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7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抵押替代融资模式比较:功能与条件 被引量:5
1
作者 满明俊 毛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33,共8页
本文基于五省(市)调研数据,将农村抵押替代融资模式分为四类,并通过构建农户行为优化模型和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各抵押替代模式的功能效果和实现条件。研究发现,抵押替代功能取决于机制设计对农户行为监督的有效性。农户生产经营的收益空... 本文基于五省(市)调研数据,将农村抵押替代融资模式分为四类,并通过构建农户行为优化模型和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各抵押替代模式的功能效果和实现条件。研究发现,抵押替代功能取决于机制设计对农户行为监督的有效性。农户生产经营的收益空间和长期资金需求是保障抵押替代机制良性运行的条件。只有综合利用担保组织、龙头企业、小组联保强化监督者与借款者的互联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信用、同组监督以及声誉效应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优化抵押替代融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替代 融资 农户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抵押替代融资模式演进逻辑与发展方向——一个基于社会资本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惠春 陶敏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6,共10页
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背景下,从社会资本视角剖析农村抵押替代融资模式演进逻辑。研究发现:农户社会资本内生于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关系,其内涵和形式随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而变化;社会资本的可抵押性不断增强,其成为抵押替代融资模式... 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背景下,从社会资本视角剖析农村抵押替代融资模式演进逻辑。研究发现:农户社会资本内生于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关系,其内涵和形式随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而变化;社会资本的可抵押性不断增强,其成为抵押替代融资模式演进重要的供给因素;抵押替代融资模式演进是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导,并辅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创新过程。研究表明:由于供给和需求创新要素的内生性与自发性,抵押替代融资模式具有强大的创新动力与发展潜力;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全产业链融资将成为抵押替代融资最优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社会资本 抵押替代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押替代机制与担保融资模式创新的有效性
3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郑现中 《金融发展研究》 2013年第10期51-56,共6页
本文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抵押品决定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信贷行为优化模型,推导实现抵押替代机制的条件。分析得出,通过引进有效的监督和违约控制手段,可以实现抵押替代功能,从而改善中小企业由抵押资产匮乏造成的融资困境。进一步,基于监... 本文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抵押品决定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信贷行为优化模型,推导实现抵押替代机制的条件。分析得出,通过引进有效的监督和违约控制手段,可以实现抵押替代功能,从而改善中小企业由抵押资产匮乏造成的融资困境。进一步,基于监督和违约控制这两种抵押替代机制,对山东省近年来主要的四类担保模式创新实践进行梳理和成效对比,探讨总结其创新中的核心和缺陷,验证与模型推导结论的一致性,据此提炼出有效担保模式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替代 担保模式 监督 违约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转型企业更易受到债权人青睐吗?——基于资产可抵押性和信息对称性的视角
4
作者 赵烁 陆瑶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7,共10页
先进机械技术会大规模替代劳动力,深刻影响资本市场的融资环境。本文通过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法构建了先进机械技术典型代表-智能制造技术的衡量指数,以2009—2023年我国沪深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技术能够显著增加企业... 先进机械技术会大规模替代劳动力,深刻影响资本市场的融资环境。本文通过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法构建了先进机械技术典型代表-智能制造技术的衡量指数,以2009—2023年我国沪深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技术能够显著增加企业资产的可抵押性,并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以此有效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智能制造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在高劳动力密集、外部监管程度较低以及所处省份金融发展水平较差的企业中影响显著。对此,本文认为未来我国政府宜出台利好政策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企业也要重视对智能制造技术的引入,同时银行等债权机构也应对智能程度较高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从而形成我国资本市场良好的债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型 资产抵押 信息对称性 债务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价格改进企业投资偏好了吗?——基于抵押渠道效应与成本效应的机制分析
5
作者 王柏杰 陈胜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0,共10页
