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水溶性聚合物抗拉伸流动剪切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段明 方申文 +2 位作者 张鹏 王福晓 张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利用"十"字狭缝拉伸流动装置,以聚合物溶液相对黏度降低率为考核指标,对线型水解聚合物(LHPAM)、梳型抗盐聚合物(KYPAM)和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的抗拉伸流动剪切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LHPA... 利用"十"字狭缝拉伸流动装置,以聚合物溶液相对黏度降低率为考核指标,对线型水解聚合物(LHPAM)、梳型抗盐聚合物(KYPAM)和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的抗拉伸流动剪切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LHPAM的抗拉伸流动剪切性变化较小,而KYPAM的抗拉伸流动剪切性明显下降。当拉伸剪切速率小于80 000 s^(-1)时,AP-P4抗拉伸剪切性随其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拉伸剪切速率大于80 000 s^(-1),分子间缔合较弱时AP-P4抗拉伸剪切性较好,分子间缔合较强时APP4抗拉伸剪切性较差;浓度同为1750 mg/L时,3种聚合物抗拉伸流动剪切性能高低的顺序为:KYPAM>LHPAM>AP-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合物 线型水解聚合物 梳型抗盐聚合物 疏水缔合聚合物 拉伸流动 剪切 聚合物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V技术测试聚合物流体拉伸流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祥 任冬云 +1 位作者 王奎升 江顺亮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6-89,共4页
针对低相对分子质量、低黏度的牛顿流体(如聚异丁烯)和非牛顿流体(如3%苯甲酸钠溶液),采用粒子成像速度仪(PIV)系统测试了2种流体在同一流率下流经渐变收缩流道时的速度分布,并研究比较了壁面处的纯剪切流动与流道中心轴线上的拉伸流动... 针对低相对分子质量、低黏度的牛顿流体(如聚异丁烯)和非牛顿流体(如3%苯甲酸钠溶液),采用粒子成像速度仪(PIV)系统测试了2种流体在同一流率下流经渐变收缩流道时的速度分布,并研究比较了壁面处的纯剪切流动与流道中心轴线上的拉伸流动。通过实验测试与有限元模拟比较发现,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的速度分布形态具有一定的差异。在速度分布确定的情况下,根据渐变收缩流动的特点,可以得到聚合物流体流动时中心轴线上的拉伸速率和边界处的剪切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拉伸流动 渐变收缩 速度场分布 粒子成像速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本构方程及粘弹流体拉伸流动不稳定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式方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提出“准衰退记忆”新概念,发展了非牛顿流体扰动本构理论,并研究了粘弹流体拉伸流动的不稳定性规律。
关键词 粘弹性流动 扰动本构方程 拉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流动静态混合器混合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秀清 韩顺涛 刘晓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9-83,共5页
设计了1种能够增强聚合物混合效果的拉伸流动静态混合器(EFM),以高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PE-HD/PS)作为混合体系,根据共混体系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及分散相的平均粒径,研究了不同盘形结构和不同盘棱间隙(δ)(0.125~2.0 mm)下EFM的混... 设计了1种能够增强聚合物混合效果的拉伸流动静态混合器(EFM),以高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PE-HD/PS)作为混合体系,根据共混体系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及分散相的平均粒径,研究了不同盘形结构和不同盘棱间隙(δ)(0.125~2.0 mm)下EFM的混合性能。结果表明,EFM的盘形入口结构对其混合性能影响较小,混合能力随盘棱顶端圆角半径的增大而有所提升,随δ的增大出现先降低再升高又降低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混合器 拉伸流动 相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转Oldroyd B流体剪切-拉伸流动研究
5
作者 蔡兵 韩式方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51,共5页
应用宏观理论的共转模型研究纺丝拉伸过程中测粘 拉伸流动的流变学 ,以探讨液晶高分子流体纺丝拉伸初步机制。由共转OldroydB流体模型的本构方程导出了测粘 拉伸流动的法向应力差和拉伸粘度的解析表达式 ,利用边界条件及运动方程列出... 应用宏观理论的共转模型研究纺丝拉伸过程中测粘 拉伸流动的流变学 ,以探讨液晶高分子流体纺丝拉伸初步机制。由共转OldroydB流体模型的本构方程导出了测粘 拉伸流动的法向应力差和拉伸粘度的解析表达式 ,利用边界条件及运动方程列出了主拉伸速度与纺程的微分方程。应用Matlab软件绘制出拉伸粘度和主拉伸速度随其它参数变化的曲线 ,从而得到这些参数对纺丝拉伸流动流变学性能的影响 ,这对纺丝过程的工艺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剪切-拉伸流动 共转Oldroyd-B流体模型 液晶高分子 流变学 液晶高分子 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溶液的拉伸流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宏杰 江体乾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64-670,共7页
用改进的R,K.Gupta ̄[1、2]拉伸黏度计测定了聚丙烯溶液的拉伸流动。结果表明,对聚丙烯腈稀溶液无论是剪切流动,还是拉伸流动都可以用改进后的Jeffery模型描述,并找出了一个影响拉伸流动的特征参数。
关键词 拉伸流动 黏度 本构方程 聚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挤出拉伸流动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树贵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0年第4期25-29,共5页
