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座抽水水库中中华窄腹剑水蚤种群动态及其对浮游甲壳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望甜 王晓辉 韩博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中华窄腹剑水蚤是中国河流中发现的上著种类,具有较强的生态入侵能力,通过从西江抽水进入大镜山水库,成为该水库的优势浮游甲壳类.通过2005-2006两年的采样监测,初步分析了该水库中中华窄腹剑水蚤的种群特征及其对浮游甲壳类的群落动态... 中华窄腹剑水蚤是中国河流中发现的上著种类,具有较强的生态入侵能力,通过从西江抽水进入大镜山水库,成为该水库的优势浮游甲壳类.通过2005-2006两年的采样监测,初步分析了该水库中中华窄腹剑水蚤的种群特征及其对浮游甲壳类的群落动态和结构的影响.两年共检出浮游甲壳类13种,其中,桡足类4科7属9种,枝角类3科4属4种,中华窄腹剑水蚤是水库的优势种.两年浮游甲壳类丰度的范围是3.82-364.85ind./L,峰值出现在春季、两年变化趋势相似.水库浮游甲壳类的体长分布范围为0.07-1.25mm,主要由小个体的类群(体长在0.07-0.4mm之间)组成,个体较大(大于0.5mm)的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很低.中华窄腹剑水蚤和其无节幼体的丰度占甲壳类总丰度的50%以上,其丰度的动态分布与浮游甲壳类的总体丰度的动态分布一致.中华窄腹剑水蚤主要以三种形式(无节幼体Ⅰ期,桡足幼体后期和成体)存在于水体中,存活曲线呈Ⅲ型,无节幼体的丰度远高于后两者之和.该种类能成为水库优势种主要是南水库咸度变化剧烈水环境特征和其自身的生态学特点决定的.中华窄腹剑水蚤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与抽水入库量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作为一个生态入侵种类,中华窄腹剑水蚤降低水体中浮游甲壳类生物多样性,并替代了原来的土著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窄腹剑水蚤 浮游甲壳类 优势种 抽水水库 大镜山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某抽蓄电站水库区岩溶发育特征及透水性研究
2
作者 丁瑜 甘伟琪 +2 位作者 冯磊 颜英军 马飞鹏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8,共9页
秦岭是我国南北分界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复杂,可溶岩分布广泛,岩溶是各项工程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岩溶发育可能造成水库渗漏,对抽蓄电站水库修建具有制约性影响。文章以陕南秦岭某抽水蓄能水库区灰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钻探、钻孔电... 秦岭是我国南北分界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复杂,可溶岩分布广泛,岩溶是各项工程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岩溶发育可能造成水库渗漏,对抽蓄电站水库修建具有制约性影响。文章以陕南秦岭某抽水蓄能水库区灰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钻探、钻孔电视成像及压水试验,对灰岩岩溶发育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岩溶发育特征,评价岩体透水性能。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发育等级为强烈发育,岩溶裂隙普遍发育。溶洞呈串珠状分布,灰色鲕粒灰岩溶洞最发育,棕红色细晶灰岩次之,泥质灰岩溶洞不发育。研究区岩体透水性能为中等-极强,岩体透水性能与岩溶发育密切相关,平均透水率对数与线岩溶率呈线性关系,中等透水岩体岩溶以弱发育为主,强和极强透水岩体岩溶为中等-强烈发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水库 溶洞 岩溶裂隙 透水性能 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典型抽水型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晓辉 望甜 +1 位作者 林秋奇 韩博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6-465,共10页
大镜山水库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是一座富营养抽水型中型水库,为了解富营养过程中抽水型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结构特征,于2006年3-12月在水库敞水区进行每月1次或2次调查。共检到轮虫32种、枝角类4种和桡足类9种。其中,臂尾轮... 大镜山水库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是一座富营养抽水型中型水库,为了解富营养过程中抽水型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结构特征,于2006年3-12月在水库敞水区进行每月1次或2次调查。共检到轮虫32种、枝角类4种和桡足类9种。其中,臂尾轮属为轮虫优势属,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和剪形臂尾轮虫(B.forficula)为最主要的优势种。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为枝角类的优势种,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snensis)为桡足类第1优势种,温中剑水蚤(Mesocyclops thermcyclopoides)为次优势种。中华窄腹剑水蚤个体较小(成体体长为0.3-0.5mm),对咸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该种是通过河流调水引入大镜山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的个体体重分布范围为0.01-81.92μg,种类主要分布的个体体重区间为0.08-0.32μg,在该区间的浮游动物主要为轮虫。浮游动物的丰度与生物量以桡足类占优势,丰度峰值出现在个体体重为0.08-0.16μg的区间上,并以无节幼体为主;生物量的峰值出现在2.56-5.12μg的等级上,峰值为46.43μg/L,主要由桡足类构成。水库中后生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范围分别为21.9-876 ind./L和17.47-1089.73μg/L,丰水期丰度较高,丰度和生物量的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9月份。与同地区的其它水体相比,大镜山水库浮游动物种类数低,与水体咸度高和鱼类养殖导致的高强度捕食压力有关。抽水入库量、降雨量是影响后生浮游动物丰度的主要因子,它们明显地削弱了温度的作用;在水温下降的枯水期,鱼类捕食压力下降导致了枝角类丰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抽水水库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热带富营养化抽水型水库轮虫的组成与动态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晓辉 望甜 +1 位作者 林秋奇 韩博平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9,共9页
