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抽象水平和驱力类型的组织间知识转移机制研究——以日本管理知识的转移为例
1
作者 肖小勇 曾怀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2-54,共3页
向其他组织学习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需要对所转移知识作出不同水平的抽象,并存在需求驱动和供应驱动两种驱动力类型,组合这两个变量,可以得出四种不同的知识转移机制,它们适用于不同特征、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
关键词 抽象水平 驱动力类型 知识转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教材抽象水平的研究
2
作者 诸新梅 胡继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1,共3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及其实验教科书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课程结构上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为了回答高中新教材在知识容量、抽象水平、模块间的难度变化等方面是否科学合理,教学中模块呈现的先后顺序应如何安排等等问题,本文采...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及其实验教科书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课程结构上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为了回答高中新教材在知识容量、抽象水平、模块间的难度变化等方面是否科学合理,教学中模块呈现的先后顺序应如何安排等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教材中的生物学概念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抽象水平的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教材 生物学概念 抽象水平 抽象水平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研究
3
作者 杜卫 张厚粲 刘萍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个体在用语言来描述他人的行为时,会因为描述对象的群体种类不同而有偏差,具体表现为在描述群体内成员的积极行为和群体外成员的负向行为时,会使用较高抽象水平的词;在描述群体外成员的积极行为和群体内成员的负向行为时,会使用较低抽... 个体在用语言来描述他人的行为时,会因为描述对象的群体种类不同而有偏差,具体表现为在描述群体内成员的积极行为和群体外成员的负向行为时,会使用较高抽象水平的词;在描述群体外成员的积极行为和群体内成员的负向行为时,会使用较低抽象水平的词。这种抽象水平的差异由语言范畴模型来具体表明。Maass等人把这种描述上的偏差命名为语言的群体间偏差,并认为在这一现象下有两种机制: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认知机制能解释大部分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而动机机制会在群体内形象受到威胁时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 语言范畴模型 词语的抽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