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形式分析到意图阐释——赛努齐对抽象表现主义的认知诗学解读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毛秋月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5,共7页
抽象绘画形式的意义一直是摆在观者面前的难题。当代美国学者赛努齐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意象图式"两个基本概念出发,试图阐释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创作意图及其之于观者的意义,从而对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艺术批... 抽象绘画形式的意义一直是摆在观者面前的难题。当代美国学者赛努齐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意象图式"两个基本概念出发,试图阐释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创作意图及其之于观者的意义,从而对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艺术批评形成了有效的修正及补充。赛努齐指出,抽象表现主义以隐喻的方式传递意义。艺术家通过唤起身体感觉而进行沟通,这些感觉高度由我们已内化的意象图式所构造,因此,抽象并非不可捉摸。在其分析过程中,艺术视知觉的特性和复杂性得到凸显,艺术史研究的视野也得以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认知 抽象表现主义 赛努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与中国现代水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00,共4页
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与中国现代水墨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这两种形态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产生于美国,是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转折点,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此由巴黎转移到了纽约。中国现代水墨是在突破传统并吸收借鉴西... 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与中国现代水墨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这两种形态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产生于美国,是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转折点,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此由巴黎转移到了纽约。中国现代水墨是在突破传统并吸收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思想的特质产生的。中国现代水墨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生长于不同文化土壤上的西方现代抽象主义和中国现代水墨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虽然两者在画家情感表达上有着类似的手法,但两者的文化底蕴是不同的。绘画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形式,是能显著地体现出孕育其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的。中国现代水墨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想要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还需要现代艺术家们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抽象表现主义 中国现代水墨 创新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弗兰克·斯特拉与早期的极少主义运动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桂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83,共3页
本文以斯特拉的绘画创作和艺术主张为主线,尝试对极少主义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与抽象表现主义的关系进行简要的梳理与分析。
关键词 抽象表现主义 极少主义 格林柏格 斯特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一击?T.J.克拉克论波洛克及抽象表现主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诸葛沂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1,共7页
T.J.克拉克将库尔贝研究和马奈研究中一贯坚持的艺术社会史理路,延续到对波洛克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分析中。他认为,波洛克以抵抗相似性、抵抗隐喻的方式,抽象表现主义以"粗野"的品质继续了现代艺术的激进传统;可是他们的抵抗最... T.J.克拉克将库尔贝研究和马奈研究中一贯坚持的艺术社会史理路,延续到对波洛克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分析中。他认为,波洛克以抵抗相似性、抵抗隐喻的方式,抽象表现主义以"粗野"的品质继续了现代艺术的激进传统;可是他们的抵抗最终被资本主义文化的总体景观吞噬。最终,他给出了对现代主义"否定性"传统难以为继的悲观暗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J.克拉克 艺术社会史 波洛克 抽象表现主义 现代主义 否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诗性书写——以纽约派诗人巴巴拉·盖斯特早期诗歌为例
5
作者 朱丽田 刘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6-218,共3页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并于50年代成为西方现代绘画诸多流派中影响很大的艺术现象,对同时代的音乐、戏剧和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诗人巴巴拉·盖斯特作为纽约派诗歌的代表人之一,深受同一时代的抽象表现...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并于50年代成为西方现代绘画诸多流派中影响很大的艺术现象,对同时代的音乐、戏剧和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诗人巴巴拉·盖斯特作为纽约派诗歌的代表人之一,深受同一时代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其诗歌突破了传统的创作规范,多以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手段,如碎片化的结构、纷繁怪诞的意象并置以及"内心风景"艺术呈现挑战读者的理解能力,从而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绘画风格 纽约派诗歌 巴巴拉·盖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择近原则对色彩抽象表现进行归类
6
作者 李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传统判断色彩抽象表现与命题相符的程度是依靠直觉和经验。作者提出了一种用模糊数学中的择近原则进行判断的数学模型,经实际应用,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对色彩抽象表现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择近原则 贴近度 抽象表现 色彩设计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化再现与抽象化表现──现代艺术的两极运动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华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3期4-9,36,共7页
