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感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曾兢 朱京慈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7-10,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教学的感受及体会,为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硕士生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3月对重庆市2所高校的10名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了团体访谈,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萃... 目的了解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教学的感受及体会,为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硕士生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3月对重庆市2所高校的10名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了团体访谈,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萃取,提炼出主题。结果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感受及体会主要为:临床教学信心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带教方式主要沿袭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临床出科考核力度不够;对今后临床教学有新的期望。结论目前的护理专业硕士生临床实践教学需从制定切实可行的临床教学目标、探寻适用于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的临床实践教学大纲和方法、建立健全临床实践考核机制、加强临床师资的培养等方面不断完善及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带教老师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教学感受 质性研究 焦点团体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生多师”指导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
作者 肖惠敏 李思琰 +2 位作者 苏清彩 黄海辉 吴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0,共5页
分析当前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三重三轻”问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协同理论,构建了贯穿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临床实践三大环节的“一生多师”全程协同指导模式,建立与完善联络机制,保障协同指... 分析当前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三重三轻”问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协同理论,构建了贯穿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临床实践三大环节的“一生多师”全程协同指导模式,建立与完善联络机制,保障协同指导效应,具有一定优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指导模式 成果导向教育 协同理论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作者 吕世娇 邹振亚 +3 位作者 万广英 张曼曼 胡浩 茅金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52-2759,共8页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形成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形成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第1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7%,第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62~0.305和0.215~0.398。最终构建的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及74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专科特色及合理性,可为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核心能力 护理教育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现状及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佳妮 周英 +1 位作者 程蕾 马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4,共5页
通过比较我国与澳大利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项目在办学规模、师资情况、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与评估、毕业要求方面的现状,提出了立足我国实际的教学改革建议,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 通过比较我国与澳大利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项目在办学规模、师资情况、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与评估、毕业要求方面的现状,提出了立足我国实际的教学改革建议,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健康中国建设所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护理教育 澳大利亚 中国 课程设置 师资 教育模式 高级实践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联合培养方案 被引量:6
5
作者 曹艳 陈新月 陈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06,共8页
目的:构建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联合培养方案,为推动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及半结构化访谈初步形成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联合培养方案条目池,制定专... 目的:构建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联合培养方案,为推动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及半结构化访谈初步形成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联合培养方案条目池,制定专家函询问卷,并采取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5名专家进行专家函询,最终形成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联合培养方案。结果:3轮函询专家积极性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8,0.880和0.880。经过咨询最终形成包括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临床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及科研能力、发展能力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96个三级指标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联合培养方案。结论:构建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联合培养方案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对肿瘤护理方向专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专家函询 护理专业硕士 肿瘤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关键问题确认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晓彤 王姿璎 +3 位作者 杨晓云 乔烁 杨浩然 杨晓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明确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界定关键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方法系统收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的165篇文献,建立问题评阅库;依据“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将问题归纳总结,通过计算严重性... 目的明确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界定关键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方法系统收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的165篇文献,建立问题评阅库;依据“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将问题归纳总结,通过计算严重性、重要性及优先解决指数确定该领域的关键问题。结果共形成26类问题。其中,临床带教老师能力不足,多照搬本科带教方法;缺乏全国统一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不够细化;临床实践要求不明确,缺乏统一的临床实践考核标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不足,批判性思维、科研创新能力及临床决策能力较为薄弱,是该领域的关键问题。结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现存的关键问题,提示应从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及人力资源上着手改进,以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文献聚类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巩小军 乔琦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8-70,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现状,分析研究趋势,为完善其教育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数据库2000~2021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聚类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现状,分析研究趋势,为完善其教育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数据库2000~2021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文献1519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当前研究热点为护理教育、培养模式、临床实践能力、课程设置、核心能力、质性研究、专科护理等方面;研究前沿为课程设置、质性研究、胜任力等方面。结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有待加强,应完善其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推动中医专科护理发展,以促进我国临床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护理队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硕士学位 研究生 护理教育 培养模式 临床实践能力 课程设置 核心能力 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沐菊 王爱敏 +1 位作者 尼宏莉 贺金晓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3期33-38,共6页
目的:确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各级指标及其权重系数,实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方法:采用Delphi法对34位专家进行函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并检... 目的:确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各级指标及其权重系数,实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方法:采用Delphi法对34位专家进行函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最终确定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值分别为"职业道德"(W=0.2309),"临床实践能力"(W=0.3226),"临床教学能力"(W=0.1324),"临床管理能力"(W=0.1747),"临床科研能力"(W=0.1394)。各级指标的层次单排序及总排序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检验结果。结论:本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权重的研究,可以使得该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能力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红红 张童 +3 位作者 肖雪玲 雷云霄 田冰洁 刘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3期56-58,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对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意见及建议,旨在为全面改革和提升护理学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40名纳入对象进行质性访谈,对资... 目的了解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对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意见及建议,旨在为全面改革和提升护理学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40名纳入对象进行质性访谈,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访者对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的意见包括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因素、培养模式的设定、毕业后的岗位职责、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士衔接的必要性及对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今后的期望和建议。结论建立健全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设置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临床实践方案及其与专科护士衔接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硕士学位 培养模式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的构建 被引量:20
10