大镜山水库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是一座供应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饮水的抽水型中型水库.抽水改变了水体的水动力过程以及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为了解这一动态过程中轮虫的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对轮虫的影响,于2005年1-12月,每月一次对... 大镜山水库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是一座供应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饮水的抽水型中型水库.抽水改变了水体的水动力过程以及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为了解这一动态过程中轮虫的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对轮虫的影响,于2005年1-12月,每月一次对该水库敞水区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采集到轮虫32种,其中,臂尾轮科12种,异尾轮科、腔轮科各有4种,它们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种和优势种类.热带龟甲轮虫(Keratella tropica)、对棘异尾轮虫(Trichocerea stylat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迈氏三肢轮虫(Filinia matior)、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卵形无柄轮虫(Ascomorpha ovalis)、敞水胶鞘轮虫(Collotheca pelagica)和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为优势种,这些优势种个体小、具有硬被甲.轮虫的多样性指数在0.29-0.81之间变动,与相同营养水平的湖泊相比,大镜山水库轮虫的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低.轮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范围分别为21-1094ind./L和4.04-1127μg/L,高峰期均出现在2月和5月,二者具有相似的动态特征.轮虫个体的大小范围在50-620μm之间,轮虫种类和丰度的组成均以200μm以下的小型个体为主,如裂痕龟纹轮虫、角突臂尾轮虫等.轮虫生物量组成主要是以200-400μm的中型个体为主,如卜氏晶囊轮虫、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等.温度、透明度、浮游植物生物量和蓝藻生物量是影响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和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抽水水库 大镜山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座抽水型水库蓝藻种群与微囊藻毒素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辛艳萍 韩博平 +1 位作者 雷腊梅 林秋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2008年每隔两月调查1次广东省两座抽水型水库:凤凰山水库和南屏水库的蓝藻组成与微囊藻毒素分布特征。结果共检测到蓝藻有14属,主要为丝状体和群体种类,常见的有假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蓝纤维藻属(Dactylococcopsis)、湖丝藻... 2008年每隔两月调查1次广东省两座抽水型水库:凤凰山水库和南屏水库的蓝藻组成与微囊藻毒素分布特征。结果共检测到蓝藻有14属,主要为丝状体和群体种类,常见的有假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蓝纤维藻属(Dactylococcopsis)、湖丝藻属(Limnothrix)、拟柱孢藻属(Cylindrosperm opsis)和色球藻属(Chroococcus)。两座水库的蓝藻细胞密度为119~137373 cells mL-1,微囊藻毒素浓度为0~2.26μg L-1。凤凰山水库的全年微囊藻毒素浓度均低于国家安全标准(1μg L-1),最高浓度出现在3月份;南屏水库在丰水期微囊藻毒素浓度高于凤凰山水库,最高浓度出现在7月(2.26μg L-1)。长水力滞留时间的凤凰山水库的蓝藻细胞密度比短水力滞留时间的南屏水库高出1个数量级。两座水库蓝藻细胞密度的峰值都出现在枯水期的3月,这主要与温度和调水量变化引起的营养盐季节性变化有关。假鱼腥藻、湖丝藻和拟柱孢藻是凤凰山水库的优势蓝藻种类,大多数情况下相对丰度超过50%。在南屏水库,枯水期蓝藻以丝状体种类为优势,丰水期则以群体种类为优势。温度和调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营养盐季节性变化可能是引起南屏水库不同生活类型优势蓝藻种类季节演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水库 蓝藻 微囊藻毒素 水力滞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抽水型水库水质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郑兰香 杨程 李春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83,88,共4页
抽水型水库在进水期和非进水期因水动力和水体自净作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水质特征,水质指标在库区的分布存在差异。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水洞沟水库在进水期和非进水期不同采样点位的水质差异,结果表明:水库在进水期和非进水期不同区域的... 抽水型水库在进水期和非进水期因水动力和水体自净作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水质特征,水质指标在库区的分布存在差异。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水洞沟水库在进水期和非进水期不同采样点位的水质差异,结果表明:水库在进水期和非进水期不同区域的水质特征不同,各水质指标相对于水库总体水质的重要性亦不同。在进水期,库区不同区域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TN、CODCr、TP对水质的影响较大;在非进水期,磷沉降导致水中TP对水质的影响弱化,因此TN和CODCr对水库总体水质的影响较大。根据进水期和非进水期的水质差异,水库在水质管理和污染控制时应针对不同的控制目标采取水质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层次分析法 抽水水库 水洞沟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地区小型抽水型与非抽水型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蕾 雷腊梅 韩博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61,共8页
