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具曲面机器人智能抛光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袁楚明 张雷 +2 位作者 陈幼平 周祖德 谭汉元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9期76-80,共5页
介绍了一个初步实现的模具曲面机器人智能抛光系统的构成 ,分析了模具机器人抛光的特性 ,重点对实现机器人模具智能抛光系统的若干问题诸如工艺过程建模、工艺知识的获取与表达、工艺知识库与数据库建立。
关键词 模具曲面机器人 自动抛光 智能抛光系统 建模 工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非球面元件可控气囊抛光系统 被引量:13
2
作者 潘日 杨炜 +3 位作者 王振忠 郭隐彪 王健 钟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4-1348,共5页
根据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的实际加工需要,设计并制造可控气囊抛光系统,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气囊自转轴的运动空间可以满足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的连续进动加工要求。为了证明所设计系统的可加工性,以直径320mm的圆形... 根据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的实际加工需要,设计并制造可控气囊抛光系统,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气囊自转轴的运动空间可以满足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的连续进动加工要求。为了证明所设计系统的可加工性,以直径320mm的圆形平面光学元件进行加工实验。经过该气囊抛光工具24h的抛光后,工件达到较好的面型精度,光学元件的表面粗糙度由0.272λ减小到0.068λ(λ=632.8nm),PV值从1.671λ降低到0.905λ。对光学元件的实际加工实验结果表明:可控气囊抛光系统在加工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好,符合设计要求,可有效提高加工工件面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 进动抛光 可控气囊抛光系统 设计及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抛光系统在陶瓷导轨加工中的应用
3
作者 成贤锴 蔡黎明 +1 位作者 陈琦 于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5-57,90,共4页
陶瓷材料因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而成为很好的导轨材料,但其加工工艺性比金属材料复杂很多。对陶瓷导轨先进行研磨加工,使面型精度达到微米级,再采用机器人抛光系统对其抛亮,通过平面干涉仪检测其面型精度,根据检测的面型数据及特点,结合相... 陶瓷材料因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而成为很好的导轨材料,但其加工工艺性比金属材料复杂很多。对陶瓷导轨先进行研磨加工,使面型精度达到微米级,再采用机器人抛光系统对其抛亮,通过平面干涉仪检测其面型精度,根据检测的面型数据及特点,结合相关的抛光工艺,对陶瓷导轨进一步加工,使其达到更高的精度要求。实验过程中,陶瓷导轨面型的峰谷值从2.348 mm降低到1.844 mm,均方根由0.625 mm降低到0.394 mm,面型精度较原先得到了改善。以光学的检测手段结合相关的抛光工艺来提高陶瓷导轨机械加工的精度,结果证明该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超精密加工 陶瓷导轨 抛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砂带抛光机轴颈抛光系统的可靠性建模
4
作者 范晋伟 张红亮 +2 位作者 李中生 陶浩浩 王培桐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6,共4页
轴颈抛光系统是曲轴砂带抛光机进行曲轴抛光加工的重要子系统,其可靠性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曲轴抛光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针对曲轴砂带抛光机轴颈抛光系统故障率高、可靠性较低的现象,跟踪采集了轴颈抛光系统的故障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处理... 轴颈抛光系统是曲轴砂带抛光机进行曲轴抛光加工的重要子系统,其可靠性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曲轴抛光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针对曲轴砂带抛光机轴颈抛光系统故障率高、可靠性较低的现象,跟踪采集了轴颈抛光系统的故障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利用几种常见的分布函数建立了轴颈抛光系统的可靠性模型。结合分布函数进行模型的拟合检验及优选,结果表明轴颈抛光系统的故障间隔时间的分布规律与伽马函数更为接近。依据建立的分布函数模型对轴颈抛光系统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参数进行估计,并优选出与采集的观测值较为接近的分布函数。上述对子系统轴颈抛光系统进行的可靠性建模及评估工作,可以为接下来曲轴砂带抛光机的其他子系统及整机的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砂带抛光 轴颈抛光系统 可靠性建模 MTB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工程机械驾驶室机器人自适应打磨抛光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槐创锋 赵延 金志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适应当前制造业大型设备零部件生产需要,提高对大型工程机械驾驶室焊缝打磨抛光处理效率,设计一种机器人自适应自动打磨系统。此系统采用六自由度机器人配置自适应性力控系统,实现对复杂曲面及焊缝的贴合;采用外接轴实现对工件所有焊... 为适应当前制造业大型设备零部件生产需要,提高对大型工程机械驾驶室焊缝打磨抛光处理效率,设计一种机器人自适应自动打磨系统。此系统采用六自由度机器人配置自适应性力控系统,实现对复杂曲面及焊缝的贴合;采用外接轴实现对工件所有焊缝全方位覆盖,并实时切换姿态完成自动打磨。通过自动更换打磨工具的方式,实现单个机器人生产效率最大化;运用模块分层化理念,使不同工位满足不同工艺需求,凸显此系统良好的兼容性;其中加装的自适应性力控装置,实现了工业参数数据化,其可调可控,从而保证打磨抛光的效果。挖掘机驾驶室焊缝打磨抛光试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可实现对大型工程机械驾驶室焊缝打磨抛光全自动化处理,且保证了打磨效果,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打磨抛光系统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botStudio的复杂曲面抛光系统研究
