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拉东变换的多尺度断裂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1
作者 易浩 张卫卫 +2 位作者 肖张波 张明 赵越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301,共13页
针对中深层低信噪比区断裂识别难的问题,研究形成一套基于拉东变换多尺度断裂识别技术组合,即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压噪处理以提高初始地震资料信噪比,压制随机干扰和高频噪声,去掉岩性扰动等造成的弱边界信息;通过分频处理检测不同频带... 针对中深层低信噪比区断裂识别难的问题,研究形成一套基于拉东变换多尺度断裂识别技术组合,即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压噪处理以提高初始地震资料信噪比,压制随机干扰和高频噪声,去掉岩性扰动等造成的弱边界信息;通过分频处理检测不同频带地震数据对不同序级断裂的响应,然后利用敏感性分析优选不同尺度断裂的敏感地震属性;最后利用拉东变换技术进行边缘检测增强,提高断层边缘效应。其核心思路是将基于图像重建理论的拉东变换引入到断裂三维解释中,以区别常规边缘检测梯度算法,拉东变换是一种积分运算,具有线性增强、抗噪性强的特点。将该方法应用于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浅水区断裂解释,对不同序级断裂研究认为:①相比于常规蚂蚁体切片,显著提高了裂缝预测的精度和分辨率,指示了陆丰13洼LF_A潜山构造主要发育北北西和北东向两组裂缝,指导了花岗岩优质储层分布预测与评价;②精细落实了阳江东凹EP_B构造断裂发育条件,认为是受走滑作用控制的左阶雁列构造;③陆丰C洼存在一条大型北东东向中央走滑断裂带,与北西向调节断裂共同控制中央鼻状带圈闭形成,新模式下发现了一批构造圈闭,提高了洼陷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信噪比 频谱分解 变换 边缘检测 断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东变换的瑞雷面波频散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潘冬明 胡明顺 +1 位作者 崔若飞 李娟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60-2766,共7页
为克服面波谱分析法(SASW)提取频散曲线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得到多模式频散曲线等缺点,对拉东变换法进行了改进,不对原始记录进行数字处理,避免了数字处理效应的影响.通过对信号的频谱分析、结合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频散分析的频率、速... 为克服面波谱分析法(SASW)提取频散曲线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得到多模式频散曲线等缺点,对拉东变换法进行了改进,不对原始记录进行数字处理,避免了数字处理效应的影响.通过对信号的频谱分析、结合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频散分析的频率、速度范围,来达到规避高视速度的直达波、反射波.理论模型合成记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研究的频散分析方法是有效的且适应性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雷波 频散分析 面波合成记录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幅拉东变换的多次波衰减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保丽 M.D.Sacchi +1 位作者 印兴耀 张广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4-1933,共10页
为在去除多次波时有效保护地震一次反射波数据的AVO现象,给后续反演、解释提供准确的地震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幅拉东变换的多次波衰减方法,该方法是对常规抛物拉东变换的修改,把常规的稀疏拉东变换在拉东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 为在去除多次波时有效保护地震一次反射波数据的AVO现象,给后续反演、解释提供准确的地震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幅拉东变换的多次波衰减方法,该方法是对常规抛物拉东变换的修改,把常规的稀疏拉东变换在拉东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模拟零偏移距处的反射波能量,增加的另一部分用于模拟反射波振幅的AVO特性.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反射波同相轴的形状,还考虑了反射波同相轴振幅幅度的变化,从而可把反射波信息进行有效转换,进而有利于多次波的消除,更好地恢复有效波的能量.在把地震数据由时间域转换到拉东域时,本文采用了IRLS算法实现保幅拉东算子的反演.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道集的试算分析表明,与常规拉东变换相比,保幅拉东变换在去除多次波的同时可有效保护一次反射波的AVO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衰减 AVO 变换 保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东变换和模糊增强的结构光焊缝跟踪图像处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习文 陈显明 刘超英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2,共4页
