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鲁士蓝膜修饰铂电极的现场拉曼光谱电化学表征(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晓卫 王荣 +1 位作者 王桂华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1-73,共3页
采用现场拉曼光谱电化学技术表征了普鲁士蓝膜修饰铂电极的循环伏安过程 .结果显示 ,随着修饰膜的微观结构由普鲁士蓝向普鲁士白或相反过程转化 ,表征两种不同结构的拉曼特征振动谱峰及其强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可逆特征 .
关键词 普鲁士蓝 拉曼光谱电化学 铂电极 膜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分子的拉曼光谱电化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曹晓卫 杨海峰 +3 位作者 王浙苏 孟晓云 吴霞琴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概述了采用电化学现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氧化物歧化酶在L 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表面的电子迁移反应以及腺嘌呤共存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金电极表面的电子迁移反应和不同电位下银电极表面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吸附等体系的反应吸附... 本文概述了采用电化学现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氧化物歧化酶在L 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表面的电子迁移反应以及腺嘌呤共存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金电极表面的电子迁移反应和不同电位下银电极表面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吸附等体系的反应吸附特性 .所得结果对于分析和研究生物活性分子电化学过程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现场拉曼光谱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 氧化物歧化酶 电子迁移反应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对金电极表面生物分子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霞琴 曹晓卫 +2 位作者 王浙苏 孟晓云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21-427,共7页
报道腺嘌呤在裸金电极及其修饰的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图 ,着重分析了不同电位下腺嘌呤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金电极上的吸附及其相互作用 ,初步讨论了腺嘌呤对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电子传递过程的作用机制 .
关键词 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 腺嘌吟 SOD 金电极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性金电极上硫代水杨酸自组装单分子层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涵 袁荣辉 +1 位作者 滕渊洁 马淳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99-2607,共9页
采用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EC-SERS)研究了硫代水杨酸(TSA)吸附在活性Au电极表面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TSA在活性Au表面的化学吸附及不同酸碱度下的TSA浸饰单层膜的SERS光谱,表明随pH值的增加,峰强呈现2个不同的下降阶段.通过EC... 采用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EC-SERS)研究了硫代水杨酸(TSA)吸附在活性Au电极表面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TSA在活性Au表面的化学吸附及不同酸碱度下的TSA浸饰单层膜的SERS光谱,表明随pH值的增加,峰强呈现2个不同的下降阶段.通过EC-SERS考察不同电富集时间和电位的影响,显示在酸性介质和0.7 V及70 s富集时间下,可以获得最大EC-SERS信号,并随着电位负移,信号逐渐减弱,直至基本消失,表明TSA分子在Au表面排布状态会随外加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通过计算TSA在不同pH值下的分布分数以及探针分子在不同电位下的增强因子(EF),结合SERS和EC-SERS的变化走势对比,得出TSA在活性Au表面自组装形成单分子层/膜的机理,指出由于TSA不同的电化学吸附取向,以及高负电位下的还原/脱附作用,使得Au表面拉曼活性降低,造成EF显著减小,不可逆地失去了SERS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硫代水杨酸 自组装单分子层 金电极 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二巯基丁二酸在银表面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及电还原特性
5
作者 刘文涵 袁荣辉 滕渊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24-1130,共7页
采用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EC-SERS)和电化学还原方法,研究了内消旋-2,3-二巯基丁二酸(DMSA)在活化的银电极上的吸附行为。通过模型分子DMSA进行结构优化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了理论拉曼光谱。在相同的DMSA自组装时间条件下,其... 采用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EC-SERS)和电化学还原方法,研究了内消旋-2,3-二巯基丁二酸(DMSA)在活化的银电极上的吸附行为。通过模型分子DMSA进行结构优化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了理论拉曼光谱。在相同的DMSA自组装时间条件下,其在Ag电极表面的覆盖度倒数与溶液浓度倒数成线性关系,说明DMSA单分子层在活性Ag表面的化学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酸性介质中,DMSA浸置自组装50 min后,SERS峰强趋于稳定,达到了该浓度下的动态吸附平衡。EC-SERS信号随施加电位的负移逐渐减弱至基本消失。通过计算探针分子DMSA在不同电位下的增强因子(EF),指出较负电位下存在着还原/脱附作用,使得Ag表面的拉曼活性降低,尤其在小于-0.4 V的还原电位时,增强因子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Langmuir等温吸附 2 3-二巯基丁二酸 银电极 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表面罗丹明6G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婵娟 宗铖 +1 位作者 刘国坤 任斌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6,共5页
罗丹明6G(Rhodamine 6G,R6G)是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M-SERS)研究中最常用的探针分子之一,对R6G分子在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R6G分子和表面的相互作用.本文应用电化学和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不同电位下R6G的银电... 罗丹明6G(Rhodamine 6G,R6G)是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M-SERS)研究中最常用的探针分子之一,对R6G分子在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R6G分子和表面的相互作用.本文应用电化学和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不同电位下R6G的银电极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电位负移罗丹明6G在银表面上从垂直吸附转为倾斜吸附,该变化和碱性条件下吸附于金纳米粒子上R6G的吸附构象一致.这说明,在部分单分子实验中所发现的R6G反常光谱其来源是单个R6G分子在表面吸附取向变化.本研究对后续详细分析SM-SERS研究中单分子SERS谱峰变化的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6G 吸附取向 电化学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态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对硝基苯硫酚分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 被引量:3
7
作者 凌云 汤儆 +1 位作者 刘国坤 宗铖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1-739,共9页
