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中国东部雨季水汽输送垂直特征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施逸
江志红
李肇新
-
机构
南京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气象动力学实验室
-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0-392,共1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3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5081
+1 种基金
江苏省气象局青年基金项目KQ202121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北极阁基金项目BJG201905。
-
文摘
利用基于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结合区域源汇归属法,追踪1961~2010年中国东部地区雨带推进过程中各雨季后向轨迹,定量确定各雨季不同垂直层上的水汽输送路径与水汽贡献。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的华南前汛期,低层最主要水汽通道为太平洋通道,轨迹占比达到52.3%,中高层最主要的水汽通道为印度洋通道,占比超过37%;水汽主要源自低层的西太平洋和中国东部地区,水汽贡献均在20%以上。南海季风爆发后的华南前汛期,低层到高层最强水汽通道均为印度洋通道,特别是中层,轨迹数量达到了65.6%;印度洋源地的贡献明显增加,中高层水汽主要源自印度洋,低层最主要的水汽源地为中国东部和南海。江淮梅雨时低层最主要通道为太平洋通道,中高层最主要通道为印度洋通道,相比华南前汛期,在中高层印度洋通道减弱,而西风通道增强。华北雨季中,低层最主要水汽通道为太平洋通道,而中高层最主要的水汽通道为欧亚大陆中纬西风通道。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中,最主要的源地为中低层的中国东部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华北雨季中,来自中国东部局地低层的水汽达到了43.1%,表明低层局地蒸发对华北雨季降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拉格朗日轨迹追踪
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
水汽输送
垂直结构
-
Keywords
Lagrange trajectory
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
Moisture transport
Vertical structure
-
分类号
P4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