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焊接锚垫板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与拉压杆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赞芝 杨春旭 +2 位作者 钟洋 李先一 江倩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3,共9页
铸造锚垫板作为铁路桥梁后张预应力锚固体系中重要传力构件,存在易发生脆性破坏、生产过程能耗高、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锚固体系结构性能,避免铸造锚垫板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环保焊接锚垫板。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制... 铸造锚垫板作为铁路桥梁后张预应力锚固体系中重要传力构件,存在易发生脆性破坏、生产过程能耗高、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锚固体系结构性能,避免铸造锚垫板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环保焊接锚垫板。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制作了11个应用该新型锚垫板的钢筋混凝土试件,开展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通过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等方面探究新型锚垫板的力学性能。其次,构建反映混凝土锚固区力流传递的拉压杆模型,并依据新型锚垫板锚固区有限元分析及力流线分析对拉压杆模型的构形进行优化。最后,利用拉压杆模型推导出锚固区极限承载力公式。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新型锚垫板试件的传力性能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极限承载力的试验值比规范理论计算值高4%~18%,且试件破坏时新型锚垫板仅产生局部翘曲,未发生脆性破坏;随着新型锚垫板锚固区压应力扩散角的减小,锚固区承载力增大,且压应力扩散角均值为39.7°;新型锚垫板锚固区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平均误差为2.73%,为焊接锚垫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焊接锚垫板 传力性能试验 拉压杆模型 应力扩散角 极限承载力 锚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锚垫板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及配筋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赞芝 杨春旭 +1 位作者 钟洋 李先一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2-1670,共9页
针对焊接锚垫板齿板锚固区配筋,提出了一种锚固区新型拉压杆模型。首先对齿板锚固区6种典型效应、主应力迹线以及力流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并建立新型拉压杆模型,其次通过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官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针对焊接锚垫板齿板锚固区配筋,提出了一种锚固区新型拉压杆模型。首先对齿板锚固区6种典型效应、主应力迹线以及力流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并建立新型拉压杆模型,其次通过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官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AASHTO)Load-and-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nd Commentary(ACI 318-1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和欧洲设计建议Practical Design of Structural Concrete进行拉压杆模型参数定量化设计,根据拉压杆几何关系推导出焊接锚垫板齿板锚固区劈裂力计算式,利用有限元分析,拟合出焊接锚垫板下齿板锚固区劈裂力合力重心计算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按本文建议的拉压杆方法进行焊接锚垫板齿板锚固区结构配筋设计,能较好地控制锚下典型效应问题,相比《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给出的设计方法,拉压杆模型法能较好地反映结构传力机制且具备可行性和可应用性,可为焊接锚垫板齿板锚固区配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锚垫板 拉压杆模型 主应力迹线 配筋设计 锚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
3
作者 蔡建国 钱润民 +1 位作者 陈中向 冯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9-646,共8页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在水压力和土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以体积和应变能为优化目标,采用Tosca软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主要受力骨架进行拓扑优化.构建拉压杆模型...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在水压力和土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以体积和应变能为优化目标,采用Tosca软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主要受力骨架进行拓扑优化.构建拉压杆模型,结合箱体挡墙结构的破坏机理,分析并推导出侧墙受压、临水面挡墙和集束连接受拉3种主要破坏模式的承载力公式.实际工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行900次模型优化后,优化形态和应变能基本保持不变;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的承载能力低于规范值和有限元模拟值,但误差均保持在16%范围内,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 受力机理 数值模拟 拓扑优化 拉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杆模型在混凝土梁桥中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钊 吕志涛 +2 位作者 惠卓 王景全 贺志启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10期14-21,共8页
