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_(1/2)正则化的抛物线Radon变换多次波压制方法
1
作者 吴秋莹 胡斌 +1 位作者 刘财 高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36,共14页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多次波的存在会对地震数据成像和地震资料解释带来影响,如何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干扰是地震勘探中的重要问题。抛物线Radon变换因其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次波压制中,但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时,炮检距的有限性会导致变...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多次波的存在会对地震数据成像和地震资料解释带来影响,如何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干扰是地震勘探中的重要问题。抛物线Radon变换因其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次波压制中,但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时,炮检距的有限性会导致变换域中的能量扩散,产生假象,使多次波压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_(1/2)正则化的稀疏反演高分辨抛物线Radon变换,并应用广义迭代收缩算法(generalized iterated shrinkage algorithm,GISA)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L_(1/2)正则化有很强的稀疏约束能力,能提高解的稀疏度,改进信噪分离的效果。与最小二乘反演和基于L_(1)正则化的稀疏反演相比,基于L_(1/2)正则化的稀疏反演高分辨抛物线Radon变换能更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并确保了重构数据与原始数据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压制 高分辨率抛物线radon变换 L_(1/2)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均衡抛物线Radon变换法地震道重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维红 高红伟 刘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8-522,560,共6页
基于抛物线Radon变换地震道重建(PRT)的基本原理和傅里叶变换频谱的基本性质,本文提出了迭代加道均衡抛物线Radon变换(BPRT)方法,把道均衡技术和带限PRT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提高了缺失地震道插值重建的计算效率,而且成功运用于叠... 基于抛物线Radon变换地震道重建(PRT)的基本原理和傅里叶变换频谱的基本性质,本文提出了迭代加道均衡抛物线Radon变换(BPRT)方法,把道均衡技术和带限PRT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提高了缺失地震道插值重建的计算效率,而且成功运用于叠前地震资料的反假频重采样处理中。此法与传统最小二乘抛物线Radon变换法相比,其计算精度相同,且计算效率大约提高了5倍。理论模型试算与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证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线radon变换(prt) 迭代 道均衡 地震道重建 快速算法 抛物线radon变换 地震道插值 变换 叠前地震资料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抛物线Radon变换稀疏解分离和压制多次波 被引量:39
3
作者 朱生旺 魏修成 +1 位作者 李锋 赵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6,共7页
抛物线Radon变换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一种压制多次波方法。但由于传统的阻尼最小二乘解受分辨率的限制,当动校时差差别较小时,在变换后的τ-q域不能完全分离一次波与多次波,从而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 抛物线Radon变换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一种压制多次波方法。但由于传统的阻尼最小二乘解受分辨率的限制,当动校时差差别较小时,在变换后的τ-q域不能完全分离一次波与多次波,从而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即在最小平方意义下的τ-q域通解中,找出一种沿q值方向具有最大方差模的稀疏解,从而提高了用抛物线Radon变换进行反射波分解的分辨率,更精确、更有效地实现了多次波的分离与压制。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在一次波与多次波叠加速度差异较小、多次波能量很强的情况下,本方法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理论数据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均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线radon变换 稀疏解 一次波 多次波 傅里叶变换 频率 广义逆矩阵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多道相关的抛物线Radon变换法分离P-P、P-SV波 被引量:18
4
作者 冯晅 张先武 +2 位作者 刘财 王典 杨庆节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4-309,共6页
因为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中P-P波和P-SV波通常混杂在一起,所以较好地分离P-P波和P-SV波能够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的质量.抛物线Radon变换法在分离P-P波和P-SV波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离散叠加的计算过程中会带来假频,这些假频会干扰波场... 因为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中P-P波和P-SV波通常混杂在一起,所以较好地分离P-P波和P-SV波能够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的质量.抛物线Radon变换法在分离P-P波和P-SV波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离散叠加的计算过程中会带来假频,这些假频会干扰波场分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将多道相关算法引入抛物线.Radon变换,发展了带有多道相关的抛物线Radon变换法.该方法利用叠加信号具有相似性的特点,依据多道相关中衡量多道信号相似性的能量比标准,对叠加过程加以控制,压制变换中出现的假频.本文用该方法对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波场分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多分量地震 波场分离 抛物线radon变换 多道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物线Radon变换中的参数采样与假频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新武 吴律 +2 位作者 牛滨华 李丽 吴亚东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31,共5页
抛物线Radon变换可作为消除多次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频率域对最小平方抛物线Radon变换中的曲率参数和偏移距参数的采样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保证方法稳定及抗假频的曲率参数的最小采样间隔和扫描范围 ,分析了由于偏移距采样不足造... 抛物线Radon变换可作为消除多次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频率域对最小平方抛物线Radon变换中的曲率参数和偏移距参数的采样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保证方法稳定及抗假频的曲率参数的最小采样间隔和扫描范围 ,分析了由于偏移距采样不足造成的后果。研究表明 ,变换中曲率参数采样不足时 ,远炮检距数据道重建误差较大 ,采样过密只能稍微改善重建的结果 ,但会使最小平方反问题的方程组变为病态 ,而且还会增加计算机时。当偏移距采样不足时 ,整个变换过程不稳定 ,且会产生假频 ,表现为变换域中能量的发散 (拉伸 )。此外 ,若变换过程中曲率参数的扫描范围不能满足采样条件 ,变换时也会产生假频。利用数值计算对文中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线radon变换 参数采样 假频 地震波 曲率 偏移距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散射级数和抛物线Radon变换联合的层间多次波压制策略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东庆 袁刚 +2 位作者 杨金龙 王海峰 曹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5-303,341,共10页
