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页岩气井拉链式压裂裂缝扩展及窜通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强 王玉丰 +3 位作者 胡永全 赵金洲 宋毅 沈骋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1149,共9页
针对深层页岩气井工厂开发模式下拉链式压裂裂缝扩展及窜扰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有限元-离散元方法,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带影响的拉链式压裂裂缝扩展流-固耦合模型,采用实验数据与现场监测压力涨幅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以川南深... 针对深层页岩气井工厂开发模式下拉链式压裂裂缝扩展及窜扰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有限元-离散元方法,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带影响的拉链式压裂裂缝扩展流-固耦合模型,采用实验数据与现场监测压力涨幅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以川南深层页岩气储层为例,研究了不同特征天然裂缝带影响下压裂裂缝的扩展及窜扰规律。结果表明:大逼近角裂缝带对压裂裂缝正向扩展及井间窜通具有阻挡作用,停泵期间水力裂缝在净压力驱动下存在继续扩展行为;高应力差下,随裂缝带逼近角增加,响应井压力涨幅、压裂裂缝总长度分别呈先减小再增加及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与小逼近角裂缝带相比,大逼近角天然裂缝带发生窜通所需时间更长,窜通难度更大;响应井压力涨幅与裂缝带带宽负相关,与天然裂缝长度正相关;窜通时间、压裂裂缝总长及压裂效率则与裂缝带带宽正相关,与天然裂缝长度负相关;随布孔错位距离增加,裂缝窜通概率减小,但错位距离与响应井压力涨幅、裂缝总长度之间的规律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拉链式压裂 有限-离散单元 天然裂缝带 裂缝扩展与窜扰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水平井改进拉链式压裂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2
作者 冯其红 李东杰 +4 位作者 时贤 王森 徐世乾 秦勇 安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了研究水平井改进拉链式压裂的裂缝扩展规律,根据水力压裂流-固耦合理论,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分析改进拉链式压裂过程中簇间距、地应力等因素对各条裂缝扩展形态和缝间诱导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间距越大,簇间应力干扰作用越小,... 为了研究水平井改进拉链式压裂的裂缝扩展规律,根据水力压裂流-固耦合理论,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分析改进拉链式压裂过程中簇间距、地应力等因素对各条裂缝扩展形态和缝间诱导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间距越大,簇间应力干扰作用越小,但对每条裂缝的影响程度不同;较大的裂缝间距能够保证压裂后形成的各条裂缝具有相似的形态,且压裂缝的长度更长并能从射孔处向两侧均匀延伸,从而实现储层的均衡开发;地应力差越大,各条裂缝的扩展越均匀,减少了裂缝发生偏转的可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邻井裂缝发生沟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改进拉链式压裂 数值模拟 扩展有限元 缝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拉链式渗灌管管间距离处理对土壤性状及番茄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于锡宏 胡晓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研究渗灌管不同管间距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找出适合温室番茄栽培的渗灌管埋设深度的处理方式。温室番茄栽培渗灌试验表明 ,渗灌管管间距离 5 0 cm的处理方式可使土壤容重降低 0 .16 3g· cm- 3,总孔隙度增加 5 .37... 研究渗灌管不同管间距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找出适合温室番茄栽培的渗灌管埋设深度的处理方式。温室番茄栽培渗灌试验表明 ,渗灌管管间距离 5 0 cm的处理方式可使土壤容重降低 0 .16 3g· cm- 3,总孔隙度增加 5 .378% ;番茄株高、株幅和茎粗分别增加 14 .33cm、4 .5 9cm和 0 .0 81cm;前期、中期和总产量分别增产 2 6 3.4 1% ,76 .99%和 4 6 .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拉链式渗灌管 管间距离 土壤性状 番茄 植株生长 产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链式塑料暗管成管器的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欣 那明君 +2 位作者 陈洪德 刘庆华 侯书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2-64,共3页
