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嫩江地区三矿沟矽卡岩型铜-铁-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吕鹏瑞 顾雪祥 +2 位作者 李德荣 彭涛涛 张明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63-1574,共12页
三矿沟铜-铁-钼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对干矽卡岩阶段(Ⅰ)的石榴子石、湿矽卡岩-氧化物阶段(Ⅱ)的石英、早期硫化物阶段(Ⅲ)的石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Ⅳ)的方解石中... 三矿沟铜-铁-钼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对干矽卡岩阶段(Ⅰ)的石榴子石、湿矽卡岩-氧化物阶段(Ⅱ)的石英、早期硫化物阶段(Ⅲ)的石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Ⅳ)的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矿各阶段热液矿物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纯气相包裹体,偶见纯液相包裹体。石英中也有大量含NaCl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变化于152~478℃之间,盐度为1.57~58.02wt%NaCl,密度变化范围为0.64~1.18g/cm3,总体属中—高温度、中—高盐度、中等密度的体系;据此计算的成矿压力范围为39.44~133.65MPa,成矿深度介于3.94~9.64km之间,表明该矿床形成于中深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嫩江地区 矽卡岩型 --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特征 被引量:41
2
作者 陶继雄 王弢 +4 位作者 陈郑辉 罗忠泽 许立权 郝先义 崔来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3,共5页
中蒙边境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近几年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工作过程中新发现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矿床,包括赋存于上部细粒石英闪长岩、中粗粒花岗闪长岩中细脉浸染状矿体和赋存于隐伏的细粒... 中蒙边境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近几年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工作过程中新发现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矿床,包括赋存于上部细粒石英闪长岩、中粗粒花岗闪长岩中细脉浸染状矿体和赋存于隐伏的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的浸染状矿体,属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文章通过采集WZK1钻孔211.2~214m细脉浸染状矿石的辉钼矿纯样,获得辉钼矿的等时线年龄为(134.1±3.3)Ma,并对比了矿区细粒二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年龄(131.4±1.6)Ma,两者基本一致,表明矿床的形成主要与隐伏的燕山期细粒二长花岗岩有着密切关系。测定的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能够精确代表该矿床的成矿时间,表明在乌兰德勒区域找矿工作中,需要密切关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相关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德勒多金属矿床 -锇同位素定年 燕山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80
3
作者 佘宏全 丰成友 +2 位作者 张德全 潘桂棠 李光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8-520,共13页
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型铜_铅_锌多金属矿床分为甲马—林周、贡嘎—扎囊—泽当和拉萨—谢通门3个次级矿带或矿集区,区域上呈现出一定的矿化分带,以甲马—林周矿集区为主要分布区。岩矿石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和矿质主... 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型铜_铅_锌多金属矿床分为甲马—林周、贡嘎—扎囊—泽当和拉萨—谢通门3个次级矿带或矿集区,区域上呈现出一定的矿化分带,以甲马—林周矿集区为主要分布区。岩矿石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和矿质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Re_Os同位素测年说明甲马—林周矿集区的矽卡岩成矿集中在中新世15~17Ma的较窄时间段内,与该区斑岩型铜钼矿具有相似的岩浆_构造控矿条件和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属同一成矿系列。而冈底斯南带矽卡岩矿床可能形成于印度—亚洲板块的主碰撞期。冈底斯中东段具有良好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矽卡岩矿床 斑岩矿床 --多金属矿床 矿床特征 成矿作用 冈底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金寨银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Re-Os和有关岩浆岩^(40)Ar-^(39)Ar年龄测定 被引量:55
4
作者 徐晓春 楼金伟 +3 位作者 陆三明 谢巧勤 褚平利 尹滔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1-632,共12页
