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气象厅称今年5月在太平洋赤道水域已出现拉尼娜现象
1
作者 缪圣赐(摘译)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9期34-34,共1页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水域的水温比正常情况下低0.5℃的海洋大气现象。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太平洋中部 赤道附近 日本气象厅 水域 大气现象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气象厅最近预测2006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高
2
作者 缪圣赐(编译) 《现代渔业信息》 2006年第7期43-43,共1页
“厄尔尼诺”(Elnino)和“拉尼娜”(Lanina)现象的主要特征是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水域的海水温度出现非周期性的异常现象。其中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水域的水温比正常情况高0.5℃的海洋大气现象;其中的拉尼娜与厄... “厄尔尼诺”(Elnino)和“拉尼娜”(Lanina)现象的主要特征是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水域的海水温度出现非周期性的异常现象。其中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水域的水温比正常情况高0.5℃的海洋大气现象;其中的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水域的水温比正常情况低0.5℃的海洋大气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出现都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也会影响海洋渔业生产,特别中上层渔业。但它们不会一起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日本气象厅 厄尔尼诺现象 海洋渔业生产 预测 海水温度 赤道附近 东太平洋 全球气候异常 大气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尼娜现象影响东南亚国家的咖啡收成
3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8年第4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东南亚国家 收成 咖啡 期货交易 太平洋 可可豆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干旱与拉尼娜现象相关
4
《中国农村科技》 2009年第2期6-6,共1页
2008年的冰冻灾害和今年的极端干旱让人联想到了全球变暖。那么,此次极端干旱是不是和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有关呢?在目前还拿不出证据证明北方干旱和全球变暧有关系情况下,气象专家们将眼光投向了“拉尼娜”,这个全球“冷事件”的... 2008年的冰冻灾害和今年的极端干旱让人联想到了全球变暖。那么,此次极端干旱是不是和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有关呢?在目前还拿不出证据证明北方干旱和全球变暧有关系情况下,气象专家们将眼光投向了“拉尼娜”,这个全球“冷事件”的操纵者带给了人们气候异常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中国北方 干旱 全球变暖 极端气候 全球变暧 气象专家 气候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尼娜现象影响马来西亚婆罗洲油棕收成
5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0年第12期14-15,共2页
马来西亚婆罗洲包括沙巴州的油棕种植区的收成,将因为拉尼娜现象给2010年雨季带来比往年更多的降雨量而受到影响。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马来西亚 婆罗洲 收成 油棕 种植区 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雪灾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6
《中国农村科技》 2008年第3期6-6,共1页
世界气象组织研究拉尼娜现象的专家考利(Rupa Kumar Kolli)表示.中国遭遇的罕见雪灾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雪灾 中国 世界气象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气象厅预测今年春夏在太平洋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到秋季时结束的可能性大
7
作者 缪圣赐(摘译) 《现代渔业信息》 2006年第8期34-34,共1页
日本气象厅于4月10日公布了3月太平洋赤道水域海面水温等状况以及厄尔尼诺临视水域(北纬4度~南纬4度,西经150~90度)海面水温的今后趋向,据称,厄尔尼诺监视水域的海面水温比基准值低0.8oC℃;从2005年10月-2006年1月的移动平均... 日本气象厅于4月10日公布了3月太平洋赤道水域海面水温等状况以及厄尔尼诺临视水域(北纬4度~南纬4度,西经150~90度)海面水温的今后趋向,据称,厄尔尼诺监视水域的海面水温比基准值低0.8oC℃;从2005年10月-2006年1月的移动平均值看,分别低了0.5℃、0.7℃、0.8℃、0.8℃。为此,日本气象厅作出了“在太平洋赤道水域的西部对流活动活泼,而在中部以及西部的大气下层东风偏差在持续。该状态是出现拉尼娜现象时的一个特征,估计从春季的后半到夏季时接近基准值,其后以很接近基准值的值转移。为此预测现下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到秋季时结束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气象厅 拉尼娜现象 太平洋 秋季 预测 拉尼娜现象 春夏 海面水温 厄尔尼诺 基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旱大涝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健 胡世巧 +1 位作者 赵佩章 赵文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39,共6页
论述我国500 年来大旱大涝与日食形成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关系.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中国 旱灾 涝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交错,太平洋遛游鱼类规律被打乱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平远 《河北渔业》 2010年第7期65-66,共2页
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大范围异常偏暖0.5℃以上,持续时间为六个月或以上的现象。而拉尼娜现象正好相反,是指海水表面温度比基准值偏低0.5℃以上。据美国海洋气象局(NOAA)的调查监测点显示,今年在太平... 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大范围异常偏暖0.5℃以上,持续时间为六个月或以上的现象。而拉尼娜现象正好相反,是指海水表面温度比基准值偏低0.5℃以上。据美国海洋气象局(NOAA)的调查监测点显示,今年在太平洋北纬4°-南纬4°,两经150-90°海域除了出现与往年一样的厄尔尼诺现象外,在太平洋赤道水域还出现了反常的拉尼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现象 中东太平洋 拉尼娜现象 海水表面温度 交错 鱼类 气候现象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步图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10
作者 赵红 《地理教学》 2015年第17期40-42,共3页
普通高中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探究过程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人教版《地理1》(必修)... 普通高中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探究过程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人教版《地理1》(必修)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的“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阅读材料,介绍了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的概念和影响,并配有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图解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科学态度 阅读材料 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交错太平洋洄游鱼类规律被打乱
11
作者 张平远(编译)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6-206,共1页
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大范围异常偏暖0.5℃以上,持续时间为6个月或以上。而拉尼娜现象正好相反,是指海水表面温度比基准值偏低0.5℃以上。据美国海洋气象局(NOAA)的调查监测结果显示,
