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基斯坦语言专家美娜士·拉赫曼
1
作者 雪峰 《国际人才交流》 1993年第8期1-1,共1页
巴基斯坦专家美娜士·拉赫曼,今年44岁,1990年7月到《中国画报》乌尔都文版工作。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严肃认真,经她修改和润色的稿件,达到了很好的对外宣传效果。她以办好《中国画报》乌文版为己任,多次带病上班,有时在病榻上还坚... 巴基斯坦专家美娜士·拉赫曼,今年44岁,1990年7月到《中国画报》乌尔都文版工作。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严肃认真,经她修改和润色的稿件,达到了很好的对外宣传效果。她以办好《中国画报》乌文版为己任,多次带病上班,有时在病榻上还坚持工作。为了提高中国同事的业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曼 语言专家 中国画报 乌文 乌尔 对外宣传 业务水平 世界周刊 中国通讯 中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弟·专家——记外文出版社乌尔都文专家阿法兹·拉赫曼
2
作者 杜立升 《国际人才交流》 1992年第8期23-24,共2页
每天清晨八时四分,就职于北京阜外百万庄外文局各单位不同肤色、不同性别、不同装束、不同年龄的老外们,从一辆国产大轿车上鱼贯而下。在这支颇为壮观和引人注目的队伍里,你会看到一位肤色略深、
关键词 拉赫曼 百万庄 乌尔 外文出版社 周君 中国朋友 巴基斯坦人 中等身材 档案袋 一句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赫曼为《天地英雄》激发想象
3
作者 田艺苗 《音乐爱好者》 2003年第12期50-51,共2页
《天地英雄》是导演何平今年推出的史诗大片,时下正在全国热映。海报上贴着的四大明星头像和这部电影从内容到片名等等都与另一“英雄”暗中叫板。当然,年轻的导演何平为求突破,使用了很多新招,比如说英雄人格、宗教和广漠的边疆风情结... 《天地英雄》是导演何平今年推出的史诗大片,时下正在全国热映。海报上贴着的四大明星头像和这部电影从内容到片名等等都与另一“英雄”暗中叫板。当然,年轻的导演何平为求突破,使用了很多新招,比如说英雄人格、宗教和广漠的边疆风情结合而出的史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英雄》 配乐家 拉赫曼 史诗大片 电影配乐 配乐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4次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会议在广州开幕
4
《中国海事》 2024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10月29日,第14次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会议在广州开幕,来自东盟各国的海事机构局长或其代表、东盟秘书处官员以及直属海事系统共110余人参加会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徐伟... 10月29日,第14次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会议在广州开幕,来自东盟各国的海事机构局长或其代表、东盟秘书处官员以及直属海事系统共110余人参加会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徐伟和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海事与港口局局长阿卜杜勒·拉赫曼共同主持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磋商机制 海事机构 副局长 阿卜杜勒 东盟秘书处 主持会议 拉赫曼 副部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首现代音乐作品的表现意义之研究
5
作者 冷岑松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8-184,共7页
伴随着创作技术的不断复杂化,现代音乐复杂的音响背后是否还有音乐的表现意义存在?本文从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谱面提示及听觉感受等方面入手,对三首风格迥异的现代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现代音乐作品的表现意义并不... 伴随着创作技术的不断复杂化,现代音乐复杂的音响背后是否还有音乐的表现意义存在?本文从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谱面提示及听觉感受等方面入手,对三首风格迥异的现代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现代音乐作品的表现意义并不会因其技术的复杂而变得不可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意义 电子音乐 现代音乐 勋伯格 拉赫曼 弗朗西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音乐历史大事记(摘要) 第四部分 二十世纪(上)
6
作者 陆民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年第1期50-55,共6页
1901年 迪布瓦的《对位与赋格教科书》Traite decontrepoint et de fugue。 勋贝格完成其早期的重要作品《古列之歌》Gurrelieder。 出生于法国的美国作曲家罗夫勒Loeffler,Charles Martin(1861—1935)的室内乐作品《异教的诗》A P... 1901年 迪布瓦的《对位与赋格教科书》Traite decontrepoint et de fugue。 勋贝格完成其早期的重要作品《古列之歌》Gurrelieder。 出生于法国的美国作曲家罗夫勒Loeffler,Charles Martin(1861—1935)的室内乐作品《异教的诗》A Pagan Poem op.14(根据维吉尔的诗写成),这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1906年改编为乐队曲。罗夫勒在1881年到美国,带来了法国音乐的影响,使原来一直受德国音乐强烈影响的美国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十世纪许多重要的美国音乐家一变过去的风气,转而求教于法国。 德沃夏克的歌剧《女水仙》Rusalka于3月31日在布拉格首演。 埃尔加的管弦乐曲《安乐乡》Cockaigne(In London Town)op.40于6月20日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在伦敦首演。 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全曲于11月9日首演,这部作品不仅是拉赫曼尼诺夫的杰作之一,也是音乐历史中最优秀的钢琴协奏曲之一。 马勒的第四交响曲于11月25日在慕尼黑首演。1902年 德国音乐学家阿贝特Abe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历史 室内乐作品 美国作曲家 管弦乐曲 拉赫曼 第四交响曲 美国音乐 马勒 钢琴协奏曲 德沃夏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音乐中的弓弦乐器(一)