近年,在安徽金寨银山地区,发现了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赋矿岩石为中酸性岩浆岩。岩浆岩中的黑云母和角闪石单矿物的40Ar-39Ar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表明,矿区内的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和细晶闪长岩脉分别形成于(136.8±1.6)Ma... 近年,在安徽金寨银山地区,发现了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赋矿岩石为中酸性岩浆岩。岩浆岩中的黑云母和角闪石单矿物的40Ar-39Ar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表明,矿区内的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和细晶闪长岩脉分别形成于(136.8±1.6)Ma、(130.4±1.2)Ma和(125.4±1.0)Ma,为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侵入岩。根据岩体产状和接触关系,赋矿石英正长(斑)岩和爆发角砾岩的形成晚于二长花岗岩和细晶闪长岩脉。矿区内,钼矿体和铅锌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不同岩性的岩浆岩体中,钼矿体主要发育于爆发角砾岩中心附近的石英正长斑岩中,铅锌矿体则主要赋存在二长花岗岩体中。钼矿床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12.6±1.3)Ma和(113.5±1.3)Ma。根据矿体与岩浆岩的相互关系以及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矿区内的钼-铅-锌多金属矿床与石英正长斑岩的形成时间接近,成矿与浅成-超浅成偏碱性岩浆的侵入和相关的热液作用有关,属于斑岩-隐爆角砾岩型矿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该区的岩浆岩和钼-多金属矿床形成于中国东部大规模岩石圈减薄、拆沉和热侵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大别造山带应力场由挤压转化至伸展阶段以后;区内的钼-多金属矿床归属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的东延部分,是中国东部EW向大规模成矿带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质年龄 --多金属矿床 岩浆岩 银山地区 金寨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甲马和知不拉铜多金属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101
5
作者 李光明 芮宗瑶 +5 位作者 王高明 林方成 刘波 佘宏全 丰成友 屈文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9,共9页
文章首次对冈底斯成矿带的甲马和知不拉铜_铅_锌矿床的辉钼矿进行了Re_Os同位素定年。甲马矿区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介于15.4~15.5Ma之间,7件样品得到187Re_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18±0.98)Ma。知不拉矿区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16.8... 文章首次对冈底斯成矿带的甲马和知不拉铜_铅_锌矿床的辉钼矿进行了Re_Os同位素定年。甲马矿区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介于15.4~15.5Ma之间,7件样品得到187Re_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18±0.98)Ma。知不拉矿区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16.88~17.06Ma之间,5件样品得到187Re_187Os等时线年龄为(16.90±0.64)Ma。获得的Re_Os年龄与冈底斯成矿带驱龙、拉抗俄和冲江、厅宫等斑岩铜矿床的成矿年龄一致,明显晚于侏罗纪拉萨弧间盆地的发育时限。据此作者认为甲马和知不拉等铜_铅_锌矿床不属于喷流型矿床,而是冈底斯成矿带斑岩_矽卡岩成矿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岩浆_热液流体系统在不同的深度条件下与富钙围岩交代成矿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多金属矿床 RE-OS年龄 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 甲马 知不拉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来自斑岩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 被引量:69
6
作者 李光明 刘波 +3 位作者 屈文俊 林方成 佘宏全 丰成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2-490,共9页
笔者通过对冈底斯成矿带驱龙、厅宫斑岩铜矿区和甲马、知不拉等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的辉钼矿样品进行的Re-0s法同位素定年研究,获得驱龙、厅宫、甲马和知不拉等矿区的精确成矿年龄。4件驱龙斑岩铜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 笔者通过对冈底斯成矿带驱龙、厅宫斑岩铜矿区和甲马、知不拉等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的辉钼矿样品进行的Re-0s法同位素定年研究,获得驱龙、厅宫、甲马和知不拉等矿区的精确成矿年龄。4件驱龙斑岩铜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75±0.42)Ma~(16.23±0.90)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99±0.32)Ma;7件厅宫斑岩铜矿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5±0.3)Ma~(16.3±0.3)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49±0.36)Ma;在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中,7件甲马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4±0.2)Ma~(15.5±0.2)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18±0.98)Ma;5件知不拉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6.88±0.28)Ma~(17.06±0.27)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6.90±0.64)Ma。斑岩铜矿区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所获得的年龄数据基本一致,其年龄明显晚于中生代弧间盆地和碰撞型花岗岩的发育时间,同时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亦分布于斑岩铜矿床的外围。因此笔者认为甲马和知不拉等铜铅锌矿床与冈底斯成矿带新生代晚期大规模成矿形成的斑岩铜钼矿床属于统一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是由深源花岗质岩浆的岩浆-热液系统在不同的围岩介质条件成矿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 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Re^Os年龄 喜马拉雅期 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岔路口钼多金属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6
