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报警树模型在液体管道超压报警设置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玉涛 王海清 +1 位作者 李秋娟 史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2,共5页
针对管道超压报警数量多、危害大的情况,提出一种全新的报警分析方法——报警树模型。该模型既可以离线应用,如合理化审查,也可以在线应用,如响应报警泛滥。通过分析信号流和工艺流的故障传播路径寻找各报警间的逻辑关系,以完成报警树... 针对管道超压报警数量多、危害大的情况,提出一种全新的报警分析方法——报警树模型。该模型既可以离线应用,如合理化审查,也可以在线应用,如响应报警泛滥。通过分析信号流和工艺流的故障传播路径寻找各报警间的逻辑关系,以完成报警树模型的初期编制;运用风险矩阵定位重大危险源,结合报警优先级确定关键报警;通过计算工艺流程上的信号延迟,即管道超压过程中的水击波传播时间,为抑制时间提供合理依据。最后,运用报警树模型分析液体管道超压过程,并提供完整的报警抑制方案以减少报警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报警模型 管道超压 报警泛滥 报警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绝缘子污秽闪络在线监测技术 被引量:40
2
作者 任海鹏 刘丁 +1 位作者 李琦 郑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7-81,共5页
分析了污秽泄漏电流与天气和污秽度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泄漏电流传感器和非线性放大电路。文中详细介绍基于工控机的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模糊报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数据采集系统能够适应泄漏电流在大范围内的变化 ... 分析了污秽泄漏电流与天气和污秽度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泄漏电流传感器和非线性放大电路。文中详细介绍基于工控机的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模糊报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数据采集系统能够适应泄漏电流在大范围内的变化 ,当绝缘子污秽过度时能够及时报警 ,从而减小了变电污闪的几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秽 泄漏电流 闪络脉冲 污闪 模糊报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阈值和极端随机树的实时跌倒检测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晓光 靳少康 +3 位作者 韦子辉 梁铁 王洪瑞 刘秀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61-2766,共6页
针对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存在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无法兼得的问题,提出一种阈值和极端随机树融合的实时跌倒检测方法。在该方法中,可穿戴设备只需计算阈值量,无需确保跌倒检测的准确率,从而减少了计算量;同时,上位机利用极端随机树算... 针对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存在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无法兼得的问题,提出一种阈值和极端随机树融合的实时跌倒检测方法。在该方法中,可穿戴设备只需计算阈值量,无需确保跌倒检测的准确率,从而减少了计算量;同时,上位机利用极端随机树算法确保了跌倒检测的准确率。可穿戴设备通过阈值的方法过滤了大部分日常动作,因此减少了上位机检测的动作数据量。这样一来所提方法既满足了跌倒检测的高准确率,又满足了实时性。另外,为了降低跌倒检测的假阳性率,可穿戴设备融合了姿态角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上位机中加入了反馈机制。当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时,通过上位机将检测错误的样本加入非跌倒数据集中进行再训练,模型经过这样的不断学习会生成适合个人的报警模型,且这种反馈机制为降低跌倒检测的假阳性率提供了新思路。实验结果表明,在1259个测试样本中,所提方法具有平均99.7%的准确率,最低0.08%的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检测 实时性 可穿戴设备 反馈机制 个人报警模型 阈值 极端随机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吸附剂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邹亢 徐广通 +1 位作者 盖金祥 马春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104,共7页
利用Rietveld相定量法建立了S Zorb吸附剂物相组成数据库,该数据库基本上覆盖了S Zorb吸附剂在国内出现过的各种情况。分别针对新剂、工业待生和再生剂建立了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建立了针对工业待生... 利用Rietveld相定量法建立了S Zorb吸附剂物相组成数据库,该数据库基本上覆盖了S Zorb吸附剂在国内出现过的各种情况。分别针对新剂、工业待生和再生剂建立了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建立了针对工业待生和再生剂中Zn3O(SO4)2物相、工业待生剂中NiO物相的报警模型。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技术在S Zorb工业装置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指导工业装置操作参数的优化并提高其长周期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吸附剂 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技术 物相报警模型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