介绍了1种测定表观拉伸流动性能的新方法,通过测量不同聚合物的拉伸流动阻力和表观拉伸应变速率,来比较它们的加工流动性能,并就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分子结构对加工流动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聚乙烯 拉伸流动阻力 薄膜 成型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伸流动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分散混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光建 殷小春 瞿金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0,共3页
相对常用聚合物成型加工设备通过剪切力场来实现对聚合物及其填充体系的分散混合,拉伸流场具有更好的分散混合效果及较高的分散效率。通过对成型加工设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及成型设备进行合理改造来实现高效分散的拉伸流场,并对拉伸... 相对常用聚合物成型加工设备通过剪切力场来实现对聚合物及其填充体系的分散混合,拉伸流场具有更好的分散混合效果及较高的分散效率。通过对成型加工设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及成型设备进行合理改造来实现高效分散的拉伸流场,并对拉伸流场的产生方式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混合 拉伸流动 剪切流动 聚合物复合材料 分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流动作用下CFs/UHMWPE/HDPE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
9
作者 殷小春 魏伟东 +2 位作者 揭熙 何光建 文劲松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12,共7页
介绍了一种拉伸流动支配的叶片挤出机的结构及其熔融塑化过程,利用该设备制备了碳纤维(CFs)/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研究了CFs和UHMWPE含量对共混物微观形貌、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图像表明,拉伸... 介绍了一种拉伸流动支配的叶片挤出机的结构及其熔融塑化过程,利用该设备制备了碳纤维(CFs)/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研究了CFs和UHMWPE含量对共混物微观形貌、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图像表明,拉伸流动支配的叶片挤出机对CFs和UHMWPE有很好的分散混合效果;DSC分析结果表明,低含量的CFs和UHMWPE可以协同提高共混物的结晶度;加入适量的CFs和UHMWPE可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明显提升,当UHMWPE含量为8%、CF含量为12%时,CFs/UHMWPE/HDPE共混物拉伸强度与HDPE纯料相比,提高了23.4%;与CFs/HDPE共混物相比,加入UHMWPE可以有效缓解共混物冲击强度的降低,当UHMWPE含量为12%时,CFs/UHMWPE/HDPE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与CFs/HDPE共混物相比,提高了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流动 叶片挤出机 高密度聚乙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熔体或溶液拉伸黏度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祥 任冬云 宋维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简要地阐述了拉伸黏度近百年的研究历史,介绍了有关拉伸黏度的几种主要测量方法,包括收缩流动测量法、敦粗压缩流动测量法、轴向垂直拉伸测量法以及相向喷嘴拉伸流动测量法等,分析总结了这几种方法的实验原理与特点。
关键词 黏度 Trouton黏度 稳态纯剪切流动 稳态纯拉伸流动 复杂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伸破碎原理的单螺杆拉伸混炼元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祥 任冬云 王奎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94,共5页
根据聚合物混炼过程中的分布混合主要取决于分流次数的多少,而分散混合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剪切应力或拉伸应力的强度的原理,并基于拉伸形变的破碎效应,设计了一种新型单螺杆拉伸混炼元件。通过有限元软件Polyflow分析了该新型混炼元件... 根据聚合物混炼过程中的分布混合主要取决于分流次数的多少,而分散混合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剪切应力或拉伸应力的强度的原理,并基于拉伸形变的破碎效应,设计了一种新型单螺杆拉伸混炼元件。通过有限元软件Polyflow分析了该新型混炼元件的分散混合及分布混合性能,计算了混合过程中的压力、应力应变速率的概率函数。根据粒子轨迹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承受较大剪切速率或拉伸速率的粒子数逐渐增多,且流动过程中粒子具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无明显的回流与滞料现象,说明该新型拉伸混炼元件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剪切与拉伸混合特征,但在低应变速率下拉伸混合性能要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混合 拉伸流动 破碎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双螺杆拉伸元件的设计及混合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凤春 马秀清 +1 位作者 周炳斌 梁文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0-94,共5页
根据聚合物加工过程的拉伸流动设计了一种非啮合拉伸元件,并将该元件与S形元件的两种构型的混合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非啮合拉伸元件流场与S形元件流场的出入口压差及累积最大拉伸速率分布。通过实验手段将非啮合拉... 根据聚合物加工过程的拉伸流动设计了一种非啮合拉伸元件,并将该元件与S形元件的两种构型的混合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非啮合拉伸元件流场与S形元件流场的出入口压差及累积最大拉伸速率分布。通过实验手段将非啮合拉伸元件与S形元件对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不相容体系相态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非啮合拉伸元件的输送能力不如S形元件,但拉伸效果、分散混合能力均高于S形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分散混合 拉伸流动 螺杆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球壳Stokes渗透流动的一个准确解