7
作者 聂凤军 孙振江 +4 位作者 李超 刘翼飞 吕克鹏 张可 刘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8-836,共9页
岔路口矿床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北方发现的最大规模钼多金属矿床,钼、铅锌和银的储量分别为134万t、37万t和4 200 t。考虑到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仍在进行中,金属储量的增加只是个时间问题。为了进一步查明岔路口矿床的形成时间,笔者对主要... 岔路口矿床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北方发现的最大规模钼多金属矿床,钼、铅锌和银的储量分别为134万t、37万t和4 200 t。考虑到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仍在进行中,金属储量的增加只是个时间问题。为了进一步查明岔路口矿床的形成时间,笔者对主要钼多金属矿体8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46.96±0.79)Ma(2σ),其MSWD值为1.2。鉴于辉钼矿呈浸染状和团块状分布于花岗斑岩岩株中,并且与部分黄铁矿和黄铜矿呈共生结构关系,可以推测岔路口地区钼多金属矿床及花岗斑岩的形成时间均为晚侏罗世,属燕山中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岔路口钼多金属矿床形成时代的厘定对于提高该矿床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指导隐伏金属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锇同位素年龄 成矿时代 斑岩型多金属矿床 岔路口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甸红山铜-多金属矿床新生代热泉喷流沉积型矿床 被引量:15
8
作者 宋保昌 蔡新平 +3 位作者 徐兴旺 王杰 秦克章 张宝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0-710,I0004-I0005,共13页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中甸红山一带,主矿体是一个石榴子石型夕卡岩矿床。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叠加在夕卡岩矿体之上的热泉喷流构造,它保存了具典型热泉喷流特征的喷口。喷口附近产出近水平层状的含铁硅质岩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δ...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中甸红山一带,主矿体是一个石榴子石型夕卡岩矿床。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叠加在夕卡岩矿体之上的热泉喷流构造,它保存了具典型热泉喷流特征的喷口。喷口附近产出近水平层状的含铁硅质岩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δ^34S为3.73‰~5.57‰,平均值5.08‰;铅同位素^206Pb/^204Pb和^207Pb/^204Pb比值分别为18.670~18.808和15.614~15.784,其硫、铅同位素组成与滇西地区喜马拉雅期斑岩和斑岩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相似,暗示红山矿区有新生代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该区新生代热泉喷流成矿作用的发现既丰富了对滇西中甸地区成矿作用的认识,也对红山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该区进一步扩展找矿远景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喷流沉积 -多金属矿床 红山 云南中甸 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廖时理 陈守余 +3 位作者 姚涛 赵江南 邓小虎 李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5-646,共12页
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位于个旧东区老卡岩体内侧边缘的蚀变带中,矿化与钾长石化、萤石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密切相关。成矿作用可分为矽卡岩阶段、锡石-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岩阶段。对该矿床未蚀变花岗岩、绿帘石-绿泥石化... 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位于个旧东区老卡岩体内侧边缘的蚀变带中,矿化与钾长石化、萤石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密切相关。成矿作用可分为矽卡岩阶段、锡石-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岩阶段。对该矿床未蚀变花岗岩、绿帘石-绿泥石化花岗岩及钾化花岗岩矿石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矿化期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元素W、Bi、Sn、Cu、Zn、Ag具有共同成矿的特征。钾化花岗岩矿石及绿帘石-绿泥石化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特征与未蚀变花岗岩相似,表明成矿与花岗岩关系密切。硫同位素特征暗示玄武岩可能为Cu的成矿提供了物源;铅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混合源的特征,表明花岗岩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来源。Eu异常、较高的Y/Ho比值和Y、Ho发生分馏的特征表明早期成矿流体温度较高且富含氟,结合钾长石化、萤石化等围岩蚀变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富CO2、富氟富钾的特征,具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特征,可能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背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构造背景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花岗岩蚀变带稀土元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廖时理 陈守余 +1 位作者 邓小虎 李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5-1565,共11页