针对激光结构光引导焊缝跟踪过程中图像特点,首先对图像进行多角度拉东变换,然后找到变换后的图像中的激光条纹所对应奇异点,保持该奇异点附近点像素值不变,削弱该奇异点远点像素值,再进行拉东逆变换复原图像;最后采用模糊增强法对复原... 针对激光结构光引导焊缝跟踪过程中图像特点,首先对图像进行多角度拉东变换,然后找到变换后的图像中的激光条纹所对应奇异点,保持该奇异点附近点像素值不变,削弱该奇异点远点像素值,再进行拉东逆变换复原图像;最后采用模糊增强法对复原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可以获得清晰且少噪声的结构光图像.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抗干扰性较强,耗时较少,适合于激光视觉焊缝跟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结构光 焊缝跟踪 变换 模糊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和拉东变换重构温度场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占亮 张永安 钱晓凡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9-592,共4页
为了得到温度场的3维温度分布情况,采用数字全息方法,并将拉东变换的图层重建理论应用到数字全息的后期图像处理过程中,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温度场的3维相位和温度数据。结果表明,此方法重构的温度场3维数据和阿贝尔变换重... 为了得到温度场的3维温度分布情况,采用数字全息方法,并将拉东变换的图层重建理论应用到数字全息的后期图像处理过程中,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温度场的3维相位和温度数据。结果表明,此方法重构的温度场3维数据和阿贝尔变换重构的温度场数据相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3维温度场 重构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东变换在探地雷达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健生 张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70-1273,共4页
为了消除探地雷达剖面中存在的旁侧影响、“X”形同相轴等线段形干扰,把拉东变换引入到探地雷达资料处理中.通过原理的分析和对水平线性同相轴经离散拉东变换后数据的特征深入研究,建立了水平线性同相轴的振幅大小以及波形曲线与变换结... 为了消除探地雷达剖面中存在的旁侧影响、“X”形同相轴等线段形干扰,把拉东变换引入到探地雷达资料处理中.通过原理的分析和对水平线性同相轴经离散拉东变换后数据的特征深入研究,建立了水平线性同相轴的振幅大小以及波形曲线与变换结果中心条带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的拓展和应用,提出了雷达剖面上线段形干扰特征提取和消除改进的离散拉东变换的方法技术.理论模型实验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都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变换 线段形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域拉东变换加权约束反演压制层间多次波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泓竹 王彦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6-673,共8页
松辽盆地拗陷期地层的多个强反射界面产生大量层间多次波,降低了地震成像的振幅保真度和垂向分辨率,影响中深层目标储层的预测精度。有效压制多次波是提高地震成像品质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应用频率域拉东变换加权约束反演方法,实现层间... 松辽盆地拗陷期地层的多个强反射界面产生大量层间多次波,降低了地震成像的振幅保真度和垂向分辨率,影响中深层目标储层的预测精度。有效压制多次波是提高地震成像品质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应用频率域拉东变换加权约束反演方法,实现层间多次波的叠前压制。"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和测井资料的多次波分析表明,研究区多次波的数量多、阶次高、周期不同、能量各异,且多次波之间以及多次波与一次波干涉叠加,致使多次波的叠前时距特征不明显,有效压制难度大。在动校正后的CDP道集上,采用频率域抛物线拉东变换实现多次波与一次波快速分离;加权约束反演重构多次波,解决小炮检距多次波重构及有限炮检距引起的拉东域能量模糊现象;由实际地震道自适应减去重构的多次波,避免损伤有效信号。叠前压制层间多次波提高了研究区地震成像的振幅保真度和垂向分辨率,有利于薄层砂体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反射界面 层间多次波 抛物线变换 加权约束反演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拉东变换及稀疏先验的模糊星斑复原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天宇 尹达一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70-1479,共10页