拉链式塑料暗管排水是新开发研制的农田排水技术。研究人员对用于解决该技术的关键设备———成管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研制出Φ50和Φ30成管器,取得了塑料管材扣合紧密不开裂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拉链式塑料暗管 成管器 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链式结构:父权制下的性别关系模式 被引量:7
5
作者 梁理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250,共9页
父权制是一种权力等级结构体系,其基本特征就是等级制。在父权制下,两性关系呈现出一种阴阳交错的拉链式等级结构模式:在同一社会等级中,男性地位比女性高,男尊女卑,性别不平等非常明显;在不同等级中,上尊下卑,等级高的女性地位比等级... 父权制是一种权力等级结构体系,其基本特征就是等级制。在父权制下,两性关系呈现出一种阴阳交错的拉链式等级结构模式:在同一社会等级中,男性地位比女性高,男尊女卑,性别不平等非常明显;在不同等级中,上尊下卑,等级高的女性地位比等级低的男性高,在地位或职务比自己高的女性面前,男性也必须低下尊贵的头。不存在超越等级鸿沟的性别不平等。将父权制等同于男权制,等同于男人的统治,是一种理论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制 等级 性别关系 拉链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链式塑料渗灌管棚室中地埋基本渗流规律的试验
6
作者 王忠波 马淑珠 肖建民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3-216,共4页
采用拉链式塑料管作为渗灌管,在大棚中埋于地下不同深度,在不同工作水头下进行了基本渗流规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拉链式塑料管扣合缝处可采用氯汀胶粘无纺布作为防渗材料,同时工作水头选为3m比较合适。
关键词 拉链式塑料渗灌管 地埋 渗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观渗流的页岩气藏拉链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蒲谢洋 胡永全 +1 位作者 赵金洲 李志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5-570,共6页
在考虑了页岩气多重运移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页岩纳米孔隙气体流动模型和页岩表观渗透率统一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裂缝空间离散,应用压降叠加原理,建立了气藏—裂缝—井筒耦合流动模型,并采用矩阵分析方法和数值迭代算法对模型求解... 在考虑了页岩气多重运移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页岩纳米孔隙气体流动模型和页岩表观渗透率统一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裂缝空间离散,应用压降叠加原理,建立了气藏—裂缝—井筒耦合流动模型,并采用矩阵分析方法和数值迭代算法对模型求解。模拟分析了页岩气藏拉链式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虑页岩气微观渗流的产量比不考虑微观渗流的产量高,滑移流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为表面扩散,努森扩散贡献最小。产量随井间距增大而增大的幅度逐渐变小,井间距存在最优值。改造体积重叠比例越大,产量越小,但产量减小的幅度逐渐增大,存在最优的改造体积重叠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拉链式压裂 产能 微观渗流 扩散 改造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拉链式脱冰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东升 孙滔 +3 位作者 史卓鹏 智生龙 李海涛 白天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4-141,共8页
为研究输电线路拉链式脱冰时的振动特征,针对220 kV两档输电线路,开展不同脱冰速度、脱冰方式和覆冰厚度条件下导线模拟脱冰试验,测量了导线脱冰过程中不同位置位移和张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两档同时脱冰,拉链式脱冰时导线... 为研究输电线路拉链式脱冰时的振动特征,针对220 kV两档输电线路,开展不同脱冰速度、脱冰方式和覆冰厚度条件下导线模拟脱冰试验,测量了导线脱冰过程中不同位置位移和张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两档同时脱冰,拉链式脱冰时导线的动态响应较弱,但最大反向位移会低于覆冰静态位置,且当覆冰脱落至档中位置时此处导线张力瞬间减小。两档依次拉链式脱冰导线的最大跳跃高度及反向位移大于两档同时拉链式脱冰,且该脱冰方式下最大跳跃高度和跨中张力突变均随覆冰厚度增大而增大。在覆冰脱落过程中导线上各测点横向位移变化较小,可忽略其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抗冰灾设计和除冰动力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拉链式脱冰 振动特性 张力 跳跃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长宁地区页岩气水平井组“拉链式”压裂实践 被引量:74
9