通过分析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蚀变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该矿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环境等。研究结果表明:蚀变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未蚀变花岗岩类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未蚀变花岗岩,钾化花岗岩稀土总量增高,... 通过分析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蚀变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该矿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环境等。研究结果表明:蚀变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未蚀变花岗岩类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未蚀变花岗岩,钾化花岗岩稀土总量增高,重稀土元素(HREE)的富集程度比轻稀土元素(LREE)的大,轻稀土元素中的La,Ce的富集程度比Pr和Nd的大,次生钾长石继承了蚀变流体的稀土元素特征,可能与蚀变流体温度较高有关,且富含F,Cl和CO2有关,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绿帘石-绿泥石化花岗岩稀土总量略有降低,LREE亏损而HREE略微富集,由流体蚀变、云母类矿物的吸附作用及早期钾化蚀变共同造成。Eu异常和Ce异常,表明钾化处于相对高温氧化条件下,而绿帘石-绿泥石化则处于相对低温和还原的环境中。蚀变花岗岩中REE与成矿元素关系密切,对岩体内部找矿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个旧 -多金属矿床 稀土元素特征 蚀变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香夼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潜力
11
作者 刘伟栋 张保涛 +9 位作者 蓝信杰 胡兆国 燕军利 李秀章 韩成 黄震 王禹杰 张其凯 卢文姬 王俊君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5-729,共15页
近年来,胶东香夼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深部勘查取得重要突破。胶东地区矽卡岩-斑岩型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成因和找矿方向成为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的热点。本次研究基于矿床解剖、硫铅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工作,分析了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 近年来,胶东香夼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深部勘查取得重要突破。胶东地区矽卡岩-斑岩型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成因和找矿方向成为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的热点。本次研究基于矿床解剖、硫铅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工作,分析了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的联系,揭示了香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演化特征,提出了深部铜钼找矿方向和资源潜力。结果显示:I号矿体与下部新发现斑岩型M号矿体在空间上平行分布。I号和M号铜矿体的岩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为17.260~17.734,207Pb/204Pb为15.501~15.554,^(208)Pb/^(204)Pb为37.988~38.289。I号和M号铜矿体内黄铁矿δ34S为1.6‰~2.9‰。I号和M号矿体内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上部的I号矿体含黄铁矿石英脉内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193.8~371.5℃,盐度(wt%Na Cleqv)范围6.74%~16.80%。下部的M号矿体含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石英脉和单颗粒石英内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138.8~348.7℃,盐度范围1.74%~18.22%,同时盐度和温度向深部具有逐渐升高的特征。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特征,铜钼等多金属主体来自岩浆演化,深部具有向斑岩型矿化演化的趋势;流体包裹体特征指示流体演化介于斑岩阶段和矽卡岩阶段之间,最高流体包裹体温度低于斑岩钼矿主成矿温度,指示深部仍具有很大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斑岩型 铅锌()多金属 成矿潜力 硫铅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香夼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地-物-化特征与找矿前景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旭 周家喜 +1 位作者 杨捷 杨光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359,共7页