为了提高动态条件下星光导航系统星斑质心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星斑复原算法。首先,分析了星斑图像退化模型,得出了星斑质心定位精度与星斑信噪比呈正相关的关系。对于载体角运动和载体振动两个因素引起的模糊星斑复原过程... 为了提高动态条件下星光导航系统星斑质心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星斑复原算法。首先,分析了星斑图像退化模型,得出了星斑质心定位精度与星斑信噪比呈正相关的关系。对于载体角运动和载体振动两个因素引起的模糊星斑复原过程分成粗级复原和精级复原两个步骤。接着分析了噪声对拉东(Radon)变换的影响,提出基于灰度拉伸的改进Radon变换算法进行粗复原。最后,根据清晰星斑的梯度分布稀疏先验正则化,利用迭代盲复原算法对星斑进行精复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步模糊星斑复原算法较传统算法复原后星斑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30%,质心定位精度提高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糊 星斑复原 变换 稀疏先验 迭代盲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东变换的对空无线电引信目标检测
9
作者 刘燕戈 候磊 +1 位作者 雷浩 权建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4,20,共6页
针对对空无线电引信在低信噪比情况下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脊线进行目标检测时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拉东(Radon)变换的对空无线电引信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拉东变换处理目标信号经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的二维时频分布矩阵,将连... 针对对空无线电引信在低信噪比情况下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脊线进行目标检测时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拉东(Radon)变换的对空无线电引信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拉东变换处理目标信号经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的二维时频分布矩阵,将连续的目标信号轨迹能量进行累积,提高目标信号与噪声的区分度。仿真表明,低信噪比情形下,基于拉东变换检测目标信号的性能优于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空无线电引信 目标检测 (rado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声层析成像的虚拟阵列探测及逆拉东变换(英文)
10
作者 鲁奎 刘立新 +3 位作者 钟晓春 黄林 陈炳章 荣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3-786,共4页
提出用固定孔径的换能器虚拟阵列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该换能器只需对样品进行180°扫描。实验中,使用调QNd:YAG激光器作为光源,激光器输出激光波长为532nm,重复频率为10Hz,脉宽为7ns;使用非聚焦换能器进行光声信号探测,其接收面直径... 提出用固定孔径的换能器虚拟阵列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该换能器只需对样品进行180°扫描。实验中,使用调QNd:YAG激光器作为光源,激光器输出激光波长为532nm,重复频率为10Hz,脉宽为7ns;使用非聚焦换能器进行光声信号探测,其接收面直径为6mm,中心频率为2.25MHz,接收到光声信号用逆拉东变换进行图像重建。以小白鼠的离体爪子作为成像对象,换能器由旋转电机控制并以2°作为旋转步长进行180°旋转扫描获取实验数据,运用逆拉东变换进行了图像重建。所重建的图像比较清晰地反映了爪子内部的骨骼分布。由此表明,逆拉东变换可以用于光声成像,并且实现了有限角度的光声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成像 阵列探测器 变换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拉东变换的图像感知质量评价
11
作者 刘德磊 李富忠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0期757-760,共4页
[目的]量化图像退化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拉东变换的部分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获得图像不同方向频率成分的小波子带,然后计算小波子带投影谱及投影谱的分形维数,并将这些分形维数组成向量作为图像的特... [目的]量化图像退化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拉东变换的部分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获得图像不同方向频率成分的小波子带,然后计算小波子带投影谱及投影谱的分形维数,并将这些分形维数组成向量作为图像的特征表示,最后计算原始图像与失真图像特征向量的1范数预测图像质量。[结果]该方法在LIVE标准图像库上进行测试,线性相关系数PLCC为0.949 1,等级相关系数SROCC为0.951 9,优于传统方法。[结论]该方法得到的客观质量评价与人的主观质量评价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分形维数 变换 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on变换CHD反演方法的稳定化数值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光祖 马岺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25-431,共7页
本文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线性插值给出了Radon变换CHD反演方法的稳定化数值方法.克服了Radon变换CHD反演方法的不稳定性,且便于计算机实现.
