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量表征的符号特异性和符号非特异性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琦 李红 +1 位作者 张丽 陈雪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2-842,共11页
数量表征(numerical representation)指与特定数量相联系的心理表征。长期以来抽象的数量表征假说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自动化加工范式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数量表征存在符号特异性的证据已不断涌现。其中,最近有两个理论认为数量表征可... 数量表征(numerical representation)指与特定数量相联系的心理表征。长期以来抽象的数量表征假说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自动化加工范式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数量表征存在符号特异性的证据已不断涌现。其中,最近有两个理论认为数量表征可能同时存在符号特异性和符号非特异性。计算的模型假说提出非符号数量和符号数字在总和编码阶段具有符号特异性,而在之后的位置编码阶段具有符号非特异性。双重编码的延伸假说则认为数量表征在自动编码阶段具有符号特异性,然后在有意编码阶段,受任务要求影响,数量表征向实时的抽象表征过渡。已有大量行为和神经基础研究为以上假说提供了证据,但数量表征动态变化的内在机制和脑区还有待探索,未来应该在发展、跨文化、自动加工范式与神经成像相结合、单细胞记录技术等方向继续开展数量表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表征 抽象表征 符号非特异性 符号特异性 自动化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沛 陈莉 +1 位作者 谢轶雯 张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5-388,共14页
通过对启动任务范式的改进,运用3个实验全面考察了复合社会范畴本身的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中抽象表征和样例表征策略运用的影响。实验1分别以熟悉的、不熟悉且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的复合范畴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对熟悉... 通过对启动任务范式的改进,运用3个实验全面考察了复合社会范畴本身的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中抽象表征和样例表征策略运用的影响。实验1分别以熟悉的、不熟悉且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的复合范畴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对熟悉的复合范畴采用抽象表征,而对不熟悉且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的复合范畴的表征采用样例表征;实验2以熟悉且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的复合范畴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对于熟悉但构成范畴不兼容的复合范畴的表征也采用样例表征;实验3采用相同的实验范式,在描述和定义两种启动任务中设置子范畴间兼容的刻板特质词和不兼容的刻板特质词,选择与实验2相同的复合范畴"男中学教师"为目标群体,更加严密地证实和整合了实验1与实验2的研究结论。3个实验的结果说明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关键取决于兼容性,一旦复合社会范畴的构成范畴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那么对于这一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采用样例表征。当构成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之间兼容时,熟悉性成为刻板印象运用抽象表征还是样例表征的影响因素,无论是对内群体的刻板印象还是外群体的刻板印象,对熟悉的刻板特质词的表征运用抽象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社会范畴的刻板印象 抽象表征 样例表征 熟悉性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围假设解释大学生性别刻板印象表征的适用性
3
作者 陈莉 王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5-801,841,共8页
通过任务助长实验范式考察范围假设对于某一熟悉群体刻板化特质判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大学生对于某一熟悉群体的刻板印象的抽象表征被激活时,违反刻板印象的样例表征也得到激活,用以限定抽象表征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支持范围假... 通过任务助长实验范式考察范围假设对于某一熟悉群体刻板化特质判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大学生对于某一熟悉群体的刻板印象的抽象表征被激活时,违反刻板印象的样例表征也得到激活,用以限定抽象表征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支持范围假设,即当一个抽象概念从语义记忆中被提取时,与抽象概念相冲突的情景记忆也被提取,以用来限定抽象概念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围假设 刻板印象 抽象表征 样例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战任务序列智能生成方式及其态势表征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丽 吴琳 +2 位作者 陶九阳 贺筱媛 叶林发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542-548,共7页
作战任务序列(course of action,COA)智能生成,特别是战役层次COA智能生成,是军事智能决策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COA智能生成领域多使用基于层次任务网络(hierarchy task network,HTN)、简单时序网络(simple temporal network,STN)等知识... 作战任务序列(course of action,COA)智能生成,特别是战役层次COA智能生成,是军事智能决策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COA智能生成领域多使用基于层次任务网络(hierarchy task network,HTN)、简单时序网络(simple temporal network,STN)等知识规则的方法,而很少采用以深度强化学习为代表的数据驱动智能技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数据驱动智能技术依赖于有效的态势信息输入,而战役层次战场态势的高度复杂,无法直接输入智能模型,需要精心设计的态势抽象与表征模型作为输入来驱动智能模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以具体的COA智能生成方式为牵引,根据COA智能生成模型的具体需求来确定态势抽象与表征方法.因此,研究了较为常用的COA生成方式,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战役层次兵棋推演的特点,设计适用于战役层次COA智能生成方式;基于COA智能生成方式的关键信息需求,提出基于作战能力的战场态势的抽象与表征方法;该方法可以为数据驱动的COA智能生成模型提供恰到好处的输入,并在2020年“先知·兵圣”战略战役兵棋对抗演习中得到检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任务序列 作战任务序列生成 智能决策 态势抽象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与单通道的内隐学习效应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石文典 李秀君 +1 位作者 王维 严文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3-1323,共11页
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在多大程度上是感觉通道依赖的(modality-dependent)或是抽象表征的(abstract representation),一直存在很大争论。本研究以169名大学生为被试,以人工语法为学习任务,在视听通道同时呈现相同规则或不同规则的语法,... 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在多大程度上是感觉通道依赖的(modality-dependent)或是抽象表征的(abstract representation),一直存在很大争论。本研究以169名大学生为被试,以人工语法为学习任务,在视听通道同时呈现相同规则或不同规则的语法,以考查被试是否能够同时习得两个通道的语法规则。结果发现:视听双通道同时呈现的语法规则无论相同还是不同,双通道的内隐学习成绩与单通道的内隐学习成绩均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双通道的内隐学习具有和单通道近乎一样的学习效应,被试能够同时跟踪呈现在视听两个通道且不论规则是否相同的两套序列,表明学习者具有多重感官的内隐学习能力;而多重感官的内隐学习可以同时且独立发生,也许表明多重学习子系统的存在。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内隐学习的通道特异性特点,挑战了抽象表征的传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通道 通道特异性 抽象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