黔东南州从江县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是该区代表性的多金属矿床。工业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青白口系甲路组(Qbj)和乌叶组(Qbw)的浅变质沉积岩中,受断层控制明显,产于F2断层破碎带内。区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基性-... 黔东南州从江县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是该区代表性的多金属矿床。工业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青白口系甲路组(Qbj)和乌叶组(Qbw)的浅变质沉积岩中,受断层控制明显,产于F2断层破碎带内。区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基性-超基性和中-酸性岩浆广泛发育。那哥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硫化物的δ34 SCDT值介于-2.7‰~2.8‰之间,均值为0.1‰;黄铜矿δ65CuNBS976值变化范围为-0.09‰~0.33‰;脉石矿物石英包裹体δDSMOW和δ18OH2O值范围,分别为-60.7‰~-44.4‰和7.9‰~9.0‰,暗示该矿床成矿流体具有深源岩浆水和浅变质围岩变质水的混合特征,成矿流体中的硫和铜具有深部岩浆来源特征。地球物理电性测量结果显示,矿石和不同类型岩石间具有明显的电性(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差异,并以此圈定多个异常靶区,显示本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 找矿前景 那哥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体地质-地球物理快速定位预测模型--以丰宁门营铜多金属矿床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褚少雄 张寿庭 +2 位作者 高阳 刘晓吉 杜家茂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1-109,共9页
随着矿产勘查实践的日益深入及找矿难度的增大,矿区大比例尺矿体定位预测已成为矿产勘查评价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甚低频电磁法(VLF-EM)作为一种浅层物探技术,具有仪器轻便、方法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矿产勘查实... 随着矿产勘查实践的日益深入及找矿难度的增大,矿区大比例尺矿体定位预测已成为矿产勘查评价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甚低频电磁法(VLF-EM)作为一种浅层物探技术,具有仪器轻便、方法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矿产勘查实践的检验,且勘查效果明显。简要叙述了甚低频电磁法及其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该方法对丰宁门营铜多金属浅地表隐伏-半隐伏矿体进行快速定位预测,建立了目标矿体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实践研究表明,在矿体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甚低频电磁法进行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数据采集,并应用磁倾角数据的Fraser滤波、线性滤波技术可以很好提取地球物理异常,揭示隐伏矿体的空间产状及延伸,为勘探工程的部署提供优选靶区。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地质噪声及外界电磁噪声的干扰,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的分析并对解译成果进行二维三维的表达和对比研究,是正确提取矿致异常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电磁法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门营多金属矿床 矿产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西凹蚀变花岗岩型铜-锡多金属矿床萤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彭强 江小均 +5 位作者 李超 范柱国 魏超 陈耀坤 谢小明 禹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2-1198,共17页
关键金属锡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其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均是目前国际矿床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的个旧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锡矿储量,因其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在个旧老厂矿田... 关键金属锡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其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均是目前国际矿床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的个旧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锡矿储量,因其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在个旧老厂矿田西部凹陷带花岗岩体内部发现中型-大型铜-锡多金属矿体,但对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对个旧老厂矿田重点坑道和钻孔开展构造-岩相蚀变特征解析,观察到锡铜矿化主要以石英-电气石-萤石-硫化物-锡石脉的形式产于似斑状蚀变花岗岩中,少量以萤石硫化物形式产于花岗岩与碳酸盐接触带的矽卡岩中。文章对与2种成矿作用相关的萤石开展LA-ICP-MS及ICP-MS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蚀变花岗岩型脉状萤石∑REE为(7~749)×10^(-6)(LA-ICP-MS)、(45.5~77.4)×10^(-6)(ICP-MS),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1~0.08)和弱Ce负异常(δCe=0.56~0.92),(^(87)Sr/^(86)Sr)_(i)变化于0.709 53~0.711 47;矽卡岩型萤石∑REE为(27.2~1277.0)×10^(-6)(LA-ICP-MS)、(29.8~161.0)×10^(-6)(ICP-MS),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δEu=0.01~0.19)和弱的Ce负异常(δCe=0.44~1.05),(^(87)Sr/^(86)Sr)_(i)变化于0.708 70~0.715 53。通过综合分析这2类萤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蚀变花岗岩型脉状萤石与矽卡岩型萤石均形成于氧化向还原过渡的环境,且均为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2类萤石为近同期形成,其中矽卡岩型萤石中Ca来源于老卡等粒花岗岩和碳酸盐岩地层,蚀变花岗岩型萤石中Ca主要来源于老卡等粒花岗岩。综上,个旧老厂矿田西部凹陷带的似斑状花岗岩为老卡等粒花岗岩体边部的早阶段岩体,其未提供成矿物质,但提供了流体运移通道和就位空间,晚阶段流体上升侵位在老厂西部凹陷带似斑状花岗岩体内部形成岩浆热液脉型铜-锡多金属矿体。该研究可以为个旧锡矿深部及外围增储和滇东南锡矿带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多金属矿床 蚀变花岗岩型 萤石 微量元素 SR-ND同位素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与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矿化-蚀变分带模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陶琴 韩润生 +6 位作者 赵冻 吴鹏 田旭峰 赵太成 杨航 宗志宏 邓安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604,共19页