在介绍拉压杆模型的概念和构形的基础上,讨论了混凝土梁桥中的常见D区和拉压杆模型的应用原理和构建准则,给出了应用该方法进行结构D区设计的一般步骤,作为示例,应用拉压杆模型方法并参照美国AASHTO LRFD(2004)规范,对一较典型的预应力... 在介绍拉压杆模型的概念和构形的基础上,讨论了混凝土梁桥中的常见D区和拉压杆模型的应用原理和构建准则,给出了应用该方法进行结构D区设计的一般步骤,作为示例,应用拉压杆模型方法并参照美国AASHTO LRFD(2004)规范,对一较典型的预应力齿板锚固区进行了配筋设计。阐述了拉压杆模型的起源、研究现状与进展,概括分析了当前国际上的研究动态和有待深化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桥梁 D区 拉压杆模型 设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混凝土拉压杆模型法配筋设计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晓宝 王成刚 滕育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现行规范通常采用以截面为分析对象的极限状态法 (即截面内力法 )进行设计。此方法对于结构的有些区域比较适用 ,但对有些区域就不合理 ,甚至不能用此方法设计。近年来 ,欧美国家提出一种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适用于...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现行规范通常采用以截面为分析对象的极限状态法 (即截面内力法 )进行设计。此方法对于结构的有些区域比较适用 ,但对有些区域就不合理 ,甚至不能用此方法设计。近年来 ,欧美国家提出一种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各部位配筋设计的拉压杆模型法 ,但国内对此方法还缺乏系统研究。该文主要介绍它的设计原理、一般准则及具体步骤 ,以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与兴趣 ,共同研究与探讨 ,推动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配筋设计 拉压杆模型 荷载传力路径 极限状态法 弹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塔锚固区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及预应力构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经纬 王江波 冯云成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64,共6页
针对混凝土索塔锚固区承载力准确计算及预应力设计难题,提出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以龙川枫树坝大桥为背景,采用变密度拓扑优化法构建索塔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分析索塔锚固区压杆和节点的承载力、计算环向预应力需求数量,建立索塔锚固区节... 针对混凝土索塔锚固区承载力准确计算及预应力设计难题,提出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以龙川枫树坝大桥为背景,采用变密度拓扑优化法构建索塔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分析索塔锚固区压杆和节点的承载力、计算环向预应力需求数量,建立索塔锚固区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预应力构造优化分析,确定预应力沿高度方向布置方式、预应力盲区设计及预应力配置数量,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应力验算。结果表明:分散布束较集中布束产生的锚固区主拉应力更小;在导管处预应力盲区增加短束可均匀提高塔侧壁的预压应力;受材料泊松效应影响,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必须适量配置;按提出的拉压杆模型及构造优化方式布置预应力钢束可较好满足索塔锚固区受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塔锚固区 拓扑优化 拉压杆模型 预应力 应力 应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丹盈 史科 赵顺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09,共9页
在分析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由斜压杆、水平和竖向抗力机构组成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明确混凝土、钢纤维、箍筋对节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建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 在分析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由斜压杆、水平和竖向抗力机构组成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明确混凝土、钢纤维、箍筋对节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建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下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和钢筋钢纤维普通强度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混凝土中乱向分布的钢纤维可等效为数量相等的水平和垂直配筋;节点受剪承载力随钢纤维体积率、柱端轴压比、核心区配箍率以及核心区垂直配筋在一定范围内的提高有增大趋势;建立的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和方法能较好地分析和预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剪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梁柱节点 软化拉压杆模型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及配筋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波 刘钊 +1 位作者 郑和晖 王景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18-125,共8页