13
作者 曾于 吴望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本文采用轴对称情形下内外Stokes流动的Sampson级数解求出了有渗入渗出情形下轴对称拉伸流动绕圆球壳流动时壳内壳外流动的准确解。该准确解表达式简单且为有限形式。对该解进行分析表明,渗透对外流几乎不发生作用,但对内流影响显著。... 本文采用轴对称情形下内外Stokes流动的Sampson级数解求出了有渗入渗出情形下轴对称拉伸流动绕圆球壳流动时壳内壳外流动的准确解。该准确解表达式简单且为有限形式。对该解进行分析表明,渗透对外流几乎不发生作用,但对内流影响显著。文中详细分析了流线谱,流入球壳的总流量以及内流的速度分布及压力分布,揭示了球壳内部的一些流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 拉伸流动 园球壳 渗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挤出机熔体压力响应及挤出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殷小春 汤邦 +3 位作者 余忠伟 杨智韬 张桂珍 瞿金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7-121,127,共6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叶片挤出机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熔体压力及挤出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叶片挤出机的挤出特性、成型加工过程中熔体压力的动态特性及响应。结果表明,在叶片挤出机中熔体压力随时间周期性脉动变化,实现了脉动压力诱导的挤出成... 利用自行研制的叶片挤出机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熔体压力及挤出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叶片挤出机的挤出特性、成型加工过程中熔体压力的动态特性及响应。结果表明,在叶片挤出机中熔体压力随时间周期性脉动变化,实现了脉动压力诱导的挤出成型过程;熔体压力的脉动频率为转子轴角频率的4倍;脉动幅值随转子轴转速的增加而增加,沿挤出方向逐渐减小,口模压力对脉动幅值的影响较小。与常规单螺杆挤出机相比,叶片挤出机具有正位移输送特性,口模压力、物料特性等对产量的影响小,设备挤出特性"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挤出机 脉动压力 挤出特性 拉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场特性对熔融混合条件下PVDF/HGMs性能影响
15
作者 成迪 殷小春 林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35,155,共6页
利用剪切形变支配的Brabender转子密炼机(BM)和自行研制的拉伸形变支配的叶片混炼机(VM),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VDF/HGMs共混物,通过对比分析了流场特性对共混物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密度测试与SEM结果表明,当HGMs含量为... 利用剪切形变支配的Brabender转子密炼机(BM)和自行研制的拉伸形变支配的叶片混炼机(VM),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VDF/HGMs共混物,通过对比分析了流场特性对共混物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密度测试与SEM结果表明,当HGMs含量为15%时,采用BM和VM制备的共混物密度分别降低了10%和13%,拉伸流场起主导作用的VM对HGMs结构的损害较小,未进行任何处理的HGMs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并且与基体形成了稳固的结合界面;当HGMs含量为9%时,VM制备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为43.2 MPa,与BM制备的共混物相比,提高了39.8%;VM制备的共混物的介电损耗为0.063,与BM制备的共混物相比,降低了25%。因此,VM在熔融共混制备的过程中,在实现了HGMs良好分散的同时,保存了HGMs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流动 拉伸流动 中空玻璃微珠 熔融共混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al solutions of MHD stagnation point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ver a stretching/shrinking sheet with generalized slip condition 被引量:3
16
作者 ABBAS Zaheer MASOOD Tahmina OLANREWAJU Philip Oladap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376-2384,共9页
An analysis was made to study the steady momentum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viscous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fluid near a stagnation point due to a stretching/shrinking sheet in the presence of a transvers... An analysis was made to study the steady momentum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viscous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fluid near a stagnation point due to a stretching/shrinking sheet in the presence of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and generalized slip condition. Two flow problems corresponding to the planar and axisymmetric stretching/shrinking sheet were considered. By means of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s, the obtained resultant non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ere