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形式分析到意图阐释——赛努齐对抽象表现主义的认知诗学解读路径 |
毛秋月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2
|
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与中国现代水墨的比较研究 |
于江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3
|
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弗兰克·斯特拉与早期的极少主义运动 |
何桂彦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最后一击?T.J.克拉克论波洛克及抽象表现主义 |
诸葛沂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诗性书写——以纽约派诗人巴巴拉·盖斯特早期诗歌为例 |
朱丽田
刘琚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6
|
利用择近原则对色彩抽象表现进行归类 |
李煜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8 |
0 |
|
7
|
现象化再现与抽象化表现──现代艺术的两极运动 |
邹华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5 |
1
|
|
8
|
抽象图形在音乐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
陈瞻
|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9
|
抽象的背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旧金山湾区艺术运动的两副面孔 |
顾跃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当代抽象性漆画的艺术语言及其美学价值探析 |
程呈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1
|
抽象:形象创意的主要特征 |
赵源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2
|
书法与西方现代抽象派绘画 |
徐利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1999 |
2
|
|
13
|
“另一个德国”--抽象主义视觉范式与1950年代西德 |
吴晶莹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现象化与抽象化的两极对峙——张艺谋艺术倾向的美学分析 |
邹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15
|
化学颜料在现代绘画中的创新使用与技术开发 |
魏义
|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互联网思维语境下的政府治理创新 |
刘叶婷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17
|
符号的颠覆功能与艺术模式的更迭 |
董强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8
|
“作为艺术的艺术”——论莱因哈特黑色绘画的亚洲线索 |
王硕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20 |
2
|
|
19
|
诗,音乐精神的蜕化与复归 |
李震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20
|
论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王永红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