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抵抗素样分子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吕叶 茅卫东 +2 位作者 苏筠 沈孝兵 姜藻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3-826,共4页
目的 :探讨抵抗素样分子β(resistin-like molecule beta,RELMβ)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103例NSCLC组织及... 目的 :探讨抵抗素样分子β(resistin-like molecule beta,RELMβ)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103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其中65例具有配对的淋巴结转移标本)中RELMβ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RELMβ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RELMβm 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68.9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3.33%,P<0.05)。不同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RELMβ的表达强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LMβ在NSCLC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可能促进NSCLC的恶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样分子β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素样分子在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曹闲雅 谭骏岚 +1 位作者 王飞英 戴爱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3-1120,共8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致残和死亡的首要因素,心血管疾病常伴随血管结构的改变[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重塑是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致死性疾病的病理基础。血管重塑会导致血管闭塞、狭窄、硬化、扩张甚至破裂,从而使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发生...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致残和死亡的首要因素,心血管疾病常伴随血管结构的改变[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重塑是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致死性疾病的病理基础。血管重塑会导致血管闭塞、狭窄、硬化、扩张甚至破裂,从而使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众多疾病的发生[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重塑 抵抗素样分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素样Relmβ分子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静 刘义志 谢青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4,共6页
Relmβ亦称发现于炎症带2(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2,FIZZ2),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目前的研究表明,Relmβ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胰岛素抵抗,抵制肠腔寄生线虫的感染,预测胃肠道肿瘤的发生,促进小鼠结肠炎和... Relmβ亦称发现于炎症带2(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2,FIZZ2),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目前的研究表明,Relmβ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胰岛素抵抗,抵制肠腔寄生线虫的感染,预测胃肠道肿瘤的发生,促进小鼠结肠炎和回肠炎模型中的炎症反应,诱导肺部纤维化、缺氧肺血管的重建,促进气道重塑等。通过对Relmβ分子的结构、表达分布、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为Relmβ分子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样分子β 肠道炎症 肺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术后胰岛素抵抗与肠黏膜屏障破坏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振勇 代红梅 +3 位作者 涂志刚 杨鹏 蒋春舫 冯贤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68,173,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阻黄)术后胰岛素抵抗与肠黏膜屏障破坏间的相关性。方法:建立阻黄大鼠模型,术后给予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和强化胰岛素治疗,分别于手术前1 d及手术后2、24、48 h和3、7 d采血,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检测乳果糖/甘露...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阻黄)术后胰岛素抵抗与肠黏膜屏障破坏间的相关性。方法:建立阻黄大鼠模型,术后给予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和强化胰岛素治疗,分别于手术前1 d及手术后2、24、48 h和3、7 d采血,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检测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ELISA法检测血清抵抗素样分子β(RELMβ)浓度,RT-PCR检测回肠组织内RELMβmRNA相对含量。结果:阻黄组术后3 d的胰岛素抵抗指数(10.1±1.8)和L/M比值(0.66±0.08)远高于其它时点(均P<0.05),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86,P<0.05)。GLP-2组术后7 d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幅达37.0%,胰岛素组术后3 d的L/M降幅最大达46.7%(P<0.05)。阻黄组术后3 d血清RELMβ含量[(0.69±0.05)μg/L]和末端回肠上皮细胞内RELMβmRNA相对水平达到最高(1.40±0.06)。GLP-2组和胰岛素组的RELMβ浓度较阻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阻黄术后胰岛素抵抗与肠黏膜屏障破坏间具有相关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和术后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提升血清和组织内RELMβ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胰岛素抵抗 肠黏膜屏障 抵抗素样分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M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茜茜 李红 +2 位作者 陈丽 陈庆 刘升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抵抗素样分子β(resistin like molecule beta,RELM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方法:采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肺癌入院行肺叶切除术的19例肺组织标本,分为COPD组(10例)和对照组(9例)。采用HE染... 目的:研究抵抗素样分子β(resistin like molecule beta,RELM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方法:采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肺癌入院行肺叶切除术的19例肺组织标本,分为COPD组(10例)和对照组(9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ELM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OPD组患者肺组织中RELMβ的表达(2.657±0.387)明显高于肺功能正常组(0.386±0.072)(P<0.05),且与肺功能主要指标(FEV1%预计值、FEV1/FVC%)呈负相关;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RELMβ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抵抗素样分子β 缺氧诱导的有丝分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REL M-beta基因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郑丽端 童强松 +3 位作者 杨渝珍 侯晓华 杨秀萍 董继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8-553,共6页
为克隆人类抵抗素样分子β(resistin-like molecule beta,RELMβ)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序列,并观察其不同截短片段的启动子活性,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方法获得-871~+50bp、-729~+50bp、-471~+50bp、-438~+50bp、-371~+50b... 为克隆人类抵抗素样分子β(resistin-like molecule beta,RELMβ)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序列,并观察其不同截短片段的启动子活性,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方法获得-871~+50bp、-729~+50bp、-471~+50bp、-438~+50bp、-371~+50bp大小的RELMβ启动子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入pGL3-Basic载体,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制备转录因子CDX-2结合位点的突变或缺失体.在阳离子脂质体的介导下,报告基因载体分别瞬时转染人胚肾293细胞、结肠癌HCT116和SW480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结果发现,各RELMβ启动子片段在293、HCT116、SW480细胞中均有活性,但在HeLa细胞中活性缺失;-471~-438bp区存在RELMβ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元件.针对该区域CDX-2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突变,能导致RELMβ启动子活性显著降低;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表明,该区段能结合CDX-2.结果提示,成功克隆了具有活性的RELMβ启动子序列,CDX-2为其重要的转录因子,为研究RELMβ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样分子家族(RELMβ)基因 启动子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ZZ1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燕 房洁 +3 位作者 张红明 韩淑芳 高玉琪 晋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抵抗素样分子α(FIZZ1)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贴壁法培养Wistar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将实验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5×10–9mol/L FIZZ1组)、C组(1×10–8mol/LFIZZ1组)、D组(2×... 目的探讨抵抗素样分子α(FIZZ1)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贴壁法培养Wistar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将实验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5×10–9mol/L FIZZ1组)、C组(1×10–8mol/LFIZZ1组)、D组(2×10–8mol/L FIZZ1组)。采用Matrigel小管形成实验评价不同浓度的FIZZ1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体外血管新生的影响。采用全基因表达谱检测FIZZ1对主动脉内皮细胞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活性有显著差异的信号通路。结果 FIZZ1刺激后,B、C、D组新生血管数目(分别为22.6±2.9、28.5±3.3、36.9±5.0个/H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7±2.6个/HP,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全基因表达谱检测提示,FIZZ1刺激后有22条信号通路的活性出现明显改变,其中活性上调信号通路12条,如调节细胞肌动蛋白骨架通路(rno04810)等,活性下调信号通路10条,如上皮细胞细菌侵入通路(rno05100)等。结论 FIZZ1可促进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肌动蛋白骨架通路(rno04810)活性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样分子α 主动脉 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