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怨恨:现代性伦理的精神品质——马克斯·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理论述论 被引量:4
1
作者 牛正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5,共6页
从中世纪开始 ,科学、新教和资本主义这些因素协调一致开始了现代现象 ,它是近代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发生的全面秩序转型。现代现象包括现代化、现代主义和现代性三个题域... 从中世纪开始 ,科学、新教和资本主义这些因素协调一致开始了现代现象 ,它是近代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发生的全面秩序转型。现代现象包括现代化、现代主义和现代性三个题域。舍勒认为资本主义时代现代性的精神实质是“怨恨”。怨恨是一种没有明确的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报复冲动是怨恨的出发点 ,经恼恨、恶意、羡慕、妒忌发展到阴恶 ,它形成特殊的生活经验。怨恨作为现代性精神品质 ,表现出工商精神气质战胜并取代了神学—形而上学的精神气质 ,实用价值与生命价值的结构性位置已经发生了根本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怨恨 报复冲动 体验结构 价值颠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