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仙湖径流区设施蓝莓栽培
1
作者 李浩 《云南农业》 2025年第5期60-61,共2页
蓝莓(Vaccinium uliginosum)为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多年生落叶灌木。蓝莓喜pH值4.5~5.5的酸性疏松质地基质,抗旱性差、病虫害发生少。蓝莓设施栽培能够缩短蓝莓生育期,促使蓝莓提前上市,产量较高。蓝莓具有环境适应性强、需肥需药量少... 蓝莓(Vaccinium uliginosum)为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多年生落叶灌木。蓝莓喜pH值4.5~5.5的酸性疏松质地基质,抗旱性差、病虫害发生少。蓝莓设施栽培能够缩短蓝莓生育期,促使蓝莓提前上市,产量较高。蓝莓具有环境适应性强、需肥需药量少、市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澄江市广泛引进种植,目前设施蓝莓栽培面积达330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越橘属 抚仙湖径流区 酸性疏松质地基质 蓝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文军 王军伟 +8 位作者 薛开政 陈华 王正旭 刘魁 胡保文 田阳阳 夏玉珍 杨继周 常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65-71,共7页
为分析2009~2019年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运用SPSS 25软件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衍生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和糖碱比的总体偏度均为正偏离... 为分析2009~2019年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运用SPSS 25软件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衍生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和糖碱比的总体偏度均为正偏离,其余指标均为负偏离。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氧化钾、氯、钾氯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总体数据分布较为集中,中上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两糖差和氮碱比的总体数据分布较为分散。烟碱、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在不同部位的稳定性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上部烟叶总氮>还原糖>烟碱>总糖,中部烟叶还原糖>总糖>总氮>烟碱,下部烟叶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其余指标的稳定性在3个部位间趋势相同,即非烟碱氮/总氮>氮碱比>氧化钾>糖碱比>两糖差>钾氯比>氯,中上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整体优于下部烟叶。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偏度和峰度在不同年度间均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除个别指标外,各部位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年度间差异不大,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总体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径流区 烟叶 化学成分 分布特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态恢复治理PPP项目工程质量验收体系研究——以澄江抚仙湖径流区植被恢复治理工程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文红 杨忠学 和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4期114-118,124,共6页
以澄江抚仙湖径流区植被恢复治理工程PPP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项目特点,通过共享集成技术构建工程质量验收体系,文中阐述工程质量阶段性验收的组织管理、条件、流程、依据、标准及要求、验收方法及内容、验收质量评定等步骤与要求,探索... 以澄江抚仙湖径流区植被恢复治理工程PPP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项目特点,通过共享集成技术构建工程质量验收体系,文中阐述工程质量阶段性验收的组织管理、条件、流程、依据、标准及要求、验收方法及内容、验收质量评定等步骤与要求,探索生态治理PPP项目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研究中发现存在合规性、控制性、完整性、规范性、责任主体明确性等方面的问题,需通过建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项目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规范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项目 生态治理工程 质量评定 验收标准 植被恢复 澄江抚仙湖径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径流区不同氮磷钾肥运筹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文军 薛开政 +5 位作者 刘魁 田阳阳 杨继周 杨江南 徐昭梅 陈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43-47,共5页
为探索抚仙湖径流区优质烟叶生产最佳肥料管理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_(2)O_(5)和K_(2)O肥用量分别为90、45和405 kg/hm^(2)时,烟株的株高、茎围... 为探索抚仙湖径流区优质烟叶生产最佳肥料管理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_(2)O_(5)和K_(2)O肥用量分别为90、45和405 kg/hm^(2)时,烟株的株高、茎围、有效叶数和叶面积系数等农艺性状表现最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协调性较好,烟碱、氯离子、氧化钾、两糖差、糖碱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符合云南中烟清香Ⅰ型优质烟叶化学成分标准要求;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指标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钾肥 烤烟 产量 质量 抚仙湖径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径流区烟叶质量特征分析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文军 刘魁 +8 位作者 王正旭 田阳阳 王军伟 李湘伟 姚江美 朱云聪 夏玉珍 杨继周 胡保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92-195,197,共5页
对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定点取样并进行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分析及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成熟度好,颜色橘黄,油分好,色度强,外观质量好;内在化学成分指标符合优质烟叶标准要求且协调性较好;中性致... 对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定点取样并进行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分析及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成熟度好,颜色橘黄,油分好,色度强,外观质量好;内在化学成分指标符合优质烟叶标准要求且协调性较好;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丰富;清香型风格特征突出,香韵丰富,香气量足、香气质好,口感特性较好。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具有较高的综合品质,工业可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径流区 烟叶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径流区香椿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树宾 李文进 乔德福 《云南农业》 2016年第5期39-40,38,共3页
水质好水量大的抚仙湖,其径流区人口较多,既要促其跨越发展又要控制湖水污染是个大难题。从选择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矮化整形、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等方面阐述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措施,旨在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防治湖水面源污染,同时... 水质好水量大的抚仙湖,其径流区人口较多,既要促其跨越发展又要控制湖水污染是个大难题。从选择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矮化整形、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等方面阐述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措施,旨在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防治湖水面源污染,同时带动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径流区 香椿 栽培育苗 矮化整形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工业需求符合性评价
7
作者 赵文军 冯瑜 +8 位作者 常剑 王正旭 薛开政 徐昭梅 宋成 夏玉珍 杨继周 胡保文 陈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3期182-185,共4页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澄江抚仙湖径流区2009—2019年的烟叶化学成分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工业需求符合性。结果表明,上部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总...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澄江抚仙湖径流区2009—2019年的烟叶化学成分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工业需求符合性。结果表明,上部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平均值分别为3.33%、26.62%、20.76%、2.57%、1.93%、0.29%、9.43、5.86、8.45、0.79和0.77,中部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平均值分别为2.55%、29.21%、22.27%、2.14%、2.04%、0.29%、10.26、6.94、12.02、0.85和0.79,下部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平均值分别为1.59%、25.71%、20.31%、1.46%、2.44%、0.37%、10.33、5.40、16.82、0.92和0.81。烟叶化学成分和协调性指标均在清香Ⅰ型优质烟叶要求的范围内,但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澄江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指标间协调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工业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化学成分 特征 工业需求符合性 抚仙湖径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效应分析——以抚仙湖径流区龙街社区为例
8
作者 李秉谦 刘潼 刘巧芹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期130-134,共5页
农地流转效应实证分析是检验农地流转成效和进一步完善流转相关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实地访谈、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抚仙湖径流区龙街社区农地流转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实现农地100%流转是政府扶持的外部驱动力与本... 农地流转效应实证分析是检验农地流转成效和进一步完善流转相关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实地访谈、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抚仙湖径流区龙街社区农地流转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实现农地100%流转是政府扶持的外部驱动力与本地劳动力收入来源变化的内部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研究区农地流转存在激发农户土地经营热情,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削减污染负荷四大正效应;③研究区农地流转也存在农民再就业难、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难、流转租金及时支付困难三大负效应;④建议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组织劳务输出、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和农村社保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农地流转效益;⑤未来可从多案例、多尺度、多视角开展重要生态功能区农地流转相关研究,以助力该类区域人地和谐发展,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流转效应 流转政策 抚仙湖径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