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的设置
1
作者 程悦 杨旭 +5 位作者 吴欣娟 徐园 李芳芳 黄莉 孙湘雨 曹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3-598,共6页
目的:设置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确保医联体转诊护理交接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优化护理转诊交接流程。方法:以身份、背景、现状、评估和建议沟通模式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髋、... 目的:设置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确保医联体转诊护理交接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优化护理转诊交接流程。方法:以身份、背景、现状、评估和建议沟通模式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7%、92.3%,专家判断系数为0.98,专家熟悉程度为0.86,专家权威程度为0.92,构建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体系可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学、全面的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为构建医联体护理转诊平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医联体 向下转诊 护理交接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的制作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晓燕 孙丽 +2 位作者 夏忞婧 张植 杨文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胸部肿瘤Ⅰ病区16名护士设为观察组,Ⅱ病区16名护士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方法,观察组在传统交接班方法的基础上制作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应用其进行系统交班...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胸部肿瘤Ⅰ病区16名护士设为观察组,Ⅱ病区16名护士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方法,观察组在传统交接班方法的基础上制作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应用其进行系统交班。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和接班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交班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专科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的制作具有针对性,将其用于胸部肿瘤科交接班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和接班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交接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理交接 思维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护理交接班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80
3
作者 古成璠 刘雪琴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交接班形式和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在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组长,高级、初级责任护士,护士助理不同层次的使用和管理,对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交接班质量...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交接班形式和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在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组长,高级、初级责任护士,护士助理不同层次的使用和管理,对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交接班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明确了不同层级护士在交接班活动中的责任;发挥了护理组长在交接班活动中的骨干作用;促进了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护士群体良好习惯的养成。结论:规范交接班流程和指引,充分发挥护理组长在交接班活动中的作用,可以保证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的交接班质量,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分层次管理 护理交接 医院改革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交接班清单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韩艳 赵志伟 +2 位作者 付秀云 李坤 王军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8期145-147,共3页
目的设计神经内科患者交接班清单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及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神经内科护理交接班清单。2017年9月—12月使用交接班清单对交接班情况进行干预。选取2017年9月—12月收治的患者452例为观察组,... 目的设计神经内科患者交接班清单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及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神经内科护理交接班清单。2017年9月—12月使用交接班清单对交接班情况进行干预。选取2017年9月—12月收治的患者452例为观察组,2017年5月—7月收治的患者427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基础护理质量、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和护理文书质量,评价护士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及护理文书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采用清单进行护理交接班后,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3. 46±0. 78)分,高于实施前的(2. 84±0. 96)分(P <0. 01)。结论应用清单进行神经内科护理交接班,能够方便护士掌握患者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士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 清单 自我效能 护理文书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格式护理交接单在无缝隙对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平 洪静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6期137-138,141,共3页
目的探讨表格式护理交接单在无缝对接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古城医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从冠心病临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的患者3894例,2009全年和2010全年分别转出患者880例和920例,这些患者在转接... 目的探讨表格式护理交接单在无缝对接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古城医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从冠心病临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的患者3894例,2009全年和2010全年分别转出患者880例和920例,这些患者在转接过程中,护理人员采用传统的方式书写交接护理记录;2011全年和2012全年分别转出患者1030例和1064例,对这些患者在转接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填写表格式护理交接单的方式。对比采用表格式护理交接单前后交接记录书写时间、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并将所得数据进行比较,表明与使用表格式交接单前相比,交接记录书写时间显著减少[(2.1±0.3)min/份],患者满意度(97.7%)和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且护理不良事件(O%)显著减少。使用表格式护理交接单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表格式护理交接单实现交接过程的无缝对接,达到了科学、高效、书写简便的功效,增强了患者转运的安全性,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受到了广大护理人员的亲睐,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格式护理交接 无缝对接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护理交接单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佘菲 王伟杰 +2 位作者 金妍 丁涟沭 王爱凤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期196-197,共2页
低年资护士是指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临床低年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素质高低不仅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且也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与护士的接... 低年资护士是指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临床低年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素质高低不仅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且也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与护士的接触最多,神经外科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预后差,对专科护理服务的要求较高,如何培训护士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患者 低年资护士 护士培训 护理交接 应用 自制 护理队伍 工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器官移植科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晶晶 毛平 刘立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11期43-47,共5页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器官移植科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16年1月—12月(SBAR沟通模式应用前)218例住院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SBAR沟通模式应用后)245例住院危重患者设为实验组。对...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器官移植科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16年1月—12月(SBAR沟通模式应用前)218例住院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SBAR沟通模式应用后)245例住院危重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模式,实验组则采用SBAR沟通模式:通过编制移植科危重患者SBAR交接班表,制定标准化床旁交接流程,应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床旁护理交接。比较SBAR沟通模式应用前、后危重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感。结果 两组危重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了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 危重患者 护理交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娜 刘萍 +3 位作者 蔡永华 王乾贝 王佳弘 梁和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868-1873,共6页