以2008—2022年中国A股非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匹配地级市的房地产价格,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房地产价格上涨阻碍了企业投资规模的增长,该结论通过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2)在机制分析中,验证了房地产价格上涨通过抵押渠道效应... 以2008—2022年中国A股非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匹配地级市的房地产价格,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房地产价格上涨阻碍了企业投资规模的增长,该结论通过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2)在机制分析中,验证了房地产价格上涨通过抵押渠道效应提高了企业投资规模,通过成本效应降低了企业投资规模两大传导路径。(3)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一线城市的企业投资规模与房地产价格正相关,非一线城市则相反;制造型企业投资规模受到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较小,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投资规模均与房地产价格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企业投资偏好 抵押渠道效应 成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波动、抵押资产价值与企业杠杆率
6
作者 姜可心 谭小芬 +1 位作者 王雅琦 张金慧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91,共17页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房价波动所带来的抵押资产价值变动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并运用2003—202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上市公司及房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房价上涨使得上市公司持有的房产价值提升,从而增加了抵押资产价值,使得企...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房价波动所带来的抵押资产价值变动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并运用2003—202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上市公司及房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房价上涨使得上市公司持有的房产价值提升,从而增加了抵押资产价值,使得企业有动机和能力进行外源债务融资,进而提高企业杠杆率,验证了抵押品渠道。针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审慎政策和信贷资源分配市场化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影响。为此,监管部门应适度调控房地产市场,规范企业内部治理,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杠杆率 抵押资产价值 房价波动 公司房地产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活体牲畜抵押融资的现状及对策探究——以新疆为例
7
作者 杨旭敏 曹健 《广东蚕业》 2025年第4期102-104,共3页
活体牲畜抵押融资能有效缓解养殖户融资难、抵押难问题。文章以新疆为例,介绍了活体牲畜抵押融资的主要模式,分析了新疆的活体牲畜抵押融资实施现状和畜牧业发展现状,探究了新疆开展活体牲畜抵押融资的制约因素,从养殖户和金融机构的角... 活体牲畜抵押融资能有效缓解养殖户融资难、抵押难问题。文章以新疆为例,介绍了活体牲畜抵押融资的主要模式,分析了新疆的活体牲畜抵押融资实施现状和畜牧业发展现状,探究了新疆开展活体牲畜抵押融资的制约因素,从养殖户和金融机构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活体牲畜抵押融资在新疆普及,以金融力量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牲畜 抵押融资 现状 对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据权利抵押之理论证成与规则展开
8
作者 赵子诚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26,共13页
企业数据权利抵押与传统物权法理论及抵押规则之间存在一定隔阂,但财产担保能力的扩张和企业对数据享有的处分权可分别为企业数据权利抵押提供法理和事实基础。对于企业原始取得的数据资源,须依据其上是否承载个人信息及其是否具有可公... 企业数据权利抵押与传统物权法理论及抵押规则之间存在一定隔阂,但财产担保能力的扩张和企业对数据享有的处分权可分别为企业数据权利抵押提供法理和事实基础。对于企业原始取得的数据资源,须依据其上是否承载个人信息及其是否具有可公开性,确定其抵押的适格性。原始取得的数据产品则均具有抵押的适格性。对于企业继受取得的数据,若基于数据转让取得,受让方有权进行抵押;若基于数据独占许可或排他许可取得,依合同约定进行抵押。企业自行抓取的数据,在抓取行为本身合法有效且获得相关权利主体授权时,可以作为抵押客体。企业数据在抵押合同与登记系统中经概括描述而具有特定性,需要具体描述抵押数据的算法代码和数量。企业数据权利抵押登记应采用登记对抗主义,宜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作为企业数据权利抵押登记机构。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时,应依据《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和信息熵定价法确认企业数据权利价值,若采用担保物权私力实现形式,抵押权人可在采用“使用不能”的非移转占有方式完成占有后处分抵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数据权利抵押 登记对抗主义 抵押权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物业抵押型资产支持证券的会计核算研究
9
作者 洪慧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商业物业抵押型资产支持证券,以信托受益权或委托贷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以商业物业为抵押,租金和运营收入作为本息偿付来源,采用多种内外部增信措施,综合融资成本较低。但该类型资产支持债券在我国推广应用时间较短,其交易结构特殊,现... 商业物业抵押型资产支持证券,以信托受益权或委托贷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以商业物业为抵押,租金和运营收入作为本息偿付来源,采用多种内外部增信措施,综合融资成本较低。但该类型资产支持债券在我国推广应用时间较短,其交易结构特殊,现有会计准则体系尚缺乏对相关业务的明确规范,实务处理面临难题。文章在对其交易结构与现行处理规范进行梳理基础上,重点以案例方式开展会计核算方面的实务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适用性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物业抵押型资产支持证券 优先级 基础资产 会计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传统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稳定——抵押品渠道的传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类承曜 白剑秋 李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61,共18页
