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东部胶东半岛昆嵛山变质核杂岩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罗博文
田忠华
王伟
李俊
贾督
李晓东
|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控矿特征 |
赵俊宏
杨人毅
吕古贤
赵延朋
康铁锁
陈晓峰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拆离带两期构造性质转换: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杨帆
宋传中
任升莲
李加好
李海龙
王微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4
|
藏东吉塘变质核杂岩组成及大地构造意义 |
冯翼鹏
王书来
王根厚
李典
刘函
鲁扬
唐宇
张培烈
韩宁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崖子金矿集区拆离构造控矿特征及成矿前景分析 |
王立功
智云宝
王英鹏
董健
王巧云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辽南变质核杂岩主拆离断层的波瓦状构造(corrugation)及其成因 |
纪沫
胡玲
刘俊来
关会梅
Gregory Davis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7
|
新疆觉罗塔格构造带新元古代变质核杂岩锆石U-Pb年龄与地质意义 |
苏春乾
姜常义
夏明哲
张雷
姬厚贵
郭芳放
刘秀金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8
|
胶东金矿陆内构造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蚀变成矿 |
吕古贤
霍庆龙
袁月蕾
许亚青
范潇
付长伟
廖文建
苗强军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9
|
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构造--胶东地区研究实例 |
吕古贤
焦建刚
张宝林
吕承训
王宗秀
王红才
王翠芝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0
|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断裂带金矿成矿构造物理特征 |
孟宪刚
邵兆刚
曲玮
王津
朱大岗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1
|
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带的变质作用P-T条件及其活动时代 |
杨帆
宋传中
任升莲
李加好
李海龙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2
|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伸展拆离及构造意义 |
杨帆
宋传中
任升莲
李加好
黄鹏
王微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3
|
岩浆核杂岩和变质核杂岩特征对比及控矿实例--南秦岭牛山-凤凰山变质核杂岩和牛山北岩浆核杂岩构造群落及控矿模式 |
杨兴科
何虎军
晁会霞
朱昊磊
韩珂
王北颖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4
|
中国东部中生代晚期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成矿特征与金-多金属矿田勘查 |
张宝林
吕古贤
沈晓丽
汤贺军
张壮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5
|
胶东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成矿特征 |
何昌成
赵荣新
刘广伟
刘维民
张宝林
柳旭光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6
|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 |
马寅生
崔盛芹
吴淦国
吴珍汉
朱大岗
李晓
冯向阳
|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69
|
|
17
|
辽宁南部万福变质核杂岩的发现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关会梅
刘俊来
纪沫
赵胜金
胡玲
Gregory A.Davis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6
|
|
18
|
松辽盆地变质核杂岩和伸展断陷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
张晓东
余青
陈发景
汪新文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0 |
47
|
|
19
|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岩石组构的动力学分析 |
朱大岗
孟宪刚
冯向阳
邵兆刚
曲玮
张贺朋
付海涛
王建平
杨美玲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20
|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 |
朱大岗
孟宪刚
马寅生
邵兆刚
冯向阳
曲纬
张贺朋
付海涛
杨美玲
王建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