根据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抽象出力流传递路径,提出了T梁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的构形方法.通过对劈裂应力的数值积分,计算合力作用点位置,并将其作为拉杆位置确定的依据.分析表明,由于T梁端部锚固力的合力对截面形心的偏心距不大,劈裂应... 根据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抽象出力流传递路径,提出了T梁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的构形方法.通过对劈裂应力的数值积分,计算合力作用点位置,并将其作为拉杆位置确定的依据.分析表明,由于T梁端部锚固力的合力对截面形心的偏心距不大,劈裂应力合力作用点至锚固端的距离与梁高的比值,基本不受锚下预加力大小、梁高以及翼板宽度变化的影响,大小稳定在0.67~0.69之内.最后,应用该构形方法,得到了跨度为20~50m的T梁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将由拉压杆模型计算出的劈裂力大小与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其比值分布在1.16~1.34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由拉压杆模型给出的劈裂力计算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之间相差不大,且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杆模型 劈裂力 端部锚固区 配筋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拉压杆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鸣 刘伯权 邢国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7,共5页
在以往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框架异型节点等效核心区在剪、压复合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应用简化拉压杆模型方法对等效核心区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表明:基于简化拉压杆模型方法计算得到异型节点的抗剪承载力与现行规范建议方法计算结果相... 在以往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框架异型节点等效核心区在剪、压复合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应用简化拉压杆模型方法对等效核心区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表明:基于简化拉压杆模型方法计算得到异型节点的抗剪承载力与现行规范建议方法计算结果相当,但简化拉压杆模型方法有明确的力学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抗剪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应用简化拉压杆模型方法就轴压力变化对异型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节点 抗震性能 计算模型 拉压杆模型 简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杆模型方法在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田友 苏小卒 方江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6-40,共5页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设计主要是依据各种构造要求,在很多情况下缺乏计算节点的承载力的方法。拉压杆模型方法是一种基于塑性理论的下限方法,可以考虑结构中的剪切作用的影响。对四种典型框架节点建立了拉压杆模型,拉压杆模型的计算...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设计主要是依据各种构造要求,在很多情况下缺乏计算节点的承载力的方法。拉压杆模型方法是一种基于塑性理论的下限方法,可以考虑结构中的剪切作用的影响。对四种典型框架节点建立了拉压杆模型,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相应的框架节点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同时还提出与节点区的拉压杆模型对应的外力确定的简明方法。分析表明,在梁和柱中的拉杆与压杆强度足够和纵筋伸入节点核心区足够深且安全锚固的情况下,框架节点拉压杆模型的控制杆件是节点核心区的主斜压杆。因此,基于已有节点试验数据提出一种主斜压杆的验算方法。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拉压杆模型可以拓展到整个框架或与现有的框架计算方法相结合,实现包括节点在内的全框架承载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节点 拉压杆模型 主斜 结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牛腿结构拉压杆模型及配筋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树山 高丹盈 解伟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6-39,61,共5页
美国混凝土结构规范(ACI 318-08)将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作为规范性附录,用于指导混凝土结构D区的设计。首先介绍拉压杆模型构成,分析按中国规范(GB 50010-2010)的设计参数(荷载、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设计时,压杆、拉杆及节点区内力的计... 美国混凝土结构规范(ACI 318-08)将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作为规范性附录,用于指导混凝土结构D区的设计。首先介绍拉压杆模型构成,分析按中国规范(GB 50010-2010)的设计参数(荷载、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设计时,压杆、拉杆及节点区内力的计算,提供了设计步骤。按照中国规范参数,对牛腿结构进行拉压杆模型设计,对比分析了按建议方法进行设计时与按ACI 318-08规范设计时安全度的差别。算例分析表明,按建议的拉压杆方法进行牛腿结构设计,力学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与中国规范规定设计方法的安全度水平相当,可用于钢筋混凝土牛腿结构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牛腿 D区 拉压杆模型 配筋设计 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ECC深梁受剪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敏 胡世翔 潘金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1-558,共8页