现象化再现与抽象化表现──现代艺术的两极运动邹华再现与表现是两个曾经被广泛使用的范畴,近年来,由于我们经常用以机械地切割从古至今的艺术发展,使理论研究表现出简单化、公式化的弊病。这样一来,不仅复杂的艺术现象得不到合理... 现象化再现与抽象化表现──现代艺术的两极运动邹华再现与表现是两个曾经被广泛使用的范畴,近年来,由于我们经常用以机械地切割从古至今的艺术发展,使理论研究表现出简单化、公式化的弊病。这样一来,不仅复杂的艺术现象得不到合理的解说,也影响了我们对这两个范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现艺术 现代艺术 现象化再现 客观再现 抽象表现 客观模仿 表现艺术 偶然性 认知求真 主观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象图形在音乐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瞻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对抽象图形在音乐招帖与唱片封套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形式上的分析,了解并掌握抽象图形运用的基本方法,有针对性的提高音乐形象设计的表现力。
关键词 抽象图形 音乐形象设计 再现性的语义抽象图形 非再现性的抽象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象的背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旧金山湾区艺术运动的两副面孔 被引量:1
9
作者 顾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43,共7页
20世纪中期的美国旧金山湾区代表性画家帕克(David Park)、迪本科恩(Richard Diebenkom)、比肖夫(Elmer Bischoff等,从抽象到具象的绘画“叛逃”中彰显出湾区艺术运动的差异性、叙事结构和艺术家群体的独特价值。文章探讨湾区艺术的概... 20世纪中期的美国旧金山湾区代表性画家帕克(David Park)、迪本科恩(Richard Diebenkom)、比肖夫(Elmer Bischoff等,从抽象到具象的绘画“叛逃”中彰显出湾区艺术运动的差异性、叙事结构和艺术家群体的独特价值。文章探讨湾区艺术的概念演变、身份蜕变构建出抽象与具象的新绘画图景,反映地域特征的艺术轨迹,凸显画家语言转变并影响后期艺术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金山湾区 抽象表现主义 具象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抽象性漆画的艺术语言及其美学价值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呈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03-204,共2页
文章通过对抽象表现风格绘画的艺术特征、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的抽象特性及其所承载的价值的分析,阐述当代漆画作为一个具有年轻生命力的画种,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正朝着更深层次发展与演进。在漆艺领域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已成为漆艺家新的追... 文章通过对抽象表现风格绘画的艺术特征、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的抽象特性及其所承载的价值的分析,阐述当代漆画作为一个具有年轻生命力的画种,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正朝着更深层次发展与演进。在漆艺领域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已成为漆艺家新的追求,以抽象形式表现漆画将成为创作中一股新的潮流,因此研究其艺术语言及其美学价值是极为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性漆画 艺术语言 抽象表现风格绘画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象:形象创意的主要特征
11
作者 赵源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艺术形象 书籍内容 设计者 具象 抽象表现 主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与西方现代抽象派绘画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利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4期83-87,76,共6页
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绘画兴起于20世纪初。它的出现,反映了西方现代艺术表现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从描绘外在事物转变为表现人的精神的历史发展趋势。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出自俄国人康定斯基1910年前后的创作。他提出了“艺术是内... 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绘画兴起于20世纪初。它的出现,反映了西方现代艺术表现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从描绘外在事物转变为表现人的精神的历史发展趋势。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出自俄国人康定斯基1910年前后的创作。他提出了“艺术是内在需要的表现”的新观点,成为现代抽象主义绘画的基本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抽象 现代书法 书法艺术 书法创作 抽象主义 前卫派 现代绘画 传统书法 抽象表现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一个德国”--抽象主义视觉范式与1950年代西德
13
作者 吴晶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3,共9页
20世纪50年代,西德艺术结构中呈现为一种抽象艺术的同质化倾向。而在这种视觉范式背后,却遮蔽着复杂的历史纠葛和政治文化意图。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在欧洲逐步确立起以“抽象表现主义”推行“冷战现代主义”的文化外交策略,而西德亦在... 20世纪50年代,西德艺术结构中呈现为一种抽象艺术的同质化倾向。而在这种视觉范式背后,却遮蔽着复杂的历史纠葛和政治文化意图。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在欧洲逐步确立起以“抽象表现主义”推行“冷战现代主义”的文化外交策略,而西德亦在战后这种文化渗透之下,将抽象艺术作为关乎视觉叙事和话语政治的主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表现主义 达姆施塔特会谈 卡塞尔文献展 新西德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化与抽象化的两极对峙——张艺谋艺术倾向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90-96,共7页
张艺谋电影创作是中国艺术前沿发展状态的一种缩影 ,它的基本特征 ,是高度纪实与高度抒情的两极性 ,在美学上 ,可称之为现象化再现与抽象化表现两种审美方式的分裂对峙。作为现代艺术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的美学现象 ,这种分裂对峙体现了中... 张艺谋电影创作是中国艺术前沿发展状态的一种缩影 ,它的基本特征 ,是高度纪实与高度抒情的两极性 ,在美学上 ,可称之为现象化再现与抽象化表现两种审美方式的分裂对峙。作为现代艺术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的美学现象 ,这种分裂对峙体现了中国艺术对狭隘封闭的古代审美理想的又一次突围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现象化再现 抽象表现 古典主义 电影创作 艺术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颜料在现代绘画中的创新使用与技术开发
