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评标准等方面对我院儿科MNS的临床教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改革,并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改革前后儿科MNS核心能力的变化。结果:儿科MNS的核心能力总分由144.94(33.30)分提升至167.88(25.32)分,且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专业发展、人际关系维度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维度的增幅最大。结论:改革后的临床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儿科MNS核心能力特别是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等能力的提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评标准等方面对我院儿科MNS的临床教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改革,并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改革前后儿科MNS核心能力的变化。结果:儿科MNS的核心能力总分由144.94(33.30)分提升至167.88(25.32)分,且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专业发展、人际关系维度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维度的增幅最大。结论:改革后的临床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儿科MNS核心能力特别是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等能力的提升。
文摘目的评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本校护理学院2013、2014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evidence-based practice questionnaire,EBPQ)和EBN课程反馈问卷在EBN课程教学前、后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结果在接受EBN课程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循证实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3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较课程前均有很大提升(均P<0.01)。学生对EBN课程的反馈评价良好,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总体评价的满意度分别为91.9%、85.5%、85.5%、90.3%。结论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开展循证护理课程,能提升学生的循证实践知信行水平,其对课程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