目的:系统分析国内外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现状,为开发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及开展护理交接班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6日,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 目的:系统分析国内外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现状,为开发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及开展护理交接班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6日,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相关文献。结果:纳入13篇文献,共包含8种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评价方式为护士自评、第三方评价和患者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护士交接班情况、护士满意度、护士认知负荷、护士电子交接过渡的感知和准备度、患者满意度和患者参与床旁交接的感受。结论: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研究逐渐深入,并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应开发或引进相关的评价工具,以促进我国护理交接班工作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 评价 工具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谢树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北斗圈"小组,通过开展QCC活动并选定主题,应用科室查检表对科室护理交接班质量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护理交接班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北斗圈"小组,通过开展QCC活动并选定主题,应用科室查检表对科室护理交接班质量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护理交接班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结果经过6个月的QCC活动,科室护理交接班质量合格率由QCC实施前的65.59%提升到实施后的90.32%,目标达成率118.27%,进步率37.70%;实施QCC后护士对交接班满意度较实施前得到提高(P<0.05或P<0.01);圈员们的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开展QCC活动能够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提高护士满意度,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内分泌学 护理交接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交接班效果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彩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交接班的效果。方法采用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为研究工具,便利抽取本院护士160名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59份。结果 159名护理人员对护理交接班进行评价,平均(67.94±9.29)分;"促进有效沟通"条目得分最... 目的探讨护理交接班的效果。方法采用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为研究工具,便利抽取本院护士160名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59份。结果 159名护理人员对护理交接班进行评价,平均(67.94±9.29)分;"促进有效沟通"条目得分最高,"交班时相对无压力的"条目得分最低。结论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对交接班效果评价总分不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调查结果对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从而提高护士交接班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临床护理交接班提高患者满意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庆凡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8期248-249,共2页
目的贯彻实施护理服务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观察不同交接班对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的影响和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理论指导临床交接班并与同期未实施组比较。结果开展按护理程序交接班,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整体护理,进一步完善... 目的贯彻实施护理服务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观察不同交接班对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的影响和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理论指导临床交接班并与同期未实施组比较。结果开展按护理程序交接班,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整体护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护理交接班工作,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以及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上升。结论实施护理服务人性化的护理规范临床护理交接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整体护理工作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 满意度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交接班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曹文竹 席淑新 石美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总结文献报道的护理交接班形式,包括床旁交接班、集体口头交接班、书面交接班和录音交接班,分析不同形式交接班对交接班质量的作用,为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护理交接 交接班质量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麻醉恢复室护理交接班持续质量改进 被引量:14
13
作者 章文军 章明阳 +3 位作者 罗小平 舒惠萍 刘闪闪 颜碧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分析麻醉恢复室护士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并实施改进措施。记录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护理风...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分析麻醉恢复室护士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并实施改进措施。记录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与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2016年9月—2017年9月)比较。采用自制量表分别调查护士与手术患者对护理交接班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前后分别纳入300例患者,实施后护理交接班中患者低体温、非计划性拔管、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均较实施前降低(P<0.05)。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手术患者对护理交接班各维度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1)。30例护士参与调查,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护士对护理交接班各维度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可行的、高效的管理工具,能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交接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麻醉恢复期 低体温 非计划性拔管 压力性损伤 护理管理 护理交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房ISBAR信息化护理交接班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瑶 李六兰 +2 位作者 汤颖 张婷婷 孟楠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68-71,共4页
目的构建产房特色护理交接班系统,提高交接班质量。方法以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为依据,构建产房ISBAR信息化交接班系统;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产房的62名助产士为研究对象,比较ISBAR信息化护理交接班系统应用前后,交接班报告... 目的构建产房特色护理交接班系统,提高交接班质量。方法以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为依据,构建产房ISBAR信息化交接班系统;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产房的62名助产士为研究对象,比较ISBAR信息化护理交接班系统应用前后,交接班报告书写时间、错误数与遗漏数及助产士对交接班的质量评价、一般自我效能感。结果产房ISBAR信息化护理交接班系统应用后,交接班报告书写时间缩短(P<0.05),交接班报告书写错误、遗漏数减少;助产士对交接班的质量评价及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产房ISBAR信息化护理交接班系统可规范助产士交接班行为,有利于减少书写耗时和书写错误、遗漏,提高交接班质量及助产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房 交接 信息系统 护理交接班系统 ISBAR沟通模式 一般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孕产妇护理交接单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郦珍芳 王芝 冯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12期169-171,共3页
