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红椿抢救性移栽技术探索——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红椿移栽为例
1
作者 杨德勇 白祖云 +3 位作者 谭斌 郑克锐 陈正唐 赖叶青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23-28,181,共7页
为保护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范围内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红椿,采用抢救性移栽方法,移栽野生红椿1 513株,移栽后成活率达94.5%,2年后保存率90.9%。对抢救性移栽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在移栽地选择适宜、采用技术得当的情况下,影响红椿抢救性移栽... 为保护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范围内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红椿,采用抢救性移栽方法,移栽野生红椿1 513株,移栽后成活率达94.5%,2年后保存率90.9%。对抢救性移栽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在移栽地选择适宜、采用技术得当的情况下,影响红椿抢救性移栽成败的关键因素中,起挖和栽植间隔时间影响最大,其次是土球保留完整程度,再次是树体的损伤程度。移栽成活后,管护是影响保存的关键,尤其是牲畜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 抢救性移栽 关键影响因素 重点保护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坑堆栽法在黄葛树古树抢救性移栽中的运用
2
作者 杨德勇 白祖云 +1 位作者 赖叶青 赵静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为保护白鹤滩水电站影响安置区7株黄葛树古树,对黄葛树古树进行了抢救性移栽,即对原生地立地因子进行认真调查,就近选择移植地点。结合黄葛树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运用“浅坑堆栽法”进行移栽。结果表明:移栽存活率为100%,1年后移栽保存... 为保护白鹤滩水电站影响安置区7株黄葛树古树,对黄葛树古树进行了抢救性移栽,即对原生地立地因子进行认真调查,就近选择移植地点。结合黄葛树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运用“浅坑堆栽法”进行移栽。结果表明:移栽存活率为100%,1年后移栽保存率100%。古树抢救性移栽原则上要坚持近地移植,在移栽中要采取根、冠修剪、伤口处理及带土球移栽等树体处理措施,并在移栽后切实加强管理,尤其是“浅坑堆栽法”满足了黄葛树需要充分的透气的生理需求,是黄葛树古树移栽中最关键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葛树 抢救性移栽 浅坑堆栽 移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樟树抢救性移栽及年龄快速测定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肖智勇 洪学林 +2 位作者 徐光辉 熊本仁 施小弟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反季节里,对宜春市南门工业园区内大量野生樟树进行抢救性的裸根移栽及快速测定它们的年龄。结果表明:1)对野生樟树移栽时间愈长,对其成活愈不利,反之则成活率愈高;2)采取裸根近距离移栽,快速地修枝,黄心土培植,浅栽高培土,施钙镁磷肥... 在反季节里,对宜春市南门工业园区内大量野生樟树进行抢救性的裸根移栽及快速测定它们的年龄。结果表明:1)对野生樟树移栽时间愈长,对其成活愈不利,反之则成活率愈高;2)采取裸根近距离移栽,快速地修枝,黄心土培植,浅栽高培土,施钙镁磷肥,生根粉配成泥浆涂抹根部,并做到随挖、随运、随栽、随养,这都是提高野生樟树抢救性移栽成活率关键措施;3)利用树木的年轮数与胸径呈正相关关系,得到的年龄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大量野生大樟树的年龄测定可快速求算;4)2次裸根移栽的成本价仅为带土球移栽的72.3%,直接节省移栽费用6.7万多元,裸根移栽的数量越多,价格优势越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樟树 年龄测定 抢救性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野生红椿抢救性移栽成活率的敏感性因素分析——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红椿移栽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德勇 郑克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7期210-211,共2页
影响野生红椿抢救性移栽成活率的关键因素较多,实践表明,主要是红椿移栽环境因子与移栽技术,这两者与红椿移栽成活率有密切的关系。影响红椿移栽成活的环境因素为移栽地环境的差异、移栽季节的不同,技术因素主要是采挖时泥球的完整性及... 影响野生红椿抢救性移栽成活率的关键因素较多,实践表明,主要是红椿移栽环境因子与移栽技术,这两者与红椿移栽成活率有密切的关系。影响红椿移栽成活的环境因素为移栽地环境的差异、移栽季节的不同,技术因素主要是采挖时泥球的完整性及对树身的损伤程度、栽植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红椿 抢救性移栽 成活率 关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