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盆地拉张量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
作者 肖焕钦 陈广军 李长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中首次采用近似定量的方法对济阳坳陷的盆地拉张量进行分析 ,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其构造沉降及演化历史 ,并通过分析盆地拉张量对沉积体系、沉积旋回和盆地含油气性的影响 ,讨论了它在油气勘探方面的地质意义。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拉张量 沉降史 沉积 油气藏勘探 块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溱潼凹陷的拉张量研究及构造运动强度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施泽进 彭大钧 +1 位作者 施央申 张渝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3-52,共10页
运用正演平衡剖面方法,本文对苏北溱潼凹陷三条剖面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恢复计算出各断层各期次的伸展量,该箕状凹陷各发展阶段的拉张量以及对应于三期主要构造运动的拉张量。结果表明,构造运动具有延续性,仅在某些组段的表现更... 运用正演平衡剖面方法,本文对苏北溱潼凹陷三条剖面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恢复计算出各断层各期次的伸展量,该箕状凹陷各发展阶段的拉张量以及对应于三期主要构造运动的拉张量。结果表明,构造运动具有延续性,仅在某些组段的表现更为强烈。在时空上,拉张活动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在凹陷的西南部,中部及东北部地区,拉张量及沉积特征均有很大差异,构造运动的强度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张量 构造运动 溱潼凹陷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展构造拉张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及在琼东南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迎朝 汪伟 +6 位作者 甘军 尹宏伟 朱继田 张佳星 熊小峰 贾东 郭明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0-740,共11页
文章将三种以面积平衡为原理的几何学方法应用在物理模拟拉张实验中,对比三种方法的结果与模型设计参数间的误差,讨论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中层长守恒方法需要假设在构造变形过程中层长保持不变,通过曲线拉直可以恢复构造... 文章将三种以面积平衡为原理的几何学方法应用在物理模拟拉张实验中,对比三种方法的结果与模型设计参数间的误差,讨论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中层长守恒方法需要假设在构造变形过程中层长保持不变,通过曲线拉直可以恢复构造各阶段拉张量和拉张总量。利用面积守恒可以计算拉张构造中滑脱层深度,面积深度法允许构造变形过程中层长和层厚的变化,多个构造前沉积地层的面积深度拟合直线可以反映构造整体拉张量和滑脱层深度。面积守恒法在已知构造滑脱层位置的基础上,通过同构造沉积地层可以计算出拉张活动不同阶段拉张量变化和拉张总量。结合琼东南长昌凹陷剖面特征,面积守恒法是计算其拉张量变化最准确又有效的方法,面积守恒法应用结果确定过长昌凹陷剖面在岭头组、崖城组和陵水组沉积阶段的拉张量分别为13.8km、15km和21.4km,拉张总量为50.2km,拉张率为42.7%。三种方法在物理模拟实验和琼东南盆地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伸张构造中由于剪切变形作用,基于面积守恒的方法优于层长守恒的方法。面积深度法利用构造前沉积地层的几何形态来预测构造整体拉张量和滑脱层深度,面积守恒法可以利用同构造沉积地层和已知的滑脱层位置来预测拉张构造整体的拉张量和不同阶段的拉张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长守恒 面积深度 面积守恒 拉张量 长昌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