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抢截技术情况分析
- 1
-
-
作者
钟延芳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1期27-31,共5页
-
文摘
坚固的防守体系是有效进攻的坚实基础,出色、有效的个人防守技术,又是形成坚固防守体系的根本。我们对本届全运会的足球决赛作了队员抢截技术的临场统计,情况如下。一、统计范围、场次、队次、方法为便予统计和统计后的分析,我们将抢截、断球、争顶、铲球、围抢五种防守技术列入本次的统计范围。统计对象为上海队、天津队(各四场)、广东队、北京队、辽宁队。
-
关键词
抢截技术
成功率
全运会
世界杯赛
上海队
运用
断球技术
围抢
个人防守技术
统计范围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积极性抢截技术的运用及分析
- 2
-
-
作者
翟瑞斌
栾风仪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0年第17期27-33,共7页
-
文摘
这次参加四届全运会调研工作,首先对抢、断、争顶、铲球的概念进行了讨论,统一认识。积极性抢截:是指对方控制球,本方队员积极主动地对着球做出抢截动作,而不管他是否触到球。凡站位、封堵、紧逼、补位以及远离持球队员消极地抬腿和跳起堵截等动作,均不列入积极性抢截。积极性抢截技术包括:抢球、断球、争顶、铲球等四种技术动作。积极性抢截成功尺度是:凡从控球队员的脚下将球抢下或破坏掉(对球门有威胁性的)均为成功。球被对方队员得到为失败。要结合场区或效果来定成功或失败。
-
关键词
成功率
抢截技术
积极性
世界杯赛
全运会
断球
铲球
足球比赛
抢球
运用情况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抢截技术和训练
- 3
-
-
作者
李旭川
-
机构
辽宁青年足球队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74年第9期12-16,共5页
-
文摘
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全面进攻全面防守的战术越来越被普遍采用,因而抢截技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个球队防守的好坏,不仅靠后卫(包括守门员)和前卫,前锋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攻、守脱节,做不到全面进攻、全面防守,更会给后卫防守造成困难。
-
关键词
抢截技术
训练方法
足球运动员
防守队员
进攻队员
守门员
传球
青少年运动员
目的任务
抢断球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进攻的前奏——“反抢”
- 4
-
-
作者
卢伟森
-
机构
江苏足球队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75年第18期13-15,共3页
-
文摘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诚然,对抗性的足球运动也应掌握它的实战规律性。在剧烈的实战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无非就是攻和守。但是这种矛盾随着战情的变化不时地在转换着,想要获取比赛的胜利,那未只有掌握进攻的主动权。如何获取进攻的主动权,又如何摆脱被动局面转化为主动局面呢?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保证发扬风格前提下,带动和促进技、战术的发挥,才能奏效。但是,其中个人抢截技术和坚强的防御体系确是破坏和阻止对方进攻的有力手段。
-
关键词
进攻次数
足球运动
防御体系
主要方面
规律性
抢截技术
被动局面
实战
对抗性
比赛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关于各队防守情况的研究
- 5
-
-
作者
何加才
刘丹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31,共6页
-
文摘
一、前言十几年来世界足坛在不断地呼吁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进攻能力,加强攻势足球,甚至试图通过修改规则来促进进攻,提高进攻的成功率和进球数。然而加强防守的趋势依然在延续着,守多攻少的的“五·三·二”阵型已风靡世界足坛,后场防守更加严密,犯规战术广泛运用,尤其是对各队主要得分手和球星的紧盯死缠、施以“刹伤战术”,使得进攻的威力在下降,进球数降到历届世界杯赛的最低点。针对当前世界足坛攻防打法的现状。
-
关键词
成功率
防守技术
抢截技术
世界杯赛
抢球
积极性
运用特点
整体实力
围抢
后场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