6
作者 钱亚玮 金晓怡 +1 位作者 刘双龙 奚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10期55-59,共5页
以手表外壳复杂曲面的抛光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RobotStudio软件对各种建模软件的兼容性搭建了复杂曲面抛光系统的工业仿真平台。依照软件的工作站逻辑编写了关于仿真平台的Smart组件程序,并对Rapid语言编写的机器人程序进行了仿真运行,... 以手表外壳复杂曲面的抛光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RobotStudio软件对各种建模软件的兼容性搭建了复杂曲面抛光系统的工业仿真平台。依照软件的工作站逻辑编写了关于仿真平台的Smart组件程序,并对Rapid语言编写的机器人程序进行了仿真运行,实现了由机器人识别表壳位置信息,并完成抓取、抛光、放回等一系列工业流程。最后,设定了碰撞监测组件,来实时监测机器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碰撞情况,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目前,该抛光系统已投入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 机器人仿真 手表外壳 抛光系统 位置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抛光循环系统长时流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林斌 何建国 +2 位作者 吉方 黄文 罗清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5-68,共4页
磁流变抛光循环系统的长时流量稳定性,决定着抛光斑参数能否在工件加工周期内保持稳定,是实现确定性抛光的重要保证。从循环系统用离心泵入手,建立流量稳定性评价方法,设计了三种离心泵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输出流量稳定性进行了... 磁流变抛光循环系统的长时流量稳定性,决定着抛光斑参数能否在工件加工周期内保持稳定,是实现确定性抛光的重要保证。从循环系统用离心泵入手,建立流量稳定性评价方法,设计了三种离心泵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输出流量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循环系统流量稳定性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离心泵流量稳定性评价方法切实可行,由锥形压水室结构和双面叶轮所构成的离心泵模型流量稳定性最好,基于其构建的磁流变抛光循环系统相对另外两种离心泵模型构建的磁流变抛光循环系统具有最好的长时流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抛光循环系统 长时流量稳定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精密抛光的复杂模具曲面三维重构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健 计时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26-1229,共4页
针对机器人辅助模具精密抛光系统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复杂模具曲面三维重构方法。分析了模具抛光件型线三维重构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并详细讨论了面向精密抛光的复杂模具曲面三维造型方法的关键技术,包括节点的选取、端点切矢的选取... 针对机器人辅助模具精密抛光系统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复杂模具曲面三维重构方法。分析了模具抛光件型线三维重构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并详细讨论了面向精密抛光的复杂模具曲面三维造型方法的关键技术,包括节点的选取、端点切矢的选取等;给出了在精密抛光系统中,复杂模具自动抛光曲面的编程控制策略和实现方案。应用所提的面向精密抛光的复杂模具曲面三维重构方法能使精密抛光系统在加工的不同阶段始终蕴涵不等的模具曲面加工信息,从而提高了抛光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抛光系统 三维重构方法 复杂曲面 编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贝壳抛光设备的改进设计
9
作者 马先英 杨君德 于功志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214,共3页
针对原抛光设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抛光设备的传动系统、抛光系统等关键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后的设备总体布局合理,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易损件拆卸简便,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经生产运行的实践证明:抛光后的贝壳表面... 针对原抛光设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抛光设备的传动系统、抛光系统等关键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后的设备总体布局合理,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易损件拆卸简便,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经生产运行的实践证明:抛光后的贝壳表面光滑,生产效率提高了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壳抛光 半贝加工 抛光系统 总体设计 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