本文基于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和流动性负反馈循环理论,利用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这一准自然实验,以及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日度数据,通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ARIMAX模型,探讨以抵押品为基础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 本文基于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和流动性负反馈循环理论,利用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这一准自然实验,以及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日度数据,通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ARIMAX模型,探讨以抵押品为基础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缓解债券市场风险,阻止下跌趋势蔓延方面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本文发现,一方面,扩容政策能显著降低债券收益率,提振债券市场整体流动性和活跃度,进而遏制了负反馈机制下的“损失螺旋”;另一方面,扩容政策的实施也促进了宏观流动性向下传导,优化了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总量和结构,进而遏制了负反馈机制下的“保证金螺旋”蔓延。这一结论解释了“中国化”制度背景下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稳定金融市场的内涵逻辑,增添了金融市场渠道传导的实证证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带来一些启示:作为市场最后的流动性提供者,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充分利用以抵押品为基础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缓解特定局部风险时的准确和高效特点,通过灵活调整质押率更好地稳定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 非传统货币政策 债券市场微观结构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超额抵押高吞吐量多路径支付方案
11
作者 刘亚 刘雪林 +1 位作者 赵逢禹 曲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9-3244,共6页
在链下支付中,多路径支付较单路径支付在成功率和交易时延上存在显著差异。尽管Spear方案通过超额抵押显著提升了多路径支付的性能,但过多的抵押资金锁定可能对网络资金流动性造成重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超额抵押高... 在链下支付中,多路径支付较单路径支付在成功率和交易时延上存在显著差异。尽管Spear方案通过超额抵押显著提升了多路径支付的性能,但过多的抵押资金锁定可能对网络资金流动性造成重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超额抵押高吞吐量多路径支付方案,通过最大流算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优化大额支付的路径选择和资金分配问题。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四种经典多路径支付方案,本方案在相同性能下减少了8%~16%的超额抵押资金,有效降低了抵押资金需求,增强了网络资金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可扩展性 支付通道网络 超额抵押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抵押可售规则——以从《物权法》走向《民法典》的转变为视角
12
作者 付荣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203,共12页
不同于《物权法》明文限制抵押财产的转让,《民法典》背景下,只有在禁止或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的约定已经登记的情况下,才存在抵押可售规则的适用空间。抵押财产抵债有别于抵押财产转让,抵押可售规则不能适用于存在以物抵债的情形。抵押财... 不同于《物权法》明文限制抵押财产的转让,《民法典》背景下,只有在禁止或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的约定已经登记的情况下,才存在抵押可售规则的适用空间。抵押财产抵债有别于抵押财产转让,抵押可售规则不能适用于存在以物抵债的情形。抵押财产转让存在限制时,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是为了便于办理后续的登记手续,而非放弃抵押权。在抵押权追及效力之下,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抵押权人受领转让价金或将转让价金提存之前抵押权不会消灭。在追及效力规则不足以保护抵押权人之时,有必要例外承认抵押权对转让价金的物上代位效力。关于受让人的权利救济,可通过代为履行制度消灭抵押权,消费型购房人可以直接排除抵押权人的执行。程序上,受让人主要通过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方式,但一般不宜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可售 追及效力 价金代位 购房人 执行异议之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视角下生物资产抵押贷款风险与防范研究
13
作者 王先鹿 李雨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14,170,共5页