为研究分布筋对ECC深梁破坏模式和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对分布筋配筋率分别为0、0.31%、0.63%的ECC简支深梁进行剪切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及纵筋和分布筋应变的发展规律.在拉压杆(STM)模型的基础上,根据Mohr-Columb破坏准则推导建立了STM1模... 为研究分布筋对ECC深梁破坏模式和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对分布筋配筋率分别为0、0.31%、0.63%的ECC简支深梁进行剪切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及纵筋和分布筋应变的发展规律.在拉压杆(STM)模型的基础上,根据Mohr-Columb破坏准则推导建立了STM1模型,基于压杆的试验结果建立了STM2模型,并与美国规范ACI318-19中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布筋配筋率为0和0.31%的ECC深梁均发生压杆破坏,分布筋配筋率为0.63%的ECC深梁发生节点破坏;分布筋配筋率不大于0.31%时,ECC深梁的受剪承载力未随分布筋配筋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与STM2模型及美国规范ACI318-19中的计算方法相比,STM1模型具有明确的力学意义,能考虑ECC材料抗拉性能和分布筋的影响,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为不同分布筋配筋率下ECC深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C 深梁 受剪承载力 拉压杆模型 分布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剪跨比RC梁受剪分析的优化拉压杆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志启 刘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5-349,共5页
基于多层次最小应变能分析,提出了确定混凝土结构D区拉压杆模型构形的一种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结构拓扑优化分析拟定拉压杆模型的基本构形,并利用最小应变能参数分析确定模型的最优构形几何参数.针对小剪跨比钢筋混凝土梁,利... 基于多层次最小应变能分析,提出了确定混凝土结构D区拉压杆模型构形的一种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结构拓扑优化分析拟定拉压杆模型的基本构形,并利用最小应变能参数分析确定模型的最优构形几何参数.针对小剪跨比钢筋混凝土梁,利用多层次的最小应变能分析,推导得到了其受剪分析的最优参数化拉压杆模型.研究发现:当梁的剪跨比小于1时,最优模型为“直接压杆模型”;当梁的剪跨比在1.0~2.0之间时,最优模型为“带斜拉杆的桁架模型”.依据该优化拉压杆模型,并以混凝土斜向拉杆断裂作为梁体劈裂破坏的条件,进一步推导得到了无腹筋小剪跨比梁的抗剪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与既有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剪跨比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区 深梁 抗剪承载力 拉压杆模型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工况多目标下钢筋混凝土深梁的拓扑拉压杆模型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鹄志 黄垚森 +1 位作者 郭原草 徐文韬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3-440,共8页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深梁构件配筋设计方法的合理性,选用遗传演化结构优化算法,并延伸出荷载工况多目标下的应用方式,同时基于拓扑解构建拉压杆模型,衔接拓扑优化与工程设计环节,建立荷载工况多目标拓扑拉压杆模型。采用两个深梁数值算...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深梁构件配筋设计方法的合理性,选用遗传演化结构优化算法,并延伸出荷载工况多目标下的应用方式,同时基于拓扑解构建拉压杆模型,衔接拓扑优化与工程设计环节,建立荷载工况多目标拓扑拉压杆模型。采用两个深梁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从建立拉压杆模型的角度以其力学特性出发,将荷载工况多目标优化的拓扑解分别与各荷载工况单目标优化解、其弹性叠加结果,以及所有荷载工况共同作用下的单目标优化解进行比较,证实了新模型更契合深梁类构件的受力特性,具有更佳的全局寻优能力。荷载工况多目标遗传演化结构优化可以有效解决多目标优化中的病态荷载问题,依据其建立的拉压杆模型直观可行,可以为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深梁 荷载工况多目标 拓扑优化 遗传演化结构优化 拉压杆模型 荷载病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缝分布特征的RC框架中间节点受剪性能计算拉压杆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俊宏 杨红 赵雯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8-55,共8页
大量钢筋混凝土梁柱组合体抗震性能试验表明,梁柱节点剪压比较大时核心区混凝土在受力后期一般将出现明显的非线性剪切变形。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节点的受力规律时,正确计算节点区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是有限元模型合理、非线性变形计算... 大量钢筋混凝土梁柱组合体抗震性能试验表明,梁柱节点剪压比较大时核心区混凝土在受力后期一般将出现明显的非线性剪切变形。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节点的受力规律时,正确计算节点区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是有限元模型合理、非线性变形计算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梁柱组合体试验中节点裂缝的发展过程和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缝分布特征的拉压杆模型,推导了相应的剪应力-剪应变骨架曲线的计算方法;在OpenSees软件中的超级节点单元的基础上,将节点的剪应力-剪应变骨架曲线的计算结果用于多个典型梁柱组合体抗震试验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之中。通过将节点剪切块的剪应力-剪应变滞回曲线、梁端力-位移滞回曲线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拉压杆模型 剪切变形 有限元模型 超级节点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室箱梁桥横隔梁的拉压杆模型及其自动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旭明 孙凯 +2 位作者 潘鹏宇 唐冕 郑梦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6-895,共10页