关键词 CHD反演 稳定化数值法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东深度偏移
13
作者 S.T.Hildebrand 王于静 《石油物探译丛》 1994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提出用经过拉东变换的共炮点地震记录作为输入的深度偏移方法。已经证明使用渐近射线理论(ART)构造波延拓算子可将拉东深度偏移法就用到空间变速深度模型。这些算子将入射检波器排列的一组平面波和理想的点源波场向地下深处延拓。... 本文提出用经过拉东变换的共炮点地震记录作为输入的深度偏移方法。已经证明使用渐近射线理论(ART)构造波延拓算子可将拉东深度偏移法就用到空间变速深度模型。这些算子将入射检波器排列的一组平面波和理想的点源波场向地下深处延拓。对偏移速度模型的约束是其特征波长要大于震源主波长,这样延拓算子的ART逼近才有效。 本方法曾成功地应用于以下两种合成数据的偏移: 1.点绕射体 2.倾斜地层和向斜界面模型 在计算上,拉东偏移优于标准的克希霍夫偏移,因为它在主存储器中运算的射线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 偏移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相关的航迹对准关联技术 被引量:23
14
作者 何友 宋强 熊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18-2723,共6页
本文研究了雷达存在探测系统误差时的目标航迹关联问题,给出了组网雷达常规及大系统误差对目标航迹影响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相关的系统误差配准前目标航迹对准关联算法.该算法利用Radon变换和Fourier变换的有关特性,采用1维和... 本文研究了雷达存在探测系统误差时的目标航迹关联问题,给出了组网雷达常规及大系统误差对目标航迹影响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相关的系统误差配准前目标航迹对准关联算法.该算法利用Radon变换和Fourier变换的有关特性,采用1维和2维相位相关来分别估计航迹间旋转和平移,基于估计量对各雷达目标航迹进行对准后,实现配准前航迹准确关联.最后,蒙特卡洛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在各种不同的系统误差和目标环境中算法良好的航迹对准关联效果,充分说明其能够为雷达误差配准提供可靠的关联航迹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相关 变换 傅里叶变换 系统误差 航迹关联 雷达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聚类和直线检测的自适应盲道区域分割算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闫志杰 汪剑鸣 +1 位作者 窦汝振 冷宇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帮助盲人更好地利用盲道,提出一种自适应盲道分割算法.首先利用颜色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初步的区域分割,然后根据盲道的颜色特征从中选择属于盲道的区域.利用拉东变换对图像中的直线边缘进行检测,并结合对盲道的初步分割结果找... 为帮助盲人更好地利用盲道,提出一种自适应盲道分割算法.首先利用颜色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初步的区域分割,然后根据盲道的颜色特征从中选择属于盲道的区域.利用拉东变换对图像中的直线边缘进行检测,并结合对盲道的初步分割结果找到盲道的边缘,以实现对盲道区域的精确分割.为了对算法进行验证,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的天气条件下采集室外的盲道图像对算法进行测试.实验表明,环境变化对该算法影响很小,可以实现对盲道区域的自适应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盲道分割 直线检测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条件下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国军 笪良龙 +1 位作者 李玉阳 张林 《声学技术》 CSCD 2010年第3期336-339,共4页
为了实现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在低信噪比声源信号条件下的准确定位,在推导了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原理基础上,根据算法仿真结果的特点,提出了利用领域平均法对算法进行降噪处理的方法。对几组不同信噪比的引导声源和目标声源,进行了算法仿... 为了实现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在低信噪比声源信号条件下的准确定位,在推导了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原理基础上,根据算法仿真结果的特点,提出了利用领域平均法对算法进行降噪处理的方法。对几组不同信噪比的引导声源和目标声源,进行了算法仿真,比较分析了其降噪前后的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处理结果。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领域平均法降噪处理能有效提高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定位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 领域平均法 变换 KRAK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上多次波识别与压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宇飞 苑昊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110,共7页
