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联酋国的护理督导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1
作者 彭冬香 钱珍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护理 护理督导 护理管理 阿联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曲柳 贾伟伟 强珂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521-1525,共5页
目的探讨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的136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68例)和常规组(6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 目的探讨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的136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68例)和常规组(6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运动恐惧[恐动坦帕评分(TSK)]、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PaO_(2)、FEV_(1)、FVC、MVV高于常规组,研究组PaCO_(2)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TSK、SDS、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可减轻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运动恐惧、负性情绪,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提升患者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 Ⅱ型呼吸衰竭 运动恐惧 血气指标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联合血糖控制在重症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姜金花 潘月帅 +3 位作者 周丹 王楚 高娜 魏丽丽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施以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联合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者纳入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入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施以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联合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者纳入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入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患者施以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联合血糖控制,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均<0.05),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P均<0.05)。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联合血糖控制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肺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2型糖尿病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 血糖控制 血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预防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邢丽娜 李芳 彭晓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81-18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对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心脏术后接受通气治疗的84例成人... 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对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心脏术后接受通气治疗的84例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15 d。比较两组护理期间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基于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动脉血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医院管理年督导谈规范护理管理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洪君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护理督导 医院管理 基础质量 病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应用 被引量:49
6
作者 黄美霞 余正芝 +2 位作者 张波 程玉生 李玲玲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8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将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运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以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将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运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以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10.00%(4/40)]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13/40)](P<0.05);观察组VAP相关死亡率[2.50%(1/40)]与对照组[7.50%(3/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9.00%(36/40)]显著优于对照组[77.50%(31/40)](P<0.05)。结论: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有助于降低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许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督导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4月开始实施护理质量督导,本研究选取实施前2014年1~3月以及实施后2014年4~6月护理质量进行对比,比较实施前后全员护理综合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 目的:探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督导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4月开始实施护理质量督导,本研究选取实施前2014年1~3月以及实施后2014年4~6月护理质量进行对比,比较实施前后全员护理综合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前护理总满意度为69.2%,实施后为90.1%,实施前后比较,满意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督导可以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督导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式督导护理对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护理成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倩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式督导护理对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护理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循证式督导护理对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护理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式督导护理干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分;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版、患者家属版)分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9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老年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循证式督导护理,能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式督导护理 肾衰终末期 血液透析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护理社团督导的方式加强对开放式外科护理实验室的管理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练莉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索中职院校开放式外科护理实验室采用护理社团督导管理的改善价值。方法:对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的开放式外科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护理社团督导模式进行管理,选取同年级(2016级)护理学生21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105名... 目的:探索中职院校开放式外科护理实验室采用护理社团督导管理的改善价值。方法:对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的开放式外科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护理社团督导模式进行管理,选取同年级(2016级)护理学生21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105名)应用护理社团督导管理,对照组(105名)采用常规教学管理,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外科护理实践能力及实验室管理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学生外科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应用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生实验室自主学习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护理社团督导方式对开放式外科护理实验室加以管理,能够起到促进学生外科基础知识、实践技能操作及应用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外科护理实验室 护理社团督导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督导式护理在心电监护下拔牙中的运用分析
10
作者 赵静 朱红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6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究在心电监护下拔牙中应用个性化督导式护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行心电监护下拔牙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个性化督导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拔牙手... 目的:探究在心电监护下拔牙中应用个性化督导式护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行心电监护下拔牙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个性化督导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拔牙手术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完成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牙科焦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下拔牙中应用个性化督导式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状况,稳定患者心率及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督导护理 心电监护 拔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节质量管理中设置首席护理质控师尝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叶丽娟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首席护理质控师督导在重点护理环节管理中的效果与作用。方法在全院符合首席护理质控师条件的72名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护士中推荐出26名首席护理质控师,经过培训、讨论制定护理关键环节质控点,有重点地对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关... 目的探讨首席护理质控师督导在重点护理环节管理中的效果与作用。方法在全院符合首席护理质控师条件的72名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护士中推荐出26名首席护理质控师,经过培训、讨论制定护理关键环节质控点,有重点地对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并建立追溯机制,追踪整改效果。结果除基础护理外,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中实行首席护理质控师督导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席质控师 护理督导 环节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AS-APS模式管理在行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谢淑君 翟玉婷 卞为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析采取肩袖损伤修补术治疗的患者经以护理人员为基础、麻醉医师为督导的急性疼痛护理服务(NBAS-APS)模式管理后对其治疗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行肩袖损伤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抽检... 目的探析采取肩袖损伤修补术治疗的患者经以护理人员为基础、麻醉医师为督导的急性疼痛护理服务(NBAS-APS)模式管理后对其治疗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行肩袖损伤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抽检样本共计94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处理原则,将其划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接受NBAS-APS模式管理。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5.53%、8.51%,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24 h、术后48 h和出院时,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相较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观察组均更低(P均<0.05)。2组术后1个月复查时的肩关节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均是术后1个月复查时更高(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复查时的评分,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更高(P均<0.05)。结论行肩袖损伤修补术的患者在治疗时辅以NBAS-APS模式管理,可改善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护理人员为基础、麻醉医师为督导 急性疼痛护理服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