作者 钱斌 张俊成 +3 位作者 朱炬辉 方泽本 寇双峰 陈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内相继完成一批直井和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并获得工业产能,初步形成了自主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下一步需要探索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工厂化"模式来提高压裂作业效率的...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内相继完成一批直井和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并获得工业产能,初步形成了自主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下一步需要探索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工厂化"模式来提高压裂作业效率的问题。为此,介绍了我国第一个页岩气丛式水平井井组长宁A平台的部署情况,针对该平台压裂改造工艺要求和四川盆地山地地形特点,对该平台"工厂化"作业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国内首次采用"拉链式"压裂作业模式对该平台开展了"工厂化"压裂。通过地面标准化流程、拉链式施工、流水线作业和井下交错布缝、微地震实时监测,实现了每天平均压裂3.16段,最大限度增加储层改造体积,充分体现了"工厂化"压裂对页岩气丛式水平井平台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的提速、提效作用。同时还针对该井组"拉链式"压裂的施工工艺、作业模式、地面配套以及压后初步评价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拉链式"压裂实践表明:2口井的"拉链式"压裂相对于该地区前期水平井单井压裂作业而言,效率提高78%、增产改造体积增加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地区 页岩气 水平井 井组 工厂化 增产改造 拉链式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次进行页岩气“工厂化”四井同步拉链式作业
10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2期146-146,共1页
3月9日,我国首次页岩气四井同步拉链式压裂于四川宜宾顺利进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页岩气“工厂化”压裂作业,理论上能使工效提升一倍以上。而在施工过程中,国产油田重装设备稳定高效的表现,也成为本次作业的另一大亮点。
关键词 压裂作业 页岩气 拉链式 工厂化 同步 施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链式塑料螺旋缠绕管成新宠
11
作者 刘洪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拉链式塑料螺旋缠绕管 PVC柔性管 挤出板材 螺旋缠绕嵌接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分割肉保鲜新包装:拉链式包装
12
《肉类研究》 2006年第1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新包装 冻分割肉 拉链式 保鲜 优质产品 食品行业 包装设计 市场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链柱式中心支撑钢框架构件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海丰 刘向东 郭亚然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4-1051,共8页
针对拉链柱式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中相关结构构件(拉链柱、支撑跨柱)设计方法研究较少、有关此类体系抗震性能如何还不十分明确的情况,提出了基于SRSS内力组合原则的拉链柱、支撑跨柱的设计经验公式。基于此建议设计了6层和12层拉链柱式... 针对拉链柱式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中相关结构构件(拉链柱、支撑跨柱)设计方法研究较少、有关此类体系抗震性能如何还不十分明确的情况,提出了基于SRSS内力组合原则的拉链柱、支撑跨柱的设计经验公式。基于此建议设计了6层和12层拉链柱式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算例,并与悬挂拉链柱式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算例的自振特性、用钢量、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响应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类算例的动力响应类似,均可满足抗震规范GB50011"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因按本文方法设计的结构用钢量较少,综合抗震性能较优,建议拉链柱以及支撑跨柱采用本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链中心支撑钢框架 拉链 支撑跨柱 抗震设计方法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井压裂窜扰—生产一体化数值模拟
14
作者 王强 王玉丰 +5 位作者 赵金洲 宋毅 沈骋 胡永全 李小伟 杨郁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3-66,共14页