生物资产抵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兴农村金融产品,在盘活农业生物资产、降低农民贷款门槛、增加农村市场资金供给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生物资产在估值、存续、后续监管过程中均存在较大风险,挫伤了金融机构投资信心,导致生物资产抵... 生物资产抵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兴农村金融产品,在盘活农业生物资产、降低农民贷款门槛、增加农村市场资金供给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生物资产在估值、存续、后续监管过程中均存在较大风险,挫伤了金融机构投资信心,导致生物资产抵押贷款始终没能在大范围普及。基于此,文章从产业链视角出发探索金融机构如何防范生物资产在抵押贷款过程中的融资风险。在产业链与生物资产抵押贷款融资相结合的模式下,能够实现生物资产产业链与生物资产抵押融资金融服务耦合互动,以耦合互动的优势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从而化解生物资产抵押融资的某些原有贷前估值风险、贷后监管风险,同时产业链模式又增强了原有业务操作风险、贷后监管时的契约风险,并带来了新的运行风险。为了防范风险,金融机构进一步构探索生物资产融资的新方式,将生物资产产业链下游的大型加工商作为融资主导,激发下游加工商在产业链的核心主导协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资产 抵押贷款产融资模式风险 产业链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的溢价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赟 李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102,共13页
在中国农地经营权抵押实践中,出于管控经营风险的考量,金融机构一般采用市场法而不是收益法评估被抵押农地经营权的价值,这种评估法往往忽视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创造财富的价值作用,低估了农地经营权价值,从而潜在性诱致农户面临生产性融... 在中国农地经营权抵押实践中,出于管控经营风险的考量,金融机构一般采用市场法而不是收益法评估被抵押农地经营权的价值,这种评估法往往忽视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创造财富的价值作用,低估了农地经营权价值,从而潜在性诱致农户面临生产性融资约束。利用2022年中国西部4省原国务院、地方政府授权农地经营权抵押试点区1 539份实地调研数据,结合收益和市场两种评估法核算出的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差值,探究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的溢价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务农人力资本数量禀赋显著降低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影响概率和影响程度,而务农人力资本质量禀赋的影响则与之相反,经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的正向影响在户主为青年、中年与农地经营规模大的家庭中更明显。因此,应当建立务农人力资本禀赋评价制度、创新“抵押+务农人力资本禀赋”评估方法,在农地经营权抵押实践中量化、变现并最终认可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创造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法 农户 务农人力资本禀赋 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 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排放权抵押担保模式的制度构建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益龙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6,共12页
尽管目前关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暂无定论,但学界和实务部门均肯定碳排放权作为担保财产的适格性,只是就碳排放权的担保方式选择存有争议,以致形成了不同的碳排放权担保制度构建进路。对此,应立足于碳排放权属性特征与现行法律体系进行... 尽管目前关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暂无定论,但学界和实务部门均肯定碳排放权作为担保财产的适格性,只是就碳排放权的担保方式选择存有争议,以致形成了不同的碳排放权担保制度构建进路。对此,应立足于碳排放权属性特征与现行法律体系进行碳排放权担保制度的规范性构建。在担保方式的选择上,关于碳排放权质押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观点并不充分,而碳排放权抵押兼具合法性与合理性,故宜以抵押作为碳排放权担保制度构建的出发点;在具体制度构建上,鉴于碳排放权的公私双重法律属性,宜采取公私合治的方式,一方面规范、统一碳排放权抵押的设立方式、实现路径,并推行配套激励措施,为碳排放权抵押扫平交易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以实现碳排放权抵押交易中私益和公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碳金融 碳排放权 抵押 公私合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抵押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法律构造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越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8,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抵押未入市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构造,助力纾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难题,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规范分析和价值分析。研究结果:(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抵押未入市的集...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抵押未入市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构造,助力纾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难题,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规范分析和价值分析。研究结果:(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抵押未入市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虽并无直接法律依据,但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权与担保资格、抵押行为与入市规范间的兼容性等角度分析,其具有合法性。(2)基于该类型抵押与入市之间的关联,应当依托入市程序构建抵押权设定的统合机制。(3)现有抵押权实现方式规定存在漏洞,应当在遵守入市要求和保障抵押权人利益间取得平衡,完善权利实现的制度安排。研究结论:(1)将抵押权的设定融入入市程序的集体决议、行政审查、权利登记等环节中。(2)实现抵押权时应当先采取公开竞价方式,如以规定入市最低价为标底或底价不能达成交易,则允许对最低价标准进行一定比例下调;下调后仍无法达成交易的,可以采取非公开竞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抵押 合法性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抵押品渠道与资产泡沫