solved numerically using a shooting method for dual solutions of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profiles. Some important physical features of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erms of the fluid velocity,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the skin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local Nusselt number for various values of the controlling governing parameters like velocity slip parameter, critical shear rate, magnetic field, ratio of stretching/shrinking rate to external flow rate and Prandtl number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 increase of the critical shear rate decreases the fluid velocity whereas the local Nusselt number increas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esent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n a limiting case is given and found to be in an excellent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solutions stagnation-point MHD flow slip condition heat transfer numerical solution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vectiv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ffects in three-dimensional flow of Maxwell fluid over a stretching surface with heat source 被引量:1
17
作者 T.Hayat M.Bilal Ashraf +1 位作者 A.Alsaedi S.A.Shehza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17-726,共10页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ffects in three-dimensional flow of Maxwell fluid over a stretching surface were addressed.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absorpt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rm...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ffects in three-dimensional flow of Maxwell fluid over a stretching surface were addressed.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absorpt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rmal buoyancy effects were accounted. Convectiv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alysis were explored. Series solutions of the resulting problem were developed. Effects of mixed convection,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absorption parameter and Biot numbers on the dimensionless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were illustrated graphically. Numerical values of local Nusselt and Sherwood numbers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for all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rmal and concentration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es are decreasing functions of stretching ratio. Variations of mixed convection parameter and concentration buoyancy parameter on the velocity profiles and associated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es are enhanced. Velocity profiles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 in the case of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while they reduce for heat absorption. Heat transfer Biot number increases the thermal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and temperature. Also concentration and its associated boundary layer are enhanced with an increase in mass transfer Biot number. The local Nusselt and Sherwood numbers have quite similar behaviors for increasing values of mixed convection parameter, concentration buoyancy parameter and Deborah nu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well fluid mixed convection convective conditions three-dimensional flow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ab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