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林則徐坚决抵抗侵略的思想
- 1
-
-
作者
杨荣国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4期18-24,共7页
-
文摘
林則徐(字少穆,福建侯县人,1785—1850)在当时官僚地主阶級中是比較开明的,凡关于“民生疾苦,吏事废墜,人才賢否”他特別留意!且从留意中而认真的予以办理。由于他比較的同情人民,所以“儿童走卒,妇人女子”听到他来,‘輒曰,林公来,我生矣!”可知他对“民生疾苦”,比較关切,故当时人民对他是頗为爱戴!他“所行政”,坯“播諸歌謠,荒村野市,传之以为乐!”
-
关键词
抵抗侵略
中国近代史
林则徐
清政府
政书
英国
江苏
军事
广东
事略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尚益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纪委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9期69-71,共3页
-
文摘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国家为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活动。高校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期望与时代要求。
-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国防教育
高校德育
有机融合
有机组成部分
抵抗侵略
领土完整
国家统一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试论耆英的投降外交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李少军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3期67-72,共6页
-
文摘
【正】 耆英是中国近代投降外交的鼻祖。然而,在中国近代史的一般著述中,他却往往被一笔带过,其罪责虽重却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耆英的投降外交及其理论作一番论述。一耆英(1787——1858),字介春,清朝宗室,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盛京将军。鸦片战争前后,他对禁烟、抵抗侵略一贯持消极态度。1942年3月,他被清政府任命为与英军媾和的钦差大臣,步入清朝外交舞台。从这时起一直到1848年春,耆英一直是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全力从事投降外交。
-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清政府
耆英
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前后
道光帝
鸦片战争时期
西方国家
抵抗侵略
鸦片战争后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龚自珍的爱国主义思想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陈挥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7-68,共2页
-
文摘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大转折时期的一位承前启后的思想家,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曾给予近代中国以重大的影啊,在晚清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9世纪初,正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日益发展,并开始向中国发动侵略的历史时期。面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僚、知识分子,在爱国主义思想的驱动下,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深为忧虑,发出了要求改革弊政。
-
关键词
龚自珍
爱国主义思想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林则徐
中国近代史
历史地位
抵抗侵略
英国资本主义
知识分子
近代中国
-
分类号
B25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关于档案生成战斗力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张卫莉
-
机构
解放军档案馆
-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68,共1页
-
文摘
战斗力是军队在一定条件下履行根本职能的实际能力,即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战时表现为赢得战争胜利的作战能力,非战时则表现为维护和平的威慑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全军各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是否有利于提高战斗力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军队档案工作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军队历史真实面貌、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事业。做好军队档案工作对于战斗力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军队档案工作
战斗力
作战能力
军队建设
抵抗侵略
国家发展
军队历史
信息服务
-
分类号
E22
[军事—军事理论]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论郑光策与林则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黄保万
-
机构
福建社科院
-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2年第3期65-69,共5页
-
文摘
清代嘉庆初年,开始出现经世致用之学,此风气的首倡者。便是当时福建鳌峰书院的主讲郑光策。郑又通过其门人林则徐、梁章钜、李彦章等人的影响,使福建经世致用之学,与全国经世致用思潮合流。而至道光时期,林则徐则逐渐成为当时全国经世致用派(亦称社会改革派)和抵抗侵略派的首领。本文主要探讨郑光策与经世致用之学,及其对林则徐的思想影响。
-
关键词
林则徐
经世致用
思想影响
社会改革
抵抗侵略
兴修水利
道光帝
明体达用
社会矛盾
首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夷匪犯境闻见录》校记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荣孟源
-
出处
《文史哲》
1984年第1期51-53,共3页
-
文摘
《夷匪犯境闻见录》八卷,无名氏著,记夷匪犯定海前后事。日人抄本。用札记体,记录见闻,抄辑文献,又夷所书告示等。内有《定海失陷诗》十二首,无名氏著,极佳。未刊本。这是我所见的最早的中文著录,系阿英先生所撰,写稿在1938年2月16日,发表于全国解放后出版的《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稿。全国解放之初,郑振铎先生赠我三部书,其中有《夷匪犯境闻见录》
-
关键词
鸦片战争时期
林则徐
广州
中国人民
清政府
日本人
抵抗侵略
外国侵略者
影印本
初稿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福州船政局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孙占元
-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17-22,共6页
-
文摘
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官办军事工业。洋务派为什么要创办福州船政局?该局的性质如何?对该局的作用究竟应该怎样评价?这些问题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一、关于福州船政局的创办原因中国的大门是被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的。为了抵抗侵略,早期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
-
关键词
福州船政局
地主阶级改革派
军事工业
外国侵略者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左宗棠
抵抗侵略
清政府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且说“我们美国”
- 9
-
-
作者
殷国安
-
出处
《人民论坛》
1995年第8期51-51,共1页
-
文摘
我们乡里有一位农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到国外攻读博士,前几天从美国回来,在餐桌上大谈美国如何如何,而且一口一个“我们美国”,同时对当地干部、群众和自己的父兄则说“你们中国”。 博士前三十几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应当说,是父母、家乡和祖国养育造就了他。而他到美国不过才几年,居然在谈“
-
关键词
外攻
乡里
思果
大学毕业
生节
洋装
赤子之情
小家子气
抵抗侵略
政道
-
分类号
D64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