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护理病区独立运行模式的效果与反思 被引量:3
1
作者 任爱玲 李素红 +1 位作者 薛晓英 刘春格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7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护理病区运行模式的效果,并进行反思。方法护理病区运行模式是将护理单元与医生组分开,工作自主安排、经济独立核算、行政管理按三级学科运行的管理模式;其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经济独... 目的探讨新型护理病区运行模式的效果,并进行反思。方法护理病区运行模式是将护理单元与医生组分开,工作自主安排、经济独立核算、行政管理按三级学科运行的管理模式;其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经济独立核算,责、权、利三位一体,建立和谐的新型伙伴式医护关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等。结果施行护理病区独立运行模式后,床位使用率提高,医疗成本降低,护理人员积极性显著提高。结论护理病区独立运行模式是一种能获得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管理模式,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护理病区独立运行模式 护理管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医院实施护理病区独立运行的优越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景明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5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七分护理 优越性 运行 医院 医护关系 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 管理模式 医疗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工作量测算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凯 许翠萍 +3 位作者 刘庆芝 薛秀娟 常佃沙 徐泽俊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通过测算无陪护模式病区的护理工作量,制定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选择9个无陪护模式病区进行60项直接护理项目和42项间接护理项目护理时间的测定,根据公式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和护理人员编制。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 目的通过测算无陪护模式病区的护理工作量,制定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选择9个无陪护模式病区进行60项直接护理项目和42项间接护理项目护理时间的测定,根据公式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和护理人员编制。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8.6%,88.9%病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无陪护模式病区日均护理总时数为91.7h,适宜的床护比为1∶0.5。结论应对无陪护模式病区进行护理工作量测定,以确定适宜的护理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陪护模式 护理工作量 工时测定 护理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凯 许翠萍 +2 位作者 赵军燕 杨雪莹 褚梁梁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个无陪护模式病区及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无陪护模式病区床护比为1∶0.52,医护比为1∶1.67。护理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7.60%;... 目的了解我院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个无陪护模式病区及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无陪护模式病区床护比为1∶0.52,医护比为1∶1.67。护理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7.60%;工龄结构分布合理;职称以初级为主,占96.00%;年龄25~34岁者占53.33%;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29±0.31)分。结论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员学历、工龄结构配置合理,人员数量、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较低。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确保无陪护模式病区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陪护模式 护理人力资源 配置 床护比 医护比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钱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1394-1395,共2页
目的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方法。方法在消化科病区内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全面改善护理服务的环境及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并对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前后,消化科护士的心理状况、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目的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方法。方法在消化科病区内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全面改善护理服务的环境及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并对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前后,消化科护士的心理状况、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在消化科病区内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有效的配置,护理人员的负面情绪显著降低,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实施层级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并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护理模式 消化科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曹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9期11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12月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实施层级护理模式,持续实施1年;研究结束后,与2015年1—12月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护理质量;SDS评分及SAS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 目的观察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12月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实施层级护理模式,持续实施1年;研究结束后,与2015年1—12月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护理质量;SDS评分及SAS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后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SDS评分及SAS评分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前(P<0.05)。结论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护理模式 消化内科 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传染性结核病病区实习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淑媛 刘旭瑶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9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传染性结核病病区实习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102名结核病病区护理实习生作为该次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名,给予对照组实习生传统带教模式,而给予观察组实习生循征护...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传染性结核病病区实习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102名结核病病区护理实习生作为该次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名,给予对照组实习生传统带教模式,而给予观察组实习生循征护理带教模式,分别观察两组实习生接受不同带教模式后护理实习生考试成绩、综合测评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实习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53.8±3.92)分和(36.2±1.99)分,而对照组分别为(36.2±2.91)分和(25.9±3.98)分,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综合测评能力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实习生满意度为96.08%,而对照组为86.27%,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征护理理念和原则,可有效提升实习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以及院校和带教老师的教学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征护理 带教模式 传染性 结核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探讨
8
作者 杨红雨 段翠香 《临床医药实践》 2011年第4期306-307,共2页
我院为省级公共卫生应急定点医院,曾承担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救治工作,2009年,又承担了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建立了适合我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治时期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我院为省级公共卫生应急定点医院,曾承担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救治工作,2009年,又承担了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建立了适合我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治时期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急病区与其他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有所不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公共卫生应急护理任务的圆满完成,而且,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还会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感染疾病,因此,应急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甲型H1N1流感 护理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感染高致性禽流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卫生应急 救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传染性结核病病区实习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爱香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4期128-131,共4页
目的深入研究在传染性结核病病区采取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在该院传染性结核病病区实习的6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名,对照组30名。... 目的深入研究在传染性结核病病区采取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在该院传染性结核病病区实习的6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名,对照组30名。给予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常规的临床带教方案展开教学,而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则采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展开教学,然后对比两组护理实习生所取得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结核病专业知识得分、技能操作得分、综合能力测评得分以及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染性结核病病区,以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教学,能够全面提升其理论知识水平及临床操作水平,强化综合能力,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带教模式 传染性 结核 实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冯利云 靳绵绵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研究标准化沟通模式(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研究标准化沟通模式(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交接班模式,观察组行SBAR沟通模式。1个月后比较2组交接班时遗漏登记等事件失误率、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及患者对交接班工作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在交接遗漏、信息传递不清、遗忘签字及书写不合格方面的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病情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工作中有利于护理人员尽快掌握患者病情,降低交接工作失误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床边交接班 SBAR沟通模式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精神科开放病区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耀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期161-161,163,共2页
