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报废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回收现状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莹 刘禹 王梦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58-1761,共4页
锂离子电池由于自身具有众多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电器中。综述了国内外报废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回收的技术,主要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技术,结合我国报废锂离子电池回收现状、回收技术及其效益分析,以... 锂离子电池由于自身具有众多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电器中。综述了国内外报废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回收的技术,主要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技术,结合我国报废锂离子电池回收现状、回收技术及其效益分析,以期对报废锂离子电池回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锂离子电池 有价金属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报废锂离子电池粉碎料中分离正极材料与石墨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平平 王大辉 +2 位作者 陈怀敬 刘振宁 许立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3-158,共6页
提出一种从报废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混合料中通过优化有氧焙烧-浮选实验条件对正极材料回收的工艺。报废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混合料经过有氧焙烧后,通过采用ICP-OES、SEM分析其元素含量以及微观形貌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电极材料颗粒表面涂... 提出一种从报废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混合料中通过优化有氧焙烧-浮选实验条件对正极材料回收的工艺。报废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混合料经过有氧焙烧后,通过采用ICP-OES、SEM分析其元素含量以及微观形貌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电极材料颗粒表面涂覆有机膜的分解和氧化利用有氧焙烧得到解决;利用正交试验对浮选分离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其优化后的浮选分离条件为:料浆浓度8%、搅拌速度1600 r/min、药剂量50 g/t、pH值1、通气量0.1 m^(3)/h,得到正极材料的回收率为9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锂离子电池 有氧焙烧 正交试验 回收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报废NCA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回收金属的研究
3
作者 李彦强 王大辉 +2 位作者 陈怀敬 彭小平 宋晓龙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31,共8页
鉴于NCA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蕴含元素的高价值性,为提高废旧电池回收技术的先进性,提出了采用“焙烧-水浸出”技术替代湿法回收工艺中的酸性浸出技术,并通过TG-DSC、XRD、XPS、SEM-EDS、热力学分析及ICP-OES等... 鉴于NCA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蕴含元素的高价值性,为提高废旧电池回收技术的先进性,提出了采用“焙烧-水浸出”技术替代湿法回收工艺中的酸性浸出技术,并通过TG-DSC、XRD、XPS、SEM-EDS、热力学分析及ICP-OES等方法研究回收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和影响Li、Co、Ni元素回收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焙烧过程发生化学转变产生新物相,并伴随有明显的失重和吸热现象。当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与KHSO_(4)质量比从1∶0.14减小到1∶1.84时,物相变化规律为Li:LiNi_(0.8)Co_(0.15)Al_(0.05)O_(2)→Li_(0.21)Co_(0.79)O和KLiSO_4;Ni:LiNi_(0.8)Co_(0.15)Al_(0.05)O_(2)→NiO和K_2Ni_2(SO_4)_3;Co:LiNi_(0.8)Co_(0.15)Al_(0.05)O_(2)→Li_(0.21)Co_(0.79)O和K_2Co_2(SO_4)_3。Ni、Co元素价态演变为Ni:+2,+3→+2;Co:+3→+2,+3。在NCA与KHSO_(4)质量比为1∶1.84,600℃下焙烧0.5 h,50℃下水浸0.5 h、搅拌速率为120 r/min、液固比(m L/g)为25∶1的条件下,Li、Co和Ni的浸出率分别为95.10%、52.68%和10.42%。与传统湿法工艺相比,该技术避免了强酸的使用,同时通过选择性提取Li元素,提高了有价金属的整体回收率,有助于提高报废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锂离子电池 LiNi_(0.8)Co_(0.15)Al_(0.05)O_(2) 焙烧-水浸 物相变化 金属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焙烧-水浸法从报废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回收金属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大辉 张珂 +2 位作者 陈怀敬 刘振宁 胡平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8,共9页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已获得广泛应用,其报废后Li、Ni、Co、Mn等金属清洁高效回收对促进有色金属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LiNi_(0.5)Co_(0.2)Mn_(0.3)O_(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回收Li、Ni、Co、Mn,并采用TG-DSC、XRD、...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已获得广泛应用,其报废后Li、Ni、Co、Mn等金属清洁高效回收对促进有色金属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LiNi_(0.5)Co_(0.2)Mn_(0.3)O_(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回收Li、Ni、Co、Mn,并采用TG-DSC、XRD、ICP-OES、XPS、热力学分析等研究了回收过程物相演变规律及影响金属回收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由LiNi_(0.5)Co_(0.2)Mn_(0.3)O_(2)与NaHSO_(4)·H_(2)O组成的混合物,经过焙烧后Li、Ni、Co、Mn元素的赋存状态发生改变,从不溶于水的复杂金属氧化物形式,转化为可溶于水的金属硫酸盐形式.焙烧产物在一定条件下用水浸出后,Li、Ni、Co、Mn元素以金属离子的形式转移到水溶液中获得回收.混合物的组成、焙烧温度对Li、Ni、Co、Mn元素在焙烧产物中的赋存形式呈现制约关系,也是影响Li、Ni、Co、Mn金属回收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离子动力电池 LiNi_(0.5)Co_(0.2)Mn_(0.3)O_(2) 焙烧-水浸出 金属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焙烧-浸出工艺从LiNi_(0.6)Co_(0.2)Mn_(0.2)O_(2)回收金属的研究
5
作者 王大辉 彭小平 +2 位作者 陈怀敬 李彦强 宋晓龙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3-971,共9页
富镍三元锂离子电池因其比容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退役后的正极材料中锂、镍、钴、锰元素的高效回收利用备受关注。本文提出将LiNi_(0.6)Co_(0.2)Mn_(0.2)O_(2)与添加剂NaHSO_(4)·H_(2)O以不同比例... 富镍三元锂离子电池因其比容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退役后的正极材料中锂、镍、钴、锰元素的高效回收利用备受关注。本文提出将LiNi_(0.6)Co_(0.2)Mn_(0.2)O_(2)与添加剂NaHSO_(4)·H_(2)O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在600℃焙烧0.5 h,焙烧产物再经过水浸出,提取金属的新工艺,并对LiNi_(0.6)Co_(0.2)Mn_(0.2)O_(2)-NaHSO_(4)·H_(2)O体系焙烧过程的化学行为及影响金属回收率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Ni_(0.6)Co_(0.2)Mn_(0.2)O_(2)中添加NaHSO_(4)·H_(2)O在600℃焙烧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失重与吸热现象,焙烧产物中Li以LiNaSO_(4)的形式存在,Ni、Co、Mn元素以氧化物和金属硫酸盐的形式存在,随NaHSO_(4)·H2O含量的增加,Ni、Co、Mn元素化合态趋向于+2价,焙烧产物的形貌为不规则的块状颗粒。LiNi_(0.6)Co_(0.2)Mn_(0.2)O_(2)与NaHSO_(4)·H_(2)O混合物质量比为1∶4.49时,焙烧后在60℃水浸0.5 h,Li、Ni、Co、Mn元素的浸出率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离子动力电池 LiNi_(0.6)Co_(0.2)Mn_(0.2)O_(2) 焙烧 金属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