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抽动研究进展
1
作者 乔福强 徐可莹 王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1-555,共5页
功能性抽动是较少见的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型,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临床对其认识尚不全面。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近年国内外功能性抽动相关研究,对其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共患病、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和概述,旨在为后... 功能性抽动是较少见的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型,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临床对其认识尚不全面。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近年国内外功能性抽动相关研究,对其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共患病、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和概述,旨在为后续功能性抽动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障碍 抽搐性运动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在儿童抽动障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翟倩 丰雷 张国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717-1721,1725,共6页
抽动障碍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病因未明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多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具有病情反复、病程长、患病率及共病率高、难治愈等特点,对于患儿身心健康影响甚大。目前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阿立哌唑作... 抽动障碍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病因未明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多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具有病情反复、病程长、患病率及共病率高、难治愈等特点,对于患儿身心健康影响甚大。目前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阿立哌唑作为有效治疗药物之一,为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本文主要就阿立哌唑对于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做进一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搐性运动障碍 阿立哌唑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抽动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心怡 姜雨菡 陈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5-538,共4页
功能性抽动是功能性运动障碍的一种亚型,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抽动症存在交叉与重叠,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拟对功能性抽动的流行病学以及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等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并与原发性抽动症(特别是抽动秽语综合征... 功能性抽动是功能性运动障碍的一种亚型,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抽动症存在交叉与重叠,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拟对功能性抽动的流行病学以及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等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并与原发性抽动症(特别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相比较,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障碍 抽搐性运动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肝散与针刺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洪敏 韩晓东 +1 位作者 代素梅 卢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401-2402,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抑肝散与针刺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58例)、治疗2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1组给予中药抑肝散治疗,治疗2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氟哌啶醇治疗。根据耶鲁综合... 目的对比观察抑肝散与针刺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58例)、治疗2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1组给予中药抑肝散治疗,治疗2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氟哌啶醇治疗。根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采用减分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1组痊愈27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治疗2组痊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8例。3组治疗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06,P<0.05);其中治疗1组与治疗2组、对照组治疗效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过程中,治疗1组及治疗2组未出现胃肠道、肝肾功能改变等毒副作用,对照组有8例出现椎体外系反应,其中3例出现头晕、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结论抑肝散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优于针刺疗法及西药氟哌啶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搐性运动障碍 抑肝散 平肝解痉 健脾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抽动一例
5
作者 崔诗爽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9-541,共3页
患者男性,36岁。因间断性双下肢抽动8年、头部不自主摆动3年,于2022年9月14日就诊。患者就诊前8年出现家庭变故(其子2月龄病亡,并与妻子离婚,至今未再婚)随后出现双下肢抽动,可自行缓解,多于闭眼、安静状态下或平卧时发作,活动或工作时... 患者男性,36岁。因间断性双下肢抽动8年、头部不自主摆动3年,于2022年9月14日就诊。患者就诊前8年出现家庭变故(其子2月龄病亡,并与妻子离婚,至今未再婚)随后出现双下肢抽动,可自行缓解,多于闭眼、安静状态下或平卧时发作,活动或工作时消失,无感觉先兆及抽动冲动,发作过程中可伴颈部紧缩感、耳鸣、背部蚁行感等;3年前,患者每次发作可通过按压腿部方能缓解双下肢抽动症状,发作症状逐渐改变为头部不自主摆动,双下肢抽动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障碍 抽搐性运动障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