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拉普拉斯非负稀疏编码的图像分类 |
李钱钱
曹国
|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
2013 |
6
|
|
2
|
基于非负稀疏编码的位置细胞反馈环路学习模型 |
任梦辉
王东署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非负稀疏编码收缩法的自然图像消噪 |
尚丽
黄德双
郑春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4
|
轮廓波和非负稀疏编码收缩的毫米波图像恢复 |
尚丽
苏品刚
周昌雄
|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5
|
基于图像导数框架和非负稀疏编码的颜色恒常计算方法 |
杜馨瑜
李永杰
尧德中
李朝义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6
|
基于局部特征的非负稀疏编码神经网络模型 |
尚丽
崔鸣
赵志强
杜吉祥
|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SENSC:一个稳定高效的非负稀疏编码算法 |
李乐
章毓晋
|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8
|
基于局部非负稀疏编码的掌纹识别方法 |
尚丽
苏品刚
杜吉祥
|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9
|
具有Fisher判据约束的非负稀疏编码模型 |
尚丽
淮文军
杜吉祥
|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
2012 |
1
|
|
10
|
改进的非负稀疏编码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
尚丽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1
|
一种改进的非负稀疏编码图像编码方案 |
晁永国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基于多层非负局部Laplacian稀疏编码的图像分类 |
万源
张景会
吴克风
孟晓静
|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局部非负稀疏编码的高光谱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
袁宗泽
孙浩
计科峰
李志勇
|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4
|
基于多层次非负稀疏编码和SVM的窃电检测方法 |
黄刚
颜伟
王浩
文旭
张爱枫
夏春
|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5
|
稀疏约束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 |
姜伟
李宏
余震国
杨炳儒
|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16
|
基于稀疏性非负矩阵分解的故障监测方法 |
王帆
杨雅伟
谭帅
侍洪波
|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17
|
基于光谱空间结合的非负稀疏保持嵌入的谱聚类 |
黄小燕
付克昌
文展
周光霞
|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8
|
图正则重加权稀疏约束的深度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用于高光谱图像解混 |
蒋永丛
何飞
|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9
|
结合Fisher判别分析和稀疏编码的图像场景分类 |
张瑞杰
魏福山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20
|
基于L0范数和稀疏编码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
张剑
刘萍萍
|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