目的:探析对精神科开放病区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精神科开放病区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探析对精神科开放病区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精神科开放病区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精神量表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科开放病区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医患纠纷,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 精神科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艳苓 曹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3期52-53,56,共3页
目的探析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层级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该次20名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消化内科病区护理人员,所有护理人员于该阶段开展层次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差错发生率为0.00%,与护... 目的探析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层级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该次20名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消化内科病区护理人员,所有护理人员于该阶段开展层次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差错发生率为0.00%,与护理前的20.00%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文件评分、病区管理评分、整理护理评分及基础护理评分方面,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病区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层级护理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管理 层级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在结核病病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双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6期86-87,90,共3页
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在结核病病区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结核病病区的72名护理实习生,研究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对该期间选择的研究对象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将使用传统带教方式的实习生编排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循... 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在结核病病区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结核病病区的72名护理实习生,研究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对该期间选择的研究对象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将使用传统带教方式的实习生编排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循证护理带教方式的实习生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样本数均为36名,对两组实习生的综合测评能力及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后,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综合测评能力及考试成绩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病区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时,通过循证护理带教方式干预方式,可使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明显提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带教模式 结核 护理 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护理模式在小婴儿病区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张玉霞 朱淑萍 叶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544-548,共5页
目的 观察人文护理模式在小婴儿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14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人文护理模式。比较... 目的 观察人文护理模式在小婴儿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14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人文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临床指标、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家属心理状态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进奶量较对照组多,发热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服务意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护理模式能提高小婴儿病区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加速患儿康复,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缓解患儿家属不良情绪,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护理模式 小婴儿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护士长在整体护理模式病区工作中的作用
15
作者 裘香敏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4期281-281,共1页
整体护理是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先进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护理过程.我院为深化改革临床护理工作,于1998年3月份在车病区开展了整体护理模式病区.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 整体护理是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先进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护理过程.我院为深化改革临床护理工作,于1998年3月份在车病区开展了整体护理模式病区.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作为护理工作的基层领导人——护士长.在整体护理工作中应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模式 护士长 现代护理 护理过程 临床护理工作 人为中心 工作实践 指导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模式在外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任秀为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5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6S管理模式在外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该院外科病区22名护理人员和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6S管理模式应用于外科病区护理中,对外科病区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比较6S管理模式应用前、后的... 目的探究6S管理模式在外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该院外科病区22名护理人员和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6S管理模式应用于外科病区护理中,对外科病区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比较6S管理模式应用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6S管理模式之前,护理质量评分为(85.42±4.16)分,实施之后,护理质量评分为(96.41±4.8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79,P<0.001);6S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实施6S管理模式之后,患者满意度为92.86%;实施6S管理模式之前,患者满意度为71.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0.05)。结论在外科病区护理应用6S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模式 外科 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区护理工作岗位设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杰 张海燕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9期54-57,共4页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的护理服务;护理管理要以实行岗位管理为切...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的护理服务;护理管理要以实行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完成护理岗位设置并明确岗位职责、上岗条件。本文就病区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上岗条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完善我国病区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岗位设置 护理工作 整体护理服务模式 临床护理工作 岗位职责 护理事业 服务理念 岗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管理模式在病区会议中的应用
18
作者 喻鸿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8年第9期105-107,共3页
总结了A管理模式在病区会议中的应用,包括准备阶段,确认主持人,核定参会人员,确定资料,安排地点和座位,把握时间这几个步骤。认为A管理模式在病区会议中的运用可以形成受监督的个人负责制,从而使护士长通过病区会议能有效解决病区护理... 总结了A管理模式在病区会议中的应用,包括准备阶段,确认主持人,核定参会人员,确定资料,安排地点和座位,把握时间这几个步骤。认为A管理模式在病区会议中的运用可以形成受监督的个人负责制,从而使护士长通过病区会议能有效解决病区护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病区会议的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管理模式 会议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0
19
作者 王正英 刘晓芳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组,每组3名护士(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在全责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小组患者的各项护理。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病房环境、三短、六洁、五送、管道护理、压疮防护、健康教育、病情掌握及怠者满意度9项除管道护理、压疮防护2项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全责护理 基础护理 护理模式 护理管理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科收治患者病区护士在职培训考核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薛晓英 孙娟 +1 位作者 王玲勉 石会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74-75,共2页
目的适应“医护分开”、跨科收治患者的改革,培养具有多学科、技术精、能力强、素质好的全科护士。方法以医院医护分开改革为基础,针对跨科收治患者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完善训练与考核组织,确定培训内容与方法,严格考核验收标准。结果... 目的适应“医护分开”、跨科收治患者的改革,培养具有多学科、技术精、能力强、素质好的全科护士。方法以医院医护分开改革为基础,针对跨科收治患者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完善训练与考核组织,确定培训内容与方法,严格考核验收标准。结果全院护理单元迅速融入医院改革当中,培养出适应改革需求的全科护士,保证医疗工作安全运行。结论全科护士是为适应新时期医院改革与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严格的培训与考核系统,是确保医院改革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培训 护士 患者 全科护士 医院改革 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 验收标准 护理单元 安全运行 医疗工作 考核系统 多学科 医护 培养 严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