【研究目的】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湘南地区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矿床之一。为了深化研究该矿床成岩成矿机制、高效指导深部找矿勘查,需要揭示与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构建深部矿化-蚀变空间分带模式。【研究... 【研究目的】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湘南地区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矿床之一。为了深化研究该矿床成岩成矿机制、高效指导深部找矿勘查,需要揭示与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构建深部矿化-蚀变空间分带模式。【研究方法】应用热液矿床的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定位找矿预测方法,开展矿区内-136 m、-176 m、-256 m中段典型穿脉剖面的矿化蚀变测量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剖析了矿化-蚀变的强弱变化、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空间分带特征,探讨了成矿元素、元素组合及其元素比值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构建了矿化-蚀变空间分带模式:从花岗斑岩体(内带)→接触带→围岩(外带),依次为钨钼(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花岗斑岩带(Ⅰ)→磁铁(钨锡)矿化石榴石矽卡岩带(Ⅱ-1)→钨钼-磁黄铁矿化石榴石矽卡岩带(Ⅱ-2)→铅锌矿化结晶灰岩带(Ⅲ)→强方解石化灰岩带(Ⅳ)的分带规律,各带对应的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绢云母)→磁铁矿+透辉石+硅灰石+绿帘石+绿泥石+(白钨矿+锡石+黄铁矿+石榴石)→白钨矿+辉钼矿+磁黄铁矿+(锡石+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石榴石+符山石+透辉石+角闪石+萤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方解石+石英→方解石+石英。进一步揭示了各蚀变带矿化元素分布规律:W、Mo→Fe、W、Sn(Bi、Mo)→W、Sn、Bi、Mo(Cu)→Pb、Zn(W、Sn、Cu)→Pb、Zn、Ag的水平分带规律。【结论】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以岩体为中心至两侧围岩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明显,各带内特征矿物组合和矿化指示元素的变化规律对矿体的赋存空间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蚀变空间分带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元素空间变化规律 黄沙坪多金属矿床 矿产勘查工程 湘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阳-柞水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找矿方法组合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瑞廷 王向阳 +5 位作者 任涛 李剑斌 孟德明 代军治 王涛 张三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5-260,共16页
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以发育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宽岩-矽卡岩型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为特征。这些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完全不同。其中预查选... 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以发育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宽岩-矽卡岩型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为特征。这些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完全不同。其中预查选区阶段在综合研究基础上,采用以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结合1:100000航磁解译或1:50000高精度磁测,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与激电/磁法剖面相互验证,以快速圈定靶区或矿化带;普查评价阶段在1:10000~1:2000地质填图、大比例尺遥感解译及蚀变信息提取基础上,通过1:10000或1:5000土壤正规网测量、高精度磁测或激电扫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光谱蚀变矿物填图、地物化综合剖面等方法综合确定含矿地段,依据工程验证控制进一步有效追索、圈连矿(化)体。通过这些找矿方法组合,目前已在山阳-柞水矿集区内发现池沟铜钼矿床、冷水沟铜矿床和白沙淘金矿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多金属矿床 找矿方法组合 山阳-柞水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刍议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耀武 曹倩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到特大型锡-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对其成因、成矿物质来源等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次火山浆液充填型矿浆贯入说、火山-次火山热液说、岩浆热液说及层控说等。