关键词 中东太平洋 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 洄游鱼类 海水表面温度 交错 气候现象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尼娜”波及范围广泛 北半球渔业受损
12
作者 张平远(编译)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8-158,共1页
美国NMPS(海洋渔业局)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的3个月内,整个北半球的洋面和近海国家连续遭遇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指洋面海水温度比基准值偏低)的袭击,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受影响最大的欧... 美国NMPS(海洋渔业局)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的3个月内,整个北半球的洋面和近海国家连续遭遇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指洋面海水温度比基准值偏低)的袭击,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受影响最大的欧盟、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北方、中国北方的不少近海区域和地区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极值低温和暴风雪,有些海面封冻面积之大和封冻时间之长都前所未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北半球 渔业局 “厄尔尼诺”现象 近海区域 中国北方 海水温度 基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的“拉尼娜”具有加强的可能性
13
作者 缪圣赐 《现代渔业信息》 2011年第1期34-34,共1页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nina(上帝的女儿)的译音。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水温比正常情况低于0.5℃的海洋大气现象。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赤道附近 太平洋 海域 Lanina 厄尔尼诺现象 西班牙语 大气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共同作用
14
《地理教学》 2010年第20期64-64,共1页
日本气象厅3日召集专家举行“异常气象分析研讨会”,探讨今年创纪录酷暑的成因。最终得出结论认为,酷暑是由于今年春天平息的厄尔尼诺现象和夏天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共同发挥作用造成的。
关键词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共同作用 日本气象厅 气象分析 酷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或为最热“拉尼娜年份”
15
《地理教学》 2012年第3期61-61,共1页
世界气象组织29日在南非德班气候大会和该组织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总部同时发布2011年全球气候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尽管今年发生使重要海区变冷的拉尼娜现象,但与其他“拉尼娜年份”相比,今年很可能最热。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世界气象组织 全球气候 日内瓦 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对本溪地区气候的影响
16
作者 吉奇 丁伟 +3 位作者 吴英杰 孙雪 韩梅 李雪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274-275,277,共3页
利用本溪地区4个气象站1953-2013年的气候资料,分析本溪地区6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点及其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相关程度。研究表明:近61年来,本溪地区降水量减少,气温明显升高,气候呈暖干化趋势。厄尔尼诺年降水减少,降水量比正... 利用本溪地区4个气象站1953-2013年的气候资料,分析本溪地区6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点及其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相关程度。研究表明:近61年来,本溪地区降水量减少,气温明显升高,气候呈暖干化趋势。厄尔尼诺年降水减少,降水量比正常年降水量少73.5 mm,发生干旱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年气温偏低,较正常年低0.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气候变化 影响 辽宁本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海洋同化数据中的厄尔尼诺现象
17
作者 崔茂常 吴玲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8,共10页
为研究在厄尔尼诺现象演变过程中海气相互作用的性态特征,该文再次应用拓展伴随模态分析于简易海洋同化数据(SODA data).结果表明: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海洋与大气具有明显不同的性态,气候系统中并不存在一个相对独立... 为研究在厄尔尼诺现象演变过程中海气相互作用的性态特征,该文再次应用拓展伴随模态分析于简易海洋同化数据(SODA data).结果表明: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海洋与大气具有明显不同的性态,气候系统中并不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热带太平洋大气变异,但是的确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热带太平洋海洋变异;原因在于大气是底部界面受热而海洋是顶部界面受热,从而导致前者具有较后者强烈得多的斜压不稳定性和能够覆盖大部分热带太平洋的赤道辐合带; 再次证实了正是直接来自中纬度海域的西风爆发和海面风辐聚导致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水的东向移动和经向辐聚造就了厄尔尼诺所特有的增温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形成机理 拓展伴随模态分析 简易海洋同化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1998年厄尔尼诺与相关的天气现象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仲桂清 王辉 姜斌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40,共7页
我国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与厄尔尼诺有直接关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海气相互作用失衡的表现,即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海水温度的变化是对风场异常的响应.本文从对风场、温度场、大气环流等相关因素分析,指出本次厄尔尼... 我国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与厄尔尼诺有直接关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海气相互作用失衡的表现,即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海水温度的变化是对风场异常的响应.本文从对风场、温度场、大气环流等相关因素分析,指出本次厄尔尼诺是造成我回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天气现象 风场 长期天气预报 拉尼娜现象 海气相互作用 海水温度 特大洪水 长江 观测
全文增补中
从2007年枣大面积裂果谈我国枣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京草 王长柱 高文海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受灾面积 产业结构调整 枣果 连阴雨天气 裂果 拉尼娜现象 灾害性天气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2008年雪灾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磊 黄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0-2122,共3页
2008年初,安徽省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范围雨雪冰冻极端天气,造成了雪灾。此次雪灾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破坏程度重等特点,对交通、能源、通信、农业、供电、供水等生产和人们日常活动造成重大影响。重点分析了此次雪灾的成因及... 2008年初,安徽省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范围雨雪冰冻极端天气,造成了雪灾。此次雪灾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破坏程度重等特点,对交通、能源、通信、农业、供电、供水等生产和人们日常活动造成重大影响。重点分析了此次雪灾的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对如何采取补救措施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拉尼娜现象 农业生产 成因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