作者 蒋小平 颜莉 +2 位作者 郑显兰 刘贤 魏晓琼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7期811-816,共6页
目的 :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关键要素,为护理教育主管及决策部门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31所国内外高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近5年中英文数据库和各院校公共网站的... 目的 :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关键要素,为护理教育主管及决策部门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31所国内外高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近5年中英文数据库和各院校公共网站的相关文献查阅,初步拟定含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年限、课程体系、实践能力要求、考核评价要求6个一级指标和145个二级指标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专家函询问卷。通过三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各级指标进行统计学及实用性分析及筛选。结果 :共26名专家参与了函询,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肯德尔协调系数χ2检验的P<0.01;最终得到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68个二级指标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素细则。结论 :本研究所形成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构建具体可操作,可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护理 培养方案 教育 德尔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资格考评体系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晓芬 王丽朵 +3 位作者 黄蓉 朱慧 李敏杰 廖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8期1076-1082,共7页
目的:建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资格考评体系,为该部分带教老师的选拔、培训及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文献查阅、开放式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对33名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咨询论证。结... 目的:建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资格考评体系,为该部分带教老师的选拔、培训及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文献查阅、开放式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对33名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咨询论证。结果: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7.9%、89.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853、0.872;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是0.231、0.295,经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的资格考评体系包括9项准入指标,5项考评内容、19项考评指标和56项评价标准。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资格考评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陛,可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管理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带教老师 德尔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并轨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磊 张培莉 +2 位作者 李育玲 巩小军 王斌全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035-3037,共3页
介绍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实践经验,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训练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3
作者 吴丽萍 郭爱敏 +2 位作者 杨慧 谷瑞芮 马千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27-930,共4页
2016年至2017年在北京某护理学院2015和2016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训练课程中开展多学科合作情境模拟教学,教学案例从剖宫产术后大出血临床真实病历中改编而来,进行临床思维训练,体现产科、ICU、儿科多学科的紧密配合,融合... 2016年至2017年在北京某护理学院2015和2016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训练课程中开展多学科合作情境模拟教学,教学案例从剖宫产术后大出血临床真实病历中改编而来,进行临床思维训练,体现产科、ICU、儿科多学科的紧密配合,融合了护士、医生、患者的交流合作。通过2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一份完善的病例资料和情境模拟剧本、录像和视频资料,通过学生在模拟教学演练之后的反思,从病例中总结拓展出7个专业问题。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使用真实病历改编的情境模拟教学,对临床思维的形成、多学科团队合作、思维拓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值得推广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合作 情境模拟教学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 临床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林 莫霖 +3 位作者 郑显兰 张萍 崔璀 蒋小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8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 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评标准等方面对我院儿科MNS的临床教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改革,并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改革前后儿科MNS核心能力的变化。结果:儿科MNS的核心能力总分由144.94(33.30)分提升至167.88(25.32)分,且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专业发展、人际关系维度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维度的增幅最大。结论:改革后的临床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儿科MNS核心能力特别是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等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理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耦合性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峥 周晨曦 +1 位作者 李小雪 尹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2,共4页
新医学教育改革政策倡导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要紧密衔接。本文在系统回顾文献及各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比较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入职护士培训和专科护士培训的共同点与差异,并对三者的有机结合进行了耦合性分析(耦合逻辑... 新医学教育改革政策倡导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要紧密衔接。本文在系统回顾文献及各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比较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入职护士培训和专科护士培训的共同点与差异,并对三者的有机结合进行了耦合性分析(耦合逻辑、条件及效应),以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培训的衔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新入职护士 专科护士 耦合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课程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6
作者 沈旭慧 贺丽芳 沈建通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9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本校护理学院2013、2014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evidence-based p... 目的评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本校护理学院2013、2014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evidence-based practice questionnaire,EBPQ)和EBN课程反馈问卷在EBN课程教学前、后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结果在接受EBN课程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循证实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3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较课程前均有很大提升(均P<0.01)。学生对EBN课程的反馈评价良好,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总体评价的满意度分别为91.9%、85.5%、85.5%、90.3%。结论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开展循证护理课程,能提升学生的循证实践知信行水平,其对课程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盾证护理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现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巧菊 黄冉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370-3372,共3页
结合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的教育现状,从培养目标、相关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4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护理高等教育者提供建议,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来进入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 教育模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慧 牟绍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95,共2页
通过查阅文献,从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及考核评价体系方面,分析对比国内外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对我国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出建议,加快完善护理研究生培养工作。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文艳 张会君 +1 位作者 安蒙 赵思宇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7期1820-1822,共3页
[目的]构建一套客观、全面的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的指导下,通过文献调查法、评价指标的遴选、专家咨询、专家深度访谈... [目的]构建一套客观、全面的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的指导下,通过文献调查法、评价指标的遴选、专家咨询、专家深度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等,建立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了包含综合素质、基础知识、临床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反映6部分内容的6项Ⅰ级指标、16项Ⅱ级指标、42项Ⅲ级指标的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客观评价专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质量评价 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用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文君 唐万珍 +1 位作者 曾毅文 白攀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与2013级的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4级与2015级的2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在完成6个月的全脱产理论学习后,直接安... 目的探讨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与2013级的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4级与2015级的2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在完成6个月的全脱产理论学习后,直接安排到医院参加临床实践2年。观察组采取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培训。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与科研能力及学校、医院、科室对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与科研成绩,以及学校、医院、科室对学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采用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训,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满足医学发展及教育事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双轨双控 分阶段衔接模式 护理教育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