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西部抱板杂岩中伟晶岩矿物学与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1
作者 恽虎 官军 +2 位作者 王成 林世莉 费光春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5-727,共13页
海南岛西部抱板杂岩中广泛发育伟晶岩,但伟晶岩地球化学研究尚未开展,伟晶岩类型、成因及其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尚不清楚。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岩石薄片显微观察的基础上,对抱板杂岩中伟晶岩样品开展全岩、单矿物(云母、长石)的主量元素、微... 海南岛西部抱板杂岩中广泛发育伟晶岩,但伟晶岩地球化学研究尚未开展,伟晶岩类型、成因及其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尚不清楚。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岩石薄片显微观察的基础上,对抱板杂岩中伟晶岩样品开展全岩、单矿物(云母、长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和长石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划分伟晶岩类型,探讨伟晶岩成因,分析伟晶岩成矿潜力。抱板杂岩中伟晶岩属于白云母钠长石型伟晶岩,具有高硅铝,低钙镁及过铝质等特征;微量元素总体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伟晶岩中云母主要为白云母,长石主要为钠长石、次为更长石、微斜长石。伟晶岩演化程度低,类型上属于白云母-稀有金属伟晶岩-REE亚类中的褐帘石-独居石子类。伟晶岩全岩和单矿物中的稀有金属含量低,微斜长石晶胞体积小于富铷伟晶岩,不具备形成稀有金属伟晶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 地球化学 抱板杂岩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抱板杂岩记录的多期构造热事件:锆石和独居石U-Pb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龙耀 刘晓春 +2 位作者 胡娟 夏蒙蒙 韩建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39,共21页
抱板杂岩(抱板群)是海南岛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记录了多期构造热事件,是研究海南岛大地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海南岛冲卒岭地区抱板杂岩变质沉积岩、变质基性岩和伟晶岩脉的锆石和独居石LA-ICP-MS U-Pb年代学... 抱板杂岩(抱板群)是海南岛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记录了多期构造热事件,是研究海南岛大地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海南岛冲卒岭地区抱板杂岩变质沉积岩、变质基性岩和伟晶岩脉的锆石和独居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来确定抱板杂岩所经历的多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所代表的构造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抱板杂岩主要由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岩、花岗质片麻岩和变质基性岩组成,经历了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1.3~0.9Ga)、早古生代(470~440Ma)、三叠纪(~230Ma)等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构造热事件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汇聚有关;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与东冈瓦纳古陆北缘的增生造山作用有关;三叠纪构造热事件是印支陆块与华南陆块碰撞拼合的远程响应。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和区域对比分析,认为海南岛与印支陆块具有相似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多期构造热事件的记录,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和独居石U-Pb年龄 构造热事件 构造属性 抱板杂岩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西抱板杂岩中伟晶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恽虎 王成 +1 位作者 官军 费光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3-986,共14页
为厘清海南岛西部抱板杂岩中伟晶岩的形成时代,揭示伟晶岩与抱板杂岩之间的成因联系,示踪海南岛构造演化过程,在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抱板杂岩中的伟晶岩开展了独居石和磷钇矿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侵入戈枕村组中的伟晶... 为厘清海南岛西部抱板杂岩中伟晶岩的形成时代,揭示伟晶岩与抱板杂岩之间的成因联系,示踪海南岛构造演化过程,在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抱板杂岩中的伟晶岩开展了独居石和磷钇矿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侵入戈枕村组中的伟晶岩(HPGZ-11)中的磷钇矿^(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51.3±1.8)Ma,侵入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的伟晶岩(HPGZ-21)中的独居石^(208)Pb/^(232)Th加权平均年龄为(432.6±1.3)Ma。综合前人研究资料和本次研究成果,认为抱板杂岩中伟晶岩HPGZ-21及HPGZ-11分别形成于志留纪和石炭纪,而不是以往认为的抱板期(中元古代),其形成可能分别与海南岛加里东运动和中晚泥盆世-石炭纪持续裂解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磷钇矿 U-PB年代学 伟晶 抱板杂岩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