层间多次波给地震成像和解释带来极大挑战,单独使用基于波动方程预测或基于滤波的方法压制层间多次波效果都不理想,前者对数据的品质要求高且运算量大,而后者则很难处理规律性较差的层间多次波。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将逆散射级数法与抛物... 层间多次波给地震成像和解释带来极大挑战,单独使用基于波动方程预测或基于滤波的方法压制层间多次波效果都不理想,前者对数据的品质要求高且运算量大,而后者则很难处理规律性较差的层间多次波。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将逆散射级数法与抛物线Radon变换相结合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新策略。首先在抛物线Radon域采用自适应非线性滤波对CRP数据中的一次波进行保护处理,将未受多次波干扰的一次波和含有部分一次波的多次波能量进行分离,然后在曲波域对滤波分离出的多次波能量和逆散射级数预测的层间多次波模型数据进行匹配相减,最后将相减得到的剩余一次波和滤波分离出的一次波相融合得到层间多次波压制后的结果。实际资料测试表明该策略能高效高精度压制层间多次波,使地层结构特征更为清楚,地震成像质量显著改善,从而为油藏解释提供更可靠的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多次波 逆散射级数 抛物线radon变换 CRP道集 曲波域匹配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U-GPU异构平台的抛物线Radon变换并行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全 林柏栎 +3 位作者 杨勃 彭博 张伟 涂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3-1270,1163,共9页
抛物线Radon变换被广泛应用于压制和去除叠前地震数据中的多次波。混合域抛物线Radon变换虽具有良好的多次波压制效果,但面对体量日益庞大的地震道集数据,仍需很长处理周期。为此,首先利用GPU对抛物线Radon变换算法做并行优化,将计算过... 抛物线Radon变换被广泛应用于压制和去除叠前地震数据中的多次波。混合域抛物线Radon变换虽具有良好的多次波压制效果,但面对体量日益庞大的地震道集数据,仍需很长处理周期。为此,首先利用GPU对抛物线Radon变换算法做并行优化,将计算过程中最耗时的傅里叶变换和代数运算用CUDA库等优化技巧进行加速,加速比达13以上;然后基于CPU-GPU异构平台,提出一种CPU-GPU并行方案,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通过CPU多线程与多个GPU协同并行实现抛物线Radon变换并行算法,加速比约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线radon变换 多次波压制 GPU并行计算 异构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保幅的抛物线Radon变换法地震道重建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晶晶 孙成禹 +1 位作者 谢俊法 张晓钊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实际地震资料中常见地震道缺失或空间采样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会导致有效信息丢失,还有可能在后续的处理中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基于抛物线Radon变换进行缺失地震道重建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AVO响应特征及傅里叶变换基本性质,提出了相对保... 实际地震资料中常见地震道缺失或空间采样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会导致有效信息丢失,还有可能在后续的处理中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基于抛物线Radon变换进行缺失地震道重建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AVO响应特征及傅里叶变换基本性质,提出了相对保幅的抛物线Radon变换地震道重建方法。该方法是对前人提出的道均衡抛物线Radon变换地震道重建方法的一种改进,即在道均衡过程中考虑了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根据AVO特征对不同偏移距的重建地震道采用不同的均衡系数,而不是采用固定的道均衡系数对道与道之间简单地均衡,所以可以加快重建数据向实际数据逼近的速度并提高数据重建的精度。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的试算结果表明,相对保幅的抛物线Radon变换地震道重建方法对于叠前地震数据的重采样及不同偏移距地震道的重建是有效可行的,不仅能够实现缺失地震道的相对保幅重建,而且可以大大提高重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线radon变换 道均衡AVO相对保幅 地震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物线拉冬变换消除多次波的应用要素分析 被引量:38
9
作者 张军华 吕宁 +2 位作者 雷凌 田连玉 郭见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8-405,共8页
抛物线拉冬变换(PRT)在国外已是消除多次波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国内却很少应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抛物线拉冬变换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算法和参数的选择等关键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试验,分... 抛物线拉冬变换(PRT)在国外已是消除多次波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国内却很少应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抛物线拉冬变换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算法和参数的选择等关键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试验,分别讨论了时间域拉冬变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频率域拉冬变换的不同实现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拉冬域的假频问题、复系数矩阵方程的求解和白噪系数的选取、拉冬域多次波切除和截断效应、自适应滤波切除等应用要素,获得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结论1时间域PRT不宜直接使用;2频率域正变换最小平方法有利于消除多次波;3拉冬域的参数取值要满足采样定理;4求解复系数方程组白噪系数宜取0.1~1;5加一巴特沃兹滤波器式的增益函数可实现自适应滤除多次波。应用本文方法对实际资料进行处理,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 时间域 假频 频率域 变换 prt 模型研究 抛物线 复系数 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on变换在纵横波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继东 周文静 +2 位作者 陈普春 宋国杰 余先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106-109,共4页
波场分离是把弹性波场分解成纯纵波和纯横波两部分,从而能更准确、有效地描述地下介质信息。分析了目前常用的P-P波和P-SV波分离方法(Radon变换法),将其应用到全波场的纵横波分离;并结合纵横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给出了3种不同Radon... 波场分离是把弹性波场分解成纯纵波和纯横波两部分,从而能更准确、有效地描述地下介质信息。分析了目前常用的P-P波和P-SV波分离方法(Radon变换法),将其应用到全波场的纵横波分离;并结合纵横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给出了3种不同Radon变换法分解纵横波的具体计算公式。针对不同的Radon变换法设计合理的参数,对理论模型的正演模拟数据进行纵横波分解试算。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对比结果表明在全波场纵横波的分离过程中,高分辨率Radon变换的分离效果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分离 Τ-P变换 抛物线radon变换 高分辨率radon变换 频率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