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伸盆地模拟理论基础与新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林畅松 张燕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79-88,共10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盆地类型,拉伸盆地的理论模型和模拟研究发展迅速,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系统理论。岩石圈拉伸的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1)瞬时或非瞬时的均匀纯剪拉伸模型;(2)双层或非均匀的纯剪拉伸模型;(3)拆离的简单剪切模型... 作为一种重要的盆地类型,拉伸盆地的理论模型和模拟研究发展迅速,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系统理论。岩石圈拉伸的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1)瞬时或非瞬时的均匀纯剪拉伸模型;(2)双层或非均匀的纯剪拉伸模型;(3)拆离的简单剪切模型;(4)拆离-纯剪切模型;(5)简单剪切-纯剪切悬臂梁模型等。岩石圈的纯剪切和简单剪切代表了岩石圈变形的两个端元。拉伸过程中的减压熔融对盆地演化可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理论模型构成了拉伸盆地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基础。应用正演的理论模型与反演的回剥法相结合的模拟技术,可动态和定量地重塑盆地的形成演化,精确地预测沉积盆地的沉降过程、盆地构造格架、岩石圈深部结构以及热流分布等。这项研究已显示出巨大的、深远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盆地 理论模型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地的形成和充填过程模拟──以拉伸盆地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林畅松 张燕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B05期139-146,共8页
沉积盆地定量动力学模拟和分析是目前地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中建立的拉伸盆地模拟系统可模拟拉伸盆地的沉降过程、估算盆地的拉伸量、分析盆地深部结构和热流背景;动态模拟盆地的充填过程及预测层序格架和沉积体系域的分布样式。... 沉积盆地定量动力学模拟和分析是目前地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中建立的拉伸盆地模拟系统可模拟拉伸盆地的沉降过程、估算盆地的拉伸量、分析盆地深部结构和热流背景;动态模拟盆地的充填过程及预测层序格架和沉积体系域的分布样式。沉降和热史模拟结合了二维的回剥法和简单或纯剪切的盆地形成模型。盆地充填模型综合考虑了盆地的构造沉降、均衡作用。沉积物供给。海(湖)平面变化等对盆地充填过程的控制作用。对莺、琼盆地模拟分析揭示了盆地的幕式拉伸过程和深部热演化;层序模拟提示了盆地沉降。海平面变化等对盆地充填演化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盆地 数值模拟 盆地充填 盆地形成 沉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盆地动力学定量模拟研究的进展及趋势
3
作者 阎小雄 周立发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14,共6页
拉伸盆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盆地类型一直受到重视 ,定量动力学模拟是一种迅速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盆地分析的方法。笔者主要介绍了 :(1)拉伸盆地的沉降机制。(2 )拉伸盆地的定量动力学模型。 (3)拉伸盆地定量动力学模拟的实现方法。 (4)... 拉伸盆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盆地类型一直受到重视 ,定量动力学模拟是一种迅速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盆地分析的方法。笔者主要介绍了 :(1)拉伸盆地的沉降机制。(2 )拉伸盆地的定量动力学模型。 (3)拉伸盆地定量动力学模拟的实现方法。 (4)拉伸盆地定量动力学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从而使人们对这一领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盆地 沉降机制 动力学模型 定量模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大理-剑川地区钾玄质岩浆作用:后碰撞走滑拉伸环境岛弧型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王建 李建平 王江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70,共10页
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滇西大理-剑川地区分布的富碱斑岩群属钾玄质系列岩石,具体产出于与红河-哀牢山走滑剪切带伴生的早第三纪拉张盆地中。这套钾玄质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Sr)、轻稀土元素(LREE)和... 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滇西大理-剑川地区分布的富碱斑岩群属钾玄质系列岩石,具体产出于与红河-哀牢山走滑剪切带伴生的早第三纪拉张盆地中。这套钾玄质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Sr)、轻稀土元素(LREE)和一组相容元素(Cr、Ni、V、Sc),具有明显的Nb、Ta、Ti、P负异常,反映了后碰撞岛弧型钾玄岩系特征。钾玄质母岩浆主要源于含金云母的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并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充分的分离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玄质岩石 元素地球化学 拉伸盆地 弧型岩浆活动 云南 火山岩 后碰撞岛弧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疆哈尔里克变质带的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1
5
作者 赵明 舒良树 +2 位作者 朱文斌 王赐银 马瑞士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9-383,共5页
东疆哈尔里克变质带曾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早期的区域性热变质作用的U-Pb年龄为305.9±2.9 Ma,属于早、中石炭世;晚期的断裂区域变质作用的U-Pb年龄为293.8±3.3 Ma~296.3±3.5 Ma,属于晚石炭世末期。早期的变质作用年龄... 东疆哈尔里克变质带曾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早期的区域性热变质作用的U-Pb年龄为305.9±2.9 Ma,属于早、中石炭世;晚期的断裂区域变质作用的U-Pb年龄为293.8±3.3 Ma~296.3±3.5 Ma,属于晚石炭世末期。早期的变质作用年龄可能是该区拉伸盆地形成的时间,而晚期的变质作用年龄则代表了A型俯冲形成的构造热事件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带 锆石 U-PB年龄 热变质作用 断裂区域变质作用 拉伸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