笔者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二... 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到特大型锡-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对其成因、成矿物质来源等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次火山浆液充填型矿浆贯入说、火山-次火山热液说、岩浆热液说及层控说等。笔者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二叠系林西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 韧性剪切 糜棱岩化 变质热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东区蚀变花岗岩型锡-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探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思联 李建平 杨宝富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1-478,共8页
蚀变花岗岩型锡-铜矿化是个旧矿区的一种新资源类型,其分布广,找矿潜力巨大。对这类矿化地质特征、花岗岩岩石学、蚀变分带、地球化学等进行总结与研究,认为其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岩浆期后热液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来源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主... 蚀变花岗岩型锡-铜矿化是个旧矿区的一种新资源类型,其分布广,找矿潜力巨大。对这类矿化地质特征、花岗岩岩石学、蚀变分带、地球化学等进行总结与研究,认为其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岩浆期后热液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来源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主,具多源性,钾化、硅化与萤石化组合是蚀变花岗岩型矿化的重要蚀变和找矿标志,矿化的产出受花岗岩岩体形态的控制,老卡岩体顶部及边部为该类型矿化重点找矿靶区。应用地球化学方法区分蚀变、矿化和成矿元素异常范围,可以缩小工作靶区,从而扩大个旧东区蚀变花岗岩型锡-铜多金属矿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花岗岩型锡-金属矿 地质地球化学 蚀变分带 找矿方向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被引量:39
19
作者 唐菊兴 郑文宝 +3 位作者 陈毓川 王登红 应立娟 秦志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0-1110,共11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勘查程度最高、成矿元素与矿体类型复杂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4年多、近350个钻孔的验证,不仅实现了矽卡岩矿体的找矿突破,同时在0—40线深部发现了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中...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勘查程度最高、成矿元素与矿体类型复杂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4年多、近350个钻孔的验证,不仅实现了矽卡岩矿体的找矿突破,同时在0—40线深部发现了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中的斑岩钼(铜)矿体,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找矿勘查模式。斑岩矿体赋存标高一般处于4 600m以下,矿体走向NW—SE,倾向NE,近直立,矿体垂向延伸大于350m;斑岩矿石以发育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构造为特征;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与辉钼矿,少见斑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初步查明:与铜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偏中性的石英闪长玢岩,蚀变以典型的细粒热液黑云母交代角闪石斑晶和基质而成的黑云母化蚀变为主;与钼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绿帘石化、泥化和钾化。斑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常产出厚度超过200m的巨厚矽卡岩矿体,且在岩体一侧有内矽卡岩产出。甲玛深部斑岩矿体的发现不仅证实了"斑岩-矽卡岩型"的矿床成因观点,而且完善了甲玛矿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斑岩矿体 成矿预测 金属矿床 甲玛金属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上饶县金竹坪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张家菁 吴木森 +6 位作者 陈郑辉 刘善宝 李立兴 邱良明 吴斌 黄安杰 祝平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8-232,共5页
江西省上饶县金竹坪钼多金属矿区位于北武夷梨子坑(铜钹山)火山岩盆地,该火山岩盆地是北武夷地区火山岩分布区,本区新发现了较大规模的钼多金属矿化。金竹坪矿区位于该火山岩盆地的近中心位置,钼(钨)多金属矿体又主要赋存于隐伏(半隐伏... 江西省上饶县金竹坪钼多金属矿区位于北武夷梨子坑(铜钹山)火山岩盆地,该火山岩盆地是北武夷地区火山岩分布区,本区新发现了较大规模的钼多金属矿化。金竹坪矿区位于该火山岩盆地的近中心位置,钼(钨)多金属矿体又主要赋存于隐伏(半隐伏)花岗岩与其上覆火山岩的接触带,矿化与接触带产状一致。文章通过在该接触带的蚀变花岗岩型矿体中采集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定年测试,获得了辉钼矿等时线年龄为(135.5±5.7)Ma,其加权平均方差(MSWD)为16,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中生代白垩纪。由于矿体赋存于岩体顶突部位的蚀变花岗岩中,预示成矿为花岗岩侵入的同期或稍后,即钼钨铅锌银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活动密切相关,这对于火山岩内寻找与侵入岩有关的矿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竹坪多金属矿床 -锇同位素定年 北武夷 燕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