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抵抗运动关于战后欧洲建设的目标与主张 |
严双伍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
|
略论中国抗日战争和南斯拉夫抵抗运动的差异 |
郝承敦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3
|
试论英国在二战期间对欧洲抵抗运动的作用与影响 |
徐友珍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9 |
1
|
|
4
|
贵在探索 贵在创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抵抗运动》读后 |
严双伍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2 |
1
|
|
5
|
从非暴力抵抗运动看甘地 |
左婧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6
|
论中国抗日战争和南斯拉夫抵抗运动的共同特点 |
郝承敦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5 |
2
|
|
7
|
阿富汗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抵抗运动 |
黄民兴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2
|
|
8
|
试析英国对波兰抵抗运动的政策——兼及波兰华沙起义失败的原因 |
赵克仁
|
《国际论坛》
|
1989 |
2
|
|
9
|
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初探 |
徐友珍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5 |
2
|
|
10
|
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与民族解放 |
文暖根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
11
|
21世纪以来巴勒斯坦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内涵、实践与挑战 |
成飞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试论波兰人民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
延艺云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13
|
试析英国对南斯拉夫抵抗运动的政策 |
赵克仁
|
《国际论坛》
|
1989 |
1
|
|
14
|
烈火中飞起的“凤凰”——科威特抵抗运动 |
方舟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5
|
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 |
文暖根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6
|
阿富汗抵抗运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杜幼康
|
《国际展望》
|
1988 |
0 |
|
17
|
《欧洲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史》已出版 |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8
|
纳粹的“恶梦”——反希特勒的抵抗运动 |
马文
张祥静
|
《人民论坛》
|
1996 |
0 |
|
19
|
中国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与欧洲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
文暖根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20
|
波兰犹太人的反法西斯抵抗斗争 |
姜天明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