2006年4月、8月、12月对珠海3座抽水型水库和3座非抽水型水库的水质和浮游植物进行采样和测定。抽水型水库和非抽水型水库的浮游植物分别有67种和56种。蓝藻门的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湖丝藻(Limnothrix redekei)和拟柱孢藻(Cyl... 2006年4月、8月、12月对珠海3座抽水型水库和3座非抽水型水库的水质和浮游植物进行采样和测定。抽水型水库和非抽水型水库的浮游植物分别有67种和56种。蓝藻门的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湖丝藻(Limnothrix redekei)和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kiborskii)仅在抽水型水库中检到,而绿藻门的鼓藻(Cosmarium sp.)仅在非抽水型水库中检到。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的季节变化比非抽水型水库明显,且浮游植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非抽水型水库。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丰度在1.25×105~4.38×106c ells L-1之间,以蓝藻和小型绿藻为主;非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丰度在7.1×104~4.61×106 cells L-1之间,以绿藻门的鼓藻为主。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在2.3~8.8mg L-1之间,非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在1.3~5.6mg L-1之间。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在冬春季高于夏季,而非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动态相反。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非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群落季节变化,其优势种的组成较为稳定。对于抽水型水库而言,咸潮前期集中调水入库,不仅改变了水库的营养盐负荷,也改变了水库水动力学的季节动态,这也是导致抽水型与非抽水型水库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动态上存在明显差别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抽水水库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热带抽水型水库中轮虫的丰度与动态(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辉 望甜 林秋奇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402-405,共4页
大镜山水库位于珠海市区,是一座南亚热带抽水型的中型水库,主要向珠海市的香洲区供水,在咸潮期也向澳门行政特区供水。由于水库自产水的限制,从邻近河流中抽水入库增加供水量。抽水入库显著地影响了水库的水动力过程以及生物组成。为了... 大镜山水库位于珠海市区,是一座南亚热带抽水型的中型水库,主要向珠海市的香洲区供水,在咸潮期也向澳门行政特区供水。由于水库自产水的限制,从邻近河流中抽水入库增加供水量。抽水入库显著地影响了水库的水动力过程以及生物组成。为了解该抽水型水库中轮虫的群落结构,于 2005 年和 2006 年 1-12 月,每月一次对该水库敞水区进行了采样调查。共检到轮虫 33 种,其中,臂尾轮科 11 种,异尾轮科、腔轮科各有 4 种,主要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种和优势种类。热带龟甲轮虫(Keratella tropica)、对棘异尾轮虫(Trichocerea stylat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迈氏三肢轮虫(Filinia maior)、西氏三肢轮虫(F. novaezealandiae)、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卵形无柄轮虫(Ascomorpha ovalis)、敞水胶鞘轮虫(Collotheca pelagica)和卜氏晶囊轮虫 (Asplanchna brightwelli)为优势种,除卜氏晶囊轮虫外,多数优势种的个体较小、具有硬的被甲,说明水体中有较强的捕食压力。轮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范围分别为 9.2-1094 ind?L-1和 1.3-1127 μg?L-1,高峰期均出现在 2 月和 5 月,二者具有相似的动态特点。与同地区相同营养水平的其它水库相比,大镜山水库轮虫的种类数和丰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 丰度 动态 抽水水库 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抽水型”地下水库解决峰林平原区缺水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奇波 覃小群 +1 位作者 程瑞瑞 李腾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63-365,共3页
峰林平原区是广西分布较广的一种岩溶地貌,该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丰富,但受岩溶发育强烈影响,往往地表水缺乏,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网络状岩溶裂隙中,岩溶含水层给水度大,透水性好,水力坡度缓,地下水分布均匀,钻探成井... 峰林平原区是广西分布较广的一种岩溶地貌,该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丰富,但受岩溶发育强烈影响,往往地表水缺乏,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网络状岩溶裂隙中,岩溶含水层给水度大,透水性好,水力坡度缓,地下水分布均匀,钻探成井率高。同时,地下水埋藏比较浅,岩溶发育深度小于100m,采用20~70m的钻井就可以开采,取水成本低。因此,可以通过钻孔取水工程,建设“抽水型”地下调节水库,来解决岩溶峰林区干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林平原 干旱缺水 岩溶地下水资源 抽水型”地下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抽水蓄能水库砌石岸坡破坏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千 韩宏韬 荆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101,共4页