中国深层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但其储层中裂缝带、断层等结构弱面发育,井工厂水平井压裂作业模式下井间窜扰频发,严重影响了深层页岩气井产能的发挥。为此,针对当前深层页岩气井井间裂缝交汇及其对气井产能影响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有... 中国深层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但其储层中裂缝带、断层等结构弱面发育,井工厂水平井压裂作业模式下井间窜扰频发,严重影响了深层页岩气井产能的发挥。为此,针对当前深层页岩气井井间裂缝交汇及其对气井产能影响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有限离散元方法和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构建了复杂裂缝扩展—渗流一体化模型,采用微地震数据及商业软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研究了裂缝窜扰对页岩气水平井产能的影响机制,基于对4类典型储层的分析,定量优化了不同类型压裂段施工规模。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裂缝和小断层越发育,响应井压裂裂缝长度、停泵后裂缝二次扩展长度越长,引发井间裂缝窜扰发生时间越早,压力涨幅越高,激动井压裂后储层改造效率越低;②压窜后继续增加压裂规模对提高激动井页岩气产量效果有限,对于低风险窜扰段,激动井累计产气量随压裂规模呈近线性增加,对于中、高风险窜扰段,激动井累计产气量在压窜前呈近线性增加,在压窜后呈缓慢增加或不增加趋势;③随着窜扰风险增加,激动井第一次压裂最优规模逐渐降低,后续可采用一次或多次暂堵压裂措施以提高页岩储层改造效率。结论认为,该认识厘清了井间窜扰程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提出了针对不同窜扰风险储层的最优施工方案及暂堵等应对措施,为深层页岩气开发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有限离散元 嵌入离散裂缝模型 压裂窜扰 产能模型 拉链式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双弯头弯管冲蚀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邱亚玲 邹凤彬 +3 位作者 祝效华 董亮亮 赵正龙 陈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101,共5页
为研究页岩气压裂双弯头弯管的冲蚀规律,基于液-固两相流模型和冲蚀理论建立双弯头弯管冲蚀模型,研究典型工况参数、双弯头弯管结构参数对双弯头弯管冲蚀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大冲蚀速率发生在压裂液首先流经的第一个弯头外拱内壁... 为研究页岩气压裂双弯头弯管的冲蚀规律,基于液-固两相流模型和冲蚀理论建立双弯头弯管冲蚀模型,研究典型工况参数、双弯头弯管结构参数对双弯头弯管冲蚀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大冲蚀速率发生在压裂液首先流经的第一个弯头外拱内壁后半部分,第二个弯头冲蚀区域前移且冲蚀区域增大;双弯头弯管的最大冲蚀速率,随压裂液流体速度、支撑剂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均增大,随着支撑剂颗粒粒径、双弯头弯管曲率半径的增大均减小;双弯头弯管上弯头与下弯头装配转角为20°-40°时,双弯头弯管的最大冲蚀速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拉链式压裂 双弯头弯管 冲蚀速率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微地震压裂实时监测技术——以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43
16
作者 巫芙蓉 闫媛媛 尹陈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6-50,共5页
长水平井段多井拉链式水力压裂是提高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页岩气产量和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微地震压裂监测因其能够对水力压裂裂缝进行实时成像而被广泛应用于页岩气压裂效果评估和压裂参数优化调整。但目前国内页岩气微地震压裂监测仅能... 长水平井段多井拉链式水力压裂是提高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页岩气产量和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微地震压裂监测因其能够对水力压裂裂缝进行实时成像而被广泛应用于页岩气压裂效果评估和压裂参数优化调整。但目前国内页岩气微地震压裂监测仅能按照压裂监测前设计的参数完成平台井压裂作业后才能评估压裂效果,其评估结果只能为下一个平台井的压裂参数提供指导,缺少对正实施井进行实时优化压裂参数的经验,致使微地震压裂监测的实时作用失效。为此,利用放射状排列微地震地面监测和微地震井中联合监测技术,采用实时定位方法,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页岩气长水平井段多井拉链式水力压裂裂缝进行实时成像,实时评估压裂效果,现场实时指导了前置液参数、射孔、暂堵剂的投放时间等参数的优化,有效避免了重复压裂、压裂效果不均等现象,提升了压裂改造效果。2口井组的实践结果表明,微地震压裂实时监测在实时评估压裂效果和实时优化压裂参数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平均测试页岩气产量增加2~5倍,值得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微地震 实时监测 水平井 拉链式压裂 井中监测 地面监测 产量增加 四川盆地 蜀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首个页岩气工厂化压裂先导试验成功 被引量:1
17
作者 天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85,共1页
2013年12月13日,中国石油首次应用拉链式压裂技术,对长宁H3平台H3—1井、H3-2井实施页岩气工厂化压裂,从12月6日7点至13日21点,完成2口井24段加砂压裂,平均每天压裂3.16段,最高一天压裂4段,极大地提高了压裂时效。
关键词 压裂技术 中国石油 工厂化 页岩气 试验成功 加砂压裂 拉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