识分子看清了清王朝对内镇压对外卖国的狰狞嘴脸,从而挣脱了康梁改良主义思想的束缚,走上了推翻清朝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拒俄运动 藏书楼 安徽大学 清政府 改良主义思想 清王朝 思想影响 爱国感情 演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01——1903年的拒俄运动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振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7-23,共7页
发生在本世纪初的拒俄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由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作出了贡献。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式农民革命风暴的结束。戊戌变法付出了血的代价,
关键词 中国人民 拒俄运动 日本留学生 爱国人士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清政府 领导 知识分子 风暴 中国近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三年的“拒俄运动”及其历史作用
4
作者 彭英明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58-64,共7页
“拒俄运动”是“辛亥革命前的留学生运动”和国内知识分子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研究“拒俄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历史作用,可以使我们看出帝国主义特别是老沙皇的侵略怎样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又怎样把广大知识分子直接推上了革... “拒俄运动”是“辛亥革命前的留学生运动”和国内知识分子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研究“拒俄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历史作用,可以使我们看出帝国主义特别是老沙皇的侵略怎样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又怎样把广大知识分子直接推上了革命道路,从而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俄运动 知识分子 历史作用 军国民教育会 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 留学生 分子运动 爱国 辛亥革命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复会首任会长非蔡元培莫属
5
作者 胡国枢 《浙江学刊》 1984年第5期83-84,共2页
八十年前,一九○四年十一月,在上海成立的重要革命团体光复会,推蔡元培为会长。这是颇为蹊跷的。但从当时的客观形势与蔡本人的条件来分析,会长一职实非蔡元培属莫。一九○三年拒俄运动开展以来,上海日益出现革命形势成为内地各省与东... 八十年前,一九○四年十一月,在上海成立的重要革命团体光复会,推蔡元培为会长。这是颇为蹊跷的。但从当时的客观形势与蔡本人的条件来分析,会长一职实非蔡元培属莫。一九○三年拒俄运动开展以来,上海日益出现革命形势成为内地各省与东京留学生中革命志士较为关注的地方。孙中山曾多次表示“务望在沪同志,亦逼作声援”。上海成为国内外革命者联络的枢纽,而这联络中心就是由蔡元培为会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蔡元培 革命者 东京 光复会 孙中山 拒俄运动 革命纲领 革命团体 革命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3年中国“国民外交”的出现 被引量:2
6
作者 曾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21,共9页
近代"国民外交"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大致可以追溯到1903年,并受到了西方,尤其是日本国民外交理论的影响。然而,近代国人对外来的国民外交思想并非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因应于中国内忧外患的时局,对其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解释和改造... 近代"国民外交"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大致可以追溯到1903年,并受到了西方,尤其是日本国民外交理论的影响。然而,近代国人对外来的国民外交思想并非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因应于中国内忧外患的时局,对其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解释和改造。1903年中国"国民外交"的出现是西方国民外交思想的输入与中国国民参与外交意识的日益发展,两者相互激荡、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国民意识的增强以及知识人士与下层民众相互结合,全体国民共同对外的历史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外交 文明排外 拒俄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盟会成立前中国留日学生的分化
7
作者 王兆元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8-81,共4页
关键词 留学生 中国留日学生 清政府 同盟会 保皇派 拒俄运动 清王朝 学界 孙中山 革命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沙皇是残害邹容的刽子手——邹容史事订正(选载) 被引量:1
8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4期66-69,共4页
关于邹容参加拒俄运动的问题 1903年4月兴起的反对沙俄侵华的拒俄运动,在历史上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辉的一页。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站在运动的前列,积极参加了这场反对沙皇俄国侵华的反帝爱国斗争。过去,流... 关于邹容参加拒俄运动的问题 1903年4月兴起的反对沙俄侵华的拒俄运动,在历史上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辉的一页。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站在运动的前列,积极参加了这场反对沙皇俄国侵华的反帝爱国斗争。过去,流行一种说法:邹容在东京参加拒俄运动。此种说法源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冯自由作的《【革命军】作者邹容》。该文记载:“癸卯(1903年)春,留东学界以俄人进兵满州,清廷有与俄政府私立撤兵条款之议,大为震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俄运动 邹容 中国人民 沙皇 刽子手 反帝爱国 革命军 资产阶级革命 苏报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