对硝基苯硫酚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中最常用的探针分子之一,对硝基苯硫酚在电极表面电化学还原反应的研究有助于对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还原机理的认识.本文应用暂态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对硝基苯硫酚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 对硝基苯硫酚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中最常用的探针分子之一,对硝基苯硫酚在电极表面电化学还原反应的研究有助于对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还原机理的认识.本文应用暂态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对硝基苯硫酚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法过程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果表明,实验实现了完全与电化学检测时间分辨率同步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以最快5毫秒的时间分辨率研究了对硝基苯硫酚分子在金电极表面的还原过程.结果分析推测其此反应过程极快,在5毫秒的时间分辨率下仍难以捕获其中间物种.本研究为人们更深层次研究和认识硝基苯类化合物电化学还原过程提供了参考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时间分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循环伏安法 计时电流法 对硝基苯硫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银金电极上光电化学反应和EC-SERS理论研究
8
作者 吴元菲 庞然 +4 位作者 张檬 周剑章 任斌 田中群 吴德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67,共12页
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人们再次关注到金属电极上的光电化学研究.这主要得益于币族金属纳米结构具有强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效应,它能有效地将光从远场光转化为近场光,汇聚光能到金属表面区域,可以在表面产生强的光电场效应,或产生较... 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人们再次关注到金属电极上的光电化学研究.这主要得益于币族金属纳米结构具有强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效应,它能有效地将光从远场光转化为近场光,汇聚光能到金属表面区域,可以在表面产生强的光电场效应,或产生较长寿命的热电子-空穴载流子效应,或是更长时间尺度的热效应.因此,SPR效应不仅产生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用于表征吸附分子,而且可能诱发表面化学反应,为在电化学界面实现光与电协同调控化学反应提供新思路.本文首先回顾了金属电极上光电流理论的发展,然后总结了本研究组近年来将量子化学计算用于光电化学反应和SERS光谱研究的工作,并以在银金纳米结构电极上水合质子还原和芳香胺氧化为例,比较了热电子和热空穴参与光电化学反应的特点,揭示了SPR参与光电化学反应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荷转移态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金电极上对氨基苯硫酚的电化学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辉远 王家正 +4 位作者 刘佳 于欢欢 林建德 吴德印 田中群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研究了金电极上吸附对氨基苯硫酚(PATP)的电化学行为。在0.05 mol·L^(-1)的硫酸溶液(pH=1)中,从循环伏安图中可观察到PATP的不可逆电氧化峰。基于吸附PATP电化学氧化为4′-巯基-N-苯基醌二亚胺(NPQD)的反应机理,计算了电极表面... 本文研究了金电极上吸附对氨基苯硫酚(PATP)的电化学行为。在0.05 mol·L^(-1)的硫酸溶液(pH=1)中,从循环伏安图中可观察到PATP的不可逆电氧化峰。基于吸附PATP电化学氧化为4′-巯基-N-苯基醌二亚胺(NPQD)的反应机理,计算了电极表面PATP的覆盖度,并在低激光功率下通过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进行了氧化产物表征。通过电化学线性扫描伏安法及理论模拟计算,确定了PATP电化学氧化的动力学参数,即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及传递系数α,确定了生成阳离子自由基的步骤为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基苯硫酚 覆盖度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线性扫描伏安法 理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在不同介质中电氧化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起玲 张兵 +5 位作者 丁月敏 刘跃龙 饶贵仕 王国富 任斌 田中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32-1436,共5页
采用常规电化学伏安技术和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in-situ SERS)技术研究了不同介质中乙醇在粗糙铂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发现不论在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介质中,乙醇均能在粗糙铂电极上自发氧化解离生成强吸附中间体CO;碱性介质中... 采用常规电化学伏安技术和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in-situ SERS)技术研究了不同介质中乙醇在粗糙铂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发现不论在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介质中,乙醇均能在粗糙铂电极上自发氧化解离生成强吸附中间体CO;碱性介质中,CO在粗糙铂电极上基本氧化完全的电位(0.20 V)比中性和酸性介质中(0.50 V)负移了约0.30 V.而乙醇在粗糙铂电极上CV正向扫描的氧化峰电位(-0.20 V)比酸性介质中(0.65 V)负移了约0.85 V.比较不同介质中乙醇和CO在粗糙铂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和峰电位可以发现,粗糙铂电极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和CO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比中性和酸性介质中更强;可以推测,不论在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介质中,乙醇在粗糙铂电极上的氧化过程均按双途径机理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氧化 粗糙铂电极 碱性介质 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水催化材料动态构效关系的原位拉曼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荟冰 田震 +4 位作者 谢勇 孙瑜 汪莉 康卓 张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8-539,共12页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产氢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和未来可持续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电解水服役过程中,催化材料往往会发生复杂的结构演变,这对深入理解电解水催化材料反应机制和精准设计高效催化材料造成了挑战。原位电化学拉曼表...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产氢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和未来可持续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电解水服役过程中,催化材料往往会发生复杂的结构演变,这对深入理解电解水催化材料反应机制和精准设计高效催化材料造成了挑战。原位电化学拉曼表征技术对催化材料结构动态演变过程的实时监测,是揭示电解水材料动态构效关系,解析催化反应机理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原位电化学拉曼表征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综述了其在催化材料相结构演变、表面活性位点和界面水分子行为中的最新进展,阐述了电解水催化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结构演变与性能演变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实现催化材料全生命周期动态构效关系的精准构建提供了技术基础。最后,分析总结了原位电化学拉曼表征技术在电解水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先进原位电化学拉曼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催化材料 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 相结构演变 表面活性位点 界面水分子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