15
作者 魏义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7-1818,共2页
自19世纪以来,化学颜料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现代绘画艺术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与传统的天然矿物颜料相比,化学颜料凭借其色彩丰富、稳定性高、可塑性强等突出优势,为画家们开辟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创作天地。在现代绘画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从... 自19世纪以来,化学颜料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现代绘画艺术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与传统的天然矿物颜料相比,化学颜料凭借其色彩丰富、稳定性高、可塑性强等突出优势,为画家们开辟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创作天地。在现代绘画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从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等诸多流派的创新实践,无不离不开化学颜料的有力助推。一方面,新型化学颜料极大拓展了画家的色彩语言和表现力,引发了一场关于“光与色”的革命;另一方面,现代绘画观念和风格的变革,又对化学颜料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提出了全新要求,推动了颜料工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绘画 颜料工业 创新实践 后印象派 色彩语言 抽象表现主义 新型化学 立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思维语境下的政府治理创新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叶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8-11,共4页
互联网思维作为互联网的抽象表现形式,继承了互联网天然开放、创新、包容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治理的公共属性,但在现阶段信息社会大背景下,将互联网思维与政府治理有机结合,利用互联... 互联网思维作为互联网的抽象表现形式,继承了互联网天然开放、创新、包容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治理的公共属性,但在现阶段信息社会大背景下,将互联网思维与政府治理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思维影响政府治理模式是有其必然性的。一方面,政府治理对象、治理环境、治理工具等出现的新变化,需要有一种新的力量和元素介入到传统政府治理中去;另一方面,基于政治领域和公共管理领域的政府治理理论架构,对于当前政府治理中遇到的问题难以给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跨界”发现一个新的工具来打破当前政府治理面临的僵局。在互联网语境下,利用互联网思维理解和分析政府治理范畴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模式 思维方式 治理创新 互联网 语境 核心价值观 抽象表现形式 政府治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的颠覆功能与艺术模式的更迭
17
作者 董强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8-63,共6页
艺术的符号载体本身就包含着抽象和摹拟双重功能,而这两种功能的逻辑展开,便在历史上呈现为七大文艺思潮,即古代素朴和谐的古典主义、近代初步对立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代完全对立的自然主义和表现主义、后现代彻底对立的波普艺... 艺术的符号载体本身就包含着抽象和摹拟双重功能,而这两种功能的逻辑展开,便在历史上呈现为七大文艺思潮,即古代素朴和谐的古典主义、近代初步对立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代完全对立的自然主义和表现主义、后现代彻底对立的波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并在美学上呈现为美、崇高、丑、荒诞等四种不同形态,而未来的艺术,则将是上述符号功能在颠覆与更迭基础之上的重新组合与彼此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表现主义 自然主义 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 波普艺术 浪漫主义 艺术思潮 主体评价 现代主义艺术 符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艺术的艺术”——论莱因哈特黑色绘画的亚洲线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硕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艺术家艾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以较为边缘的形象出现在抽象表现主义占据主流的语境中,他撰写了"作为艺术的艺术"宣言,借助否定语式表达祛除艺术语言内部演绎的立场。结合莱因哈特的黑色绘画读解...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艺术家艾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以较为边缘的形象出现在抽象表现主义占据主流的语境中,他撰写了"作为艺术的艺术"宣言,借助否定语式表达祛除艺术语言内部演绎的立场。结合莱因哈特的黑色绘画读解其宣言及相关笔记能够发现,他对纯粹性的追求呈现出艺术与宗教经验的共相。亚洲艺术与哲学思想在形式准则的一致性、祛除客体化理解、解除对立逻辑、摆脱知性意识干扰等几个层面,辅助他将看似单调、相似的黑色绘画调和为以冥想和体验为中心的现象学经验,以此跨越了叙事意图、观念等障碍。秉承着对艺术纯粹性的追求,莱因哈特的黑色绘画最终走向了形式主义的反面,并对随后出现的极少主义有着颇为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亚洲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音乐精神的蜕化与复归
19
作者 李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2-126,107,共6页
数千年来,人类实际上是在执着地为自己建造着符号的迷宫,人们相信了自己编织的幻觉,将符号的意义凌架于生存本身之上。人们在各种符号的迷宫中专注地寻找着,这种寻找的最终结果必将是:蓦然醒悟,各种符号所设置的迷津却通向了同一个地方... 数千年来,人类实际上是在执着地为自己建造着符号的迷宫,人们相信了自己编织的幻觉,将符号的意义凌架于生存本身之上。人们在各种符号的迷宫中专注地寻找着,这种寻找的最终结果必将是:蓦然醒悟,各种符号所设置的迷津却通向了同一个地方。那些形形色色的宗教、哲学与艺术品种实质上不过是同一个状态的不同符号的不同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精神 生命本体 三符 自然符号 艺术抽象 节奏 抽象表现 语义 科学抽象 诗与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
作者 王永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艺术审美 艺术实践 抽象表现 具象 造型语言 现代艺术运动 观看方式 审美水平 独特表现 视觉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