目的 探讨急诊孕产妇护理交接单在孕产妇安全转运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12月447例住院的急诊孕产妇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危重症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将2014年1~6月520例住院的急诊孕产妇设为观察组,采用急诊孕产妇护... 目的 探讨急诊孕产妇护理交接单在孕产妇安全转运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12月447例住院的急诊孕产妇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危重症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将2014年1~6月520例住院的急诊孕产妇设为观察组,采用急诊孕产妇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转运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孕产妇护理交接单设计合理、填写便捷,规范了转运交接流程,使多科室的医护人员能动态、全程地掌握孕产妇的病情变化,值得在急诊孕妇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孕产妇 护理交接 护理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儿科护理交接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万嫣敏 顾莺 +2 位作者 范咏 章洁 周燕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24期2248-2251,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儿科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并评价其在普通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10月开始构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儿科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并选取2019年7-9月的29名护士共131人次的交接班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0-12月的2... 目的构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儿科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并评价其在普通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10月开始构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儿科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并选取2019年7-9月的29名护士共131人次的交接班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0-12月的27名护士共138人次的交接班为观察组。通过交接班质量及护士对该护理交接班满意度来评价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护士在背景和评估2方面的交班质量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现状与建设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除了“在交接班过程中我有机会讨论有关工作量的问题”这一条目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条目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儿科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普通病房的护理交接班质量及护士对交接班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沟通方式 儿科 护理交接 信息系统 普通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互动点评模式在护理交接班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郑丽娇 冯燕英 +1 位作者 麦敬芳 林凤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4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探讨双向互动点评模式在护理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13年1月起,采用双向互动点评模式进行护理晨会交接班,量化护理交接班评价指标及考核方法,观察比较实施前6个月及实施后6个月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基础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双向互动点评模式在护理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13年1月起,采用双向互动点评模式进行护理晨会交接班,量化护理交接班评价指标及考核方法,观察比较实施前6个月及实施后6个月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交接班质量、病人护理质量)、护士自我感受与满意程度、合作与服务对象对护士的满意程度等情况。结果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护理交接班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护士自我感受与满意程度、合作与服务对象对护士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晨会交接班流程再造,创新交接班模式,强化了护士交接班意识,给不同班次的护士提供了相互交流患者信息的制度保证,促进了各项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了护理质量,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培养,提升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提升了医患对护士的满意度,建立了和谐的沟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互动点评 护理交接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单式管理在心外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越 张南南 +3 位作者 庄璇 曲巍立 张成志 焦斌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6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清单式管理在心外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心外ICU护士37名为研究对象,实施清单式管理护理交接班3个月。比较实施前(2018年1月-3月)和实施后(2018年4月-6月)护士交接班质量、护士交接班时间、护士对患... 目的探讨清单式管理在心外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心外ICU护士37名为研究对象,实施清单式管理护理交接班3个月。比较实施前(2018年1月-3月)和实施后(2018年4月-6月)护士交接班质量、护士交接班时间、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量表中信息质量(t=3.276,P=0.002)、互动支持(t=4.335,P<0.001)、效率(t=3.361,P=0.001)维度评分及总分(t=6.538,P<0.001)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交接班时间平均为(10.08±0.37)s,短于实施前的(10.41±0.4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5,P<0.001)。实施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中既往史(t=4.782,P<0.001)、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t=2.848,P=0.006)、护理措施(t=2.943,P=0.005)、潜在并发症(t=3.362,P=0.001)、异常心理状况(t=2.731,P=0.008)项目评分及总分(t=3.510,P=0.001)均高于实施前。结论清单式管理可以提高心外ICU护理交接班质量,缩短护理交接班时间,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单式管理 护理交接 心血管外科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ISBAR模式在血液病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建平 郭筱凌 刘海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11期166-168,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ISBAR模式行微信群语音交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科室交接班群,进行床旁交接班前先行群内ISBAR交接班表语音交接班,作为床旁交接班的重要内容。实施前后对护理人员用于书写与阅读交接班记录的时间和满意度;责任护士“十... 目的 探讨利用ISBAR模式行微信群语音交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科室交接班群,进行床旁交接班前先行群内ISBAR交接班表语音交接班,作为床旁交接班的重要内容。实施前后对护理人员用于书写与阅读交接班记录的时间和满意度;责任护士“十知道”内容掌握的情况以及护士长对病区患者“九知道”的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微信群语音交接班后,护士对交接班现状满意度提高;护士对相关指标掌握率提高;每班用于书写和阅读交接班记录的平均用时缩短。结论 利用语音交班可缩短护理文书书写与阅读时间,护士对现行交接班模式满意度明显提升;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十知道”的掌握率;护士长对病区患者“九知道”内容掌握情况都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群语音交班 护理交接 护理安全 ISBAR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护理交接班的规范率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廖敏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182-182,共1页
目的:2014年-2015年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强调规范的交接班的重要性。规范的护理交接班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帮助护士全面的了解... 目的:2014年-2015年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强调规范的交接班的重要性。规范的护理交接班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帮助护士全面的了解掌握患者的病情,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念。方法:对护理交接班的现状做出分析,探讨改进交接班的流程和管理对策,将规范前后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提高护理交接班的规范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 规范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