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弛张筛抛掷指数的系列优化和回归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翟宏新 李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138-141,共4页
为了寻求弛张筛抛掷指数Kv的适宜值以及Kv与相关参数问的关系,考虑了机械结构和运动学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系列优化和回归分析研究.建立了关键参数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绘制了相关参数的特性曲面.求出的抛掷指数均方值为7.95g。与实... 为了寻求弛张筛抛掷指数Kv的适宜值以及Kv与相关参数问的关系,考虑了机械结构和运动学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系列优化和回归分析研究.建立了关键参数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绘制了相关参数的特性曲面.求出的抛掷指数均方值为7.95g。与实测值7.30g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张筛 抛掷指数 优化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钻井变椭圆轨迹振动筛计算机仿真及设计因素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洪伟 薛六涛 +1 位作者 王小涵 杜坤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86,共4页
基于某型号变椭圆轨迹振动筛,分析了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的工作原理,编写了Matlab计算程序,对于原始设计参数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包括运动轨迹、抛掷指数、椭圆长轴倾角等;进一步分析了相位差角、激振力、激振器安装位置等设计因素对运动轨... 基于某型号变椭圆轨迹振动筛,分析了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的工作原理,编写了Matlab计算程序,对于原始设计参数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包括运动轨迹、抛掷指数、椭圆长轴倾角等;进一步分析了相位差角、激振力、激振器安装位置等设计因素对运动轨迹参数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椭圆长轴倾角及抛掷指数的变化规律;对该振动筛提出了激振器合理选择及安装位置的建议,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振动筛振动轨迹及运动参数更加符合设计要求。文章的研究方法及计算结果可对实际振动筛的设计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筛 变椭圆轨迹 轨迹参数 抛掷指数 设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气室空气弹簧隔振的振动筛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德洋 彭利平 +3 位作者 王浩宇 陈云峰 黄环 韩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01-1908,共8页
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在两个气室之间设有节流元件,可吸收振动的能量,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作为一种新型隔振元件,附加气室空气弹簧能缩短振动筛过共振区时间,减小共振振幅及附加倾摆运动,提高振动筛运行的平稳性。分析振动筛二自由度动力... 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在两个气室之间设有节流元件,可吸收振动的能量,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作为一种新型隔振元件,附加气室空气弹簧能缩短振动筛过共振区时间,减小共振振幅及附加倾摆运动,提高振动筛运行的平稳性。分析振动筛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求解运动学微分方程,发现振动筛实际振动方向角不等于激振力作用方向角,振幅和抛掷指数也可用单自由度模型表征;利用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建立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线性模型,得到其刚度阻尼的表达式,基于此,推导出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振动筛动力学模型,并建立运动学微分方程;搭建附加气室空气弹簧隔振系统和振动实验台,测试实验台的运动学参数;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所建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并与实验台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仿真振幅为5.321 mm,实验测试的稳态振幅为5.372 mm,二者误差仅为1%,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电机转速对振幅影响较小,对抛掷指数影响较大,随着电机转速由840 r/min增加到990 r/min时,振幅由4.549 mm降为4.427 mm,抛掷指数由3.6上升到4.9;改变隔振系统的初始气压可以调节振幅,当初始气压由0.1 MPa增加到0.6 MPa时,振幅由4.446 mm增加到6.159 mm;节流孔直径对振幅的影响不明显,当节流孔直径由2 mm增加到20 mm时,振幅由4.443 mm变为4.467 mm;通过改变电机转速和隔振系统初始气压组合,可以使试验台振幅在4.45~6.16 mm、抛掷指数在3.46~6.16内变化,实现对振动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筛 振幅 抛掷指数 附加气室空气弹簧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MBD的双轨迹钻井液振动筛筛分性能研究
4
作者 吕志鹏 段铃童 +2 位作者 韩庆锋 杨令 闵庆新 《石油机械》 2025年第8期44-52,59,共10页
为增强振动筛的处理能力,满足钻采过程中的不同工况需求,改善现有钻井液振动筛存在的“筛堵”“跑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直线+变椭圆”的双轨迹钻井液振动筛,并基于离散元方法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dyna... 为增强振动筛的处理能力,满足钻采过程中的不同工况需求,改善现有钻井液振动筛存在的“筛堵”“跑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直线+变椭圆”的双轨迹钻井液振动筛,并基于离散元方法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dynamics of multi-body system,MBD)的研究方法,对双轨迹振动筛和岩屑颗粒进行联合仿真计算。探究了2种振型下筛网面上的运动轨迹与抛掷指数、筛分过程中多种岩屑颗粒的运动行为以及筛分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变椭圆轨迹下从入料端至出料端筛面的抛掷指数和振动方向角逐渐减小,有利于实现入料端钻井液固液分离与液相透筛,降低出料端岩屑颗粒的破碎和堵筛概率;稳定筛分时,易透筛颗粒基本处于料层底部或已经透筛,难透筛和不透筛颗粒处于料层的中上层;变椭圆轨迹下多种岩屑颗粒的透筛率均高于直线轨迹、平均透筛时间均短于直线轨迹、平均运移速度均大于直线轨迹。研究成果可为钻井液振动筛的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迹振动筛 变椭圆 离散元法 筛分特性 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 岩屑颗粒 抛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