为避免寒冷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岸坡砌石拔出及止水撕裂破坏的问题,以抽水蓄能电站蒲石河上库冰冻为例,分析了水库水流条件、机组运行规律、气温变化等因素对冰层形成厚度及分布的影响;并实测了典型位置的冰压力,依据实测数据和现场破坏情... 为避免寒冷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岸坡砌石拔出及止水撕裂破坏的问题,以抽水蓄能电站蒲石河上库冰冻为例,分析了水库水流条件、机组运行规律、气温变化等因素对冰层形成厚度及分布的影响;并实测了典型位置的冰压力,依据实测数据和现场破坏情况分析了冰压力、基土冻胀及风浪、浮力拉拔对上库砌石岸坡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浮力拉拔破坏是造成岸坡砌石拔出及止水撕裂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水库 砌石岸坡 冰压力破坏 基土冻胀 风浪破坏 浮力拉拔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设想:以广西来宾县小平阳乡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伟海 张之淦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基本原理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疏干漏斗(即地下水库调节库容)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岩溶平原区水资源天然调节能力差,地下水丰,枯流量变...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基本原理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疏干漏斗(即地下水库调节库容)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岩溶平原区水资源天然调节能力差,地下水丰,枯流量变化大,即使开发利用全啊的枯季径流也难以满足灌溉需要。在平原区浅层岩溶带管道多呈网络状发展,岩溶发育强烈且相对均匀,岩溶渗漏问题严重,通过修建地表水库或堵洞成库调节径流,成功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水库 抽水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设想——以广西来宾县小平阳乡为例(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伟海 张之淦 黄敬熙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Z1期147-155,共9页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基本原理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疏干漏斗(即地下水库调节库容),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岩溶平原区水资源天然调节能力差,地下水丰、枯流量变化大...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基本原理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疏干漏斗(即地下水库调节库容),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岩溶平原区水资源天然调节能力差,地下水丰、枯流量变化大,即使开发利用全部的枯季径流也难以满足灌溉需要。而平原区浅层岩溶带管道多呈网络状发育,岩溶发育强烈且相对均匀,岩溶渗漏问题严重,通过修建地表水库或堵洞成库调节径流,成功率极低。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小平阳岩溶平原区强富水含水层出露面积120km^2,浅层岩溶含水层(0~30m)平均给水度为0.025;实行全乡耕地90%水利化,需地下水库库容2480万m^3,疏干漏斗平均深度8.61m。枯水年地下水入渗补给量约为水库库容的5倍,雨季回灌时间3~5天。抽水引起的疏干漏斗在丰水期都能得到回灌恢复,不致于造成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开发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岩溶塌陷和泉流量减少;但如果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的20%,则上述问题不严重且相对易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平原区 抽水型地下水库 人工调蓄 疏干与回灌 来宾县小平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座热带中型水库浮游甲壳动物种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季节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晓燕 张笑君 +1 位作者 林秋奇 韩博平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8-1004,共7页
松子坑水库是位于深圳市的一座调水型的中型水库,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具体热带中型水库的典型特征。为了解该类水库的浮游甲壳类动物群落特征,于2012年2月—2012年12月对该座水库的浮游甲壳类进行了逐月采样。研究主要分析浮游甲壳类的... 松子坑水库是位于深圳市的一座调水型的中型水库,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具体热带中型水库的典型特征。为了解该类水库的浮游甲壳类动物群落特征,于2012年2月—2012年12月对该座水库的浮游甲壳类进行了逐月采样。研究主要分析浮游甲壳类的种类组成、个体体长、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水库浮游甲壳类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共检出甲壳类浮游动物16种,其中桡足类5种,枝角类11种,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桡足类主要优势种为钩指复镖水蚤、温中剑水蚤和右突新镖水蚤,枝角类以长额象鼻溞、颈沟基合溞和奥氏秀体溞等小型个体为优势种。同时还检测到了盔型溞以及大型枝角类理查德薄皮溞,反映出该水库相对较低的捕食压力。同一种类丰水期的平均体长显著小于枯水期;丰水期的桡足幼体/成体比较低,枯水期在种群发育的重要阶段。温度和捕食是影响该水库浮游甲壳类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浮游甲壳类动物群落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丰度 抽水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热带中小型水库沉积物中磷的形态与释放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聂祥 林彰文 +1 位作者 顾继光 韩博平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03-908,共6页
以珠海6座典型中小型供水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库沉积物中磷形态和释放速率的测定,分析这些水库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和释放速率及它们与水体磷的关系,了解库容和调水对沉积物中磷形态特点和释放速率的影响。从库容来看,小型水库沉积物... 以珠海6座典型中小型供水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库沉积物中磷形态和释放速率的测定,分析这些水库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和释放速率及它们与水体磷的关系,了解库容和调水对沉积物中磷形态特点和释放速率的影响。从库容来看,小型水库沉积物中TP及各形态磷含量明显高于中型水库,且小型水库以无机磷为主,中型水库以有机磷为主。小型水库表层底泥的磷释放速率明显高于中型水库。从调水方式来看,抽水水库沉积物中TP及各形态磷含量明显高于非抽水水库且自表层向下大多有递减的趋势,层间波动较大,说明调水入库河流污染日趋严重以及水库调水量增长,沉积物中磷的含量有增加趋势。6座水库沉积物中PO4-P的释放速率与上覆水体TP的增加量以及沉积物中NaOH-P+OP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r>0.80,p<0.05),说明底泥磷释放对水体中TP有很大贡献,而释放的PO4-P主要来源于沉积物中NaOH-P和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抽水水库 沉积物 磷形态 磷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坑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组成和动态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丽光 林秋奇 韩博平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3,共7页