7
作者 周菁葆 《乐器》 2016年第6期76-77,共2页
丝绸之路上的弓弦乐器出现比较晚,虽然其他的弦乐器,如箜篌、琵琶等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使用,气鸣乐器和膜鸣乐器也相继出现,可为什么弓弦乐器在中世纪才产生呢?不仅西亚、中亚的弓弦乐器出现晚,中国本土的弓弦乐器也较之其他乐器出现得... 丝绸之路上的弓弦乐器出现比较晚,虽然其他的弦乐器,如箜篌、琵琶等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使用,气鸣乐器和膜鸣乐器也相继出现,可为什么弓弦乐器在中世纪才产生呢?不仅西亚、中亚的弓弦乐器出现晚,中国本土的弓弦乐器也较之其他乐器出现得晚,实在令人费解。为此,我们通过丝绸之路上的音乐现象来拓展我们的视野。一伊斯兰文献中记载的弓弦乐器根据埃及音乐史家萨米·哈菲兹的《阿拉伯音乐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弦乐器 沙勒 膜鸣乐器 指一 克一 萨米 拉弦乐器 巴布 帖木儿王朝 拉赫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娜士女士之笔
8
作者 张世选 《国际人才交流》 1991年第10期28-30,共3页
翻阅巴基斯坦的两家乌尔都文报刊《战斗报》和《世界周报》,时常有一些介绍中国情况的醒目标题映入眼帘。上面是固定的栏目名称《中国通讯》,下面是洋洋洒洒数千言的文章,读来亲切真实,笔调清新优美。这些通讯均出自《中国画报》现任乌... 翻阅巴基斯坦的两家乌尔都文报刊《战斗报》和《世界周报》,时常有一些介绍中国情况的醒目标题映入眼帘。上面是固定的栏目名称《中国通讯》,下面是洋洋洒洒数千言的文章,读来亲切真实,笔调清新优美。这些通讯均出自《中国画报》现任乌尔都语专家美娜士·拉赫曼之笔。美娜士女士于1985年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都语 栏目名称 拉赫曼 中国通讯 中国画报 外文出版社 人生旅途 世界周刊 车如流水 学生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批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授牌仪式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举行
9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2021年12月15日,首批"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授牌仪式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中国热科院)隆重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通过视频连线致辞,授牌仪式由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主持,海南省副... 2021年12月15日,首批"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授牌仪式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中国热科院)隆重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通过视频连线致辞,授牌仪式由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主持,海南省副省长刘平治、非盟驻华大使拉赫曼·塔拉·穆罕默德·奥斯曼、中国热科院院长王庆煌、院党组书记崔鹏伟、副院长刘国道出席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技术 院党组书记 驻华大使 国际合作司 非盟 拉赫曼 奥斯曼 热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洲朋友共饮庆功酒
10
作者 徐真 《国际人才交流》 1992年第12期5-6,共2页
为外国专家颁发“友谊奖”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却每天都有可写的故事。这里摘出其中几缕有趣的花絮。三喜临门9月29日,对户井田三郎先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三喜集于一日。一喜:中日友好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纪念日。户井田... 为外国专家颁发“友谊奖”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却每天都有可写的故事。这里摘出其中几缕有趣的花絮。三喜临门9月29日,对户井田三郎先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三喜集于一日。一喜:中日友好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纪念日。户井田三郎先生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他曾于1941年来中国,1946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随部队南下广州,一直在部队的后方总医院工作。他的两个孩子均生在中国,直到1953年,他才回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谊奖 外国专家 喜临门 颁奖活动 天安门城楼 国庆招待会 日本厚生省 日中友好 钦仁 拉赫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情感与致命欲望——观英国皇家歌剧院《莎乐美》
11
作者 祝珍妮 《歌剧》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902年在柏林观看了爱尔兰诗人与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于1891年创作的法语戏剧《莎乐美》后,次年开始创作这部独幕歌剧。该剧脚本由德国女作家、翻译家和诗人海德薇... 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902年在柏林观看了爱尔兰诗人与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于1891年创作的法语戏剧《莎乐美》后,次年开始创作这部独幕歌剧。该剧脚本由德国女作家、翻译家和诗人海德薇·拉赫曼(Hedwig Lachmann)根据王尔德戏剧翻译的德语版本改编,理查·施特劳斯做了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卡·王尔德 《莎乐美》 理查·施特劳斯 德国作曲家 戏剧翻译 拉赫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