陆上多次波与海上多次波均会干扰有效波信号,使地震资料信噪比降低,不同的是海上多次波覆盖了整条地震测线,而陆上地震数据中仅有部分共中心点道集(CMP)受到多次波干扰。根据陆上多次波的特点,分析多次波在速度谱、常速扫描叠加剖面和... 陆上多次波与海上多次波均会干扰有效波信号,使地震资料信噪比降低,不同的是海上多次波覆盖了整条地震测线,而陆上地震数据中仅有部分共中心点道集(CMP)受到多次波干扰。根据陆上多次波的特点,分析多次波在速度谱、常速扫描叠加剖面和动校正道集上所表现的地震特征,利用多次波识别方法,确定地震数据中多次波的分布范围,并在含有多次波的CMP动校正道集上,采用抛物线拉东变换方法压制多次波。模型算例和实际地震数据应用结果表明,抛物线拉东变换方法不仅能压制陆上多次波,而且不伤害一次波反射信号,达到了保真去噪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 多次波衰减 陆上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滤波的引导源目标定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国军 笪良龙 +1 位作者 李玉阳 张林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5,共5页
针对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在低信噪比声源信号条件下不能有效定位的问题,在推导了引导源目标定位(GTL,Target localization algorithm using a guide source)算法原理基础上,根据低信噪比条件下GTL算法处理结果的特点,提出了利用Gabor滤... 针对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在低信噪比声源信号条件下不能有效定位的问题,在推导了引导源目标定位(GTL,Target localization algorithm using a guide source)算法原理基础上,根据低信噪比条件下GTL算法处理结果的特点,提出了利用Gabor滤波对算法输出条纹图进行降噪处理的方法。利用几组不同信噪比的引导声源和目标声源信号,对基于Gabor滤波降噪处理的GTL算法进行了仿真,并比较分析了其降噪前后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的处理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Gabor滤波处理后的GTL算法能准确实现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目标声源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 GABOR滤波 Kraken模型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盆地低信噪比资料的多次波处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军华 田连玉 +3 位作者 王兆湖 高振山 周振晓 钟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3-579,共7页
三江盆地多次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区内存在一套反射很强的平行不整合地层(穆棱组),并且还发育大量高速煤层。本文从时空域、拉冬域、频率域及自相关等多个方面对多次波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发现了多次波在本区存在的规律性... 三江盆地多次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区内存在一套反射很强的平行不整合地层(穆棱组),并且还发育大量高速煤层。本文从时空域、拉冬域、频率域及自相关等多个方面对多次波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发现了多次波在本区存在的规律性,并应用拉冬域、频率域正、反变换及自适应多次波切除等方法对多次波进行了分离和研究。表明拉冬域分离效果最好。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多次波去除技术,由于该技术是在频率域应用拉冬正变换技术,提高了多次波的聚焦性能,并将滤波函数与相干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自适应去除多次波的目的,而且稳定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盆地 多次波 抛物线变换 自适应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像域的多次波压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振春 李志娜 +1 位作者 郭书娟 张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3-909,1016+849,共7页
常规多次波压制方法大都是在数据域基于滤波理论或者波动理论实现的,这些方法都不能有效地兼顾多次波压制精度和计算效率。为此,本文将波动理论与滤波理论相结合,基于成像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实现多次波压制。首先对成像域多次... 常规多次波压制方法大都是在数据域基于滤波理论或者波动理论实现的,这些方法都不能有效地兼顾多次波压制精度和计算效率。为此,本文将波动理论与滤波理论相结合,基于成像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实现多次波压制。首先对成像域多次波映射进行了讨论,通过推导可知,成像域ADCIGs中多次波和一次波剩余时差不同,这一结论即为在成像域应用滤波方法压制多次波的理论基础;考虑到基于DSR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可以获得更多的角度信息,然后基于DSR方程提取ADCIGs,再引入适用于ADCIGs的正切平方估计高分辨率拉东变换分离一次波和多次波,实现多次波压制。由于本文方法将波动理论与滤波理论相结合,因此能同时兼顾多次波压制精度和计算效率,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域 多次波压制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