茜坑水库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镇的一座供水水库,入库水主要由东深引水工程调入。抽水入库和持续供水在降低了水体的水力滞留时间的同时,增加了垂直混合,改变了原有的生态过程。为了解这一抽水型水库中轮虫群落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 茜坑水库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镇的一座供水水库,入库水主要由东深引水工程调入。抽水入库和持续供水在降低了水体的水力滞留时间的同时,增加了垂直混合,改变了原有的生态过程。为了解这一抽水型水库中轮虫群落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于2012年3-12月对茜坑水库敞水区轮虫进行了逐月采样,同时测定水体的理化因子。10次采样共观测到轮虫30种,其中臂尾轮科9种,异尾轮科4种,这些种类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种和优势种类。前节晶囊轮虫、截头皱甲轮虫、圆筒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红多肢轮虫、Keratella tecta、刺盖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跃进三肢轮虫、奇异六腕轮虫、长刺异尾轮虫、长肢多肢轮虫、广布多肢轮虫、对棘异尾轮虫、剪形臂尾轮虫和热带龟甲轮虫等为优势种。全年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57.5个/L和80.7μg/L,轮虫生物量在后生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为11%;丰水期轮虫的丰度和生物量较高,进水口和库中的轮虫群落结构在组成和动态上没有显著差异。水力滞留时间是影响轮虫群落组成和动态的主要非生物因子,枝角类的竞争压力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生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 群落结构 抽水水库 水力滞留时间 茜坑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pumped storage and complementary energy development models for abandoned mines in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YANG Ke LYU Xin +3 位作者 XU Chao-shui FANG Jue-jing DUAN Min-ke ZHANG Zhai-n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860-2871,共12页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various industries are confronted with fresh challenges.The ongoing process of downsizing coal industry operations has evolved into a new phase,with the burgeoning p...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various industries are confronted with fresh challenges.The ongoing process of downsizing coal industry operations has evolved into a new phase,with the burgeoning proliferation of abandoned mines posing a persistent issue.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presented by these abandoned mines,this paper advocates for a scientific approach centered on the advancement of pumped storage energy alongside gas-oil complementary energy.Leveraging abandoned mine tunnels to establish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s holds significant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for repurposing these sites.This initiative not only serves 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restore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n mining regions but also provide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pproach to repurposing abandoned mine tunnels,offering a blueprint for economically viable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s.This article delineates five crucial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s and outlines seven primary model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abandoned mine sites,delineating a novel,comprehensive pathway for energy and power development that emphasizes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ity and synergistic optimization within abandoned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ndoned mines pumped storage underground reservoir energy systems carbon neutr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技术》2008年总目次
17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6-91,共6页
关键词 白山抽水蓄能电站 堰塞湖 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 碾压混凝土坝 水利水电技术 抽水蓄能机组 白山水电站 瓦屋山水电站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