为解决现有规范中单箱多室箱梁支点横隔梁缺乏系统的拉压杆模型建立方法的问题,首先利用拓扑优化功能得到横隔梁拉压杆模型的初步构形,然后根据应力迹线图对模型中的杆件进行补充修正,得到合理的拉压杆模型.研究了支座间距、支座宽度、... 为解决现有规范中单箱多室箱梁支点横隔梁缺乏系统的拉压杆模型建立方法的问题,首先利用拓扑优化功能得到横隔梁拉压杆模型的初步构形,然后根据应力迹线图对模型中的杆件进行补充修正,得到合理的拉压杆模型.研究了支座间距、支座宽度、横隔梁宽高比等参数对拉压杆模型的影响,根据支座间距和横隔梁宽高比将单箱三室支点横隔梁的拉压杆模型分为3类,并采用遗传算法实现该3类拉压杆模型的自动构建.结果表明,自动构建方法生成的拉压杆模型与有限元应力积分的计算结果比值在0.95~1.35之间,可以满足支点横隔梁的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自动构建多室箱梁横隔梁的拉压杆模型,对支点横隔梁的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隔梁 拉压杆模型 拓扑优化 应力迹线 遗传算法 自动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受扰区的拉压杆模型设计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传习 卢春玲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介绍了拉压杆模型法的发展、模型建立的步骤和3种建立拉压杆模型的方法,还介绍了美国ACI 318-05规范中关于压杆内力、承载力及有效面积的确定方法、杆件及结点的强度检验公式.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设计方法 拉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杆模型在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雄君 戴万江 +1 位作者 刘平 朱红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71,共4页
在预应力深梁拉压杆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局部分析原理,研究提出了预应力连续梁局部等效转化成预应力深梁的局部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某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梁段建立拉压杆模型,验算配筋和强度。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的方... 在预应力深梁拉压杆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局部分析原理,研究提出了预应力连续梁局部等效转化成预应力深梁的局部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某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梁段建立拉压杆模型,验算配筋和强度。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建立拉压杆模型用于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连续梁桥 箱形梁 拉压杆模型 深梁 局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受剪性能计算的改进拉压杆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薛茹 岳亚新 +2 位作者 赵雯桐 王志远 顾展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中承受和传递荷载的关键部位。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高剪应力的作用下,节点核心区通常产生显著的非弹性剪切变形。采用数值模拟研究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性能时,正确地计算节点核心区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是... 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中承受和传递荷载的关键部位。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高剪应力的作用下,节点核心区通常产生显著的非弹性剪切变形。采用数值模拟研究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性能时,正确地计算节点核心区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是有限元分析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中节点核心区的受力变形特征,提出了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推导了节点剪应力-剪应变(τ-γ)关系曲线的计算方法。以多组梁柱节点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比分析斜压杆模型与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校核了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计算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与斜压杆模型相比,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能有效预测钢筋混凝土框架中间层中节点的τ-γ骨架曲线,能较准确地计算节点峰值剪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梁柱节点 拉压杆模型 骨架曲线 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节点微桁架元的薄板锚固区拉压杆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仲济涛 刘钊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9-633,共5页
目前混凝土桥梁结构D区多依据应力迹线的走向以及应力积分来确定拉压杆模型的基本构形,模型中杆件的布置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随意性.针对此问题,以后张薄板锚固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多尺度分区渐进结构优化算法.首先,通过一种新的多节点... 目前混凝土桥梁结构D区多依据应力迹线的走向以及应力积分来确定拉压杆模型的基本构形,模型中杆件的布置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随意性.针对此问题,以后张薄板锚固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多尺度分区渐进结构优化算法.首先,通过一种新的多节点微桁架元构建相应的等效基结构.然后利用此算法对不同偏心锚固力作用下的等效基结构进行分析,以自动生成锚固区拉压杆模型.最后,将该拉压杆模型与美国AASHTO桥梁设计规范中推荐的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定量化确认拉压杆模型中杆件的位置,特别是拉杆位置与数值分析得到的受拉区合力作用线能较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锚固区 优化算法 微桁架元 拉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