17
作者 王苗 王文甫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0-62,共13页
本文将数字金融对抵押品的影响引入包含理性泡沫和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的DSGE模型中,以探究资产泡沫在经济周期时的作用机制以及数字金融如何通过抵押品渠道对上述作用机制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在经济周期中,资产泡沫通过正反馈循环机... 本文将数字金融对抵押品的影响引入包含理性泡沫和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的DSGE模型中,以探究资产泡沫在经济周期时的作用机制以及数字金融如何通过抵押品渠道对上述作用机制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在经济周期中,资产泡沫通过正反馈循环机制和再分配机制发挥作用。正反馈循环机制是资产泡沫增加引发的投资和企业价值波动性增强,形成自我强化的资产泡沫膨胀循环。再分配机制则是资产泡沫通过影响信贷资源分配提高了投资门槛。(2)在经济周期中,数字金融利用抵押品渠道对内生信贷约束进行调节,不仅能削弱资产泡沫的正反馈循环机制,还通过降低投资门槛改变其再分配机制,最终有效应对经济周期的波动。进一步看,数字金融借助抵押品渠道还能缓冲市场负面情绪冲击,并削弱金融加速器的放大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优化数字金融的发展以及防范金融体系风险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资产泡沫 抵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特征影响金融机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配给吗?——基于宁夏的经验证据
18
作者 李宇 李韬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0,共9页
本文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526份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ouble-hurdle model),实证分析金融机构对拥有不同特征土地的农户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配给发生的概率和配给程度。结果表明:土地权属来源、土地经营规模和土地总体条件显著... 本文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526份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ouble-hurdle model),实证分析金融机构对拥有不同特征土地的农户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配给发生的概率和配给程度。结果表明:土地权属来源、土地经营规模和土地总体条件显著影响金融机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配给行为,且承包型土地以及经营规模较大、总体条件优越的土地能够降低金融机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配给发生的概率以及配给程度;农户年龄、农户家庭资产对金融机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配给行为也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土地特征 农地产权抵押 贷款配给 双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行抵押品框架的流动性创造效应
19
作者 耿广杰 陈明威 郭红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8,80,共12页
央行抵押品框架具有量化宽松或信贷宽松政策的基本功能,成为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稳定工具。本文通过构建内嵌抵押品折扣率和流动性创造的金融中介利润最大化模型,并基于人民银行信贷资... 央行抵押品框架具有量化宽松或信贷宽松政策的基本功能,成为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稳定工具。本文通过构建内嵌抵押品折扣率和流动性创造的金融中介利润最大化模型,并基于人民银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央行抵押品框架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因果影响。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央行抵押品框架扩容会显著提高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第二,央行抵押品框架扩容通过资产配置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为货币当局通过央行抵押品框架促进流动性创造、增贷款促投资、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可能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抵押品框架 银行流动性创造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体系构建--基于贷款农户需求方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阳旸 马晨峰 +1 位作者 杨彩林 刘姝雯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3,共9页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不仅是可以使农户手里的土地流转,更可以进行抵押贷款获得资金,变成“活资产”。但因各类风险导致实践开展中存在诸多困境。文章通过深入走访湖南双峰县试点县,从贷款农户的需求方辨识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不仅是可以使农户手里的土地流转,更可以进行抵押贷款获得资金,变成“活资产”。但因各类风险导致实践开展中存在诸多困境。文章通过深入走访湖南双峰县试点县,从贷款农户的需求方辨识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抵押品处置风险、民生风险。进一步根据层次分析法与调研数据判断发现不同农户对四类风险的认知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性,民生风险最大,抵押品处置风险次之,市场风险与法律风险分别是第三大和第四大风险。因此,防范化解农户面临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需要加强政策法规的顶层设计、健全农业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完善抵押物评估与处置机制、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风险评价 需求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